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援越列车遭克格勃破坏,个技师之死挖出幕后女间谍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前言

60年代,苏联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导致与中国关系破裂,两国不仅在军事、外交领域有对抗,在看不见的谍报战线上也出现了对抗。位于杭州的援助越南血浆列车上,两个技术员一个自杀,一个跳楼,谜中谜、案中案,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我公安干警抽丝剥茧,成功破获克格勃间谍大案……

1966年,越南胡志明主席紧急向中国求援,由于越南战争造成大量军民伤亡,急需血浆100万毫升救治伤员。毛主席在得到求援电报后特意批示道:人命关天,拟援助两百万毫升血浆。

这件事由周总理具体协调办理。由于事情紧急,周总理得到批示后立即让秘书把电报送到卫生部钱信忠部长那里,要求卫生部尽快完成毛主席交给的任务。这是一件特殊工作:援助越南人民的血浆必须要质量上乘,也就是说,全部是新鲜的、经过特殊仪器消毒杀菌的血液。因此根据这个要求,卫生部将这个任务交给能保证质量的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要求三地卫生厅迅速、妥善地组织献血,在指定的时间内采集到规定数量的血液。

采集血液是一项特殊工作,保存血液也是一项特殊工作。血液从人体内采集出来后在短时间内就会凝固,因此需要加入抗凝剂,还需要保持稳定的低温状态。温度高了或低了都会导致血浆变质。这就需要保证运送血浆的列车必须具备恒温状态,那时候中国并没有专门运送血浆的列车车厢,在综合考虑后,铁路部门决定在现有食品冷藏车厢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这个任务交给了浙江。

杭州市政府组成了技术攻关小组,在一名老钳工带领下负责这个改装工程,工程以663车厢为代号,就命名为“663工程”。技术组要求在15天内完成改装任务,以最快速度向越南方向发车。

这位老钳工名叫诸志岱。

此人在50年代就被评为技师,是当时钳工的顶级。

然而奇怪的是,就在“663工程”开始的第二天,诸志岱竟然成了一个“小偷”,并于当天晚上自杀!

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需要从一根银焊条说起。

“663工程”在杭州东郊一个机车编组站进行。由于任务重大,铁路部门、技术工作组联合当地公安部门一起负责对工程现场进行警戒。公安部门派来20多名干警,将所有岔道口隔开,只留下一个出入口。警察分为两班,日夜守护施工现场。除了施工人员任何人不得出入。

这天下午3点,诸志岱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现场。

负责守卫的两个警察朝他点了点头。

事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当诸志岱正要拐弯时,突然从侧面驶来一辆自行车,一下撞在诸志岱的自行车上,两辆自行车都摔倒了。

撞人的是编组站食堂炊事员小王,他很快爬起来扶起诸志岱,说道:“对不起老师傅,您摔伤了吗?”

诸志岱摇头说:“没什么。”

此时警察也过来帮忙,他们帮诸志岱扶起自行车,又帮他捡起摔在一边的工具包。由于工具包的盖子已经摔开,掉出一支白花花的东西来。警察捡起来说道:“这是什么东西?”

小王也疑惑地说:“好像是银子吧?”

诸志岱看了一眼,忽然脸色大变。

警察再次问道:“这是什么?”

“是……是……银焊条。”诸志岱尴尬地说道。

另一个警察也拿过银焊条,掂量着道:“不轻,估计有一斤重。我说诸师傅,你不是说去仓库领材料吗,怎么拿这个东西出来了?”

