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贾宏伟对话:莫尼山小镇的文化情怀‌非遗茶道传统文化

与贾宏伟对话:莫尼山小镇的文化情怀‌

作者/孙树恒

我与莫尼山小镇总经理贾宏伟认识很久了,早已计划拜访他,可是他太忙了,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在莫尼山小镇搞了一次笔会,我有事又回老家,错过了,元旦期间,我与他进行了一次对话。

贾宏伟,这位小镇的总经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深沉而炽热的情感,那是对万里茶道无尽的热爱与执着。

“贾总,我在您的小视频里看到了许多关于万里茶道和莫尼山小镇的介绍,真的很精彩。”我由衷地赞叹。

他微微一笑:“谢谢夸奖。我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这条古老的茶道背后,承载着多少故事和文化。”

我问道:“是什么让您如此热衷于推广万里茶道呢?”

贾总沉默片刻,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每当我走在这些石板路上,就仿佛能听到当年商队驼铃的喧嚣,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我觉得,这些故事不应该被遗忘,它们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我能感受到,他不仅仅是在宣传一个景点,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一种情怀。

“贾总,您真是一位有情怀的人。”我不由自主地感叹。

他谦逊地说:“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呼和浩特的历史。”

在贾宏伟的叙述中,我仿佛也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万里茶道的魅力。他的热爱与执着,让我对这位小镇的总经理充满了敬意。

贾宏伟,他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皮艺(蒙古族皮艺)传承人。在媒体介绍的很多,他给我看了许多资料。

贾宏伟,一个名字背后承载着蒙古族皮艺非遗传承的厚重与荣耀。

自幼受家族影响,贾宏伟对皮艺制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内蒙古艺术学院求学期间,他更是如鱼得水,系统学习了皮艺制作技艺。毕业后,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潜心研发,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念相融合,创新出既具古朴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蒙古族皮雕画,使其成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收藏艺术品‌。

‌为了守护民族文脉,传承非遗之美‌,贾宏伟于2003年组织皮雕画艺人创立“格日勒皮艺”团队,制作出一系列精品。其中,为自治区成立70周年创作的《草原歌盛世》皮雕画,更是他与团队心血的结晶,历时4个多月,仅牛皮原料就找了1000多张,这份坚持与热爱,令人动容‌。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传承者,更是这份古老文化的守护者。他的努力与奉献,为蒙古族皮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我们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的璀璨光芒。

“莫尼山”,原称为“牟尼乌拉”,在蒙古语中意为“北方的神山”‌。小镇便以此命名,仿佛自带一种神圣与庄严。不仅承载着地域的特色,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贾宏伟为了打造中国首家露天博物馆‌——莫尼山非遗小镇。

他率领团队走访多地,考察历史文化,最终决定在大青山下建设这一非遗文化的展示基地。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莫尼山非遗小镇于2018年诞生,成为游客感受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绝佳去处‌。

贾宏伟还‌致力于“万里茶道”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在莫尼山非遗小镇创立了“万里茶道”驿站,传播这一古老商道的历史与文化。他发起的“重走古驼道·又见白道川”万人徒步行活动,以及参与的“万里茶道”文化旅游博览会,都让更多人了解了“万里茶道”的辉煌历史‌。

如今的莫尼山非遗小镇,包含许多游览区,踏入非遗艺术博物馆,时间仿佛凝固。古老的皮艺,是匠人的巧思与岁月的沉淀,让人不禁驻足,细细品味那份传承千年的独韵。 非遗研学基地里,体验着古老技艺的魅力,而是可以亲手触摸、亲身体验的活生生存在。让文化的种子在人们心中悄然生根。在展示区与机械陈列区得以完美展现。帐篷与农具,马鞍与犁耙,它们不仅是工具,更是这片土地上人民智慧与勤劳的象征。

而阴山岩画白道沟,则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那些刻在石头上的画,则以它独有的方式,默默记录着远古先民的智慧与梦想。是远古的呼唤,是对生命的礼赞。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都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刻体悟。

莫尼山非遗小镇,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游客漫步于一个个游览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莫尼山非遗小镇,一处汇聚文化瑰宝的圣地。这里,是国家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典范,蒙古族皮艺传习基地,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妇女在这里编织梦想,“天才妈妈”工坊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特色小镇、文旅众创,焕发着无限创意与活力。

莫尼山,不仅是研学的殿堂,更是文化交流的高地,向世界展示着内蒙古的独特风情与魅力。如今,又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点之誉,莫尼山,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个探寻的目光。

