—山丹县推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山丹县推出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峥嵘岁月、初心如磐,山丹这方热土,镌刻着太多红色印记和热血记忆。感悟红色流芳故事,礼赞伟大美好时代,山丹的歌声永远铿锵动听。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听一听路易·艾黎、红西路军的故事,需要一条专属于你的红色旅游路线。
一、弘扬红色基因 传承艾黎精神
线路:艾黎纪念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精神传承教育基地—艾黎何克陵园—大佛寺景区(大佛寺战斗遗址)
【线路简介】路易·艾黎是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为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将山丹视为第二故乡。参观路易·艾黎生平事迹展以及捐赠的近4000件珍贵文物;参观艾黎故居--雷台,怀念艾黎在山丹的整个岁月;瞻仰国际友人陵墓,并敬献花篮;参观大佛寺战斗遗址,感受红西路军将士为国捐躯、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
【主要特色】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是集文物保护、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是中新友谊的纽带和对外开放的窗口。艾黎纪念馆已成为全省红色教育培训研学不可或缺的站点,在这里可以充分感受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为中国在抗日战争、民族独立、工合事业、职业教育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感受红西路军血战山丹事迹,更好的讲好红色故事。
【旅游服务】
沿途美食:山丹特色小吃炒拨拉、糕卷儿、米黄儿、油泡泡等(五彩山丹小吃城)。
山丹美食
沿途住宿:博兴酒店(龙首路52号,电话18089462058) 、银海大酒店(龙首路29号,电话18093340516)、仁和酒店(仁和大道东口,电话13993666526)、西部酒店(迎宾中路,电话:18993661139)、焉支假日酒店(迎宾东路1号,电话:15025874393)、鑫海源大酒店(南大街38号,13830616832)。
出游天数:1天
点位介绍:
艾黎纪念馆
艾黎纪念馆
山丹县博物馆
山丹县博物馆(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是甘肃省人民政府为了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Rewi Alley)于1982年建成开馆。馆内陈列展示和珍藏路易·艾黎捐赠的近4000件珍贵文物。1995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作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免费开放;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估定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1年被确定为中共甘肃省党史教育基地;2017年被确定为中共甘肃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张掖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张掖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现为AA级旅游景点,是集文物保护、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是中新友谊的纽带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
艾黎故居--雷台
雷台,明朝永乐年间始建,正统十一年增修,崇祯七年重修于山丹卫城东南隅,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仅存高低相连两个黄土台,1945年夏,山丹培黎工艺学校于低台上修建土木结构平房六间布东西两侧,校长、新西兰友人路易 ·艾黎移住于此,度过了他在山丹的整个岁月。1954年,在地震中损毁。为了纪念艾黎对山丹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和他对山丹人民的深厚情谊,1989年原石油部、青海石油管理局、山丹培黎学校广大校友募集资金,仿原样在这里重建了艾黎故居。室内陈列艾黎在办学时的有关照片,以示后人学习瞻仰。故居内陈展国家领导人照片10幅,陈展和展现国家领导人题词12幅,有雕像塑像2座。
艾黎故居--雷台
艾黎与何克陵园
艾黎与何克陵园坐落在山丹县城南山丹河北岸,占地面积为2200平方米,为仿西式建筑,199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是由照壁、综合碑、纪念亭、陵墓、纪念碑等几部分组成。在这庄严肃穆的陵园内安放着中国人民的两位老朋友路易·艾黎的部分骨灰与乔治·艾温·何克的遗骨。
艾黎与何克陵园
山丹大佛寺
大佛寺战斗遗址碑
二、重走红色足迹 重温峥嵘岁月
线路:县城—李桥乡高庙村“红军泉”—焉支山(陈昌浩游击区)—山丹军马场
【线路简介】从县城出发,参观李桥乡高庙村“红军泉”、乡村记忆馆;到焉支山景区参观陈昌浩脱险旧址,了解红西路军浴血奋战焉支山的悲壮历史、纪念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重温红色足迹,感受山丹军马场万马奔腾景象,体验“牧马人”精神。
【主要特色】焉支山景区陈昌浩脱险旧址,在陈昌浩养病期间,敌人到但复三家搜捕红军,为陈昌浩的安全考虑,但复三将陈昌浩转移到焉支山钟山寺后寺的窑洞,经但复三精心照料,陈昌浩身体恢复,但复三便舍家弃子护送陈昌浩安全东返,陈昌浩成功脱险,回到党的怀抱。山丹马场几代牧马人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用汗水、智慧培育和形成的“牧马人”精神,成为山丹马场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
【旅游服务】
高庙罐罐席
高庙休闲园
马场窝窝营
槐溪小镇
出游天数:1天
点位介绍:
焉支山
焉支山是祁连山的一条支脉,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山丹县城东南50公里处。主峰百花岭,海拔3978米。景区松柏常青,草木葱茏,蜂飞蝶舞,鸟语花香,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河西“小黄山”的美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西路军政委陈昌浩在焉支山养伤期间,带领红军战士在这高山密林中坚持革命斗争,在祖国的西北大地上根植革命的火种。陈昌浩回延安后,当地人民便将这片红军战士曾战斗过的区域命名为“陈昌浩游击区”,以纪念革命先辈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焉支山山门
陈昌浩游击区
陈昌浩脱险旧址--钟山寺后寺窑洞现状
山丹军马场
山丹军马场场史馆
牧马人
山丹军马场万马奔腾
三、穿越时空隧道 品味边塞文化
线路:县城—汉明长城—金山子烽火台—硖口古城
【线路简介】体验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深入了解硖口历代为兵家必争要塞,历代封建王朝都要在此屯兵防守,历史上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道天险。
【主要特色】苍凉古道西风斜,感受汉明长城和硖口古城在中国古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穿越时空守边防、走驿站、驻扎行军大帐、体验“一协四署十二营”,深入了解边塞文化。
【旅游服务】
硖口伟业生态农庄
出游天数:1天
点位介绍:
汉明长城
汉明长城山丹过境段绵延近百公里,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塞、壕式汉长城和土筑夯打的明长城,汉壕在外,明墙在里,两者相距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像这样不同历史时期修筑而并行的古长城在国内绝无仅有,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会使你流连忘返。
汉明长城风光
硖口
硖口位于山丹县城东南43公里处,是古代军事要地和必经通道,远在汉代硖口被称为泽索谷。当时这里是北方匈奴等族入侵河西的一条重要通道。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昭帝(刘弗陵)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为了防御匈奴入侵,在泽索谷置日勒都尉,屯兵防守,是硖口古城最早设防的记载。
硖口古城
硖口红军井
本文为张掖市文化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整合内容。如遇到1.侵犯版权;2.表述错误;3.来源非第一原创等情况,请第一时间私信“金张掖旅游”微信公众号或致电:0936-8681209,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