诸志岱更加尴尬,只得说:“我……我也不知道……”

这支银焊条价值200元左右。在当时来说算是一笔大钱。而按照1966年的法律,盗窃公共财产价值25元的就要立案侦查。此时诸志岱工具包里出现不该出现的东西,他又说不清楚原因,因此带领20多名警察的徐晚群科长决定秉公执法。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是诸志岱盗窃的,他决定留下银焊条,让诸志岱先回去,并把这件事向联合工作组做了汇报。

工作组大吃一惊,显然这样的人已经不适合待在工地上,于是工作组找诸志岱谈话,要他明天不用来上班了。

当天晚上,诸志岱在家中上吊自杀。

留下一纸遗书:

我不是小偷,诸志岱绝笔。

诸志岱的突然死亡令工作组十分震惊。他们紧急召开会议,初步判断,诸志岱以死明志,很可能说明他不是小偷。那么是谁把银焊条放进诸志岱的工具包里呢?他想达到什么目的?

“663工程”是个重要工程,是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交代的任务。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出现这样的事情,工作组不敢怠慢,他们决定,由徐晚群科长成立调查组,对诸志岱死亡一案展开侦查,还原事实的真相。但是徐晚群表示了为难。原来徐科长是刚刚从部队转业来的,他在刑事侦查方面并不熟悉。徐晚群建议,由公安部门调来一位资深侦查员前来主持侦查工作。

杭州市公安局很快选派了一位名叫牛仲水的侦查员前来,牛仲水当时才37岁,从19岁他就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在公安部门搞刑事侦查工作,在这个专业有20多年的经验,是一名资深侦探。

与徐晚群科长交流后,牛仲水决定先调查诸志岱是否偷了银焊条,实事求是地查明诸志岱的情况。

牛仲水的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他提交了4个准确判断。

1,诸志岱的家庭条件很好,他的几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他每个月工资136元,他妻子月薪73元,银行存款高达7000元。

2,诸志岱当钳工多年,品行很好,他工作用的钳子、扳手等工具,都是他自己掏钱买的。

3,他经常资助生活困难的职工。

4,他曾经捡到过一个钱包,里面有1000多元钱,后来交给警察没有留名,经多方查找才知道他拾金不昧。

牛仲水初步判断,虽然银焊条是从诸志岱的工具包里掉出来的,但不能证明是他偷了银焊条,因为他不具备作案的动机。这就必须考虑,是谁把银焊条放进他包里,要栽赃他呢?

牛仲水在思考后,给机务段打了一个电话,询问值班室关于领取银焊条的手续问题。值班室长回答:领用任何材料都要登记、签名。银焊条平时仓库里是没有的,这次因为进行“663工程”,所以临时去买了3盒,都已经由这项工程的电焊工袁海鸣办理了领取手续,他都拿走了。

袁海鸣?

牛仲水决定向袁海鸣了解情况。

袁海鸣是个30来岁的小伙子,也是一个技术很强的业务骨干。1959年曾经代表浙江省参加过“华东地区青年技工大赛”,获得电焊项目第四名。他在制冷设备厂工作,因此这次也选派他参加工程。

作为一个老侦查员,牛仲水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出向他了解诸志岱的情况,而是很随意地跟他坐在一根木料上,两人吸着香烟,闲聊了一段时间后才说:“你听说过诸志岱的事情吗?”

“听说过,他是个好人,受了冤枉。”

牛仲水奇怪地道:“你怎么知道的?”

“因为我这里的银焊条一根也没少!”

袁海鸣的话让牛仲水更为震惊,顿了一下道:“银焊条是你领取的?”

“是的。”

“真的一根没少?”

“是的。”

牛仲水决定去查看袁海鸣的银焊条,经过查点后,果然一根也没少!

“昨天我上夜班,下午七点到工地,听说了诸志岱师傅盗窃了公物。我以前并不认识他,所以也没说什么。后来听到他自杀了,是因为银焊条的事。可我回来一查看,银焊条一根也没少,才知道诸志岱师傅是冤枉的,本来我也想找你们反映情况,谁想你来找我了,所以就反映给你。”

牛仲水十分惊讶:银焊条一根没少,那么诸志岱师傅包里的银焊条是谁放进去的?事情显然比他想象地要复杂。尤为主要的是,在这个诬陷案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现在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663工程”必须要确保万无一失!能够接触诸志岱的人,一个现场施工人员,二是那个撞击诸志岱自行车的小王,牛仲水决定,先去查明小王的情况。

