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中概述了研学中大家都有各自的角色及角色间的纽带关系,那么各个角色到底应该做什么,或是说角色的分工到底是什么,小编进行了一下归类梳理,今天就先浅谈一下学生与家长的角色分工。
学生的角色分工
自主驱动
学会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究,包括认真听取讲解、观察现象、提问思考,以及踊跃参与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养成内驱形学习思维。
学会与同伴协作,分享资源和信息,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研学实践中的学习或实践任务,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的意识萌芽。
学会对自己的行为和安全负责,遵守研学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包括按时参加活动、遵守活动纪律、尊重他人、保护环境、生活习惯等自我管理意识。
在研学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学会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和传统。
反思与总结
每天的研学结束后,学会对自己当日的学习内容、体验感受进行经验总结,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体验的心德,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有效的参考。
家长的角色分工
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选择
在选择研学项目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参与决策过程,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研学活动从选择伊始就更有意义。
提供支持和鼓励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勇敢面对研学挑战,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在研学中学会独立和自我管理。
协助学生进行准备工作
帮助学生了解研学的主题和目标,一起预习相关知识,协助准备必要的物品和装备。同时,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让他们学会行前时间规划、行李整理等。
家长需要了解研学活动的行程安排、安全预案等信息,与组织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在研学过程中,督促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注意自身安全。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研学结束后,与学生一起讨论研学中的收获和体会,分享他们欢愉的情绪与成长的快乐,鼓励学生将研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促进研学效果的延续。
小结
在研学中,学生的主要职责仍然是学习和成长,但是,已从教室中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了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自主成长的学习型思维便成为了关键词。如果家长明晰了自己的角色分工,那么从萌生参与研学的那一刻,家长就已经可以为学生的成长进行参与和引导。
其实,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学生明确研学的学习目的,家长做好研学的第一导师和学生的支持者,那么收获到的成长就能扎根于生活。
加入沐航慧研学交流群
对话2000优秀研学同行,了解更多研学实操干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