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研学游应该怎么选

距离放寒假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家长已经在规划孩子的假期生活。记者调查发现,持续升温的旅游市场花样百出,冰雪游、民俗游备受欢迎。动辄上万元的研学活动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等情况。伴随着多孩家庭出游需求增加,酒店房型及旅游套票也亟待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现象

网红城市热度不减 畅玩冰雪品味民俗

“归来仍是顶流,‘尔滨’又刷屏了,幸好今年下手快。”早在半个月前,徐女士就已经买好了一家三口寒假去哈尔滨的机票,“孩子特别想去冰雪大世界玩超级冰滑梯,现在数着日子等我抢票呢!”

多家平台数据显示,哈尔滨再度位列冰雪游热门目的地榜首。12月21日上午10点,第26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正式开园。“听说有人凌晨3点就去园区门外排队,那可是零下20多度啊,真是太拼啦!”徐女士没想到,网红城市“尔滨”热度丝毫未减,“等到孩子们放寒假,排队场面估计更壮观。”

据了解,本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园区设计和建设融入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元素,面积增加到100万平方米,用冰用雪量达30万立方米。备受欢迎的超级冰滑梯也升级为24条滑道,长度达到521米,等候区还搭建了近300米长的防风暖棚。

记者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官方微信公众号进入购票页面,发现近一周内所有开放预约日期的成人票已基本售罄。在旅游平台上,涵盖哈尔滨、亚布力和雪乡的经典游玩线路也格外抢手。“可以打卡大雪人,玩马拉爬犁、雪上飞碟,还能体验泼水成冰,孩子都很喜欢。”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越来越多家长倾向于选择独立成团的定制游,“这样行程不至于太赶,孩子能玩得尽兴。”

除了冰雪游以外,文化气息浓郁的民俗游也成为热门之选。“虽说年年有春节,但今年是第一个‘非遗版’春节,更有意义。”在秦女士看来,带孩子去山西感受年味儿是个不错的选择。

“平遥古城非遗过大年应该会挺热闹的,可以让孩子近距离感受一下庙会、舞狮之类的民俗文化活动。”秦女士觉得,山西的古建资源和历史底蕴也独具魅力,“今年,《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山西的古建,孩子很感兴趣。我们打算以取景地为线索,到太原、晋中、大同这些地方来一趟深度游,看看晋祠、云冈石窟、应县木塔等古建,听讲解讲讲背后的故事。”

困扰

研学动辄人均过万 品类繁多鱼龙混杂

即将到来的寒假,研学游同样再掀热潮。在一家文旅平台上,研学线路品类繁多。从穿越周秦汉唐、寻根华夏源头、重走丝绸之路的人文素养系列,到参观科技企业、了解前沿科技、探访实验基地的名校名企系列,再到深入雨林科考、雪原旷野撒欢、寻访山川秘境的自然户外系列,可谓“万物皆可研学”。

相比起普通旅游团来说,这些研学线路普遍价格不菲。以哈尔滨的7日营为例,每人收费9980元,且费用不包含往返大交通。也就意味着,无论选择火车还是飞机,整个行程下来都将人均过万。

此外,平台还推出不少国际游学线路。如前往英国的12日亲子英文课项目,接受5到12岁孩子及家长报名,行程内容包括少儿英语课程、成人英语课程、英国学府访学、历史名城探索等,每人收费56800元,亲子同行需要113600元。

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也看到一些机构推出五花八门的国内研学或国际游学线路。这些看似“高大上”的项目,真能如宣传所说让孩子收获颇丰吗?

今年暑假,吴女士在西安旅游时曾目睹研学团的实际状况。“所谓的导师举着旗子,带着一群统一着装的孩子在博物馆门口拍照,孩子们无奈地按照导师指挥摆姿势,整个过程像流水线一样。”在博物馆内,吴女士发现导师并不关心孩子们的举动,“有的聊天有的打闹,还有的甚至直接坐在地上玩手机或者电话手表。”吴女士不禁感慨,研学本身是好事,但一些组织者的敷衍让研学变了味儿,“家长花了高价,原以为能让孩子学到点东西,结果可能连最基本的旅行团都比不上。”

运营北欧游学线路10年来,侯先生也见过不少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的情况。“比如主打体验芬式教育的9天7晚亲子营,乍一看行程似乎还可以,每人34990元也算说得过去。但仔细一看,这个费用居然不含国际段往返机票,那价格就太虚了。”侯先生提醒,在选择游学项目时,一定要问清细节,“像北欧线路中,狗拉雪橇、驯鹿农场这些通常都会去,但狗拉雪橇有在封闭场地拉5到10分钟的,也有在森林和结冰的湖面上拉40分钟的,二者差别很大。”

