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多一度丨暑期研学热度不减,家长避坑指南为你整理好了—新京报

暑假期间,各大旅游平台、旅行社纷纷上新“研学游”产品,名目繁多,不少研学产品价格都超过万元。“研学游”热度继续攀升。此前,话题#家长月入一万不够孩子研学游7天#登上热搜榜。热度不减的研学市场存在哪些问题?今年各地对研学游有何规定和提醒?研学旅行怎样避坑?一文速览。

价格高?项目“水”?你会给孩子报名研学游吗?

某机构大凉山支教研学产品,7天超万元。项目截图/新华每日电讯

6月,据“新华每日电讯”公众号消息,尽管距离暑假还有大半个月,但不少研学机构推出的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却早已售罄,甚至还有候补者正在排队等捡漏儿。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研学机构打着“公益”名义,高价售卖大凉山支教研学项目,价格普遍在8000元-11000元,个别较贵的项目则卖到了40000元。据介绍,一些机构会通过全网招收付费志愿者,来给大凉山的学生们上课,曾有人看到过年龄最小的“支教志愿者”,只有二三年级。

“我朋友去年(2023年)给孩子报名北京研学游,到北京后,机构预约景点失败,一群二三年级孩子就这样被扔在郊区酒店好几天,也没人处理。”家长刘芳(化名)表示,期待中的研学游变成“困在酒店”,最后孩子们啥也没干成,就这样又被拉回济南。

“我们报名的研学游还被机构倒卖过,给孩子报名交钱后,中途发现负责这个研学项目的机构换了好几次。”刘芳表示,一些机构打着研学游的幌子招生,然后倒卖给其他旅行社或机构挣差价。

热度不减的研学市场存在哪些问题?

现在,研学活动种类繁多,对中小学生家长的吸引力不小。有媒体调查发现,目前国内研学项目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城市周边半日游、一日游,如户外探险徒步、田园生活体验,以寻找自然、锻炼孩子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内容;另一类是跨省市单周游,主要以探索天文地理、感悟华夏文化、高校访学教育等为主要内容;还有一类是营地类研学夏令营。

但“研学热”背后快速发展的研学市场隐含诸多问题:

一是研学活动质量良莠不齐。随着科技研学、红色研学、历史研学、乡村研学等研学主题不断丰富,研学范围更为广阔。各地涌现多家机构开展研学经营业务,但部分企业如课外教辅机构仅能够支撑教育培训、教育服务咨询服务等,并不具备委托开展研学的文旅资质,在业务范围、专业性和服务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企业如旅行社只能提供较为单一的研学旅行服务,缺乏其他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在深度研学方向上乏力,致使研学市场出现出明显的良莠不齐现象。

二是研学收费不合理、标准不透明。由于没有具体的行业规定,研学游定价缺乏统一标准,旅行社定价随意。有的研学项目打着研学的旗号,实则组织学生竞赛、考试,收取上千元的费用,部分研学项目收费明显不合理,引发学生家长与社会对于学校及承办单位虚构项目、虚报费用、将活动经费用于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输送等情况的质疑。

三是部分研学活动质量不高,未达研学目的。一些参与过研学的家长反映,自己感觉部分研学路线设计不合理,不参加还必须写纸质说明,学生花了钱和时间也没有真正学到东西,导致家长对孩子参加研学旅行,特别是中长期的研学夏令营产品存在质疑。尽管不少学校都为研学活动设置了主题,还有学校提前编写制作了研学手册,要求学生围绕特定的研学主题进行实践。但在实际过程中,不乏学生将研学几乎等同为“春游”“野炊”等,甚至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手机、打游戏。

国家对研学旅行有何政策规定?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其中首次提出“研学旅行”这一概念,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要将研学旅行等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2016年,《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发布,明确研学旅行的组织应包括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其中主办方是有明确研学旅行主题和教育目的的研学旅行活动组织方,承办方则为与研学旅行活动主办方签订合同,提供教育旅游服务的旅行社。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那么,学校组织研学能收费吗?

2020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规定的管理权限全面落实教育收费管理主体责任,文件提到研学旅行收费问题要求,“学校在完成正常的保育、教育教学任务外,为在校学生提供学习、生活所需的相关便利服务,以及组织开展研学旅行、课后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对应由学生或学生家长承担的部分,可根据自愿和非营利原则收取服务性费用”,但是,“学校不得擅自设立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不得在代收费中获取差价”。

今年各地对研学有何规定和提醒?

北京

天津

5月31日,天津市教委印发《天津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不得以组织研学实践等为名开展变相旅游,坚决防止“只旅不学”“只学不旅”“天价收费”“到点打卡”等“研学乱象”发生。

河南

6月30日,河南省教育厅对暑期中小学生研学发出特别提醒。其中提到,家长朋友们要明晰研学概念,正确区分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和社会上打着“研学”幌子的其他收费活动,正确看待并慎重选择。家长应与组织方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重点关注安全保障。

云南

7月3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暑期中小学生研学活动特别提醒》。其中提到,对于企业或社会机构自行组织的“研学营”“夏令营”等活动,家长要注意查验组织方的相关资质,核实研学机构的注册信息、业务范围、经营年限等信息,了解活动的收费及具体课程、线路安排,注意甄别虚假宣传,警惕收费陷阱。

四川

7月12日,四川省教育厅官方公众号发布《2024年暑期研学旅游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中小学校不得接受营利性、收费类支教活动,不得组织本地中小学生参与此类活动,坚决防止“伪支教”“伪公益”进校园作秀牟利。

研学旅行避坑指南,为你整理好了

结合“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研学旅行方式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追捧,但研学旅行中遇到诈骗陷阱、虚假宣传、侵权行为时,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请收好这份避坑指南!

