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教育最新进展及政策分析

摘   要:来华留学生教育正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梳理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演变特征,对把握新形势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研究发现,2018年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49万人,生源、学科、学历结构正逐步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具有前瞻性,但也存在制度依赖、可持续性不足等局限,正处于由外交本位向教育本位转变、由零散向体系化转变的阶段。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育 教育政策 高等教育国际化

发展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予以支持,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迅速发展。从2010年的《留学中国计划》到2018年颁布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标志着来华留学生教育由强调数量转向重视质量。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是指党和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为推动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直接或间接制定的制度与规范,表现为法律法规、规划纲要、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1]。文章基于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相关统计数据,结合有关政策文本,探寻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成效与问题,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深受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始起步,但招生仅限于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和极少数未建交国家,所设专业多集中在汉语、历史等人文专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来华留学教育获得稳步发展,2012年后,我国成为全球三大留学目的国之一。[2]

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3]。同年9月,教育部印发《留学中国计划》作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首个战略性指导计划,提出“到2020年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的主要任务[4]。据统计,2011年来华留学生总数为292611人,到2018年增长至492185人,基本完成扩大规模的总目标。然而,这种规模扩大整体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长率于2012年达到最高值(12.21%)后放缓,到2016年再次达到小高峰(11.35%),又于2018年达到低谷,仅为0.62%。其中,来华学历留学生的增速一直高于来华留学生总数的增速,2011年起稳步提升,于2017年达到最高值15.04%,2018年陡然下降,仅为6.86%①。从生源结构来看,亚洲各国一直是主要生源国,我国境内留学生约60%来自亚洲,主要生源国包括:韩国、泰国、印度、日本等②。来自欧洲与非洲国家的留学生人数比率大致相当,约11%~18%,来自大洋洲国家的留学生人数最少,每年不到2%。从发展趋势上看,各大洲来华留学生占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非洲留学生的数量稳步增长,从2014年的11.05%增长至2018年的14.96%(见表1)。总体而言,来华留学生生源在洲际与国别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

从接收留学生的院校来看,我国能够接收来华留学生的院校数量稳步增长,2014—2018年,院校数量从775所增长至1004所,每年接受来华留学生人数超过500人的院校数量从190所增长至249所。这些院校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山东等省市,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广西、云南等省份的院校接收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有明显提升。从专业分布来看,约50%的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此外还包括工科、西医、管理、经济、文学、法学、艺术、教育等专业,人文社科类的专业最受来华留学生的青睐。与此同时,以汉语学习为主的专业分布正在逐步优化,学科分布正趋于合理化。就学历层次而言,来华留学生包括学历留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和非学历留学生(包括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短期留学生)[5],两者大约各占50%,2018年以来学历留学生人数逐渐超过了非学历留学生人数。在学历留学生中,超过60%为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分别约占20%与10%,专科生数量最少。2014—2018年,专科生的增长较为明显,由1.5%增长至4.8%;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學生次之,由7.4%增长至9.9%;攻读硕士学位的留学生人数保持相对稳定;本科阶段的留学生人数占比略有下降,从69.3%下降至62.3%④。可见,近年来,来华攻读研究生学位及接受专科教育的留学生人数稳中有升,不同层次类别的来华留学生之间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来华留学生以自费学生为主,2014年自费来华留学生总数为340111名,占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90.20%。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从2014年的9.80%增长至2018年的12.81%⑤。我国政府曾多次强调要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数量及覆盖率,自2016年推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多次提出增设“一带一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资助1万名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研修与学习,可见我国对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诚意与决心。

二、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分析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

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符合时代需求的同时兼具前瞻性,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是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在这个过程中,若干关键节点的出现,不断推动来华留学进入新阶段。“关键节点和发展路径”是历史制度主义方法的核心,关键节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事件或重要决策的转折期,对后续政策变迁轨迹具有重要影响[6]。结合前文2010—2018年来华留学生的增长率可知,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与《留学中国计划》的出台,较大程度上推动了来华留学生数量的稳步增长。2016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和《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两份政策文件的出台,促使近两年来华留学人数增长率达到新的小高峰。2018年出台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开启从规模扩张走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这一时期来华留学生增长率骤然下跌,不足1%。⑥

