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

全球洗手日:预防疾病 “手”当其冲

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正确洗手能够维持自身健康,更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方法之一。但是,关于洗手,你真的了解吗?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感染症科副主任医师杜娜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肉眼可见的污垢是洗手的初级目标,但仅仅洗掉能看见的表面污垢是远远不够的。洗手的终极目标是洗掉肉眼看不见的、来源于空气中的、可能诱发一系列疾病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从而预防疾病发生。

“最好的洗手方法是在流水冲洗的基础上,加用洗涤用品去污杀菌,做到深层清洁。”杜娜表示,正确洗手方式有一个“七步秘诀”,即“内外夹攻(弓)大力(立)丸(腕)”。

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杜娜提示,整个揉搓洗手过程不少于20秒,洗手后最好用干净的个人专用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

“在流水洗手的情况下,建议首选洗手液作为洗涤用品。”杜娜表示,肥皂和香皂与他人共同使用,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洗手液瓶身完全封闭,使用时能够避免手接触液体本身,交叉感染的风险较低。

可以用免洗洗手液代替洗手吗?杜娜说,使用免洗洗手液,始终会有物质留在手的表面,并且会造成皮肤表面水分蒸发,使皮肤干燥,一部分人群还会出现皮肤过敏,平常尽量少用。此外,湿巾也不能代替洗手,湿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彻底去除皮肤表面的病原体。

支原体肺炎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秋季呼吸道疾病?

秋冬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儿童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有所上升。如何科学防治呼吸道传染病?日前,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徐保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齐文升。

徐保平说,今年儿童呼吸道传染病高峰比往年有所提前,除了支原体感染之外,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人数也有所增加。其中,支原体阳性人数约占发热咳嗽门诊的20%。这主要与个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支原体肺炎是否会出现“白肺”?徐保平认为,有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肺部影像上显示有一片白色,大多是一个肺叶或肺段感染所致,这和医学上所说的“白肺”是两个概念。通常来说,“白肺”是指双肺弥漫性病变,主要发生在重症感染时,其症状和严重程度都与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

支原体感染或肺炎有什么症状?治疗药物有哪些?徐保平说,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症状有两个:一是发热,二是咳嗽。其中,咳嗽初起是阵发性干咳,进展中会有咯痰。有人会出现胸痛、咽痛、头痛等症状,少数人出现紫绀、呼吸困难等现象,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目前,一线治疗药物主要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的有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属于处方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在临床上,有的儿童出现耐药现象,治疗效果不太好。研究显示,在支原体感染或肺炎治疗上,耐药者和不耐药者并没有太大差异。主要差异是耐药者的退热时间延后、病程较长,但重症的比例差别不明显。

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徐保平说,主要是远离病原体,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必须去时可以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另外,学龄儿童患支原体肺炎后不要带病上学,要注意休息,提高免疫力。

齐文升说,从中医的角度看,秋季气候干燥,病邪容易侵犯肺系,导致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痛、咳嗽等症状,中医统称为秋燥病。秋燥病主要分为两类,即温燥和凉燥,需要辨证施治。治疗温燥病,主要是清热润燥;治疗凉燥病,主要是温散润燥。

针对秋季呼吸道疾病,中医有哪些良方?齐文升说,如果发生呼吸道疾病,出现干咳、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服用一些中药。如果以咽痒为主,可用桑菊饮等方剂;如果以咽干为主,可用桑叶汤等方剂;如果有外寒症状,可用杏苏散等方剂。

高层动向

中办国办印发通知——

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职责机构编制

(首席记者 叶龙杰)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责机构编制的通知》印发。《通知》指出,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党中央、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优化调整方案》,经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责、机构、编制调整事项通知如下:

一、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科技促进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和政策职责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二、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承担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工作等职责划入民政部;

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代管的中国老龄协会改由民政部代管;

四、将科学技术部4名行政编制、1名司局级领导职数划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3名行政编制划入民政部。

调整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设机构19个,机关行政编制44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81名。

新版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印发

(首席记者 叶龙杰)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通知印发《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并要求各地完善本地现行相关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缺失和不明确的要素内容,标化口径,积极与同级医疗服务价格主管部门协商,统一行业标准,指导医疗机构规范收费行为。

据悉,各地要参考《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中的基本人力消耗及耗时、技术难度、风险程度、人力资源消耗相对值等要素,推动理顺医疗服务项目比价关系;指导医疗机构规范申报新增价格项目,科学测算新增项目成本,把好医疗机构申报新增项目规范关;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做好成本测算工作,建立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

据介绍,《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定位为技术工具,所列医疗服务项目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按项目提供服务而产生资源消耗的最小计量单元,旨在促进政府对医疗服务价格行为的监督与管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为科学测算医疗服务成本和绩效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该规范供各地参考使用,不作为任何准入的前置条件。

2019年12月,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工作的意见》,明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制定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工作要求,历时4年,研究制定了《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

同期发布的《医疗服务项目相关财务归集口径规范》,将《全国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2023年版)》中的项目与各地正在执行的2001版和2012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进行了匹配衔接,首次在国家层面统一了医疗服务项目财务相关归集口径。

疾控动态

2023年江苏省全国地方病监测方案培训会在宁顺利召开

10月8日-10月10日,2023年江苏省全国地方病监测方案培训会南京召开。江苏省卫健委疾控处(血地办)刘静、省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所(地方病防制所)副所长王培桦及全省各市地方病防制科科长、业务骨干等代表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议。

刘静首先发言,勉励大家充分利用学习机会,认真学习,强化交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地方病防制技能与本领。王培桦带领大家学习了《2023版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刘茂主管医师带领大家学习了《2023版水源性高碘监测方案》;汪旸主任医师带领大家学习了《2023版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23版地方性砷中毒监测方案》等内容。

