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金水区未来少年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学家进校园公益科普交流活动于12月19日圆满落幕。该活动由金水文旅传媒集团精心策划,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吴瑞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白武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王俊杰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学博士赵博四位中科院尖端科研领域的权威科学家走进校园,他们分别是国内心理学、地球物理、航天技术、海洋生态等科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和领军人物,分别奔赴金水区数十所中小学校,带来了多场生动有趣、别开生面的科普知识盛宴,参与学生近万人。
此次科普演讲活动专家层次高、活动规模大、覆盖学生广,积极传播了科学思想,倡导了科学方法,弘扬了科学精神,启迪了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智慧,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点燃了广大青少年的科技强国梦想。
活动中,赵博博士携其多年海洋生态研究的深厚积淀,先后踏入文源小学、文化路第二小学、金水区外国语小学以及纬三路小学,为莘莘学子带来了一场以《初识海洋》为题的精彩专题讲座,将神秘海洋的知识画卷在同学们眼前徐徐展开。
赵博博士在讲座中,从海洋科学基础到生态环境多样复杂,再到资源利用保护等方面进行讲解,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结合精美图文与视频,解读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特性及全球气候调节作用,同时分享海洋科考故事,展现深海探险的发现与挑战,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的兴趣。
吴瑞华教授凭借自身对中小学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能力研究的丰富经验走进纬三路小学和郑州中学初中部,为学生们做了题为《科学思维漫谈――如何让孩子更“聪明”》的专题讲座。把前沿的思维培养理念和方法传递给学生们,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向科学思维殿堂的大门,激发其潜在的智慧光芒。
他强调,思维能力是人的核心能力,它决定着人解决问题的效果。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因素影响着人的思维效果。现实中,诸多因素对思维效果施加着影响,有推动其发展的,也有形成阻碍的,故而要善用促进因素、化解阻碍因素。此次讲座不仅向学生们介绍了阻碍思维能力发展的成因,而且以现场互动的方式让学生们体会到这些因素的作用。使学生们通过学习,在今后能逐渐发现自己思维的特点,使思维方式符合科学的规律,达到比较理想的思维效果,让自己更“聪明”。
白武明教授在地球动力学计算机数值模拟以及高温高压矿物物理领域深耕已久,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他先后走进金水区外国语小学和冠军中学,为青少年们带来了题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地震、火山和地球》的专题讲座。将深奥的地球科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带到了学生们面前,引领他们开启探索地球奥秘的奇妙旅程。
他指出,观察、实验和综合分析是对自然现象认识的过程。地震、火山和地球上的构造活动是受地球内部物质运动的控制。在几十亿年的地球生命中,地壳一直在持续的运动,不断的进行拼合和分离。由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自然现象和奇妙的景观。火山、地震、海啸乃至气候变化都和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高原的隆起、盆地的演化、山脉的形成等许多自然现象都受板块运动的制约。他通过对于地震、火山活动等地球动力学现象的认识过程,讲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发展规律,用科学研究的实例说明: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发现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王俊杰教授主要从事恒星形成等研究,发表过近百篇科研论文和多篇科普文章。此次他凭借多年来在天文方面的研究走进文化路第二小学和郑州中学高中部,为学生们带来了专题讲座——《从太阳系到可观测宇宙》。
他提出,宇宙中所发生的事情会对人类社会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宇宙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室,许多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新发现就源于此。此次讲座从天文望远镜的发展、太阳及太阳系内天体、恒星及银河系,以及星系及宇宙等几个方面,全方位简介研究宇宙天体的方法和内容,使学生们对宇宙整体概况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在互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发言,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渊博的学识与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与钦佩。宣讲结束后,青少年们纷纷奔上讲台与科学家近距离接触,争先恐后邀请教授们签名留念,久久不肯离开。活动的最后,同学们签名合影留念,定格下这一充满意义与活力的瞬间。
本次 “科学家进校园” 科普宣讲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它的非凡意义不仅在于传递了科学知识,更在于点燃了同学们心中的科学梦想。它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与力量,激发了同学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热情。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契机,让大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科学家们的风采与智慧,从他们身上汲取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双重滋养。此次活动犹如一颗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学子们的心间,必将在未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国家培育更多具有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家介绍
吴瑞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中小学学生学习过程和思维能力研究。在初中学生自学辅导研究中,完善了自学辅导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系统。参与国家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关于《自学辅导研究》的“七五”“八五”“九五”规划研究项目,并主持了“十五”规划课题研究项目。现担任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院和全国少工委组织的“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普活动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互联网+科学共同体暨腾讯科普专家委员会”科普专家。曾任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兼职业技能培训部主任(心理所心理咨询师培训学校校长)。
白武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高温高压地球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主任。一直从事地球动力学计算机数值模拟和高温高压矿物物理的研究。获得“赵九章青年科技奖”。主要著作《地球动力学》《岩石圈物理学》等。
王俊杰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
曾任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中国天文学会理事兼恒星专委会副主任、CCOSMA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主要从事恒星形成等研究,发表过近百篇科研论文和多篇科普文章。负责在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创建了西藏第一个专业天文台,以及北半球台址海拔最高的亚毫米波望远镜CCOSMA。负责在西藏推动创建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文馆。科研成果曾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科学发现之一和中国十大天文进展奖等。策划组织过多项大型科普活动,担任过大型科学纪录片及科幻电影的总策划及编剧。
赵博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学博士
主要从事鱼类耳石形态学、海洋酸化对经济仔稚鱼早期生活史发育过程影响等领域研究。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中国科协高校科学营海洋科学专题营、学风传承精品项目等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科普项目十余项,组织开展公众科学日、世界海洋日、科普进校园等科普教育活动40余场;任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研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地理学会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战略委员会专家、中国科技教育杂志社示范性科普研学活动指导专家。
“金水区未来少年科学院”是金水文旅传媒集团在科技素质培养领域的一次突破性的尝试与创新,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技复合型人才。该项目已引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及河南省高分卫星中心等权威科研单位,共同搭建“院校共建”的合作机制,将最前沿的科技知识和人才培养体系引入金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接触尖端科学和科技知识的平台。
未来,金水文旅传媒集团将联合相关合作单位,在不断聚集中国科学院等国内权威科研机构的顶尖科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围绕培养学生的高阶科技思维和教师科学素质,助力金水打造高质量科技教育体系,形成集校内科技课程、校外科技实践、寒暑期中科院科研课题研究、国家科技类竞赛、教师科技素养提升为一体的科技素质教育业务模式。为推动金水区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及“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