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我百分之百地支持毛主席所做的一切努力

“一位曾参与美国最早原子弹研究计划的女核武器专家琼·辛顿突然失踪,而后在中国出现,怀疑她打着与未婚夫结婚的幌子,实际上向中国透露美国原子弹秘密。并很有可能协助中国发展原子弹计划。”

1953年,这段话出现在了美国的一本杂志上,题为《一个逃掉的原子间谍》。

而那时,琼·辛顿确实在中国,她曾参加过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成功将原子弹投放在了日本广岛和长崎,20万日本军民瞬间化为灰尘。

就在美国人为此欢呼雀跃时,琼·辛顿陷入深深的自责,这完全不是她想要的科学。

琼·辛顿投身核研究的初衷,是为了造福人类,而不是伤害人类。

“战争没有毁灭,有的只是毁灭。”

琼·辛顿痛苦地写下这句话,她心中的那个“核物理”梦想动摇了,她要离开美国物理研究所,去到一个理想而和平的国度。

所以,她来到了中国,这里是她心中的乌托邦。但面对美国的通缉,琼·辛顿会如何应对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琼·辛顿的中国岁月,细细品味她的“间谍人生”。

她的父亲塞巴斯蒂安·辛顿是个律师,还拥有攀爬架的发明专利;

她的母亲卡梅利塔·辛顿是著名的教育家,普特尼学校的创始人。

而琼·辛顿本人是美国著名的女核物理学家,曾经获得威斯康星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不久,琼·辛顿成为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成为费米(Enrico Fermi)的助手,是费米团队里唯一的女性。

费米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原子能之父”。

费米有两个中国学生,非常有名,一个叫李政道,一个叫杨振宁。

换而言之,琼·辛顿和杨振宁、李政道是同窗好友。

琼·辛顿(也叫寒春)和杨振宁

琼·辛顿和杨振宁感情最好,交往最密切。

她曾和杨振宁一起做实验,差点因为杨振宁的失误被电死。

事后,她非但并没有怪罪杨振宁,反而一如既往地鼓励杨振宁。

1944年,年仅23岁的琼·辛顿参与了当时还是高度机密的曼哈顿计划。

1945年,辛顿参与研发的人类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试爆成功。

随后,美军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当这位24岁的女科学家攀上人生事业的又一个巅峰之时,当所有人都看好她有着一个无可限量的光明未来之时。

琼·辛顿却失踪了!

三年后,这位美国天才少女出现在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料想不到的地方——中国延安。

因为在华盛顿,琼·辛顿接到一封邮寄自中国的神秘来信,写信人是她的美国男朋友、另一个传奇人物阳早。

阳早

信件里,阳早没有说太多,文末说了一句:

“为了信仰,你应该来中国看看!”

就这样,27岁的琼·辛顿抛弃了在美国的一切,踏上了一条全然不同的赴华之路。

琼·辛顿来到中国

1949年初,琼·辛顿坐着解放军提供的军用卡车,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延安。

来延安后不久,琼·辛顿就和男友结婚了,他们的婚礼没有很朴素,没有婚纱、礼堂和豪华的酒店,但琼·辛顿依然倍感幸福,这才是她想要的生活。

婚后,她已经不叫辛顿,而是改名为寒春。这时,寒春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延安的生活中,她和丈夫一起放牛劳作,主要是当饲养员。

寒春和她的丈夫

为了改善各地区的牛羊品种,他们跑到了陕北和内蒙古的交界处,那里不但生活条件艰苦,消息闭塞,新中国都成立了,他们竟然都不知道。

虽然日子很苦,但寒春却毫无怨言,她就想养好奶牛,让中国孩子都喝上牛奶。

1953年,中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寒春与阳早提出了一个口号,他们说:“一定要让处于贫穷中的中国老百姓也喝上新鲜的牛奶!”