小王名叫王升笠,21岁。他原来是个社会青年,3年前由劳动局来到这里当学徒工。在找王升笠了解情况前,牛仲水按照惯例先去外围调查王升笠的基本情况,知道此人表现不好,做事吊儿郎当,油嘴滑舌,好吃懒做,酗酒、赌博之类的恶习也沾染上了,甚至还跟一个比他大20多岁的有妇之夫乱搞男女关系。

调查发现,案发前王升笠表现不正常,他很早就骑着自行车在编组站里转悠,还跟装卸工吹了一阵牛,装卸工反映,后来王升笠忽然说:“有一件很急的事需要去办。”接着就走了,不久后就发生了与诸志岱自行车相撞的事件。这更加重了牛仲水对王升笠的怀疑。

然而,当牛仲水去找王升笠时,编组站里却没有他的影子,他与另一个炊事员换了班。牛仲水当即表示去家里找他。但他的父母却说他出去旅游了,至于去了哪里?由于他是个逆子,父母也不知道他的行踪!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出去旅游,会不会王升笠发现了什么,提前逃走了呢?

牛仲水闷闷不乐地回到驻地。他始终想着王升笠的行踪,突然一个名字跳进他脑海里:“朱乃娥!”

就是与王升笠轧姘头的那个41岁女人。

两人被捉后据说已经断绝关系,但男女问题不会这么容易解决,会不会两人又勾搭上了?

牛仲水决定:找到朱乃娥!

但是,朱乃娥的地址谁也不知道。当时调查王升笠情况时编组站保卫科曾提到过:捉奸后是保卫科把王升笠从派出所领回来的。牛仲水到派出所去查,一直查到凌晨时分才在武林派出所查到朱乃娥的地址,然而朱乃娥却不在家,她丈夫说已经去苏州出差一个星期,住在春风旅社。

牛仲水赶紧往苏州火车站派出所打电话,要求他们立即去春风旅社查房,如果发现一个叫王升笠的小伙子立即扣下,杭州这边派人去接。不得不佩服牛仲水的神机妙算,半小时后苏州来电:

从朱乃娥的房间里找到了王升笠!

王升笠回到杭州时已是清晨,牛仲水立即去审问王升笠。王升笠是个刺儿头,他对撞到诸志岱的事情说得冠冕堂皇:“是我撞了他的自行车,但我这一撞撞出个小偷来,难道还有错吗?”

牛仲水冷笑道:“别装蒜了,你很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王升笠的脸色煞白,但是拒不认账。

正在此时,保卫科长徐晚群派人送来一张纸条。这一下击破了王升笠的防线。原来,王升笠在单位人缘非常差,食堂上上下下都对他十分反感,因此在王升笠被调查后,纷纷检举揭发他的劣迹。徐晚群送来一个重要情况,在“663工程”开始的前一天,有人看到王升笠和一个人在楼外楼饭店喝酒,两人点了一桌子的菜,与王升笠喝酒的那个人也在施工队伍里!

牛仲水一笑道:“前几天晚上,你在楼外楼和谁一块儿喝酒了?”

王升笠忽然一惊:“连这个你们也知道?”

牛仲水笑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党的政策,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老实交代吧!”

王升笠见事已至此,只得交代道:“我交代,就是制冷设备厂的袁海鸣!”

“袁海鸣?”

侦查员们倍感意外。

王升笠交代了全部过程:

那天他在单位接到袁海鸣的电话,说要跟他认识一下,请他在楼外楼饭店吃饭。王升笠是个贪杯之徒,一听有人请吃饭立马就去了。酒酣耳热之时,袁海鸣要他办一件事,就是在诸志岱去施工现场时,故意撞击他的自行车,事成之后给他500块钱。有这样的好事还能不干?于是那天,王升笠提前推着自行车等在那里,袁海鸣从仓库领出银焊条后,进了“663工程”岗哨,当他发出信号时,王升笠就立即骑车撞击诸志岱的自行车,结果撞出了诸志岱工具包里的银焊条。诸志岱不是电焊工,他的银焊条是哪里来的?于是就造成了诸志岱偷银焊条的假象!那天晚上,袁海鸣给了王升笠500块钱,要他保密!