培训的第二阶段对参会同志进行了闭卷的地方病知识检测,大家都认真答题,独立完成,测试完成后王培桦副所长对测试题目进行了讲解和分析。第三阶段为13个设区市地方病科长的交流发言,大家都积极主动将本地区所出现的问题在会议上提出,并对本省地方病监测方案提出建议意见。培训内容丰富,紧张有序,顺利结束。

湖南省第四期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正式启动

第四期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代表刘妙做表态发言,她表示作为规培学员,必须积极倡导并践行求真务实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提高解决公共卫生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需要全面锻炼自己,以确保学有所获、学有所成。随后邵阳县疾控中心吴和平书记代表发言,他鼓励规培学员深化认识,坚定信念;珍惜机遇、提升自我素质;加强交流团结、学以致用;严格遵守纪律,确保学有所成;专注于学习,为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坚实的保障。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飞指出公卫规培非常重要,作为协作成员单位,学院将通力配合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学员们提供最优质的师资队伍,做好培训工作,为支持健康湖南和健康中国战略,实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智慧和力量!

随后,省卫生健康委疾控处处长谢颖针对培训相关单位和学员提三点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切实落实负责制;二、努力学习,珍惜学习机会,在实践中长才干;三、改进作风,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培有效实施。

最后,省疾病中心主任高立冬为学员授开学第一课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与改革的探讨》,讲述了我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主要成就,分析了疾病防控中的一些疑惑、医防裂痕及如何弥合医防裂痕、国家《“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及我省相关建设方案以及改革的探讨。

本次开班仪式的举办,有助于提高学员们对公卫规培的认识,使学员们正确认识到公卫规培的意义和重要性,更有利于学员们端正学习态度,为日后开展各项培训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广东省疾控中心通过CNAS实验室认可“扩项+标准变更”现场评审

近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根据我中心的申请组织专家组开展了现场评审。通过系列审核,我中心顺利通过现场评审,共获推荐扩项八大类297项参数的技术能力。至今,我中心获认可的检验检测技术能力提升至10大类1083项参数,包括疾病监测、环境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水与涉水产品、消毒产品检测等领域,我中心实验室检验检测技术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科研动向

PNAS:揭示内源性大麻素调节大脑对压力反应的分子机制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内源性大麻素用来调节神经元亚群对压力产生反应的新型信号机制。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Synaptic and cellular endocannabinoid signaling mechanisms regulate stress-induced plasticity of nucleus accumbens somatostatin neuron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用来调节神经元亚群对压力产生反应的新型信号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改善科学家们理解压力和焦虑影响机体动力的机制,也有望阐明大麻所产生的奖励性效应的内在机制。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位于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中的大脑奖惩回路中的一类神经元亚群,伏隔核是腹侧纹状体 (ventral striatum)的一部分,后者对于调节机体动力、行动和奖惩行为至关重要。这类神经元亚群包含能作为遗传标志物的神经肽类—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科学家们对于生长抑素神经元知之甚少,但此前研究表明,生长抑素或能帮助调节某些药物的奖惩效应,还能帮助减轻机体的焦虑症。机体的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由内源性大麻素组成,其是一种特殊的神经递质,能与遍布神经系统得大麻素受体结合,并调节伏隔核和其它大脑区域中的突触传递。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大麻素用来调节生长抑素神经元之间相互交流的分子机制。

研究者Patel说到,如今我们非常感兴趣理解大麻素调节这些神经元活性的机制,因为其似乎在调节大麻素密切参与机体的动力和焦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利用电生理学来追踪小鼠大脑脑组织片中的神经元活性,研究者发现,当大麻素受体被激活时,生长抑素神经元的活性就会增加,这些大麻素受体的活性还会增强来自海马体的型号,从而促进生长抑素神经元的活性。这或许是一种双管齐下的效应,当大麻素受体在奖惩回路中被激活时,其就会以一种促进这些细胞活性的方式来改变输入,随后就会对生长抑素细胞自身产生直接影响,并增加其发射动作电位的数量。

研究人员还发现,暴露于压力下会激活伏隔核内的生长抑素神经元,并促使这些细胞中的兴奋性长期升高,从而就能模范大麻素所使用的这些“双管齐下”的机制。随后研究者表示,压力所产生的这些影响的确是通过内源性大麻素的释放所介导的,从而就会对压力暴露所产生的对机体动力和焦虑症的持续影响的机制有了新的认识。研究者认为,这或许就会从机制上揭示大麻素是如何做到这两点的,而这或许就是通过激活这一小部分神经元来实现的。这些研究发现还能进一步阐明诸如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压力相关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目前研究人员非常有兴趣利用行为方法来理解这些神经元是如何调节机体的奖惩行为和焦虑症的,同时还能帮助理解大麻素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影响这些细胞的兴奋性的。综上,本文研究揭示了内源性大麻素的依赖性机制,该机制能“雕刻”NAcSOM+神经元的传入输入和兴奋性,同时研究人员还阐明了内源性大麻素信号在压力诱导的NAcSOM+相关回路的可塑性中的关键角色。

Mol Cell:靶向作用特定分子的相互作用

或有望开发治疗人类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新型疗法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改变特定的分子相互作用或能产生治疗人类前列腺癌和相关疾病的新型疗法。

转录因子(TFs)会激活增强子来驱动细胞特异性的基因程序,从而对信号做出反应,但目前研究人员在理解信号传递过程中增强子的组装过程和机制上并不全面。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Molecular Cell上题为“Hormone-induced enhancer assembly requires an optimal level of hormone receptor multivalent interaction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改变特定的分子相互作用或能产生治疗人类前列腺癌和相关疾病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研究了雄激素受体(AR,androgen receptors),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分子,会通过在必要时开启或关闭基因的表达来帮助指导雄性性征的发育。