可见,新时期《留学中国计划》的出台,为来华留学教育领域奠定了新的发展基调与变革方向,即“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7],后续政策沿这一总体战略布局,不断细化、规范与完善相关行动方案与实施细则,包括学历证书、奖学金管理、招生与培养等方面(见表2)。2010—2019年,国家外交方针、经济体制、教育管理体制等内外部系统相互协调,共同影响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总体来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一直沿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总体理念与“扩大规模、优化管理、提升质量”的总体目标。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三个转向”

我国政府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来华留学生教育要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更是新时期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总基调。当前,规模扩大的目标已基本实现,学生生源、学科结构、学历结构正在持续优化,规范管理与质量保障是日后改革的重中之重。从政策内容来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制度建设与质量保障发展出现三方面的转向:政策目的渐由外交本位转向教育本位;政策导向渐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管理条例渐由零散转向体系化。

具体而言,在我国1950年开始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一直以政治外交为目的。1962年制定的《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试行)》提及对留学生的生活适当照顾,但不能把留学生当成外宾看待[8]。1985年颁布的《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是我国对外交往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我国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9]

1991年颁布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授予来华留学生我国学位试行办法》,是我国首次针对来华留学生学位制度出台的政策,对外国留学生学位授予的条件、标准和程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教育本位的意识开始出现[10]。2000年,《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对外国留学生招生录取、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校内管理、社会管理以及奖学金制度等具体事项作了全面规定[11],而相继出台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关于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外国留学生学历证书管理和电子注册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和提高资助标准的通知》《关于允许优秀外籍高校毕业生在华就业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控制、预科教育、学籍注册、奖助体系、在华就业等系列事宜进行了明确说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内涵得以丰富,但此时出台的教育政策仅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定方面进行规定,缺少配套的规范与措施。

2017年与2018年相继出台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从人才培养、招生录取、教育教学、支持服务等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尤其是2018年的《规范》明确指出:“要不断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质量保障”[12],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基本呈现出教育本位的特征,开始愈发重视教育质量。

(三)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理性审思

上述多项政策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应对了国内外政治形势,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时代需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问责做出回应,特别是公众对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提出的质疑。然而,距离打造好中国教育的国际品牌,培养高素质的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的战略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当前,政策制定存在制度依赖、政策选择偏向短期目标、政策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是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基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颁布的关键节点及来华留学生数量增长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我国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制定仍受传统制度路径的影响,即采用大量权威工具,以行政指令等硬性工具为主,政府作为主导方,通过建立法规等方式改变人们行为。这种硬性工具效率高、见效快,但政策成本较高,也缺少多元主体的充分参与,不能很好地调动地方政府、高校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参与的积极性。[13]

其次,中国政府奖学金仍是支撑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政府提供奖学金资助总额大幅提升,政策文件中也多次强调要增设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尤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的多份政策文件中强调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由此可见,我国政府当前国际人才培养策略为凭借资本换取人才[14],即提供具有竞争力与吸引力的经济激励刺激留学生来华。这种策略配合“一带一路”倡议确实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过度依赖经济性激励的做法并非长远之计,重视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促进其形成积极的教育体验才是切实促进留学生来华、知华、友华的关键,也是长期战略目标应当考虑的关键要素。

最后,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学历结构都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关于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开设、培养方式是否能适应当前的生源结构与学历结构,是否能满足我国对吸引和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都是值得理性审思的问题。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以及不确定性增强的国际环境,来华留学生教育面对着新国际形势与产业升级的挑战,但政策体系似乎尚未能对新变化与需求做出较好的应对与调整。

三、展望

总体而言,在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已取得迅速发展。来华留学生的數量持续稳定增长,生源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发展得到初步优化,来华留学生教育正逐步从外延式发展迈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这些成效是来华留学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制度依赖、注重短期目标、在改革中存在滞后性等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政策制定者应结合不同目标和政策成本,采用多种政策工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使用权威工具制定规则,还可使用激励、宣传、沟通等多种策略,注重使用能力建设工具与激励工具。其次,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协调多元主体的参与,考虑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与动态性,引导地方政府、高校、相关行业等主体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中,提高高校、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力量对留学生教育的适应能力,以推动政策的执行与落实。最后,回归教育本位,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关注不同类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推动建立一套覆盖面广、适切度高、结构完整、灵活有效的管理体制,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与可持续性。

注释:

①②整理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1—2018年出版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③④⑤整理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4—2018年出版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⑥整理自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7—2018年出版的《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张继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的演进与走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6):91-97.

