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来兴国中学开展研学活动
在课堂,书本是孩子的世界
走出去,世界是孩子的书本
行走的课堂,走新,又走心
学生们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五月是青春的花海,5月7日的兴国中学更是绿意盎然。虽然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但兴国中学还是以她葱茏多彩的姿态迎来了人大附中高二(19)班的37位同学。当大巴车停在学校的南大门前时,当兴中学子撑着雨伞等来远方素未谋面的朋友时,孩子们开启了他们为期三天的研学实践活动。
DAY 1
雨天为你撑起伞,认识结对小伙伴
宿舍里面比个“Yeah”,从今尔后是兄弟
漫步兴中大校园,肩并肩心相连
“芒果青年”坐一圈,品尝美食心也甜
自我介绍来“破冰”,书声琅琅把梦圆
DAY 2
5月8日早上7点30分,兴国中学在学校报告厅为人大附中的师生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副校长刘安金主持欢迎仪式,人大附中早培部门负责人张文胜、19班班主任赵婷、英语备课组长高山、兴国中学副校长钟付尘、兴国中学结对班级班主任及同学参加了欢迎仪式。
欢迎仪式上,兴国中学副校长钟付尘向来到学校的人大附中的师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感谢人大附中为兴中学子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并希望通过此次研学活动,不仅能增进两校孩子们的友谊,更能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随后,两校的班长分别作了发言,他们都表示:将会敞开心扉,深入交流,倾囊相授,互助共进。
最后,人大附中早培部门负责人张文胜老师也向孩子们提出了希望:希望37位孩子们用双脚丈量四季,用双眼探寻文明,用双耳倾听故事,用心灵感悟自然,在行走的课堂中,探索更大的世界。
8日下午,孩子们体验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他们跟着音乐老师学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国山歌,虽是第一次聆听与演唱,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余音绕梁。
在社团活动课上,孩子们亲自体验了3D打印的DIY乐趣,实战操作了“乖巧听话”的机器人。即便是下课铃声响起,依然还有同学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走出课堂,孩子们在兴国中学的劳动教育基地“躬耕园”返璞归真。他们卷起袖口,挽起裤腿,或翻土,或锄草,或种苗,或浇水……通过躬耕的方式,体验了一把劳动的快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校园实践活动中,孩子们还参与了丰富多彩的体育和文艺活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篮球赛场,同学们挥洒汗水,燃烧激情。
妙趣横生、欢乐无限的联谊晚会中,孩子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显其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兴国中学这块红色沃土,人大附中和兴国中学的同学们展开了青春的碰撞与心灵的交汇。
DAY 3
5月9日,这是人大附中孩子们来到兴国的第三天,也是他们走出校园,感悟红色文化,深入田间地头,体验乡村生活的一天。
37位同学兵分五路,或进入工厂,近距离了解“宝石山”矿泉水的生产流程。
或探访红色古迹,聆听那段激情澎湃的革命岁月。
或走近农村小院,品尝别有风味的客家美食。
或弯下身子,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许就是人大附中同学们此次研学活动的初衷所在。
“兴国,作为全国闻名的将军县、烈士县、模范县,能来到这里,怎能不观看那部讲述长征历史的大型经典音乐史诗《长征组歌》呢?”人大附中高二(19)班班长毛思睿这样说。9日晚8点,他们走进兴国“长征组歌”大剧院,观看了声像震撼、动人心魄的表演,跨越时空,亲身感受了长征这段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不可磨灭的革命岁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5月10日早上5点30分,兴中校园一如往常的宁静而祥和。与以往不同的是,那一刻的校园多了几分离别与不舍。兴国中学的南大门前,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一个个装满收获的行囊、一次次依依不舍的拥抱、一瞬又一瞬挥手和回眸……人大附中学子结束了在兴国中学为期三天的意义非凡的行程。
研学活动期间,人大附中的优秀教师还为兴中师生带来了三场内容丰富的讲座。无论是心理教研与咨询中心主任陈华老师的《生涯规划指导与心理健康》讲座,还是英语备课组长高山老师进行的《英语作文、词汇教学与读后续写》的课堂教学,抑或是化学老师曹葵关于《判定一种未知酸是几元酸》的探究课题,都为兴中师生传经送宝,让兴中人受益匪浅。
在千里之外的赣南,有一群快乐的年轻人。他们在清晨高喊着口号,赞叹着东天浮光跃金的云彩,在朗朗高声的晨读晚读中,发现奋斗的朝乾夕惕,在层层叠叠的教学楼标语中,觅得青春勇毅的功不唐捐。
此行之中,我们收获了无比真诚的友谊。我们在教室之中畅谈人生价值与理想,在球场之上挥洒汗水,在昏黄的夜灯下分享彼此的生活,在临别的哽咽与笑脸里,祝愿前程似锦,璀璨辉煌。是你们最最真诚的相待,打动了我们每一位附中学子的内心。凡所以系情者,皆动人之处也。
而后我想说,欲成就一件好事,需要有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今日正值初夏,微风轻拂而不炎热,校园环境优美而雅致,而且还胜友如云、高朋满座。今日暂时的别离意味着我们将要各自努力,然后更高处相见!