研究人员确定,雄激素受体“多价相互作用”(multivalent interactions)的最佳水平或许是发挥正常功能所需要的,多价相互作用主要涉及多个分子会同时结合在一个相同的调节性染色质位点上,从而控制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相互作用的改变或许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础。研究者Zhijie Liu博士说道,我们的研究为通过靶向作用雄激素受体多价相互作用来开发治疗人类前列腺癌和其它雄激素受体相关疾病的潜在策略提供了分子见解。

靶向作用特定分子的相互作用或有望开发治疗人类前列腺癌等疾病的新型疗法。

研究人员观察到,雄激素受体能通过蛋白质簇相互作用来形成局部高浓度的“凝聚物”(condensates),即能执行专门细胞功能的无膜亚基结构;这些凝聚物或能被特定的多价相互作用所驱动从而对雄激素刺激产生反应。研究者发现,干扰这些凝聚物的功能或会损伤雄激素受体在组装增强子时的功能,而增强子是一种能独立激活转录作用的特殊DNA序列。

这项研究以雄激素受体为例,研究人员提供了证据揭示了保持多价相互作用的精准水平对于实现有益的激素诱导的增强子组装事件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本文研究发现,干扰微调的雄激素受体蛋白的多价相互作用或许是雄激素受体相关的人类病理学的基础;而且雄激素受体多价相互作用或许也能通过药物靶向作用来治疗人类前列腺癌和雄激素受体所参与的相关疾病。

综上,本文研究揭示了在介导增强子组装过程中对雄激素受体凝聚的最佳水平的需求,并表明微调的多价无序区(IDR,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region)相互作用的改变或许是雄激素受体相关的人类病理学的基础。

Science:揭示蛋白激酶PIM1控制GBP1 蛋白活性机制,

有望开发出针对传染病和癌症的新疗法

一种称为GPB1的蛋白能够攻击受感染细胞中的微生物。GBP1 在炎症过程中被激活,有可能攻击细胞膜并破坏它们。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和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

这些作者揭示了这种攻击细胞中微生物的蛋白如何通过一种叫做磷酸化的过程加以控制,在这种过程中,一种叫做蛋白激酶的酶会在蛋白上添加一个磷酸基团。靶向GBP1 的激酶被称为 PIM1,在炎症期间也会被激活。磷酸化的 GBP1 反过来又与一种支架蛋白结合,使未感染的旁观者细胞免受不受控制的 GBP1细胞膜攻击和细胞死亡。这种新发现的锁-钥机制可以防止GPB1不加选择地攻击细胞膜,从而形成一种对细胞内病原体的破坏敏感的保护机制。

论文通讯作者、伯明翰大学高级研究员Eva Frickel博士补充说,“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原因有几个。首先,像控制 GBP1 这样的防护机制已知存在于植物生物学中,但在哺乳动物中却鲜为人知。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把锁-钥系统。GPB1想出去攻击细胞膜,但PIM1是钥匙,这意味着GPB1被安全地锁在外面。第二个原因是,这一发现可能具有多种治疗用途。如今我们知道了 GBP1 是如何被控制的,我们就可以探索随意开启和关闭这一功能的方法,利用它来杀死病原体。”

Frickel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对弓形虫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弓形虫是一种常见于猫体内的单细胞寄生虫。在欧洲和西方国家,弓形虫感染不太可能导致严重疾病,但在南美国家,弓形虫感染可能导致复发性眼部感染和失明,对孕妇尤其危险。

这些作者发现弓形虫会阻断细胞内的炎症信号传导,阻止 PIM1 产生,这意味着这种“锁-钥”系统消失了,GBP1被释放出来并去攻击弓形虫。用抑制剂或操纵细胞基因组来“关闭 ”PIM1,也会导致GPB1攻击弓形虫并清除受感染的细胞。

Frickel博士继续说,“这种机制也可能作用于其他病原体,如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这些主要的致病病原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越来越强。通过控制这种保护机制,我们就可能利用这种攻击细胞中微生物的蛋白消灭体内的病原体。我们已经开始寻找这个机会,看看我们是否能够重现我们在弓形虫实验中观察到的情况。我们还对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杀死癌细胞感到无比兴奋。”

PIM1 是癌细胞存活的关键分子,而 GPB1 则会被癌症的炎症效应激活。这些作者认为,通过阻断PIM1和GPB1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就可能针对性地消灭癌细胞。

Frickel博士说,“这对癌症治疗意义重大。我们认为这种保护机制在癌细胞中是活跃的,因此下一步就是要探索这一点,看看我们能否阻断这种保护机制,有选择性地消灭癌细胞。市场上有一种抑制剂,我们用它来破坏 PIM1 和 GPB1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如果这种方法奏效,就可能使用这种药物来解除对 GPB1的抑制并攻击癌细胞。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 PIM1的这种保护机制可能是寻找治疗癌症和抗生素耐药性越来越强的病原体的新方法的重要第一步。”

Nat Cancer:新型组合性疗法或有望饿死胰腺癌细胞

来自纽约大学Grossma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组合性疗法,其或能通过预防癌细胞清除染料来安全降低小鼠机体中胰腺癌的生长。

胰腺导管腺癌(PDAC)能利用谷氨酰胺(Gln,glutamine)来支持其增殖和氧化还原平衡,早期研究人员利用谷氨酰胺酶抑制剂来抑制谷氨酰胺的代谢会导致癌细胞发生快速的代谢重编程以及对疗法的耐受。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Targeting Pancreatic Cancer Metabolic Dependencies through Glutamine Antagonism”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Grossman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组合性疗法,其或能通过预防癌细胞清除染料来安全降低小鼠机体中胰腺癌的生长。

