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都会发布一份让各国科技圈心跳加速的报告,2025年也不意外。
9月16日,这份报告照例在中国香港向全球公布,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百强创新集群的排名情况。
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榜单有点洗牌的感觉,美国稳坐第三,瑞典冲到了第二,而中国的名次,说实话,真有点让人意想不到。
美国第三
创新集群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那些搞发明、搞研究特别厉害的城市和地区。
自从2017年开始,WIPO就用专利数、论文发表量,还有今年新加入的风险投资交易量这些硬指标,来给全世界这些最强大脑聚集区排个先后。
而提起科技创新,大家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可能还是美国。硅谷、波士顿、西雅图等等,这些地名几乎成了创新的代名词。
在2025年的排名里,美国排在全球第三,从数据上看,美国总共贡献了全球研发支出的47%,也就是说,全世界接近一半的科技研发烧的钱,是从美国来的。
样本企业里面,美国占了556家,这个体量,说是巨无霸也不夸张。更别说它一年专利申请量能冲到51万件以上,稳稳坐在全球第一的宝座。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海岸科技重镇,美国还有一些隐藏款的创新城市正在悄悄发力。比如蒙大拿州的波兹曼,这地方你可能连听都没听过,但它已经是美国光子技术和生物科技的一个重要据点。
自2012年开始,科技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在这里落地,到了2023年,它甚至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最棒的地方之一。谁说搞科技一定要挤在硅谷?小地方也能干大事。
说到底,美国的创新能力不是靠一两个明星城市硬撑起来的,而是有一套从高校、企业到资本的全链条系统在持续运转。
再加上知识产权存量已经突破5万亿美元,哪怕排名不是第一,也丝毫动摇不了它科技超级大国的地位。
别看他这次只排第三,但要说后劲和综合实力,谁都不敢小看这位老三。相比之下,瑞典的情况怎样呢?
瑞典第二
如果说美国是家大业大型选手,那瑞典可能就是小而美的代表。这个人口刚超一千万、时不时还被大家误以为是瑞士亲戚的北欧国家,这次居然冲到了全球第二,你说意不意外?
瑞典能拿下这个成绩,绝不是靠运气。它是一个典型的科研立国型国家,全国上下都把创新当成大事,高校拿国家资助拼命搞研究,企业也愿意砸钱做研发。
再加上政策长期稳定、社会支持度高,整个国家就像一台调试得特别好的精密仪器,每个零件都在为创新这两个字服务。
它的首都斯德哥尔摩更是一个亮点,这座城市被称为北方威尼斯,但你可别只被它的风景骗了,它其实是整个北欧最大的科技与金融中心。
几乎没有重工业,服务业占了就业的85%,城市干净、宜居,还聚集了数不清的高校和企业总部。
不只是爱立信这种本土巨头,连微软、IBM、华为、中兴也都把研发中心设在这里。可以说,它是一座用桥连起来、用科技撑起来的城市。
更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瑞典在2024年才正式加入北约,引起不少政治话题,但它并没有因此影响科技和外交上的开放性。
2025年8月,中国驻瑞典大使还专门参访了当地的科技园,谈产业合作、聊创新联动,有时候确实能跨越地域和政治的边界。
瑞典能拿到第二,不是一夜爆红,而是几十年如一日踏实做技术、搞合作的结果。它用实力告诉我们,国家不在大小,有创新则灵。那么,一直被大家紧紧盯着的中国,这次到底排第几?
中国排名令人意外
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总排名中位列第十,先别急着皱眉。这个第十背后的故事,可比数字看上去精彩多了。
这是中国第一次挤进这个榜单的前十,要知道,在这之前长期霸占前排的都是瑞士、瑞典、美国这些老面孔,而中国,是硬生生把德国从第九挤到了第十一,自己成功卡位进榜。
从全球创新指数开始发布以来,这是中国拿到的最好成绩。更亮眼的是,中国在创新集群数量这一项上毫无悬念拿下全球第一。
整整24个集群上榜,比后面几个国家加起来的还多。
而这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更是首次超越日本的“东京-横滨”,登顶世界第一创新集群。哪怕是不太起眼的“澳门-珠海”,也第二次冲进百强。
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不是在靠一两个城市单打独斗,而是有一批城市、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在系统性地推进创新。
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你能清晰看到这种联动效应,高校搞研发、企业做转化、政府推政策、资本助落地,一条龙全给配齐了。
再看数据,中国研发支出全球第二、专利申请量常年第一。光2024年,全球四分之一国际专利来自中国。高质量专利成了核心竞争力,也成了吸引人才和资金的磁石。
但我们也得客观说,中国离全面领先还有距离。比如在私营融资、基础科学研究、创新环境颗粒度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不过WIPO也明确指出,中国正在快速缩小这些差距。用不了几年,它很可能变成全球研发支出最多的国家。
2025年的全球创新排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分散的世界创新图景。美国依旧强大,但挑战者越来越多;瑞典虽小,却靠质量和开放赢在了前排。
而中国,虽然总体排名第十,却已在局部形成领先优势,甚至拿下了多个世界第一的创新集群。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创新不再是由单一国家主导的游戏,而是进入了多极竞争、共同推进的新阶段。
每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找到位置,每一个城市也都有机会通过积累与开放,成为下一个“波兹曼”或“深圳”。
主要信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