立即传讯袁海鸣!

袁海鸣投案自首了,他承认对诸志岱的自杀负有责任!

牛仲水大跌眼镜!

袁海鸣做了如下交代:

原来,他和诸志岱早就认识。当年浙江省修建新安江水库,诸志岱和袁海鸣都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会战,在工地上住了3个多月。在接触中,袁海鸣发现,诸志岱简直是一个全方位的技术人才,他会车工、刨工、磨工、铸造、白铁、电焊等各种技术,甚至还会泥瓦工。这让袁海鸣大受刺激,回来后就对同事们说:“杭州市有这样的技术人才,我袁海鸣永远出不了头!”

袁海鸣暗暗下决心,要和诸志岱一决高下。业余时间他刻苦钻研技术,并苦练车工、钳工等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曾经被单位选派到江苏主持建造一个机械项目,因此当杭州进行“663工程”时,袁海鸣当之无愧地被选派为技术人员。那时候他认为,自己肯定是总负责人。

然而,当他来到工地,联合工作组却宣布诸志岱为总负责人员,袁海鸣心里的失望可想而知,不是冤家不聚头,真没有想到又在这里遇上了,袁海鸣心里很是失落,此时他产生了一种想法,把诸志岱排挤走,就算他最终没有成为“663工程”的总负责人,他心里也会平衡些。

于是他就想了这个办法,决定栽赃诸志岱把他搞臭。由于袁海鸣认识王升笠的伯父,又得知王升笠在编组站食堂工作,因此他首先想到了王升笠,决定利用他作为工具。他去五金店自费买了一盒白银焊条,把从仓库领来的三合白银焊条,其中一盒藏在工具箱的夹缝里,以便公安人员来核实诸志岱偷银焊条的情况。做完这一切,袁海鸣去找诸志岱,说领取电焊用的防护镜,需要总负责人去领,支开了诸志岱,袁海鸣乘机把那盒白银焊条塞进诸志岱工具包里。

为了让诸志岱工具包里的银焊条暴露,袁海鸣又找了王升笠,让他去撞击诸志岱的自行车!

袁海鸣自以为做得完美,但他没想到,工作组把诸志岱开除后,他竟然想不开自杀了,本来是栽赃,结果却弄出人命来,袁海鸣心里也很慌张,在反复思考之下,袁海鸣决定投案自首。

“我对诸志岱的死负有责任,我愿意接受政府的惩罚,只有这样,我的内心才会平安些。”

对于袁海鸣的自首,牛仲水并没有轻信他的一面之词。究竟是真是假,一切都需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他决定将袁海鸣暂时隔离在编组站,自己和侦查员去调查袁海鸣的情况。侦查员们分组调查,很快有了结论,袁海鸣当时确实参加了新安江水电站的技术工作,他回来后所说的话,也基本属实。作为技术员,袁海鸣近些年确实刻苦钻研技术,在单位成绩非常突出。

3月17日,袁海鸣去四海五金店购买一盒白银焊条,那家五金店袁海鸣经常去,因此营业员认识他。

调查的情况与袁海鸣的供述一致,因此在牛仲水主持的案情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袁海鸣的自首情节是真实的。

但是,牛仲水始终觉得哪里不对劲:他第一次去找袁海鸣了解情况,袁海鸣已经知道诸志岱自杀的事实,为什么还要说谎?而在传讯王升笠后,为何又改变态度?真的是良心发现?再者说,他用银焊条栽赃诸志岱是一个阴谋,阴谋惧怕曝光,为何他还要到熟悉的五金店去购买银焊条?袁海鸣这么精明的人,应该去一家陌生的五金店才合常理!这些事情很反常!

