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四大主流世界大学排名解析:同一所大学名次为何差这么多财经头条

近日,软科发布了2025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引发关注。现如今,考大学、读研、出国留学、招聘,“世界大学排名”成为考量因素之一,各种各样的榜单也是层出不穷。目前主流的大学排名有哪些?为何不同排名,大学名次差异很大?一起来了解下这些在全球比较受认可的世界大学排名榜单吧!

主流排名榜单有这四个

QS世界大学排名是由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司主办,自2004年起每年发布,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大学排名之一。其排名主要包括这些指标:研究与发现维度权重为50%,指标包括学术声誉(30%)、师均论文引用(20%);就业与成果权重为20%,指标包括雇主声誉(15%)、就业成果(5%);全球参与度权重为15%,指标包括国际教职工比(5%)、国际研究网络(5%)、国际学生比(5%);学习体验权重10%,指标为师生比(10%);可持续性权重为5%。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由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发布,是全球唯一一份对研究密集型大学的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的全球绩效表,包括教学、研究环境、研究质量、国际展望和产业五个方面,细化指标有18个。比如,教学(学习环境)权重为29.5%,其中教学声誉(15%),生师比(4.5%),授予博士学位/授予学士学位比例(2%),授予博士学位/学术人员比例(5.5%),师均大学总收入: 2.5%。研究环境权重为29%,这一级指标下,权重最大的研究声誉(18%)是根据官方收集到的年度学术声誉调查结果,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反映大学在同行中卓越研究上的声誉表现。此外,研究质量权重为30%,国际展望占7.5%,产业权重为4.0%。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由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目前实际排名的大学超过2500所,发布的是处于世界前1000名的大学。该排名选择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获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学者数、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上述五项指标得分的师均值等六个指标对世界大学的学术表现进行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侧重衡量大学的学术研究实力,尤其是在基础学科和顶尖学术成果方面的表现。

四大排名榜单各有侧重点

同一所院校,在不同榜单上的排名会有不同,这主要是由于榜单设置指标和权重不同导致的。那四个榜单都有什么特点呢?

QS世界大学排名将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使得该排名在学生申请学校和雇主招聘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因为它直接反映了社会对一所大学的认可程度。对于那些希望毕业后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或者希望进入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学术领域的学生来说,QS排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同时,很多招聘企业也将QS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参考指标。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从教学、研究、国际视野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估一所大学的实力,更像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这种全面性使得该排名能够为那些注重大学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环境的学生和研究者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了解一所大学在各个方面的表现。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高度关注大学在顶尖学术奖项和高水平论文方面的成就,更能反映一所大学在基础研究和顶尖学术领域的实力。对于那些追求在学术上达到顶尖水平,或者关注大学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地位的人来说,软科排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除此以外,泰晤士高等教育、软科还推出了细分领域的排名,比如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国际化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学科排名,软科则有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国高职院校排名等。

上海高校在各排行榜上表现如何?

上海作为高等教育重镇,拥有多所实力雄厚的高校,它们在这四个排名榜单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在最新的《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共收录了来自10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14年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帝国理工学院(第二名)和斯坦福大学(第三名)。中国共有11所高校入围QS前100,分别是:香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列第14位,清华大学列第17名。上海的复旦大学排名第30位,上海交通大学第47位,同济大学第177位。

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94所高校入榜,入榜高校数量位居世界第五。清华大学连续第七年蝉联中国内地高校榜首,排名世界第12名。北京大学是中国内地排名第二的高校,排名从世界第14名上升至第13名。复旦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44名上升至第36名,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52名。据了解,此次中国内地高校的进步主要来自于专利指标,同时受到领域加权的引用影响力、研究生产力、卓越研究、研究实力和研究影响力等五项指标的推动。

根据U.S. News官网发布的2025-2026年度全球最佳院校排名显示,中国高校共有15所进入百强,较去年13所高校有所增加。其中,清华大学位列全球大学第11、亚洲第一,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国高校。北京大学位列全球第25,上海交通大学进入前50,复旦大学排名全球第70。

软科也于近期发布了“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22所大学上榜。其中,清华大学排名最高,排名上升4名,提升至全球第18名。北京大学排名上升1名,位列全球第23。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上升8名,位列第30。复旦大学排名上升9名,位列第41。在101所入围全球500强的中国内地高校中,“双一流”高校共有83所,占据绝对优势,其中同济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150。