这项研究基于此前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此前他们揭示了胰腺癌细胞如何避免饥饿并继续生长从而寻找可替代的燃料来源。氧气、血糖和其它资源通常是由血液供应的,但随着快速生长的胰腺肿瘤密度的不断增加,癌细胞自身的血液供应就会被切断,从而就会使得这些资源变得稀缺,在这种环境下,转换燃料的能力就会导致致命性胰腺癌的发生。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能预防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进行这种燃料转换的特殊药物,癌细胞能利用谷氨酰胺酶来将氨基酸谷氨酸转化为谷氨酰胺,而谷氨酰胺则能作为燃料来燃烧从而维持肿瘤的快速生长,然而,阻断谷氨酰胺酶的药物如今已经被证明会引发癌细胞转换到其它清除途径中。随后研究人员转向对Dracen制药公司设计的DRP-104等实验疗法进行研究,DRP-104是化合物 6-重氮-5-氧代-L-正亮氨酸(DON)的一种新型“前体药物”(prodrug)形式,其能有限在肿瘤中激活从而克服DON的细胞毒性问题,DON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模拟谷氨酰胺来饿死癌细胞,其与谷氨酰胺酶阻断剂不同,能广泛抑制利用谷氨酰胺的所有代谢通路,在目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中,DRP-104并不能作为燃料进行燃烧,而是与谷氨酰胺一样会附着在相同的酶分子上。

新型组合性疗法或有望饿死胰腺癌细胞。

在当前研究中,仅仅DRP-104疗法就能减少胰腺癌小鼠模型机体中的胰腺导管腺癌的生长,重要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被DRP-104推入代谢危机中的胰腺导管腺癌细胞还会通过一种名为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的特殊蛋白来增加信号的转导,从而弥补谷氨酰胺代谢的损失,当研究人员将DRP-104与一种能阻断ERK信号通路的现有药物曲美替尼(trametinib)结合时,相比DRP-104疗法而言或许就能改善胰腺癌小鼠模型的生存率。研究者Alec Kimmelman博士表示,尽管十年来我们在理解癌细胞如何转换燃料来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们还并不能有效将其转化为临床相关的疗法。

谷氨酰胺类似物对于代谢途径的广泛拮抗作用或许会提供另一种攻击这些高度耐受肿瘤细胞的模式,如果这种方法在临床试验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诸如此类药物或许就能在临床中进行测试并能让研究人员观察到患者的治疗结果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未来研究人员还将会继续寻找理解谷氨酰胺拮抗作用到底是如何影响胰腺癌的其它适应性营养清除机制,以及是否这种机制能被靶向作用,这种疗法策略的成功取决于在改善治疗疗效和对正常组织的潜在影响所产生的细胞毒性之间获得谨慎的平衡。综上,这项概念验证研究表明,广泛靶向作用谷氨酰胺代谢或许能作为一种治疗人类胰腺导管腺癌的新型策略,与ERK信号通路抑制剂进行结合的组合性疗法或许就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

JAMA子刊:苹果型身材很危险!科学家首次证实,

与BMI和FMI相比,腰臀比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密切

实际上,关于脂肪的分布对健康的影响,我们之前也报道过一些研究。

近日,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Guillaume Paré领衔的研究团队,在知名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1]。

他们对近40万人展开了观察性研究或孟德尔随机化(MR)研究,首次证实,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脂肪质量指数(FMI)相比,腰臀比(WHR)与全因死亡风险和特定疾病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最强、最一致[1]。他们认为,在未来的医疗保健中,WHR才是最合适的指标。

朋友们,是时候拿起软尺,测量下自己的腰围和臀围,再计算一下腰臀比了。如果你是男生,腰臀比≥0.9,就需要担心了;如果你是女生,腰臀比≥0.85,就需要注意了[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重或肥胖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当前,肥胖症的诊疗主要基于BMI。已经有很多研究发现,BMI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呈“J”形相关性。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BMI与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3,4]。

有几项大型观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员已经观察到FMI或WHR与疾病或死亡风险的关系优于BMI[5,6]。不过,目前这些观察性研究很难排除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限制了在FMI或WHR与死亡风险之间建立因果关系。

为了更系统/严谨地比较BMI、FMI和WHR,谁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更密切,Paré基于英国生物库发起了这个大型的观察性+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观察队列纳入了387672名受试者,平均年龄56.9岁,女性占比54.2%;孟德尔随机化队列纳入了50594名受试者,平均年龄为61.6,女性占比40.6%。

在观察队列中,Paré团队发现,BMI和FMI与全因死亡率呈“J”形相关性,在BMI为24.9和FMI为6.15时,死亡风险最低;而WHR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单调递增关系。

从癌症相关死亡率来看: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死亡风险显著增加6%(P=3.52×10-8);FMI每增加1个标准差,死亡风险显著增加8%(P=5.36×10-11);WHR每增加1个标准差,死亡风险显著增加18%(P=1.47×10-34)。

从心血管相关死亡率来看: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死亡风险显著增加41%(P=1.26×10-131);FMI每增加1个标准差,死亡风险显著增加45%(P=4.61×10-116);WHR每增加1个标准差,死亡风险显著增加59%(P=8.14×10-155)。

此外,BMI和FMI与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死亡原因的死亡率呈“J”形关系。就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死亡率而言,BMI和FMI与最低死亡率相关的临界值分别为26和7.43。在其他死亡类别中,BMI和FMI的临界值分别为25.5和6.55。相比之下,WHR与特定病因死亡率的相关性呈单调递增趋势。