他觉得,应该继续深挖下去!

果然,牛仲水发现袁海鸣更多疑点!

牛仲水决定调查四海五金店,看看能挖出什么材料。

果然侦查员发现一个疑点:袁海鸣购买银焊条的320元钱都是清一色的新钞票,还是连号的。

“营业员记清楚了吗?”

“应该记清楚了,一位营业员收款后会交给账台复核,经过两个人的手,两人都是这么说的。”

这就非常奇怪了,袁海鸣给王升笠的500元钱是连号的新钞票,袁海鸣怎么还有这么多新钞票?侦查员再次去了解袁海鸣的情况,他的妻子张某是护士,据他的妻子说,丈夫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她,两人拿出每个月的花销后,剩下的都存进银行,已经积蓄了4600多元钱。

侦查员又去制冷设备厂查看袁海鸣的工资存根,与张某所说的一致。

袁海鸣哪来额外的钱?

疑点重大!

牛仲水决定亲自到制冷设备厂侦查,果然他又发现一个疑点。

门卫老梁与牛仲水一样是江苏人,因此当牛仲水找他了解情况时,老梁表现地十分热情,闲聊了一阵后,牛仲水便说起了袁海鸣这个人,老梁感兴趣地说:“小袁师傅是厂里的技术骨干,技术一流,为人也很好,每天上下班见了我都会打招呼,但是我觉得,他生活上有些不检点。”

“怎么不检点?”

老梁说:“我的话可能没根据,但也不是虚构,仅供你参考。有一天晚上,我在家里二楼坐着,看到一辆出租车开到胡同口,下来一个女人,下车后与车上一个男子握手,非常热情,车上的男子看上去是袁海鸣。这个女人是个寡妇,也住在我们这个胡同里,也许是我的传统观念,我总觉得那个女人不正经,穿得奇形怪状的。至于袁海鸣与她什么关系,我倒不敢肯定。”

“那个女人叫什么?”

“我只知道她姓杜,住在23号。”

回到编组站后,汇总侦查员们得到的情况,大家一致认为牛仲水得到的这个线索最为重要,有必要从这个姓杜的女人身上寻找突破口。于是侦查员到老梁所在地的派出所了解情况,这一了解不要紧,竟然发现问题非常严重:

原来,这个姓杜的寡妇名叫杜伟丽,30岁,1957年毕业于上海一所大学,后来被选派苏联留学。回国后分配在一家机械研究所工作。她的丈夫是她大学同学,但是1965年的一天,她丈夫突然在家中死亡,公安局对尸体解剖后得出了两个结论,一种认为是心肌梗塞,一种认为是中毒,由于一时无法作出定论,所以存疑。

但是,公安局一直没有放松对杜伟丽的侦察,渐渐发现她有更多疑点,这个漂亮的女人与苏联人有频繁的联系,曾多次往莫斯科的一所大学寄过东西,也多次收到过苏联人寄来的东西。苏联有来杭州旅游的,杜伟丽也经常陪同他们。

杭州警方正在对杜伟丽严密监视。

牛仲水得到这个情况后大为震惊:假如杜伟丽是苏联人的特务,那就难保袁海鸣是清白的!

那么,假如袁海鸣与杜伟丽有瓜葛,他栽赃诸志岱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否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牛仲水决定,继续深挖袁海鸣与杜伟丽接触的证据!

但是调查发现,没有一条有袁海鸣和杜伟丽接触的线索!