研学旅行时,未成年人遭到侵害怎么办?

在参与研学旅行前,建议广大家长做好未成年人安全防控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醒未成年人时刻留意是否有接触自己身体隐私部位的行为,若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告知父母或者老师,树立安全观念和防范意识。

报名研学旅行遭遇诈骗,如何避免“陷阱”?

建议广大家长注重对办学机构、活动项目、师资保障等重点信息的审核,尽量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购买研学旅游服务,避免误入诈骗“陷阱”遭受财产损失。

●查资质

●审合同

签订合同时,首先应确定合同签订主体;其次要应仔细查看合同条款约定是否公平,是否标明费用明细等内容;最后双方达成的约定和经营者的口头承诺均应列入合同条款中。

●懂鉴别

●留证据

家长要避免一次性支付高额预付款。不要通过微信、支付宝或其他方式向私人账户缴纳相关费用,缴纳培训费应开具正规发票并加盖公章。要妥善保存好付款凭证等。当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及时报警或拨打12315、12345、12309等热线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研学旅行遭遇货不对板,如何维权?

各研学机构或旅行社在宣传过程中出现夸大宣传、宣传与具体合同不符等情况,并在行程单中附“行程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出团前主办方提供的行程文件为准”的说明。广大家长和学生被宣传吸引签订研学旅游服务合同前,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对条款内容与宣传内容不一致的,及时提出异议,明确合同内容。

THE END
0.家电维修乱收费、研学旅行噱头多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第三季度消费投诉和舆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薛庆元)家电维修踩坑、研学旅行噱头多……10月9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消费投诉和舆情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江苏省消保委系统共受理投诉55545件,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9.75万人次,投诉数据同比下降13.9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783余万元。 投诉数据方面,商品 jvzquC41pg}t0|npc0ipo7hp1ooouqjpi1814<232/6:1mte/ks{sw}xh5?2:;6;0unuou
1.萍乡市萍乡经开区:学校收费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是否合理最近开发区翠湖小学、光丰小学搞研学旅行,一天来回就要收费接近人均200元,其成本价估计也就50不到,其定价也未经过发改委批准,擅自定价,违法了政策,变相敛财。请上级部门及时勒令停止,减轻群众负担。发帖人满意度评价 发帖人 :满意 按期处理: 1 2 3 4 5 处理结果: 1 2 3 4 5 落实到位: 1 2 3 4 5jvzquC41ygt{0s}pgyy/exr0ep5nu8{kgyvbin44249238{kgye47>8490nuou
2.浙江省消保委发布第三季度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暑期研学、家居装修等成投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记者从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了解到,今年第三季度,浙江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2591件,同比增长28.37%,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38.89万元。暑期研学培训、家居装修、中介服务、家政服务成投诉热点问题。 第三季度,浙江省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532件,其中,学生暑期培训jvzquC41yy}/els0eqs/ew4Eqpzfp}4424903923:1776?7359?30qyon
3.人民网三评“研学游”之一:缺“研”少“学”有点乱天山网暑期来临,随着“8999元6日研学游到底是不是天价”“月入1万元不够孩子研学7天”等话题持续引发热议,“研学热”伴生的价格虚高、货不对板、走马观花等乱象再次浮出水面,屡遭诟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寓教于游自古是备受推崇的教育手段。近年来,脱胎于夏令营、冬令营的研学游逐渐走俏,成为旅游市场快速“起飞”的jvzquC41yy}/v|3ep1~x|4ipz}04976295u49762985a;78;4;377xjvor
4.一家三口参观清北花两千?名校预约“黄牛”乱象调查张恒的儿子今年小升初考得不错,作为一直在地方家长口中的“小学霸”,儿子来北京的一个愿望就是看看中国最好的高校。“谁还没个清北的梦。”就为了儿子这句话,也是希望孩子树立一个未来的目标,张恒一家三口来北京旅游的行程单里,清北校园游是最早被计划上的。清北之外,故宫、颐和园、环球影城等北京的热门景区用jvzq<84pgyy/e‚tn0eun1pg1ctzjeuju1463565914:0exsvgpz`Cs\q{O{Nx3jvor
5.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第三季度投诉报告:研学旅行走样变味等成为投诉新重点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11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28884件,解决278659件,投诉解决率为84.7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32亿元;研学旅行走样变味、早教机构问题多等成为服务投诉的新重点。 食品和经营性互联网服务分列商品和jvzquC41yy}/els0eqs/ew4Eqpzfp}4424903:2281755>:348990qyon
6.考研机构合同霸王条款拖着不肯退钱如何投诉2、消费者因考研机构“霸王条款”而产生的退费纠纷可以由消费者协会来解决,也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向法院起诉。 3、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jvzquC41yy}/8=8870ipo8ywygt0onggc1
7.@浙江家长,暑期校外培训温馨提示请注意查收三要看收费。收费项目、标准等应在校外培训机构显著位置公示。“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APP内的培训机构名单可供参考(安卓、苹果系统均可在手机“应用商店”内搜索下载)。 谨慎支付培训费用 请抵制“折扣”“赠课”等促销行为,不要一次性缴纳(或拆分合同缴纳)超过3个月、超60课时、超5000元总额的培训jvzquC41pg}t0qfpi|npw7hqo0io1ƒopgyy0exsvgpz04975/2=02A4eqpzfp}d:79:849d2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