总的来看,三个指标都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具体来说,遗传决定的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OR值为1.29(P=1.44×10-13);遗传决定的FMI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OR值为1.45(P=6.27×10-30);遗传决定的WHR每增加1个标准差的OR值为1.51(P=2.11×10-9)。简单来说,WHR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强于BMI和FMI。

此外,在男性参与者中,WHR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比BMI更密切。在女性参与者中,三个指标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相似,是否绝经也不影响这一结论。

值得注意的是,与BMI和FMI不同,由基因决定的WHR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与观察到的BMI无关。也就是说,WHR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最稳健、最一致。

总的来说,基于以上观察性研究和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数据,Paré团队认为,无论BMI是多少,WHR与死亡率的关系最为密切和一致。因此,他们建议,与体重相比,临床上更应该关注脂肪的分布。

实际上,关于脂肪的分布对健康的影响,我们之前也报道过一些研究。

例如,密歇根州立大学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堆积在腹部的脂肪会释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促进正常的上皮细胞发生癌变[7]。一项超252万成年人的研究发现,臀围每增加10㎝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0%相关,大腿围每增加5㎝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8%相关[8]。

二甲双胍新发现:上海药物所李佳团队等揭示二甲双胍抗焦虑的神经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在焦虑模型上揭示了二甲双胍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深入考察了能量代谢感受器AMPK对GABA能神经元和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李佳团队、李扬团队联合临港实验室臧奕研究员,在 Molecular Psychiatry 期刊发表了题为:Anxiolytic effect of antidiabetic metformin is mediated by AMPK activation in mPFC inhibitory neurons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抗糖尿病的一线药物——二甲双胍调控AMPK活性,增强脑内GABA能中间神经元活动,从而产生抗焦虑作用的神经机制。

该研究基于社交应激诱导的小鼠焦虑模型,发现了小鼠脑内AMPK活性变化,随后通过转基因敲除技术,分别在小鼠全脑、内侧前额叶(mPFC)以及GABA能神经元上敲除AMPK,发现敲除小鼠均表现出显著的焦虑样行为。通过诱导AMPK过表达的基因操纵手段以及二甲双胍激活AMPK的化学干预手段,均可以缓解社交应激诱导的小鼠焦虑表型,并且mPFC区域AMPK的敲除可以阻断二甲双胍的抗焦虑作用。

上述实验结果,验证了AMPK对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并且揭示了二甲双胍的抗焦虑作用依赖于脑内AMPK的激活。

此外,研究团队通过脑片电生理技术,分别记录了应激模型和转基因模型下的神经突触传递变化和神经元放电变化,在体内外验证了二甲双胍对神经元的调控作用依赖于AMPK,同时发现了AMPK对GABA能中间神经元放电的独特调控作用。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二甲双胍对神经元的调节作用,并且拓展了能量代谢感受器AMPK在神经元上的功能研究。

揭示抗糖尿病一线药物——二甲双胍调控AMPK活性,增强脑内GABA能中间神经元活动,从而产生抗焦虑作用的神经机制

综上所述,该研究在焦虑模型上揭示了二甲双胍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深入考察了能量代谢感受器AMPK对GABA能神经元和焦虑行为的调节作用,为AMPK调节神经元活动和焦虑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及机制研究,提示了能量代谢可能参与调控神经元功能及焦虑的发生,为抗焦虑药物研发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新方向。

舆情信息

国际学生在上海体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新网上海10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来自22个国家的50名国际中医药文化爱好者15日汇聚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园,在有趣的游戏中探索中医药文化的美丽。这些学生中逾半数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当下,中医药作为民心相通的‘健康使者’,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在2023年“感知中国·大美中医”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活动启动仪式上,上海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韩丑萍说,“本次活动对国际学生感知中医魅力、体验中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洋学生”们遇到“中医五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活动中,根据“五行学说”理论,学生们被随机分成木、火、土、金、水五组。留学生们一边体验一边发问,“木、火、土、金、水”与“肝、心、脾、肺、肾”之间的联系也知不觉走入他们的心里。

在“中医特色趣味定向打卡活动”中,五个小组根据线索和任务,前往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百草园、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大楼、学校龙舟码头等地点完成相关任务并拍照打卡。学生们在博物馆寻宝游戏中发掘镇馆之宝——针灸铜人的秘密,“中药版”你画我猜游戏让青年学生们了解更多的中药小知识。校方告诉记者,校方在每个打卡点上,都安排了专人教授学生一个“五禽戏”动作,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了解日常保健知识和方法,交流互助中展示团队的协作力与创造力。

当天,“中药香囊和中药茶包手作”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技艺。美国籍留学生Anita Catalina感叹:“没想到喝茶也有这么多讲究,以后在喝茶时,我们也能融入中医养生的理念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上海中医药大学2022级中医学专业泰国籍留学生陈涵琳说:“今天,我们一起玩游戏、学习‘五禽戏’、做香囊,不仅结识了许多新朋友,还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真的很开心!”

