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经产业研究院为助力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研学游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特重磅推出《2024-2030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本报告由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对研学游行业进行多年跟踪研究,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解读研学游行业市场,深度挖掘行业潜在商机;科学运用研究模型,多维度对行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后精心研究编制。
研学游,是一种寓教于游的教学新业态,是一种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重在开阔学生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其中,“研”是基础,“学”是目的,“游”是载体,要避免“游”而不学、“学”而不研,让中小学生在研学游中“研”有所得、“学”有所获。
政策方面,文化和旅游部将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面向新时代青少年,在全国推出一批导向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具有新时代引领力的红色旅游研学项目。相关部门,力争用2023—2025年这三年时间,针对青少年在全国打造百堂红色研学精品课程,推出千条红色旅游研学线路,开展万场红色旅游宣讲活动,覆盖上亿大中小学师生。
整体来看,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呈波动式上升态势;2023年的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904元,较上年增长17.6%,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长远来看,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将逐步提高,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随之提高,将持续推动研学游行业发展。
产业链而言,研学游行业应包括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主办方位于产业链上游,是有明确研学游主题和教育目的的组织方,包括但不限于研学基地、教育及公益事业单位等;承办方和供应方对应行业中游,参与者主要包括项目承担企业、配套服务企业,负责提供教育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下游的终端消费者,则涉及学校、中小学生、家长等。
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并提到: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2年的中国中小学生在校人数共约18566.6万人,其中小学生约10732.1万人,占比57.8%,消费群体庞大。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研学游观念的进一步普及,中国居民对研学游的关注度不断提高,2022年的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为909亿元。未来,当前研学旅行的理念不断深化,相关机构将更加注重研学旅行的专业性和教育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研学旅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教学和旅行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2024-2030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对研学游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还重点分析了行业竞争格局、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结合研学游行业的发展轨迹和实践经验,总结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专业预判。帮助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态势,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先行把握商机,正确制定投资战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合理规避投资风险。
本报告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