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作为一个老侦探,牛仲水一直信奉一条经验,假如案件有不对头的地方,就肯定隐藏着疑点。考虑了很久,牛仲水决定分别从袁海鸣和杜伟丽的单位调来两人的档案,一张一张亲自翻阅。这步棋果然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1964年的8月到10月,袁海鸣被单位选派到东方宾馆参与安装冷暖和通风设备,杜伟丽的档案里也记载:同时期她也参与了东方宾馆的审核项目。袁海鸣和杜伟丽会不会在这段时间有过接触呢?有必要调查这段历史。

结果不出牛仲水的预料:东方宾馆里的服务员对杜伟丽和袁海鸣仍然记忆深刻,因为杜伟丽是长期包房的客人,袁海鸣是主持安装设备的人,两人确实有过亲密接触,甚至有服务员议论他们在“轧姘头”。

立即提审袁海鸣!

当时已是深夜,袁海鸣揉着惺忪的睡眼,不满地道:“这么晚还要提审,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牛仲水冷笑道:“请你给出一个解释,你购买白银焊条和给王升笠的赏金一共是820元,这么多连号的新钞票你是从哪里来的?”

“我从银行取的。”

“谁的存折?”

“我的。”

“你家的存折都是你妻子的名,而且从来没有取出过,你的存折在哪里?”

袁海鸣语塞。

“我给你提示一下,有一个神秘女人,与你关系密切……我就点到这里,剩下的你自己看着办!”

说着他走了出去。

当时审讯室里还有两名警察。但是牛仲水万万没有想到,说时迟那时快,袁海鸣突然一下推开一个警察,迅速跳到窗子上,一下跳了下去。扑上去的一个警察只抓到他的一只鞋子。

审讯室在3楼,袁海鸣摔在地上,当即昏迷不醒。

警察火速把袁海鸣送到医院。

经全力抢救,终于把他救回来!

袁海鸣跳楼使案情更加复杂,也说明案情的严重性,诸志岱自杀,袁海鸣跳楼,杜伟丽暴露,这三者之间看似组合不到一起,但在背后却有蛛丝马迹的联系。原先的猜测现在变成了现实:袁海鸣的诬陷案是案中有案,很可能是苏联特务策划的与“663工程”有关的一部分!

徐晚群立即向工作组做了汇报,案情重大,杭州市警方立即与铁路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全力侦破“663案”。专案组组长仍然由牛仲水负责。经过案情分析:一方面要严格监控杜伟丽,另一方面要严格监控袁海鸣,等他一醒来就进行审问,另外就是对“663工程”进行安全检查。

袁海鸣之所以陷害诸志岱,就是把他排挤出去,目的是方便自己在车厢里做手脚。专案组认为,车厢里很可能已经藏有隐患,被袁海鸣放置了破坏装置。因此有必要拆开车厢,进行安全检查。但是,中央要求的期限日渐临近,如果全部拆开车厢的话,时间就会来不及?怎么办?

关键时刻一个老专家给出了意见,可以不必全部拆开车厢,只需要把袁海鸣负责的那节车厢拆开就行。

经过近10个小时的拆卸,袁海鸣负责的部位都拆开,果然在车厢夹层内发现6个肥皂盒大小的金属盒。

专家研究后得出结论:

这不是爆炸装置,而是一种无线电遥控的放射物质发生器。当开关打开后,放射物质就会穿透金属依附于血液中,援助越南的血浆一旦被放射物质损坏,进入人体后就会使伤员再次受到损害!

工作组的人听闻后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此时医院里也传来好消息,袁海鸣已经苏醒,牛仲水决定,立即拿着金属盒去指证袁海鸣!

当袁海鸣看到金属盒时,不由战战兢兢地道:“我……我坦白交代……”

1964年8月,袁海鸣到东方宾馆安装通风设施认识了杜伟丽。一星期后两人发生了关系。随即,杜伟丽以威胁和诱惑的方式,迫使袁海鸣在一份俄文的《志愿书》上签字,要求他绝对听命于苏联克格勃间谍组织。从那以后杜伟丽给过袁海鸣一些钱,说是下发的活动经费,但并没有给袁海鸣安排什么任务。1966年3月,杜伟丽接到克格勃的指令,说北京将在杭州搞一个“663工程”,袁海鸣有可能参与进来,让他在工程中做手脚,以破坏援助越南的血浆。

杜伟丽给了袁海鸣2000元的“活动经费”。

但是,袁海鸣的诬陷计划虽然把诸志岱排挤走,却没有想到他会自杀明志,引起警察怀疑。于是杜伟丽决定让袁海鸣投案自首,以迷惑公安人员终止侦查,保证破坏装置不被发现。可是二人忘记了,警察比他们更高明!