据悉,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上海中医药大学已连续5年承办“感知中国”系列体验活动。校方表示,本次“感知中国·大美中医”活动让来华留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中医、感知中国,促进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

据透露,接下来,参加“感知中国·大美中医”活动的留学生们将在线聆听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所做“中医药与世界医学的发展”主题讲座。

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寻健康旅游产业合作新机遇

中新社广西河池10月15日电 (记者 黄艳梅)“健康旅游是未来柬中两国旅游产业合作的一个新领域,柬埔寨旅游部门正在制定更多的旅游产品,我们欢迎中国游客的到来,期待与中方达成更多的合作。”柬埔寨旅游部国务秘书钱明光15日在此间表示。

2023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当日在“世界长寿之乡”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举行。本届论坛以“传统医药养生文化与健康旅游产业发展”为主题,东盟多国文旅、卫生主管部门官员在论坛上表示,期冀与中国携手开拓健康旅游领域合作。

“健康旅游是全球旅游业中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一些东盟成员国和中国在健康旅游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老挝卫生部门也正积极加强与中国在医疗领域的合作。”老挝新闻、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温吞·考潘在论坛上称,2024年是老挝旅游年,老挝期待并热烈欢迎东盟和中国游客前往老挝旅游。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二级巡视员许蓉称,健康旅游作为新兴产业,为中国与东盟各国旅游产业合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中方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坚持互利共赢,探索人才培养和项目实施,推动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健康旅游合作项目落地,造福中国和东盟各国民众。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苗庆旺称,广西与东盟传统医药资源和消费市场互补性强,倡议广西与东盟双方加强传统医药国际合作,共同培育传统医药健康旅游新业态,携手推动传统医药健康旅游高质量发展。

孩子总是“任性”发脾气该怎么办?

孩子现在4岁了,我们发现他越来越任性,动不动就发脾气,一点不顺心就各种闹,作为家长有时候真是非常恼火。同时,我们也特别困惑,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变成这样?作为家长,我们又该怎么办?

专家观点

春江幼儿园老师吴亚晴:孩子的任性,其实是一种与父母对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在于父母没有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孩子的这种行为还表现在父母的过分迁就,对孩子言听计从。此外,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还可能是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面对孩子“任性”发脾气,家长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第一,当孩子任性的时候,父母可以利用孩子容易被其他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要做的事情上转移开,从而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

第二、父母可以多让孩子与同伴玩耍,因为在同龄人中间,假如孩子总是任性,他就会被群体孤立,就没有人愿意和他玩,他慢慢地就会改变耍脾气的行为。

第三、家长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任性。父母可以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处处按照要求做,孩子就可以自觉地和父母保持一致了。

第四、父母要在情绪上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孩子进行约束。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孩子突然看到桌上没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就生气地拒绝吃饭。家长在这时要对孩子进行引导。

第五、孩子任性往往抓住了父母的弱点,父母越怕孩子哭,孩子就越是哭个没完;父母越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就偏在地上打滚没完。所以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一定要坚持原则,该拒绝时严厉拒绝。

第六、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性是改变不了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孩子毕竟年龄小,只要父母循序善诱,一定可以改变他任性的毛病。

面对孩子发脾气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更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规矩。要让孩子认识到发脾气是不会让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更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让孩子知道自己有情绪很正常,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长面对孩子发脾气,也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这样亲子关系才能更加和谐。

预防“悲秋综合征”需要社会共同参与

立秋以来,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就诊人数明显增多,较前增加了20%左右。精神科副主任医师陈红梅提醒: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的高发时段,公众要注意识别不良情绪,警惕“悲秋综合征”发生。萧瑟秋日,该如何保持稳定的情绪,怎么应对“悲秋综合征”多发趋势,是社会面临的一道考题。

“悲秋综合征”不仅近期在北京呈现多发趋势,而且其他不少地方同样如此。比如在西安的一些医院也出现了较多患者。有调查显示,抑郁症在一年中以秋季发病率最高,一般年份可达35%。“悲秋”不再仅是诗词里的感伤,而是民众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

秋天容易出现精神与心理疾病,首先与自然环境有关。秋天落叶飘落,春夏季满目的绿色和盎然的生机不复存在,只留下一些萧瑟,几许凋零。也因为“过了中秋就是年”,秋风微冷,大雁南归,让人易生离别之感。且很多人又将面临“过年是否回家”等选择,容易勾起乡愁。入秋后光照减少,导致人体激素分泌、睡眠节律出现变化。且秋燥仍在持续、花粉又来添乱,气候干燥、夜晚难眠、频繁过敏等,都容易让人心情低落。

从社会环境来看,秋天是冲业绩、抓工作进度的季节,“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等做法,成为很多单位或明或暗的行动,评比检查、查遗补漏接踵而至,职工压力大,频繁加班,心理容易“感冒”。接近年底,人们喜欢预判一年的收获,若是歉收,有人会顿生懊恼,有人则感觉“今年白活”,压力可想而知。

预防“悲秋综合征”,个人要学会给心情“放秋假”。事物发展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你若努力了,纵使结果未及预期也应原谅自己。乐观是最强的动力、最高的素养,埋怨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与其深陷情绪的泥淖当中,不如重新整理心情,认真总结提升,明年从头再来。

“悲秋综合征”多发,还应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在秋季,学校要尽量多开心理课、多进行心理辅助,给予学生多一些心理呵护;用人单位在抢抓进度的同时,也不忘给职工少一些压力;秋季“情绪病”高发,医疗机构要增加心理与精神门诊,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和家庭医生等,更应将预治“悲秋综合征”当做上门服务的重点内容。针对“悲秋”的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也应加速推进。

“悲秋综合征”受到重视,是社会更加重视心理与精神问题的体现,意味着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和具体,这对提升民众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好处。但若想将“悲秋”变“喜秋”,不仅个人要做好维护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且还需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举措,让民众多些收获的喜悦,少些凋零的愁闷。

不仅秋天如此,一年四季甚至一生一世,都需精心呵护好民众的心理健康。

奥运冠军杨威终身佩戴呼吸机的警示意义

近日,奥运体操冠军杨威自曝其呼吸道出了问题,在睡觉期间,经常出现长达6分钟吸不进气的情况,如果憋气时间再长一点,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需要在睡觉时终身佩戴呼吸机。杨威表示自己完全没想到,身为国家队运动员,却在40岁时戴上了呼吸机。

此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相关话题迅速冲上了热搜。很多网友认为,杨威是奥运体操冠军,给人的印象是肌肉发达,身体一直很棒。但杨威年纪轻轻就戴上了呼吸机,这让身体素质较差、年龄更大的普通人情何以堪?更有人感到不解,到底是什么严重的疾病,让杨威需要终身佩戴呼吸机?

