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就中国留学生加拿大遇害案分析认为:“不同的年代都会有一些变态心理的案件。这里的变态心理问题有些涉及到他们的成长背景问题。依恋,是人情感发展的起点,也是对人的心理发生异常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很多变态往往在早年,缺乏在情感方面的依恋关系,没有让他选择依恋的人。到他成年之后,他的情感缺失越来越严重,所以他们成年之后都有一个表现特点,他们生活上没有朋友,甚至跟家人的关系也很淡,社会性的缺陷比较明显,而且婚姻也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最后他们把人视为冷漠的、没有情感,甚至是把人当做物品、食物一样来对待。这就是到最后出现变态的过程。”
如何识别“变态” 远离“恶魔”侵害
究竟是什么刺激了嫌疑人作出如此变态的举动?人们又该如何保护自己?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表示:应该说,不同的年代都会有一些变态心理的案件。这里的变态心理问题有些涉及到他们的成长背景问题。依恋,是人情感发展的起点,也是对人的心理发生异常起决定作用的东西。
很多变态往往在早年,缺乏在情感方面的依恋关系,没有让他选择依恋的人。到他成年之后,他的情感缺失越来越严重,所以他们成年之后都有一个表现特点,他们生活上没有朋友,甚至跟家人的关系也很淡,社会性的缺陷比较明显,而且婚姻也会有一些问题,所以最后他们把人视为冷漠的、没有情感,甚至是把人当做物品、食物一样来对待。这就是到最后出现变态的过程。
在我们研究的变态案件中,有些案件在因为失恋,有些是家人去世,但是这些刺激只是一个导火索,而不是“炸药”,真正决定他们行为的,是他们心理上的“情感异常”。在我们生活当中,如何去识别这类人,甚至要防范他们的危害行为,这些特征还是很容易找到的。
比如,某个人跟家人的关系相当糟糕,甚至没有亲情;个人情感关系方面也很空白,没有恋爱,没有婚姻;第三个特征是没有朋友,不跟任何人保持私密关系,表现得还比较礼貌。这三个特征都很明显的话,这个人应该在我们社区管理中,或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旦发现这种人,就要保持警觉,但也不要恐慌。也就是说,还要结合他的一些其他方面的表现,比如他有没有过不良记录,有没有前科。关注这些以后,如果有,我们就要引起警觉,保持一定距离。
培养健康心态 远离心灵“恶魔”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生活压抑。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生活成本提高,加上工作、人际关系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虽然身体健康,但是在心理层面却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表现出来的就是冷漠、急躁、偏执等,更有甚者会做出许多极端的行为,因此,对于心理健康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够在繁杂的生活中,保持一个清新健康的心态呢?下面的几个方法您不妨一试。
首先可以进行松弛训练。让心理亚健康者把一只气球吹得很大,然后将所感到的压力事项写在气球上;用针轻轻一戳,气球破了,他随之觉得精神放松下来。还可以采取音乐疗法、旅游疗法、艺术疗法等等。
进行情绪调整。努力运用情绪智慧,做到能够认知自己以及对方的情绪,能够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能在行为上把握“度”。
进行职业心理调整。审视自己是否能够从职业中发现乐趣,或是发现创新的能力。如果不能,则要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补偿机制,如单调乏味的工作是否能使你在休闲娱乐的时候更加体验到快乐。
如果觉得自己有更为复杂的心理问题,请鼓起勇气,尽快向心理医生咨询,早诊断才能早恢复。
编辑观点
一个个变态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但其中却隐含许多必然因素。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心灵生活却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心理健康,那么总有一天,造成世界末日的凶手,将会是人类自己。
一个个变态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但其中却隐含许多必然因素。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心灵生活却出现了问题。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心理健康,那么总有一天,造成世界末日的凶手,将会是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