最后用我写的一首小诗与诸君共勉:曾言百舸赴江流,不抵头筹誓不休。轫发云程千万里,立马昆仑少年游。
人大附中高二(19)班班长:王玎
在兴国中学体验的短暂的两天校园生活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起共同学习的课堂时光。教室内,微风轻拂,书香氤氲。无论是老师,还是在座的同学,无一不洋溢着对知识的热忱。讲台上的老师或是端庄严肃,将解题思路展现的清晰明了,又循循善诱,激发同学们进一步思考,追本溯源,举一反三;或是慷慨激昂,描绘着祖国河山的钟灵毓秀,将沧海桑田的变迁娓娓道来…在座的同学们更是令人钦佩,每一位同学都在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奋笔疾书,努力的把握每一次课堂互动的机会。你能从那一本本满是翻阅痕迹的习题册中,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你能从他们灵动飘逸的笔尖下,看到对自己要求的精益求精;你能从那一束束炽热的目光中,看到那一个个鸿大绚烂的凌云之志。
处在这样优秀的兴国学生之间,我们也被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我想,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我们是否曾经彷徨,我们都不应被懒惰懈怠等借口遮住自己的锋芒。勤奋刻苦,淡泊明志,才是学生应有的底色。理想若是想照进现实,定不会像山坡上的蒲公英那样唾手可得,但请铭记,世上总有那些美好,值得你全力以赴。
人大附中高二(19)班:童照
“我只想要拉住流年好好地说声再见。”火车上听着熟悉的旋律,记忆不由得回溯到了美丽的兴中校园。
当鞋底再碰不到校园里伴着草木的路,回忆的视角也仿佛被安上了翅膀,闪现在眼前的,是操场菜园,是广场喷泉;是乐趣纯粹的社团教室,是羽球之上的班外栏杆;是辣掉眼泪,香掉口水的食堂,亦是响着热水声,洗衣声,欢笑声的学生宿舍。
而每个地方都少不了的,则是同学们热烈真挚的面孔。因求知而明亮的眼睛,因帮助而伸出的手臂,因纯洁善良,充满希望而扬起的嘴角与校园互为底色。
校园中弥漫着的纯善之美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感动,而这种情绪再无法用言语表达。太多太多的事迹,从雨中伞下的第一面,再到最后的挥手送别,短暂而充实,心中被那束名为真诚的光温暖着,这束光亦会随着同学们的礼品,话语,刻在脑海里的笑靥,伴随我们回到北京,继续照亮分开后的拼搏前程。
虽然十分伤感的提前预料到了倒计时的悄然响起,但我们将没有遗憾。因为这次交流旅行带给我们了新的学习生活体验,带给了我们无比诚挚的友谊,带给了我们来自兴国中学的深刻美好。
最后只可惜,在五月十日的凌晨后,我们再无法实在回报什么,感谢却怎么也说不完,只好祝愿兴中的同学们,带着心中的善良美好一路勇往直前,考上理想的院校,我们要以比现在更好的样子重逢,再笑谈昨日的回忆。
最后,请允许我以个人的身份再次感谢,谢谢最好的你们,在这个初夏,带我走进了一场名为“兴国中学”的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