在抗疫期间,“上呼吸机”成为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网友对杨威“上呼吸机”感到紧张,与这几年呼吸机留给民众的可怕印象有关。其实,急救室里的呼吸机和杨威佩戴的呼吸机,是不同的两种医疗器械。急救室里的呼吸机有时需要进行插管等有创操作,但杨威佩戴的是无创呼吸机,起辅助呼吸和改善睡眠作用,且操作十分简便,可以家用,即使终身佩戴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呼吸机不可怕,但杨威佩戴呼吸机的原因值得重视。有很多人和杨威一样睡觉打鼾,其中不少人不仅打鼾很严重,而且还出现长时间呼吸暂停现象,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这种综合征除了可直接导致猝死之外,还可间接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有此现象的人及时做睡眠监测,必要时像杨威这样佩戴呼吸机,是比较安全的做法。

更要看到,睡眠呼吸暂停是导致睡眠质量变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呼吸暂停会导致人体间歇性缺氧,血氧饱和度较低,以至于一些人睡眠时间虽然很长,但醒后仍然感到睡眠不足,甚至出现嗜睡乏力、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精神难以集中、脾气暴躁等很多症状。关心睡眠质量,首先就得重视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

也正因此,曾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加强我国睡眠呼吸障碍临床研究的建议》的议案,国家卫健委在答复中透露,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患病率约为3%~7%,肥胖是最主要原因。在成人肥胖者中,男性患病率高达42%~48%,女性患病率约为8%~38%。可以看出,由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睡眠问题,到了必须高度重视的时候。

从预防和治疗的角度看,不少长期受睡眠问题困扰的人,常常依赖药物入睡。以褪黑素等产品为代表的助眠产业,已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很多人不问导致睡眠问题的具体原因,就简单跟风使用助眠产品,让这一领域乱象丛生。尤其是,相比其他原因导致的睡眠问题,因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睡眠问题,不仅更不适合使用“网红”助眠产品,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由此看来,杨威通过终身佩戴呼吸机的方式来应对睡眠问题,为民众提供了一个积极示范。导致睡眠问题的因素有很多,应该像杨威那样找准原因并精准施策,宁可终身佩戴呼吸机,也不能盲目跟风,用单一且错误的方式来应对复杂的睡眠问题。

“主动健康视角下的积极老龄化”学术沙龙举行

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闫妍)10月14日下午,由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主办的“主动健康视角下的积极老龄化”学术沙龙在清华大学举行。50余位来自临床营养学、老年医学、口腔医学、肿瘤学、康复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消化道健康”“健康教育传播”“营养干预”“生活方式引导”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交流,从主动健康视角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方案。

学术沙龙分为主题发言和研讨交流两部分。在主题发言环节,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孙晓红,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李铁军,中国抗癌协会委员、厦门弘爱医院院长应敏刚,以消化道作为主动健康管理的基点,从肌少症与肠道菌群、老年消化与营养问题、口腔健康与老年生活健康、肿瘤与肠道菌群等方向,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言献策。

在研讨交流环节,各界专家学者强调了消化道作为主动健康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为促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新思考、新方向。

本次学术沙龙为专家学者相互学习与交流搭建了平台,进一步加深了与会者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议题的理解和认识。

支原体肺炎高发 专家:戴口罩、勤通风能有效预防

中新网济南10月13日电 (记者 赵晓)排队化验血常规、患者坐满输液区……正值秋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时节,山东济南、青岛、潍坊等多地医院支原体肺炎求诊量激增,症状多为发热、咳嗽、咽部疼痛等。支原体肺炎如何预防?一旦感染,会出现什么症状?中新网记者就此采访了中西医专家。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兆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支原体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2018年、2019年,支原体肺炎曾出现过感染高峰,但2020年新冠疫情传播后,人群密集度降低,口罩防护增加,支原体肺炎发生率也随之明显下降。“从疾病传播规律看,3年至5年会有一个大流行。今年从各地目前的感染情况来看,有再次流行的迹象。”

张兆华介绍说,患者感染支原体肺炎后,早期与普通感冒和常见病毒感染的症状相似,出现发热、咳嗽、多痰等,部分孩子会出现胸闷、喘憋。但支原体肺炎发热周期更长,咳嗽症状较重。“对于自身免疫力比较强、症状比较轻的患者来说,对症治疗,及时止咳退热就能康复,但如果病程持续三四天以上,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部分重症患者需接受支气管镜治疗等。”

“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机体产生抗体有一个反应时间,约4至5天。”张兆华专门提到,部分重症患儿产生抗体的时间比较长,有的已经出现比较重的感染症状,但早期查抗体一直显示阴性,住院一周后才出现阳性。

谈及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张兆华说,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佩戴口罩,尤其是到人群密集场所,要做好防护,同时在室内多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随出现肺炎。过去在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郭瑞华从中医角度谈到,支原体肺炎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肺热喘咳”“风温犯肺”等症,发病初期会出现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发热程度高低不一,最高超过39℃,两三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

郭瑞华说,感染支原体肺炎后,一般情况下很难自愈,需要及时到医院求诊治疗。如果在急性期出现高热、身痛、咳喘,可按剂量搭配使用麻黄、杏仁、甘草、羌活、银花、黄芩等中药,出现长期咳嗽痰多,则可以用炙麻黄、制杏仁、姜半夏、陈皮、紫菀等药物。

