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发布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学校每学年可安排至次凤凰网江西

7月28日,江西省教育厅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江西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

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研学基地如何建设?研学课程如何开发?研学旅行如何组织?

江西省围绕一系列研学旅行教育发展现况,着力破解“只游不研”“只旅不学”“品牌缺失”等问题。为此江西省教育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高校、旅游行业、中小学一线专家等,从四个方面开展研学旅行标准制定。

据了解,江西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地方标准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为中小学研学旅行基地(营地)认定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设置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组织实施规范、中小学研学旅行评价规范。

中小学研学旅行“四大”标准体系关系紧密,环环相扣。“基地是研学场所,课程是研学内容,组织实施是研学活动过程环节和方法,评价则是监控、激励。一体解决在哪研学、研学什么、如何研学、研学效果和服务质量如何的问题。”该标准文件主要起草人之一、江西师范大学副校长项国雄如是说。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表示,江西按照标准体现出研学旅行的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公益性原则。遴选一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打造一批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把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学生研学旅行的评价结果逐步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要建立健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费用。

突出江西“红、绿、古”三色文化

“这一系列标准充分考虑了江西的地域特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晓燕点评道。此次江西省发布的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江西的红色文化与研学旅行相结合。

其中在基地研学资源中提出要结合地方文化资源。基地(营地)认定规范中,对基地的研学资源要求中提到要结合当地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或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同时课程设置上也要设置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课程设置规范中对“研学旅行课程类型”的划分中将特色类课程纳入其中,如红色、绿色、古色等课程,让中小学生以实地学习的方式了解我省地方建设和文化特色。基地应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色,提供与日常生活不同的情境体验。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副处长占文军说,我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系列标准的发布,将引导各地各校更好的挖掘和有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研学旅行,寓教于游;也有利于各地紧扣红色主题和时代特点,建设新型红色景点,推出红色底蕴深厚、业态融合多元的经典红色研学旅行线路,以此建设一批优质红色研学旅行基地(营地)。

学校每学年可安排1至2次研学旅行

记者还注意到,系列标准中的课程设置规范上,对各学段的研学旅行明确了具体要求,学校每学年可安排1至2次研学旅行,分小学高年级(四至六年级)、初中、高中等三个学段分别实施;研学旅行课程也相应地按三个学段单独设置、分别实施。

小学高年级(四至六年级)的时间以1至2天为宜,以游览、观光、体验为主要形式;重视游戏性、艺术性内容,以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好玩、喜动的天性。初中的时间以2至3天为宜,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重视理解性内容,以符合初中生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的特点。高中的时间以3至5天为宜,以知识拓展、理论应用、综合性体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体现高中生的探究心理和创新意愿。

研学旅行标准化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全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落地见效,推动研学旅行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省教育厅将通过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等形式,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全面理解、熟练掌握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

THE END
0.研学旅行,促成长;最美课堂,在路上——中州西路小学开启2020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是以“研”为核心、以“学”为目标、以“旅”为载体、以“行”为实践的活动,通过走出校园、亲近自然、融入社会、体验生活,让学生在探究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行走中传承文明。12月10日,中州西路小学350余名师生开启了研学旅行活动。 jvzquC41yy}/onnrkct/ew45cytm:q;
1.行走的课堂研学的乐园——记飞云第二小学五(1)班曹村研学旅行同学们都体验了一把,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⑤朱砂点痣 ⑥正式入学堂 下午的活动正式结束,同学们收拾行囊,踏上大巴车,准备回校。通过本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花灯的制作过程不易,还体会到古代读书人的勤奋刻苦,每位同学都有收获,都有感触,都明白学jvzquC41yy}/onnrkct/ew45czitrk
2.北京市拟出台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要求:不得与升学毕业挂钩1月20日,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公众号“首都教育”发布消息称,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文件精神,确保师生安全,切实提高研学旅行活动实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起草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时间截至2021年1月22日。 澎湃新闻注意到,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小学原则上 jvzq<84fh0pw}m0ep5eh‚|142822:4v42822:73a3879==290nuo
3.被家长群“示众”?东莞“加码”监管中小学研学今年4月,东莞印发了《东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工作指引》。 进入秋季,东莞全市各中小学陆续开展研学活动,南都聚焦东莞秋季研学问题,开展了系列报道。记者结合9月以来网上现有的涉中小学研学投诉,公开征集社会建议和意见,发现部分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过程中,存在着费用高昂、强制参与、研学机构选定过程欠透明的问题,jvzquC41yy}/su|d0eun0ls1fgzbku444:778><0jvsm
4.国务院: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旅游频道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 (吴昊)国务院今日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jvzq<84vtc|fn7ugqrrf0lto0et0p8723651:;61e676992477727980jvsm
5.研学在路上这群四川小学生在行与学中重识“诗圣”杜甫四川新闻从倡导“读书万卷、行万里路”到“研学旅行这门新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提出”,国家正式将“研学旅行”纳入了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而在四川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中,已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同时要求各地、各校抓好研学旅行工作试点,加强研学旅行队伍建设,健全研学jvzquC41uetfy|3pgyyte7tti1yzu}jo1462;9:351612B;696=/j}rn
6.研学旅行新的挑战与机遇——第三届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高峰论坛|疫情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起草专家组主要成员程晗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做了《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的相关性分析》,从劳动教育与研学旅行的共同性,差异性,互补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88>66@8a88;3:jf322713=o{60nuou
7.2024年郑州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河南省教育资源保障中心研学旅行与教育电视部部长吕波作报告《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教育工作概述》;郑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全域试点区、试点学校代表作校外实践教育工作经验分享;郑州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中心主任张华伟宣读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公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单位名单的通知》;郑州市教育局宣传外事处处长雷刚jvzq<84opg}t0ƒgfw4og}3ep1zqz€4231867@6::44tj}rn
8.推进研学旅行育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研讨会在温召开随后,他表达了对此次研讨会深切期望,希望社会各界能通过会议广泛交流,对研学实践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有更全面的思考和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浙江研学旅行规范、专业、深度发展。 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与指导中心主任、温州大学实践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务处处长孙芙蓉教授作《浙江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进展与思考》主旨报告。孙主任从工作进展,工作 jvzquC41yy}/yƒz0gf{/ew4kphu03<721562:@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