[2]吉艳艳.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上海:华中师范大学,2016:40-58.

[5]蒋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战略定位:基于多因素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5):17-20.

[6]刘宝存,彭婵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的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6):1-10.

[8]于富增.改革开放30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1978—2008[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27-36.

[9]李滔.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949年以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61.

[13]李福林,康樂.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9,37(2):29-35.

[14]黄海刚,马健生.“自主培育”还是“依赖引进”——中国人才战略的实践悖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0-28.

THE END
0.教育部完善来华留学政策法规严格国际学生申请资格教育部先后出台系列政策,不断完善制度框架,严格规范管理,全面推动来华留学内涵发展。2017年,教育部会同外交部、公安部出台《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把入学门槛,对申请来华学习者进行入学资格审查、考试或考核,确保招收学生符合学校入学标准,依法依规加强管理。2018年,教育部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618:515:944>=50jznn
1.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惯性与改变TheInertiaandChangeof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的是权力高度集中的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体制。在传统政策思维的影响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外部治理存在着政策惯性,使得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产生路径依赖。以大学外部治理的视角看,路径依赖的问题影响到来华留学生教育多元化治理发展。从长远看,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要义在于摆脱路径依赖jvzquC41koghg7mcpuvvd7tti1Nuou437/728:5;7a952@70jvs
2.@海外浙籍侨胞和留学生外国人来华政策,明起调整二、驻外签证机关恢复审发外国人各类赴华签证。 三、口岸签证机关恢复审发符合法定事由的各类口岸签证。 四、恢复海南入境免签、上海邮轮免签、港澳地区外国人组团入境广东免签、东盟旅游团入境广西桂林免签政策。 来源|中国侨联 原标题:《@海外浙籍侨胞和留学生 外国人来华政策,明起调整》jvzquC41o0zigyfrgt4dp8sgyuJfvjnnahusyjwfa483;B855
3.中国优化入境政策外国留学生赴华复学之心跃动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日本留学生河田章宏对记者说,过去3年来,他一直密切关注中国官方媒体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国青年报》等在各平台发布的疫情防控权威信息,及时了解有关外国人来华的相关政策。“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对假期回国有所顾虑的留学生来说,是一个积极的消息。”河田章宏jvzq<84pgyy/jww0ep5so{yv1cxuklqg13528:894985;9:8:6?:4:
4.《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结业考试大纲经贸汉语类当当墨渊图书专营店在线销售正版《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结业考试大纲 经贸汉语类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 编》。最新《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结业考试大纲 经贸汉语类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 编》简介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8<>5329187mvon
5.2021年国际留学生来华留学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五大方面促进本文核心数据:来华的留学人数、留学生来源国分布 1、来华留学的政策鼓励 在2020年6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我高等学校接受国际学生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国际学生进入中国高等院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申请资格进行调整。 2、来华留学人员主要来自于亚洲,西方国家较少 根据IEE的数据显示,2013-2020年来华的留学人数jvzquC41uvudm7xvqeqtvjw0eqs0KP7243683@522263;>3ujvsm
6.若A股反弹需减仓谨防二次回调风险新浪财经在2021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北远洋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彦明带来了《关于优化外国来华留学生政策的提案》。 他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除了外国政府委派的来华留学生可以降低录取分数标准外,其他所有自愿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满足应有的录取学分标准。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331565:1fud/rpmpvobm?5459790|mvon
7.留学生回国最新政策调整:取消集中隔离!许多学生非常想知道最新的出国留学政策,相信有很多学生知道最近中国调整了回国政策,许多学生非常兴奋,但随着中国政策的开放,许多国家调整了中国的入境政策,今天出国留学小化妆将介绍最新的回国政策和入境政策,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欢迎点击SIA艺术出国留学。 jvzquC41yy}/urfgfw4og}4tckjft|49937/j}rn
