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科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坚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四是坚持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积极稳妥推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

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具体而言,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中小学要统筹信息科技、科学类、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课程和课后服务,一体化实施。此外,学校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大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

通知强调,要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资源,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加强校际间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空间。

通知提出,要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将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

通知指出,要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鼓励学校通过多种形式活动,将人工智能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营造浓厚的人工智能教育环境。

通知要求做好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推动教师流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互联互通。城乡学校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质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  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jvzq<84gfwibvrtp0pkxu7hp146359:4;1:78k=e8f:c9k9d7;h76:>ff;=89o89:h5d0qyon
1.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怎么干?教育部这场发布会划重点→中小学科技教育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1月12日,教育部举行“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发布会,介绍《意见》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介绍《意见》有关情况,一起来看 jvzquC41o0ptv3eqo5og€x142861:6134526<=392=1:9:9;496:=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