总体来看,上海的高校在四类世界大学排名中均有稳定且良好的表现,不同的高校凭借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发展特色,在不同的排名中展现出了不同的亮点。不过,这些榜单都是各种侧重点,可供学生、家长在留学、考研等方面进行参考,但不能“迷信”榜单,还是要从自身需求出发。

头图为软科发布“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THE END
0.香港中文大学2026QS排名解析:香港的文理底蕴与创新高地在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公立研究型高等学府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 CUHK)位列全球第 32 位,稳居中国香港地区前 2。作为香港唯一实行 “书院制” 的高校(1963 年建校),港中文以 “文理均衡” 和 “中国文化传承” 为核心特色,培养出 5 位诺贝尔奖得主、12 位中国科jvzquC41kgruu7}fh0io1;5472>03==679740qyon
1.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2025年QS排名:卓越实力与全球影响力墨尔本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以全球第13位的优异成绩稳居澳大利亚高校榜首,成为南半球唯一进入全球前15的顶尖学府,这一历史性突破不仅彰显了其卓越的学术实力,更标志着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 一、2025年QS排名核心数据与意义 1. 墨尔本大学2025年QS排名概况 jvzq<84yyy4bqsn0ep5og€x149<77A60jvsm
2.中国创新只能排第十?扒一扒《全球创新指数》全球创新指数还是世行“全球治理指标”的主观认知指数,反映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规则(如合同执行、财产权、警察、法院质量)的信心和遵守程度,以及出现犯罪、暴力可能性。 2.3.4 QS世界大学排名,前3名平均 顾名思义就是某经济体在QS全球大学榜里,排名最高的三所大学的平均得分。若排名中列出的大学少于三所,则依然除以三,如果一所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squq14286/9>/455eql2kphxom|w97;<6;A3ujvsm
3.香港科技大学2026QS排名解析:亚洲理工科的创新标杆在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高等研究型学府香港科技大学(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 HKUST)位列全球第 44 位。作为香港 “公立研究型大学三巨头” 之一,HKUST 自 1991 年建校以来,以 “理工科专精” 和 “科研转化速度快” 为核心特色,培养出 1 位诺 jvzquC41kgruu7}fh0io1;5472>03==454=40qyon
4.澳洲国立大学QS世界排名全面剖析澳洲国立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一直保持着卓越的地位,通常位列全球前30名,这反映了其在学术声誉、研究产出和国际化方面的强劲实力。作为澳大利亚的顶尖高等学府,该校凭借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创新研究,吸引了全球众多留学生。本文将深入探讨其排名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对求学选择的意义,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主题。 jvzq<84yyy4bqsn0ep5og€x149<64B70jvsm
5.香港理工大学2026QS排名解析:香港都会区的学术与创新先锋在2026 年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理工大学(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简称 PolyU)表现出色,位列全球第 54 位,较去年上升 3 位,稳居中国香港地区前 5。作为香港历史悠久且富有创新活力的公立研究型大学,理大自 1937 年建校以来,秉持 “启迪思维,成就未来(Opening Minds . Shaping the Future)” 的jvzquC41kgruu7}fh0io1;5472>03==454:20qyon
6.澳洲国立大学QS世界排名全方位解读QS世界大学排名基于六个核心指标,每个指标权重不同,共同构成总分。学术声誉占比最高,达40%,通过全球学者调查评估大学的研究和教学声望;雇主声誉占10%,反映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师生比例占20%,衡量教学资源和个人关注度;论文引用率占20%,显示研究影响力和创新水平;国际教职工比例和国际学生比例各占5%,体现大学jvzq<84yyy4bqsn0ep5og€x149<64B=0jvsm
7.71所高校上榜世界大学排名不妨以平常心看待6月28日,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发布,北京大学排名全球第17位,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25位。除了这两所顶尖名校之外,其他国内高校的表现也引人注目。在这次排名中,中国(大陆)高校进入本榜数量位列全球第三,有71所高校上榜,仅次于美国(199所)和英国(91所)。中国(大陆)高校进入研究影响力全球前50和前100名的高校数量,更是居于全球第一,jvzquC41yy}/psz0gf{/ew4kphu039:815934<60jvs
8.🌈入口💎官网🌟平台”《QS全球学生流动报告:中国篇》预测,至2030年中国(内地)国际学生入学人数将增长2.5%。 聚焦中国(内地)高校 本版QS排名收录了395所中国(内地)高校——较去年新增261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数量增幅位列该地区第一名。总体而言,较去年上榜的院校中,48所排名上升,79所排名下降,7所排名持平。今年有五所中国(内地jvzq<84o0unbpp}wg{o/ew4ctvodnn4332=34=7a;4<15?77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