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过二三十年,不知何时起,一向谨小慎微的学校、教育委员会开始推行所谓的研学,就开始不怕各项风险事故责任了。现在学校为了降低风险,除了上厕所,课间基本不允许出教室,免得发生意外事故,我都为现在的学生感到悲哀。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各地的这样研学基地、户外拓展机构、旅行社如雨后春笋般的参与到这块蛋糕分割行动中来。
这中间夹杂着太多不透明,研学机构竞标、研学地点、项目的选择不明晰,安全保险、安全责任基本避而不谈。特别是中小生基本都是学生单独参与,却要未成年人遵守各项研学各项规则,不予遵守的基本责任要么不说,要么就笼统的归到学生一方。我在想一个未成年人自律性本身就差,这是未成年人的特性,特别是小学生阶段,学生都是儿童。儿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多大的责?学校的研学活动,本来就是学校和所谓的研学机构主导,学生参加还需要支付不小的费用,在我的眼中该研学活动更偏向为商业活动。
学校、老师在公开场面都说是自愿。但只要你已经书面反馈不愿意参加研学,不管你是因为经费问题,还是考虑安全问题。学校老师都会电话来电好意询问不参加研学的原因,侧面PUA家长同意学生参加研学。在老师有效沟下很多家长就磨不开面子,勉强同意参加。在家长书面报名后,收费已经停止后,居然一个学习小组10来个人还有3、4个人才迟迟缴费表示愿意参加研学。
但对于像我们这种坚持不参加的家长,学校的老师居然在教室尖酸刻薄的挖苦学生。平时对老师言听计从的孩子终于忍不住还是向我们家长反映了老师的挖苦行为。我们就同老师对质,当然老师是不可能承认自己挖苦学生的行为,解释说是小孩理解错了。我们家长对老师严厉表示,我们是没证据证实老师你是否说过挖苦学生的言语,但我们相信自己的子女有时可能有顶撞父母的行为,但对老师一向是言听计从的程度,子女不敢诬陷老师。我们现在不是来非要让你老师承认错误的,我们只是表态我们家长不是可以让你随意挖苦学生的。这就是我们就研学通老师发生的不愉快事情。
当然学校关于研学发给家长了一封信,概要的说就是通过组织学生家长代表、老师代表召开了招标会,选择了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和项目,收费298元/学生。后来在老师在微信群里发了一个有第三方研学机构发的此次活动的聊聊几页的PPT。我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学校的一封信和该PPT来形容学校、研学机构就本次活动细节对家长的沟通工作。简单地说一下活动地点离学校有150多公里的路程,车程需要2个多小时,途径重庆市的多个区县。行程安排来回合计花费11小时,在来回路途就要5个小时。仔细研究该研学地点就是一个农家乐,当然附带有一些类似户外拓展项目基础设施,高德地图该商户的评价还偏低。我想说,难道本区就没有合适的地点,何必舍近求远,跨越数个区县,长途跋涉,增加路途中的风险。
按学校给家长的一封信中所谓的"责任明确",但学校从未提及具体的责任条款,学校、第三方研学机构、学生及家长三方的责任根本不明,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基本属于无条款可依。
学校、第三方研学机构不直接同学生家长接触,居然间接的让家委会成员通过各班组成的所谓的多个学习小组收费,形成所谓的代交,没有任何收费凭证。如发生纠纷,家长如何举证自己同学校、第三方研学机构的研学合同关系?
研究机构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研学活动,根据《未成年保护法》六十二条规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是否对本单位用工人员有无违法犯罪记录情况进行核查,学校方面是否查验?这些都是问题研学机构及校方都未向学生家长交代。
学校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发送了研学途中的视频。但这些视频中却展示出当时研学大巴正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驶,学校老师和研学机构的工作人员竟然组织部分未成年人学生脱离座位来到驾驶室附近的过道中间,在无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让学生拿着话筒高声歌唱。研学机构的教官、驾驶员和学校老师任何一方都未意识到该行为的危险性,及时制止学生的危险行为。
现在的研学不仅需要家长支付不低的费用,而且还可能付出子女安全方面的代价。
同时在研学各方面选择不太透明、监督不到位,落实自愿参加原则不彻底,安全责任不明的情况下,容易在教育系统内产生因研学活动而引发系列的权力腐败、监督失察、家校矛盾及安全事故纠纷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