立即逮捕杜伟丽!

原来,杜伟丽苏联留学期间,经不住克格勃组织的利诱参加了特务组织,成为克格勃的一名正式特工。回国后她多次为克格勃收集情报寄往苏联,或者交给化妆成旅游者的苏联间谍。

1965年,她丈夫发现她的间谍活动,杜伟丽受克格勃指令用特殊药物杀害了自己的丈夫。

1966年8月,杜伟丽再次受克格勃指令拉拢袁海鸣下水,实施破坏中国援助越南血浆列车的计划。

杜伟丽交代:这次破坏活动的情报来源是潜伏在河内的克格勃间谍从越南外交部获取的!

至此,这起克格勃间谍大案成功告破!

间谍是非常危险的敌人,他们隐藏在暗处,以各种名目出现,常人很难识破他们的真面目。

在本案中,袁海鸣和杜伟丽可谓非常狡猾,假如袁海鸣在自首时,牛仲水等人轻易相信他的话,认为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诬陷案,就会给援越血浆列车造成难以估量的可怕后果,不仅影响越南的伤员,更加影响中越两国的关系。

正是在牛仲水等我公安干警的缜密侦查下,以抽丝剥茧的高超智慧连破案中案,最终把女间谍杜伟丽挖出来,粉碎了克格勃离间中越关系的阴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注重细节,永不放弃,深挖疑点,穷追猛打,是成功破案的关键所在!

