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的颁布实施,五年来具有重大意义。打赢新时代反间谍斗争这场“人民战争”,必须人人有意识、人人尽责任、人人作贡献五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不断强化专业斗争能力,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开展针锋相对的较量,成功破获了一批重大间谍案件。但我们永远不能掉以轻心。
京都第一案
《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大案纪实》 朱振才
此时,以张荫梧为首的“华北敌后游击策动委员会”企图暴动的阴谋被党中央、市管会识破。2月15日,在北平市公安局侦讯处(政治侦查处前身)处长冯基平指挥下,不费一枪一弹,张荫梧及其同伙被迅速逮捕归案,此乃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后侦破的第一个大案。
张荫梧,字桐轩,河北博野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后投靠晋军阎锡山。曾任晋军山西教导团团长、师长,北平市长、北平警备司令。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因张荫梧部有不少共产党员,对张的情况比较好掌握。张荫梧来北平后,中共平西情报站、冀东情报站、平北情报站的同志,侦查到不少关于张的情报。但是还需要物色一名得力的内线,把张在北平成立的各个组织及其阴谋活动搞清楚。北平市公安局侦讯处处长冯基平与有关同志经过多次研究,积极着手物色人员打入张荫梧内部。
北平市公安局侦讯处的“线人”王某,于1948年11月由锦州转北平做地下工作。王在国民党的报纸上发现张荫梧成立了“华北民众自救会”,遂以过去国民党新八军团长的身份报到,并称有一团的武装在山海关一带。之后,王某取得了张部第九纵队司令金明甫的信任。经金的推荐,张任命王某为第九纵队少将参谋长,并参加多次秘密会议。鉴于王某曾当过国民党的营长、警察局科长等职,他的言行适合敌人的口味;王在张荫梧内部又已取得了合法地位,作为内线是具备条件的。因此,侦讯处派熟悉业务的负责干部安林与王联系,并指导王的工作。
派出叶剑英的“代表”,智擒张荫梧
如何逮捕张荫梧?在冯基平处长的主持下,侦讯处召开了专门会议,进行了多次研究。鉴于张荫梧是国民党的高级军官,是“知名人士”,像张荫梧这样的高级军官,北平还有不少,加上张的面目一般人还不了解,连傅作义将军等人对张的有些情况也不甚清楚。考虑到公开逮捕张荫梧对稳定大局不利,侦讯处研究决定智擒张荫梧。
不一会儿,张荫梧从小楼上走了下来。
他身穿长袍,头戴一圆帽,一副绅士打扮,很客气地接待了叶剑英的“代表”。常真自我介绍说:“我是市军管会叶剑英主任派来的,我军刚刚入城,对各方面的情况不太熟悉,今邀请张先生去谈谈教育界的情况,不知张先生今晚能不能同我一起去见见叶主任,有车子在外面等候。”张听了非常高兴,这是他朝思暮想的事情,心想这是共产党请他“出山了”。因常真的几句话与他当时的思想非常合拍,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怀疑。他满口应允:“可以,可以。”说完,又换了件衣服,同“代表”一起出来坐上了汽车。
汽车开到王佐胡同侦讯处驻地之后,常真把张荫梧带到一间房子里,负责审讯他的吕岱、吴文藻已等候在这里。吕、吴二人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地对张说:“张荫梧,你的戏不要再演了,你放聪明点!不要执迷不悟,你在北平想干什么,你心里明白,我们也清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如果你不走我们指给你的路,那你将自作自受!”这时,张荫梧已六神无主,慌慌张张,不知所措,他有气无力地说:“我错了,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随即,侦讯处负责搜查的同志,把从“四存中学”地下室内搜出来的机枪、步枪、手枪和子弹以及电台等罪证摆在张的面前,张荫梧见罢,叹了一口气说:“我交代,我向人民低头。”接着,他交代了他们的行动计划及组织情况并写出了书面口供。
侦讯处根据原定的部署,为扩大战果,决定全线出击。当夜,由安林带领几名侦查员,以查户口、谈判等名义,逮捕了其他案犯。从15日晚至16日凌晨7时,张荫梧部纵队司令以上的主犯如佟寿山、张建候、李国昌、金明甫、马希援、赵连庆等全部被逮捕归案。逮捕时,这些要犯有的正策划于密室,有的已做好近日潜逃的准备。他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和他们的主子一起落入人民的法网。
市公安局侦讯处没有费一枪一弹,成功地粉碎了张荫梧武装阴谋集团。北平各界人士无不拍手称快。居住在府右街附近的居民说:“解放军真是天兵天将,没有听到动静就把张荫梧一伙逮捕了。”此次共缴获了轻机枪三挺、卡宾枪两支、长枪229支、弹筒一个、手榴弹两箱和电台一部。
张荫梧入狱后不久,即发现其患有胃癌,后保外就医,于当年5月27日病死。作为政治垃圾的张荫梧,就这样从政治舞台上灰飞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