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皆景!滨州植物园成“自然课堂”年接待余人次科普研学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5日讯 初夏时节,滨州植物园内绿意盎然,花香四溢,市民游客络绎不绝。作为滨州市重要的生态绿肺和科普教育基地,市城管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始终秉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精细养护为基石,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持续提升园区品质,一幅“城园交融、人景相依”的美丽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科学擘画,生态之美焕新颜 滨州植物园坐落于中海景区东部,占地面积26.5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9.5万平方米,水面4.5万平方米。近年来,经过精心改造提升,植物园的生态价值与游憩功能都得到双重提升。如今,园内乔木挺拔苍翠,花草缤纷烂漫,350余种植物错落有致,包括多头龙柏、雪松、银杏、红枫等特色树种,各类乔灌木总计1.27万余株,形成四季皆景的植物王国。改造后的水系蜿蜒流淌,宛如镶嵌在绿毯上的碧玉绸带,叠石嶙峋,菖蒲依依,栈道蜿蜒其间,移步换景,令人心旷神怡,尽显自然生态之美。

精雕细琢,精细养护显品质 秉持高标准、精细化、常态化的管理理念,一线管理人员以匠心守护这片绿色瑰宝。一是精剪细修提“颜值”。2025年春季,为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植物园开展专项修剪工作,累计修剪苗木1500余株。重点清理乔木枯枝、病虫枝,消除安全隐患;对榆叶梅、碧桃、海棠等花灌木进行艺术化修剪,显著提升其观赏效果;草坪、绿篱及造型植物定期修剪,确保园区整体美观。二是植绿补绿增“内涵”。 对裸露地块精准施策,撒播草籽2000余平方米、野花种子800余平方米,补植月季、金鸡菊、白三叶等色彩斑斓的花卉地被2500平方米,营造花海景观。清理步道两侧遗留树桩,补植黄金白蜡、朴树、法桐等优质乔木70余株,进一步丰富了植物多样性与景观层次。三是科学滴灌保“活力”。植物园采用滴灌、微喷等节水技术,依据土壤墒情和天气变化动态调整灌溉方案,大幅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精准施肥强“体魄”。针对不同植物需求,科学配比施肥,为1700余株景观树和行道树进行地埋施肥,确保养分均衡供给,保障植物健康茁壮。五是绿色防治护“健康”。针对春夏易发的天牛、蚧壳虫、蚜虫及白粉病等,提前制定综合防治方案。运用专用胶带物理防治草履蚧,精准喷洒药剂治理病害。在杨柳飞絮期间,运用无人机飞防技术,有效抑制飞絮污染,为市民营造洁净、舒适的游园环境。

科普润心,自然课堂“活”起来  滨州植物园不仅是休闲胜地,更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自然课堂”。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科普中心(2021年获评“滨州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配备声、光、电、全息投影等先进设施,设有互动体验区和科普长廊,让知识传递生动有趣。2025年以来,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成功举办“植绿于心,科普于行”“绿色科普,环保先锋”等系列主题活动,累计接待学校及社会团体3000余人次,在寓教于乐中点燃了孩子们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科学梦想。

绿色共享,惠民福祉暖万家滨州植物园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的亮丽注脚。清晨,这里是晨练者的活力舞台;傍晚,是家人散步的温馨港湾;假日,航母北侧开阔的露营地,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诗意栖居”,体验帐篷下的亲子时光与朋友欢聚。孩子们在草地上自由奔跑嬉戏,年轻人享受露营的惬意,老人们在浓荫下悠然休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构成了城市中最温暖、最富生机的风景线。

展望未来,市城管局将继续以精细化管理为引擎,以市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为标尺,倾力打造更优美、更智慧、更亲民的绿色共享空间,让滨州植物园这张生态名片愈发璀璨,为建设更高品质的生态滨州、幸福滨州贡献蓬勃的绿色力量!

THE END
0.【师训】研学新课标,赋能新课堂——我院举办省师训平台项目“新5日,来自龙湾区教师发展中心的王小莲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时下非常热门的话题——《单元统整下的小数数学备、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和《素养作业的设计与实践》。讲座主要分四个方面:数与代数领域课标解读、备教学评一致理念解读、单元整体教学组织架构、备教学评一致课例实践。王老师先从新课程标准出发,解读jvzquC41yfik0€w0gjv0ls1kplp1:99817:2?=0jvs
1.五年级语文月考总结(精选19篇)本学期初,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第二课堂活动”定为周一“古诗文配画”.周二“日记、快速作文指导”周三“朗读、背诵佳段名篇”周四“交流一周收集的资料设计语文报”,让班级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二、活动的内容丰富 结合本学期的教材内容特点,以及每周的六节课特组织了以下内容的活动课。“古诗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uoisng41747;>644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