对于行程中的用餐安排,侯先生也建议事先确认具体内容。“有些说是特意安排中餐,但其实只是为了拿回扣,因为境外很多中餐做得难吃,量也不够,孩子未必能吃饱。”侯先生谈到,由于“单飞”的国际游学项目通常“天高皇帝远”,有些组织方只管把照片拍好看点,家长一般很难看出问题。即使家长发现被坑,也顶多是“一锤子买卖”,以后不再参加,组织方照样可以继续赚钱。

期待

多孩家庭需求凸显 房型套票盼望升级

寒假期间,亲子客群注定会成为旅游人群中的主力军,多孩家庭出游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不少多孩家庭在入住酒店和购买套票时遭遇尴尬经历。

“老大10岁,老二6岁,想趁寒假带他们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结果发现好多酒店的房间最多只能住3个人,我们一家四口就要多订一间,既不划算又不方便,还少了家庭旅行的温馨体验。”蔡女士在平台上搜索时看到,一家酒店的“豪华家庭房”和“动物城亲子房”均只有1张大床和1张单人床,且不提供加床。套餐详情显示,房间最多可住2名成人和1名儿童。配套的温泉门票也只有2大1小。而在另一家酒店中,“亲子大床房”也只有1张1.8米大床,房间最多可住2名成人和1名儿童。即使是每晚售价1669元的“亲子套房”,也只提供1张1.8米大床,同样最多仅可住2名成人和1名儿童。

“现在二孩家庭、三孩家庭越来越多,酒店在房型设计上是不是也可以升级一下,给大家提供更多选择?”蔡女士了解到,已经有一些酒店尝试做出改变,“比如在三亚,有酒店专门提供最多可住4人的亲子房,里面除了一张1.8米的大床以外,还有一张上下铺。有些家庭套房里面是2张1.8米大床,并配有双卫浴,早餐也直接提供4份。”

对于多孩家庭来说,选择旅游套票时也常常会很为难。以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为例,在点评网站上,亲子2大1小会员专享门票平日售价790元,而1大1小的亲子票平日售价675元。套餐列表中,并没有2大2小的选择。对于二孩家庭来说,只能选择在2大1小门票的基础上,单独再花至少280元购买1张儿童票。“这样算下来,2大2小的优惠力度显然比不上2大1小。”正在规划寒假行程的郑女士意识到。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点评网站上,一家森林王国亲子乐园也推出多款门票。其中,2大1小特惠家庭票特价134元,1大1小特惠亲子票特价104元。套餐列表中,同样没有2大2小可选。如果选择2份1大1小,需要208元,还不如在2大1小的基础上,另买一张64元的儿童单人门票。“不管怎么选择,都意味着其中一个孩子没办法享受特价,实在有些不合理。”

