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教体资讯,解读教体政策,
传播教体理念,服务教体需求。
这是一群富有教育情怀的筑梦人
我们满怀希望
我们齐聚于此
参与 改变 共享 发展
聚是一团火 散是漫天星
......
迎着春风的温度,共研教育的维度。4月23日上午,主题为“践行情境教育理念 感悟运算的一致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在丹棱县城区小学校顺利开展。本次活动邀请到四川省小学数学教研员尤一老师、眉山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李竹筠老师莅临指导。丹棱县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光兰,县教研室负责人、教研员,四川省熊继华名师工作室眉山何静工作站全体成员,大雅名师何静工作室全体成员,城区小学全校数学老师,丹棱县青年教师等参加活动。
最是春日好时节,深耕细研正当时
熊继华名师工作室眉山何静工作站的陈思颖、晏英两位老师带来精彩课例。
陈思颖老师执教《旋转和平移》,从生活情境“游乐园”出发,引导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及自身的体验,把抽象的数学概念渗透在直观的生活素材中,使学生在感性的数学活动中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的乐趣。
晏英老师执教《乘法运算的一致性》,引导学生从意义、方法、道理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探寻整数乘法、分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联系,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
专家引领促成长,且思且行齐远航
课后,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尤一老师、眉山市教科所小学数学教研员李竹筠老师分别肯定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并提出中肯建议:课堂中要基于大问题教学,实现任务驱动;老师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
尤老师以《新课标下的新任务与新思考——核心素养与结构化》为题,围绕核心素养、结构化两个关键词,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解读新课标,为一线教师研究教材、改革课堂指明了方向。尤老师指出:教师准确而深刻的理解知识是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的前提,数学老师要对知识刨根问底,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反复的实践,成为有思考又主见的教师。结构化的关键点是将逐渐积累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使之条理化、纲领化,做到纲举目张。
前行方能致远,砥砺方能进步。在最美的四月天里,我们不负春光,光芒万丈,一群怀有热忱之心的小数人相聚在此,潜心研学。对“数与运算一致性”“核心素养与结构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减负提质”的今天,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抓住学科知识本质,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结构化,促使教学质量再提升。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正在加载
正在加载
退出全屏
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附:学习感悟
邓学梅
今天有幸观摩了两节精彩的数学课和尤老师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在教学中要根据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把知识整理、归类,使知识形成链条。平时教学教师要把书由薄变厚,即由浅入深,拓宽加深。复习教学要把书由厚变薄,深入浅出。如三年级知识要与学过的一、二年级知识,本单元与前面单元知识沟通、连接,形成知识结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此次的理论学习作为基点,努力去研究在本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抓住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周薇
今天的数学课我觉得有三点非常值得学习,一“会”,让学生会掌握基本方法,学会学习,学会表达;二“能”,让学生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三“智”,课的设计体现了老师的智慧,也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尤一老师的讲座也是精彩纷呈,特别喜欢尤老师用许多例子给我们讲解数学学科中的大道理。尤老师说“数学不仅要时刻布置学生的操作任务,还要布置学生的思考任务”,我想青年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时刻把数学核心素养铭记在心才行。
周璐
今天有幸聆听尤一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数学教学要尽量防止粗暴地给予学生知识碎片。教师应合理把握数学知识的整体框架,设计结构化的教学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事物,使学生在丰富的知识背景中,在真实的探究过程中构建知识,从而让数学学习深度发生。当结构化教学渗透成为一种自觉时,必然能改变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进而促进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其思维走向自主建构的结构化,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胡小华
通过上午两节课和一个讲座的学习,我内心像是平静的湖面被石头击打一般,久久不能平复。尤一老师的讲座对我的触动是最大的,想要学生有一碗水,老师自己就必须要先储备几桶水。为了这“几桶水”,我们老师就真的需要沉下心来将我们的相关专业知识提升上去。不然就会像尤一老师说的当你带着一杯水去上课,可能学生最后喝到的就只是一杯酒。
王莹
今天听了陈思颖老师和晏英老师的课,听了李竹筠老师的评课议课,尤一老师的《新课标下的新任务与新思考——核心素养与结构化》讲座,收货颇丰,感触很大。两位上课的老师,都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教学准备充分,课堂气氛活跃,非常多的优点值得我去学习。尤一老师提出,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用大问题让孩子的思维动起来,不要让他们成为了体力劳动者。尤老师建议教学时不讲数学方法,要注重数学思维的积累,刨根问底。尤老师不仅为我们指明了数学教学研讨的方向,同时也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理念,应用新理念,才能使我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张锐苹
时光虽匆匆,却毫不虚度,又是满满输入的一天。晏英老师《乘法运算的一致性》,折射出数学知识的本质,串联起数学的知识链,让我们看到了算理一致性统领下的计算课堂,大饱眼福了。教学都基于计数单位,都凸显了“数”与“运算”的一致性,拨开了笼罩在数及其运算表面的层层面纱。学生在大任务的驱动下,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建立起运算之间的联系,体会知识的本源性、一致性与整体性。也学会了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数学、想问题,形成了推理、联结能力。
李中秋
今天听了两节课和尤老师的讲座让我获益匪浅,感触颇深。两位老师对知识的挖掘,以及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回归生活。尤一老师的讲座,从生活中生动的例子出发,把深奥的数学核心素养用生动的形式带到我们眼前,让我们从生活中学数学。
心得体会:
一年级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学习,对数学本质、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等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表达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数学眼光的内核是数学抽象,数学思维的内核是逻辑推理,数学语言的内核是数学模型。
晏英老师的课堂《乘法的一致性》,让我们受益颇多,层层递进,娓娓道来。从乘法算式的意义,方法和讲道理三步走,让学生理解了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是“一家人”,知道了乘法的一致性。
四年级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听了陈思颖、晏英两位老师的课及尤一专家的讲座,感触颇多:“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中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反思自己以往的教育,只关注课程本身以及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而忽视了课程教学之外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其中就包括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而这些正是“核心素养”的要求。这些并不是课程本身的内容,但它确实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植根于学生的生命并形成一种素质能力,对人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六年级心得体会
陈思颖老师的课将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归于生活,将旋转与平移与生活联系,极大的调动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晏英老师的课注重知识的联系和衔接,从意义、方法和道理三方面将小学的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的算理讲得很透彻,让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让学生自主探讨出小数乘法和分数乘法的算理,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尤一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有教无类,教无定法,适合自己的和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尤一老师语言幽默并用很多例子告诉我们数学老师要把握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