两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来到了西安地区,开始从事奶牛管理和品质改良工作。

在这之后,寒春与阳早每天起早贪黑地进行研究工作,一发现问题就拿笔记本记下来,就在两人忙得不可开交、淡忘世外之事时,国际上却因寒春的事情,掀起了一阵波澜。

这年的7月份,美国依仗着自己的国际地位和拥有众多盟国的优势,对本就伤痕累累的新中国实施制裁,以达到逼迫中国交出寒春的目的。

可中国人天生就是骨头硬,即使如此也不会将一个为了中国革命而奋斗的人交出去。

这一刻让寒春和阳早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精神,她们心里都知道,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强大起来。而自己必然是千千万万为中国繁荣昌盛添砖加瓦的一份子。

就这样,新中国在各个方面都顶住了很多压力,不畏强权,誓不交出寒春和阳早。

美国那边也只能干瞪眼,无可奈何之下也只有美国的激进分子骂骂寒春是间谍,叛徒了。

1955年,寒春和阳早一起研制了奶牛青饲料铡草机,该机现在仍被草滩农场机广泛使用。

寒春还根据美国机械制造结合自己的想法,成功研制出了挤奶机、通风的养牛棚等先进的养殖机器。

经过寒春、阳早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养殖业终于实现了质的突破。

之后寒春又研制出中国第一个直冷式奶罐,阳早还设计研制了管道式挤奶设备。

这两个机械极大地提高了养殖场的工作速度。

而在60年代国家为奖励为新中国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在华工作的外国友人。

不仅为寒春夫妇提供不同于他人的优厚待遇,还将他们从偏僻的地区安排进事业单位。

可寒春、阳早却拒绝接受,就连政府分给他们的住房,寒春也一概拒绝。

1977年,寒春等来了美国政府允许回国探亲的政策,她跟丈夫每两年去美国参加一次全美赛牛会,然后趁机改良中国牛种。

一次,老两口只拿了美国护照,而没有带中国驻美使馆的入境签证,当时一个年轻的中国海关人员不了解他们的身份,出于职业素养,便问他们来中国是做什么的。

老两口脱口而出一句:“我们回家呀!”

2003年,寒春的丈夫阳早不幸病逝,在去世前,他特意嘱咐妻子一定要照顾好农场,当丈夫火化后,寒春将骨灰埋葬到牧场的草地。她觉得丈夫也会喜欢自己的做法,这样,阳早就能每天看到自己挂念的牛群。没过多久,寒春也退休了,不过她没有完全放下牧场不管,当她听说牧场有几头牛跑了出来,她连忙赶到农场处理这件事,其实她完全不用亲自来。

但是,她将丈夫的嘱托铭记在心,也就是说,只要她还活着,就会管理好农场的每一天。

2004年8月,中国实施绿卡制度。寒春是第一个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她的绿卡上写着001号。寒春享受副部级待遇,但是她从来没有离开过牧场的那个红砖平房。

因为她觉得自始至终,她为了和平,为了中国的革命而来,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来。所以不搞“特殊化”。

寒春的贡献可以与加拿大白求恩战士相比肩。

因为她并不是在中国富强和兴盛的情况下到来的,是在中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带着她的技术和智慧来到这里帮助人民。

2006年,85岁的寒春在接受访谈时,一直念叨毛主席的名字。她说她最崇拜的人就是毛主席,她是一个坚定的毛主席追随者,她的家里始终挂有毛主席的画像。

2008年,寒春在接受采访时,义正词严地喊出了心中的呐喊:

我百分之百地支持毛主席所做的一切努力。

寒春女士当年负责改进的饲料铡草机,畅销各个地区,销量早已到了100万台,有些地方至今仍在使用。我国奶牛原本的产奶量相对低下,年产量不到7000公斤。在寒春的精心照顾下,我国奶牛的产奶量迅速提升,年产量达到9000公斤。部分奶牛的产量,甚至可以达到一万多公斤。