THE END
0.游学市场乱象:游而不学价格虚高运作缺乏监管海外游学,被吐槽最多的当属“游而不学”和“价格虚高”。 一些学员觉得是“光玩了,没学到什么”,有的学员认为自己只是在名校参观了一下,并没有感受到名校的内涵。专家表示,关于“只游不学”,理解不能偏颇,“游”和“学”的比例是难以界定的。名校游学、研学旅行、营地教育,由于形式不同,因此“游”和“学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lo1427819=/24594B89:44tj}rn
1.江苏省消保委调查研学旅行:质价不符游而不学成“通病”近一半(49%)的消费者反映研学机构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情况;45.3%的消费者认为存在收费明细不清的问题;也有消费者反映存在定价随意、缺乏统一标准,附加项目随意加价和二次收费等问题。 部分消费者认为研学服务质价不符,涉嫌虚假宣传。在参加过研学旅行的受访者中,43.6%的人表示住宿降级,与宣传不符;35%的人认为jvzq<84yyy4dg7hp1ete8nlf5yh‚o14284394341z32;83238`5A<67:750|mvon
2.山东省消协针对研学旅游发布提示避开“黑机构”拒绝“注水课”近年来,研学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但“研学变打卡游”“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7天”等话题也引发热议,暴露出研学旅游存在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缺研少学等问题。暑期临近,研学旅游市场再次迎来消费高峰。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提示,从5个方面为消费者支招,帮助消费者挑选优质研学产品,避免落入“伪研学”陷阱。 jvzquC41yy}/eqnpcvz43>3qti4dp8|flu532;:/91704>865:4ivvq
3.研学热亟需“祛虚火”研学旅游,本应是结合学习和实践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地考察、探究和体验,达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目的。然而,如今市场上的部分研学产品却偏离了这一初衷,出现了价格虚高、货不对板、虚假宣传等问题。 一些研学机构或旅行社借着“研学”的名义,将产品价格成倍上涨,甚至出现了天价研学产品,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da;<;62670qyon
4.光明日报整版关注:研学不应止于“到此一游”面对高价研学活动,许多家长的态度值得玩味:一边抱怨价格高涨,一边仍积极为孩子报名。这是为什么? 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梁女士向记者透露:“我们家孩子班里有一大半同学都参加了暑期研学。自己家孩子要是不去,怕他在同学中没面子。所以当孩子提出要报名参加将近5000元的暑期研学营时,虽然我们觉得贵,但咬咬牙还是给孩子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fxDkf?=87<7;
5.暑期亲子游,千万别上这些“研学”的当!不得不说,当下暑期研学市场乱象丛生,“定价虚高”“价高质低”“只游不学”“只学不研”“流于表面”等情况比比皆是。 “研学”产品乱象,谁的锅?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原因,那就是,市场合格或优质的研学产品太少,家长孩子的研学需求太旺,失衡了。 jvzquC41o0~jcxmwcunfpp3ep1hmqp4ehg7b5:62237gdm8
6.“研学热”背后:研学市场如何规范发展当前研学活动受热捧,红色研学、科技研学、乡村研学……研学主题更为丰富,研学范围更为广阔。然而,随着研学市场的日益扩大,也出现了一些良莠不齐、价格虚高、货不对板的问题,一些地方已通过建立公开遴选机制着手规范。 各地“研学热”恢复明显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jvzquC41yy}/ezs0eqs/ew4o1ep0exsvgpz04975/2<02:4eqpzfp}d:;6::8@3jvo
7.5天收费5980?高价研学不“研”也不“学”?教育部集中整治“问题眼看着中小学生就要迎来暑假,很多家长也开始提前帮孩子规划假期,而主打沉浸式体验的研学游颇受追捧。不过,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流于形式等问题也频频引发吐槽。此前,就有家长曝光某学校组织的研学游,5天收费就高达5980元。还有些研学活动内容安排随意,路线设计不合理,只旅行不研学,学生花了钱和时间也没有真正学到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4/9;/4:5eg}fkn/on{‚{jrv893B>4;0j/j}rn
8.一周旅讯2023年第23期丨研学游价格虚高?庐山“大票套小票”?然而,研学游也存在着价格虚高、货不对板、流于形式等问题。据媒体报道,有的研学游价格不低,但却是“走马观花”;有的“游而不学、学而不研”,和一般旅游项目没区别;有的太过于商业化,失去了研学游应有的意义。以上种种,都给家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困扰。 有专家表示,要让研学游真正名副其实,应加快建立并完善相关评价标准,这将对市场主体起jvzquC41yy}/e}sgyu4dqv3ep1xnlyu1euovnsv1euovnsva3:57?>0jvsm
9.新闻多一度丨暑期研学热度不减,@家长避坑指南为你整理好了|国务院价格高?项目“水”?你会给孩子报名研学游吗? 近日,某教培圈“网红”也抢滩研学游赛道,推出这一“天价”研学团产品,引发了争议。之所以被称“天价”,是经媒体记者在某大型旅游平台查询,全程入住五星级酒店的苏州6日5晚自由行或私家团线路,售价为4800元至5100元,而该研学团收费高出76%以上,溢价不少。其内容则包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9
10.高中生与幼儿园学生拼团、“特种兵式”购物……暑假研学游回来的在社交媒体上可以看到,围绕研学游出现的价格虚高、游而不学、货不对板、减少行程等问题层出不穷。 千亿研学市场引数万企业入局 近年来,中国研学游行业需求旺盛,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随着中国居民对研学游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jvzq<84gfw4ze€g0eqs04976/2>03?4eqpzfp}d74:<:5?60jvs
11.消费观察|警惕虚假宣传!暑期研学火爆部分产品价格虚高暑期研学火爆 部分产品价格虚高 参观著名学府、零距离接触名师、沉浸式体验科技及文化、开阔孩子眼界与格局……暑期将至,研学旅游大热,如何让孩子游有所乐并有所获、让家长可负担并省心放心、让市场参与方合理获利并可持续发展,成为各方共同的期盼。然而,近日一则关于“大凉山支教研学7天收费上万元”的报道引发了社会jvzquC41ycv/ezwd0et0zlv1Pg}tFnycknEdnjxuKfC:6=+pgyyJfF6;79794
12.乱象与初心:当研学营走上岔路口这还只是明面上被看到的「症状」,此外,虚假宣传、游而不学、价格虚高、师资薄弱和安全隐患等一系列潜伏在后台暗处的问题,更揭露出研学营不合规经营的乱象。 据《红星新闻》报道,一名家长发现机构在未告知家长的情况下私自更换孩子宿舍,且由于看护不周导致孩子在宿舍遭到霸凌。孩子行李箱无法打开,带队老师并未及时处jvzquC4158qs0lto1r535>7848654>6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