新年了,小镇,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残雪轻柔地覆盖了每一寸土地,给这个宁静的小镇披上了一层红白相间的纱衣。

仿佛穿越了时空。古朴的院落、木制的门窗,还有那泛着古旧光芒的地图,都诉说着万里茶道的历史‌。地图上,蛛网般的路线从武夷山延伸至此,再穿越千山万水,直至俄罗斯和蒙古国‌。这里,见证了旅蒙商和驼夫们的艰辛与梦想,也承载了万里茶道文化的繁荣与传承。

小镇之所以被称为“万里茶道非遗”,是因为它不仅是茶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非遗文化的重要载体。这里汇聚了80多项非遗项目,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文化遗产数据库‌。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那悠远的驼铃声,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小镇的街道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脚步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打破了这份宁静。沿着雪地中的小径缓缓前行,两旁的木屋被雪装饰得如同童话中的小屋,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温馨与祥和。漫步至万里茶道驿站,茶香四溢,瞬间温暖了身心。

小镇的广场,那里有一片被雪覆盖的小湖,湖面平滑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山峦,美得令人心醉。

冬日的莫尼山小镇,虽然寒冷,却充满了温情与诗意。它像一首悠扬的驼铃,叮咚叮咚地唱进了心里。每一次凝视,都是对过去的致敬。

凡是来莫尼山小镇的人,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莫尼山非遗小镇通过《茶道驼铃》等沉浸式实景剧,如《茶道驼铃》,演员们身着各式民族服装,在小镇的各个角落穿梭,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参与了那段历史‌。这种独特的表演形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受着驼商们的艰辛与梦想。

一曲念故土,一曲思北疆。在遥远的呼和浩特市的记忆中,总是伴着延绵不绝的驼铃声。去年推出的《莫尼山礼赞》,就是以呼和浩特市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从明代到清代万里茶道兴起的壮阔历史。剧中,十万工匠聚于阴山之南,二十万峰骆驼穿梭于漠南漠北,将南方的茶叶运往欧洲,同时将北地的羊马贩养至京畿‌。这样的故事情节,不仅丰富了剧目的内容,更让观众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莫尼山小镇还是非遗技艺的展示平台。数百项非遗技艺在演出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如传统蒙古包中的蒙汉文化结合特色婚礼,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这种融合,不仅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领略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莫尼山小镇的情景剧,以其沉浸式体验、丰富的故事情节和非遗技艺的融合,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感动。

与莫尼山小镇总经理贾宏伟的对话,确实是一次意犹未尽且启发良多的交流。他对非遗传承的坚定信念、对万里茶道深厚的情怀,以及对沉浸式情景剧创新的热衷,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启示。

首先,贾宏伟总经理对非遗传承的执着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的责任。非遗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文化根基,而应通过传承和创新,让这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其次,他对万里茶道的深厚情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万里茶道不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它见证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也承载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贾宏伟总经理的情怀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些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旅游、文化展示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它们的魅力。