THE END
0.66年前的经典反特片,新中国间谍第一大案,重温《国庆十点钟》这起案件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建国初反特第一大案。 由于这起案件太过轰动,曾被国产反特片多次搬上银幕。 此前推荐过的经典电影《斗鲨》,部分情节就取材于这起案件。 除了《斗鲨》外,早在1956年,就有一部影响力更大的反特片《国庆十点钟》,同样是改编自这桩大案,成为国产反特电影史上绕不开的经典名作。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3;86919832=5:2a716><954780|mvon
1.潜伏在中国高层的间谍大案这种被对手挖掘到核心部位的间谍案,可以说是大陆安全部门最大的失败。就是说北京对港政策的所有举措,在英国人或者其他西方情报机构,是完全透明的,根本没有任何机密可言。 四、国家大使做外国间谍:中国外交部前驻韩国大使李滨。 李滨毕业于**金日成大学,与金正日有私交,此人于2006年已经被国家安全部门揭露是一个被韩国情报机 jvzquC41yy}/onnrkct/ew44;:mvr:
2.再破间谍大案!中国这次一个表态很不寻常中国最近破获一起间谍大案,涉案人的岗位并不简单,随着他们的落网,扒出"老板"是大名鼎鼎的军情六处,再次印证美西方表面扬言"中国威胁",实则才是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一方! 电影中的英国特工"007"逢凶化吉,现实中的"007"却在中国马失前蹄。 6月3日,国家安全部发布通告,近期破获了一起MI6的间谍大案。而MI6就是大jvzquC41mct/eqnpc0ipo8ftvkimg86;95<787mvon
3.陈诚“研究系”特务活动内幕(刘庄如)张振国是中央军校六期、中央警官学校交通班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四期毕业生。1928年在陆军第十三师七十三团三营做过排长。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南昌行营调查由华中派遣军联络部鄂西支部派出大批间谍、汉奸在恩施地区活动;然后安排训练班的学生假充日军派到鄂西搜集情报活动的特务,每人发给一个日军华中派遣军联络部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6><665<11
4.潘婉芬间谍网大案20世纪90年代,美国为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开始暗中向中国派去商业间谍。 擅长经商、有着华人血脉的潘婉芬正是美国情报机关所需要的人才。 美国政府先对潘婉芬进行了长达几年的系统间谍培训,后又砸重金将其包装成在美华侨富商。 还抹去其“越南人”的身份信息,并于1996将其送至中国境内,借其开展压制中国崛起的商业间谍jvzquC41yy}/onnrkct/ew46wvs:4tr
5.刘连昆间谍案中几个关键人物的命运变奏与结局反转张志鹏既是策反邵正宗、肇发这起间谍大案的始作俑者,后来又担任两人的情报交通员。 但是,张志鹏与台湾军情局的合作一直充斥着矛盾,后来终于翻脸,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 庞大为讲:“张志鹏的操守颇有问题,转交经费时常从中牟利,刘连昆先生亦曾多次反映”;军情局给刘的“奖金”“每次都会拨出二成给交通员张志鹏,另外jvzquC41yy}/onnrkct/ew47:f6yp}<
6.新闻中心[社会] 这个“贴牌”机是真还是假(图) (05/14 16:07) [社会] 新建彩桥遍体鳞伤谁下的黑手 ([国内] 上一流大学 就在家门口 (05/14 13:05) [国际] 英美否认俄对其在原苏联地区搞间谍活动的[社会] 枪杀女会计掠走50万 “2-24”大案两犯被判死 (05/14 10:20) [科技] 鞍山38亿年古老jvzquC41pg}t0|tjw0ipo87227663=4uetumnwjyu3:49=;8644tj}rn
7.东北网2013年06月17日新闻汇总[513][东北网国际] 斯诺登曝G20峰会期间梅德韦杰夫遭美间谍窃听 2013-06-17 14:54 [514][东北网[1050][东北法治网] 安徽马鞍山民工讨薪牵出逾5亿元串通投标大案 2013-06-17 10:52 [1051][东北法治[1652][东北网教育] 人情消费应接不暇 大学生毕业散伙饭成负担 2013-06-17 09:43 [1653][东北网jvzquC41yy}/fk|0ep5t{|ygo1813<42817819d423918:<0ujznn
8.男生的坤插进女生的坤,男生女生之谐趣之旅,青春与奇趣相伴给宠物做殡葬真的有必要吗 女子讲悄悄话 不料牙套刮住闺蜜毛衣 龚琳娜自曝因《忐忑》与母亲冷战10年 上海龙湖天街发生命案?假的 585好评 朝鲜自平壤前央视主持人离职后自曝后悔 香港科技大学:无条件录取哈佛国际生 乌前议长遭枪杀现场视频曝光 女子穿7厘米高跟鞋征服高山岩壁 男子吃馒头噎死经调解jvzq<84vcuun0ls1crrog€x142861;:77a=64=3jvo
9.亚洲人尿尿的文化解读,历史渊源与现代观念,如何看待这一敏感话题?五月天2025线上跨年演唱会 中国联通开启eSIM预约 三、广东罕见提醒:做好"巨灾防御"准备四、爷爷为夺回孙子被人贩踩出眼珠 五、几十块的万能遥控器什么闸都能开jvzq<84yyy4ccxokcno/uqtr1cvmpn|u17>6:?3jvo
10.透明内衣秀的创意搭配秘籍,优雅与大胆兼备,成就无与伦比的风采!广州白云机场查获人体藏毒大案 特朗普谈与马斯克“闹掰”后握手 5岁男孩在爸妈婚礼上献词 受贿1.21亿大学生花光学费旅游后白嫖63家酒店 美国欠联合国常规预算摊款15亿美元 间谍竟想重金买回被发现的网购500元假茅台官方扫码为真 女子疑被“高富帅”男友骗入电诈园 前央视主持人离职后自曝后悔 jvzq<84yyy4ipu}{|0ipo8frnpkxu85;a3=04;:88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