THE END
0.第一位获得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是谁?她是美国顶级核武器专家,27岁前为美国造原子弹,27岁却甘心来到中国放牛,称自己最崇拜的人是毛主席。这个人就是寒春,她出生于美国高知家庭,甚至参与过美国原子弹的制造,是美国研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中为数不多的女科学家。 如此优秀的人才却在1948年毅然来到延安,成为第一位获得新中国绿卡的外国人。这位美国优秀女科学jvzquC41yy}/5?5fqe4dp8rkr17249:;69:20qyon
1.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追思会在北京举行——中新网6月18日,“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追思会在她生前工作过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举行,寒春的儿女家人、生前友好及首都各界人士400余人共同追思寒春老人伟大而平凡的一生。中新社发 徐曦弋 摄 6月18日,“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追思会在她生前工作过的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举行,寒春的儿女家人、生前友好及首都各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u1pg}t1;532167/:=145;17A80ujznn
2.美国砸200万挖人,中国天才拒美国绿卡回国,如今出手即世界第一18年前,美国国务院颁奖台上,23岁的陈嘉澍接过200万富布莱特奖学金,成为全球唯一的中国籍获奖者。台下,硅谷猎头已蠢蠢欲动想挖人,而他一句“毕业就回中国”,在满场质疑的目光里,显得虚无缥缈。 但18年后,这个当初被视作“不切实际”的决定,会让中国的一项技术打破美国垄断,让西方巨头追悔莫及。 jvzquC41zwkrk~3eqo548:>45;7::88828672:7
3.第1张中国绿卡给了谁?她研究原子弹,还是杨振宁同学|原子弹|杨振宁中国绿卡那么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人是谁呢?2004年,中国首次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实施永久居留证制度,中国“绿卡”制度终于有了实施细则。中国的第一张绿卡给了一位美国老太太。她的中国名字叫做寒春。当年,中国政府将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送到寒春手中,当时她83岁,在中国已经生活了56年。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454;17@=a3dg87m5;42622:9cf64ivvq
4.30年,浦东创造了55个“全国第一”,你都知道吗?40、第一张外籍人才“绿卡” 2017年6月16日,浦东颁发了全国首张由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推荐申办的永久居留身份证(“中国绿卡”)。 浦东国际人才港。 41、率先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 2017年9月13日,浦东率先试点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加快创新产品的上市步伐,强化食品药品安全保障。 jvzquC41ygh/uqtdugxwg{3eqo5og€x1fgzbkuDkf?919;=5
5.回顾:叙利亚籍人因战火来中国避难,如今一家历经10年终获中国绿卡2019年,南达一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家庭成员,他们的小儿子出生了,从此,这个家庭从四口之家变成了五口之家。2021年,南达向中国政府申请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让他惊喜的是,他们全家顺利获得了中国绿卡。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珍贵的礼物。 如今,南达一家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十年,两个女儿在中国接受教育,能够说一口流jvzquC41okr/uxmw0eun1j4;73;98>6:a3823?:89;
6.感动中国2019候选人物——潘维廉新闻频道央视网消息:潘维廉1988年起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任教,4年后,他申请永居资格,成为福建省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老外。 潘维廉 30多年中国情缘的美籍教授 在中国工作生活31年,他了解并热爱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变化,先后帮助厦门、泉州等地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金奖,他还荣获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中国“友谊奖”、“jvzquC41pg}t0lhvx0ipo8723;5238651CXUKK9UXUItzU[2[p=2lP:UX3?23:80ujznn
7.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支持高校在全球人才市场上配置优质人才资源,着力引进享有盛誉的战略科学家和极具创新潜力的青年才俊。相关部门打破壁垒、共享资源,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降低申请“中国绿卡”年龄、居住时长等门槛,逐步扩大申请人类型。 10:29 田刚 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jvzq<84nkcthj~n0rguqnn3eqo4dp872455HD89746=61=:47;80
8.中国留学生的40年王辉耀:我选择了开放的人生1993年,中国政府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出国留学工作方针,这让王辉耀想到了数年前,还是插队青年的自己从大喇叭里第一次听到恢复高考时的心情,他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王辉耀 加拿大工作期间留念 当时下海经商已成主流,“基本上那个时候见到一个人都跟你谈,有什么生意,哪儿可以买钢材,哪儿可以进矿石jvzq<84yyy4xt|f0pgz0exsvgpz`69:24;<90qyo
9.马布里获中国“绿卡”成CBA历史第一人资料图:马布里。刘占昆 摄 中新社北京4月18日电 18日下午,效力于北京男篮的前NBA球星、美籍外援马布里正式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成为获此中国“绿卡”的CBA外援第一人。 18日傍晚时分,马布里更新微博称:“今天我从北京市政府那里领到我的中国绿卡,非常感激而且感到十分幸运。这是我在中国的一个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14277199/3:58:<=;494t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