最后,贾宏伟总经理对沉浸式情景剧的热衷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沉浸式情景剧作为一种创新的文旅融合形式,能够打破传统旅游的单一模式,让游客在体验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还能够为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之,与贾宏伟总经理的对话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非遗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以及文旅创新的重要性。我们也应该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又看见贾宏伟总经理,引领着每一位旅人,静静地讲述着莫尼山小镇的故事。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莫尼山小镇踏青游我打量四周。来游玩的人群熙熙攘攘,不远处矗立一块几米高的石头,上面有汉语和蒙语写的几个红色大字:莫尼山非遗小镇。 02 莫尼山小镇,是我国首个以展示“非遗”为主题的大型露天博物馆。来之前,物业在业主群里这么介绍。 拿到票后,导游说人齐了才出发,我们来不及等,先行一步了。带着浓厚的兴趣,我开启了边看边jvzquC41yy}/lrfpuj{/exr1r1kd796c4g;cg@
1.莫尼山非遗小镇20234月2日莫尼山非遗小镇恢复开放本文共计524个六、莫尼山非遗小镇对栏杆、步梯、公厕、坐凳、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每天进行两次消杀,对游客服务中心、马头琴馆、钟鼓楼、皮艺艺术博物馆、莫尼山艺术中心、非遗活态传习基地、非遗研学体验中心、红色记忆大院、蒙古老营、母婴室、医务室等区域每日进行全方位杀菌消毒,请游客放心游览。 jvzquC41yy}/7;~wgt4dp8vkcqsfp8rgkdgj1;5472834:=37368;7mvon
2.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向国内外游客推出36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展览馆—莫尼山非遗小镇—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区—昭君博物院—蒙牛工业旅游区/伊利—乳都科技示范园—神泉生态旅游景区—黄河麦野谷生态休闲旅游区—清水河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沿途体验剪纸、面塑、皮艺、泥塑、布贴画等传统工艺,品尝托县辣椒酱、粉汤、黄河鱼、豆腐、武川莜面、和林炖羊肉等传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9.2>244181:?<7886/j}rn
3.2025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旅游攻略莫尼山非遗小镇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66个网红打卡地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以展示、体验非遗项目为主体的大型露天博物馆。小镇以“守护民族文脉,传承非遗之美”为目标,深度挖掘“大青山骑兵”和“万里茶道”文化内涵,既实现非遗传承、研学拓展、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拓展研学基地功能,又打造成集住宿jvzquC41o0sfg}>;0eun1snpifobp6rqpkyicwkgk{oykjt|jgt/j}rn
4.非遗+旅游这个小镇好看更好玩今年夏天,莫尼山非遗小镇迎来一个又一个旅行团,小镇主打“非遗+旅游”,在研学导师赵坤看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慕名而来。 走进莫尼山非遗小镇,宛如走进一座非遗“大观园”,入口处是万里茶道驿站,沿途有红色记忆大院、皮艺博物馆、陶瓷生活馆、马头琴树屋……一个个非遗展示和体验区,让非遗“活”起来,也让旅游“火”起来。今年截至目 jvzq<84po0vfqyqg0eun0ls1p4532;812:911l6;44:8/=5772=497mvon
5.地方非遗文化传承趟新路?文旅专题莫尼山非遗小镇项目由内蒙古格日勒皮艺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自筹资金发起建立,项目运营为内蒙古牟尼乌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为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大师贾宏伟及其夫人格日勒女士。在夫妻俩从事蒙古族皮艺、蒙古皮雕画的十余年,深深感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由此创建了全国第一个以展示非遗为主体的大型露jvzquC41yy}/ekgt0eun0ls1eqtugwyu15>81@8;374ivvq
6.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游玩攻略简介,呼和浩特莫尼山非遗小镇门票/地莫尼山非遗小镇以“守护民族文脉,传承非遗之美”为目标,建设了莫尼山非遗艺术博物馆、非遗活态传习馆、万里茶道驿站、红色记忆大院、马头琴博物馆、蒙古老营、中画国检书画院、自治区级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将着力打造小镇成为传统文化对外展示窗口。 开放时间 10/09-04/30 09:00-17:30开放;05/01-10/08 08:30-21jvzquC41{q{/e}wkr0ipo8xkijz0jxmjqv7688:7:79597mvon
7.触摸自然脉搏.感悟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托克托县第下午同学们走进莫尼山非遗小镇,就走进了大青山天然氧吧,同时这里还是内蒙自治区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科普示范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兼具游览和教育意义。 00:17 非遗体验:木版年画制作 00:11 01:00 00:59 孩子们参观非遗博物馆,学习蒙古族皮画制作技艺,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踏寻那些由特殊jvzquC41yy}/onnrkct/ew46zd?d;xr
8.莫尼山,非遗小镇莫尼山非遗小镇是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第一个以展示非遗为主体的大型露天博物馆。小镇将呼和浩特市及周边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现,形成以诸多匠人汇集的非遗创作区、非遗展示区及非遗体验区和非遗研学传习基地。 莫尼山非遗小镇力求成为内蒙古民族地域文化活态展示平台,在以常态文物陈列展现蒙古民族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历史进jvzquC41yy}/onnrkct/ew45i8g1cƒl
9.文化底蕴深厚,走进活态非遗:莫尼山非遗小镇文化底蕴深厚,走进活态非遗:莫尼山非遗小镇 今天,我们又开始了一次研学之旅。此次我们进入的是莫尼山非遗小镇——莫尼山非遗小镇,时光静谧在这里,国家传统古村落传承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民族地域特色。jvzquC41yy}/onnrkct/ew46h4kzusy
10.莫尼山非遗小镇莫尼山非遗小镇集中了皮艺、扎染、陶艺、剪纸、面塑等80余项非遗项目,其中20项开发成为非遗研学课程。此外,还有社火、舞狮采青等非遗项目。 做好了以上的功课,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清晨,我怀揣着对历史文化的热切渴望,以及对非遗技艺的无限向往,踏入了莫尼山非遗小镇。 jvzquC41yy}/onnrkct/ew4756ii4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