8.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与发展第四章呈现了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地方差异和五个典型省市在来华留学方面的特色。第五章呈现的是关于国际学生就业偏好和就业阻碍因素的调查结果。第六章呈现了国际学生在华工作政策研究,可帮助实践者了解国内政策概况,也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改革依据。第七章则较为全面分析了在华国际学生就业能力支持体系的现状、特点。第jvzq<84yyy4dep3qti4dp8ftejowg|48;984
9.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留学农大工作动态 招生信息 政策指南 相关下载 首页 > 留学农大工作动态 更多 07月14日 湖南农业大学举办来华留学生2025年暑期足球友谊赛 07月01日 我校来华留学生代表参加自贸区长沙片区国际人才双选会 03月12日 “观《哪吒闹海》,看文化中国”—湖南农业大学来华留学生文化主题观影活动 01月14日 jvzquC41kgj/j~scw0kew7hp1n~of8
10.2024年11月28日,学校召开了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布置会,副校长赵长生、国际处、教务、研究生院(研工部)、教育培训部以及各学院分管留学生事务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国际处处长李志强主持。 国际处副处长、留学生管理办公室主任蒲诗璐就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汇报,并明确了2025年招生工作方向和重点任jvzquC41inuccu3uew4ff~3ep1utq8ftvkimg8igvcomu8>h52idgl2hd28.6:9d/d71667227798j6963
11.辽宁大学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办法第一条按照《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42号)、《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教外[2018]50号)的要求以及国家“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方针,落实《辽宁大学推进国际化建设实施意见》(辽大党发[2019]109号),为加强我校来华留学生教育jvzquC41ilpme7qpw0kew7hp1ktgq8647790997730nuo
12.青海大学来华留学生工作规定一、来华留学生应遵守中国的法律、政策和规定,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来华留学生因病、因事请假回国或去其它城市旅游,需提前向有关院(系)及外事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离校。回校后,不得要求补课或退还任何费用。 三、来华留学生未经外事工作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同意,不得私自前往我国尚jvzq<84yud7/sqz0gf{/ew4kphu03969139787mvo
13.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文 号主题分类来华留学生管理相关规定失效日期 体裁分类服务对象 公开范围公开主 题词 著录日期生效日期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国际学生的招收、培养和管理,提高我校教育国际化水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第42号令),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jvzq<84zziq/e~un0gjv0ls1zzmlou4fylrzjƒ}z1nnmz|lnzime0qyo
14.关于来华留学生管理、奖学金……教育部都回应了近日,来华留学相关问题引起社会热议。围绕我国发展来华留学教育的相关政策等问题,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这位负责人表示,高校应当在入学和日常教育中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对违规违纪的留学生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处理,绝不纵容姑息。 jvzq<84o0pkxu7hevx4dqv4o1c5jpmjz0unuouDkf?GSVRTe2qP[mU5Qpy^EeM5V5;7:2@72
15.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须知为了加强中国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朋友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贸易方面发展合作和交流关系,中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奖学金项目,资助留学生在中国高校和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以下简称“奖学金生”)将被安排在中国教育部委托的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学习理学、工学、农jvzquC41kq4igkzgg0kew7hp1ktgq862:652;:<0jvs
16.留学生回国入境政策疫苗要求最新消息,取消隔离根据最新的消息,中国官宣,从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各位留学生可以开开心心回家了,今天出国留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留学生回国入境政策疫苗要求最新消息,取消隔离,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出国留学网。 留学生回国入境政策疫苗要求最新消息 jvzquC41yy}/nrzzwg>70lto1c556B>56:4ivvq
17.我校召开2023年全校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会议在培养学院代表发言环节,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唐宜红以“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初心与坚守”为主题,介绍了经贸学院留学生教育历程、培养情况、经验做法、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等。国际关系学院戴长征院长分享了学院管理经验,指出学院施行三级管理制度,把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不断修订完善培养方案,全方位政策激励留学生教jvzquC41pg}t0~ndg0kew7hp1ktgq8682:569A=80jzn
18.网易教育高考留学出国中小学培训外语大学商学院网易教育是最权威的教育类报道门户网站,包含有移民,留学,高考,外语,研究生,公务员,校园等教育产业资讯。手机网易网教育频道-https://m.163.com/touch/edujvzquC41o07757hqo1zpwlm1gf{0u~g1cdubtmD|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