奶茶这样喝更健康

前几天,网友们纷纷晒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但网上也一直流传着“一杯奶茶的咖啡因相当于7罐红牛”“一杯奶茶咖啡因含量等于4杯咖啡”“奶茶会导致失眠”“一杯奶茶清醒到天亮”等说法,引起消费者担忧。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近日公布的《中国消费者咖啡因认知及态度调查(2023)》显示,52.15%的人不知道茶中含有咖啡因。对此,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茶和咖啡同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咖啡因饮品。出于望文生义的原因,说起咖啡因,消费者很容易联想到咖啡,但“喝茶提神”也是咖啡因的作用。实际上,茶、奶茶中也都含有咖啡因,但由于大家对中国传统咖啡因饮品还缺乏全面认识,导致对“奶茶含咖啡因”这种知识性认知屡上热搜。

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咖啡因最期待的作用是提神醒脑(91.56%),其次分别是提高运动表现(45.47%)、提高反应速度(38.75%)及提高认知功能(36.12%)。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刘爱玲研究员告诉记者,咖啡因可以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例如,可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增强神经元活性,从而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警觉性、注意力等,但摄入过量也可能导致心悸、紧张、失眠、胃肠道不适等症状,因此在食用时要注意适量。

那么,咖啡因究竟存在于哪些植物里?专家指出,咖啡因天然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咖啡豆、茶叶、可可豆、瓜拉纳、巴拉圭茶等。调查显示,消费者对“咖啡豆提取物”的知晓率最高,为89.10%,但对其他含咖啡因配料的识别率都较低。比如,51.79%的消费者不知道“红茶浓缩粉”中含咖啡因,63.42%的消费者不知道“巴拉圭茶提取物”中含咖啡因,76.05%的消费者不知道“瓜拉纳提取物”中含咖啡因。

《中国居民膳食咖啡因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在我国成年消费者中,咖啡因摄入贡献率依次为茶叶、茶饮料、奶茶和咖啡;茶叶对我国消费者咖啡因摄入的贡献率为74.80%,远高于其他类别。而未成年人咖啡因摄入贡献率则依次为奶茶、茶饮料、茶叶和巧克力。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认为,我国目前仅允许咖啡因用于部分保健食品和可乐型碳酸饮料,但咖啡粉、茶粉、瓜拉纳提取物等含咖啡因配料也可以带入咖啡因。这些含咖啡因配料本身都是允许使用的,安全性也不是问题,但消费者的识别率却较低。可以考虑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上规范咖啡因的使用和标识,顺应消费市场的需求,让企业明明白白地加,消费者明明白白地选择。

根据《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健康成年人每天摄入不超过400毫克咖啡因是安全的,这大约相当于4杯(标准杯)咖啡。为了方便消费者把控咖啡因摄入量,不少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澳新等,要求含有咖啡因的食品饮料明确标识咖啡因含量。调查显示,88.41%的中国消费者也希望知晓食品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此外,75.66%的消费者认为既需要控制产品中咖啡因的添加量,也应控制自己的咖啡因摄入量。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从调查数据来看,很多消费者已经具备了自我控制的意识,这很好。可以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教育,让大家学会通过标签信息合理规划咖啡因摄入,既达到提神醒脑的目的,又避免过度摄入带来健康风险。

慢阻肺或引起肺癌 专家:慢阻肺患者应定期做CT检查

中新网上海10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被列为全球四大类慢性病,对民众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高蓓莉教授14日接受采访时介绍,慢阻肺也是引起肺癌的高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慢阻肺患者需要定期做CT检查,提早对肺癌的发现时间,提高对肺癌的诊断率。

肺癌患者也面临合并呼吸慢病的风险,“癌肺同治”的理念随之出现。高蓓莉教授介绍:“在临床上,将近40%的肺癌患者会合并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这会影响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因此需要更加重视早期的筛查和全程管理。”

高蓓莉教授指出,相比单纯患肺癌的患者,合并慢阻肺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更差,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现在肺癌的治疗飞速发展,靶向药物、免疫治疗, ADC(抗体偶联药物)等都可将癌症控制在稳定期,此时要重视对慢阻肺等的治疗,比如:抗生素控制感染,吸入制剂减少急性加重等,可以起到延长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据了解,在呼吸疾病领域,治疗方案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意味着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始终有控制病情、改善病情、甚至治愈的希望。相关跨国药企中国副总裁、医学事务部负责人杨海英对记者表示:“对于整个医疗行业而言,创新是不变的趋势。在中国,无论从诊断、治疗,还是全程管理等方面,我们一直在关注肺癌、重度哮喘、慢阻肺病和其他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希望通过创新和研究探索更便捷的科学诊断和检测方式,让患者更及时地得到医学照护。”

同日,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陈荣昌教授在线接受采访时强调:“慢阻肺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低知晓率、低诊断率、低控制率。由于慢阻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他指出,提高中国慢阻肺病的防治水平和诊疗质量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流程、加强科研创新等多方面发力,共同推动慢阻肺病防治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陈荣昌表示。

康复大学青岛医院副院长韩伟教授同日在线上接受采访时指出:“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建议40岁以上的居民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肺功能检测,尽早干预,延缓疾病恶化,从而改善预后。”

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哮喘是最常见的一种。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沈华浩当日线上接受采访时指出:“哮喘是一个全周期的疾病,全年都会发生。不典型哮喘病人,比如: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易被漏诊和误诊。”

相较于成人,儿童体质更敏感,也更容易发生哮喘,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引起哮喘的急性发作。对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主任医师洪建国教授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与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尽管中国并非全球哮喘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也在上升。”

全球队列研究显示,如果儿童时期患有重症哮喘,未来发生慢阻肺的机会将增加30倍以上。洪建国教授直言,若儿童哮喘长期不控制,对肺功能的损害则会进展成不可逆。因此,需全面增强儿童的呼吸道免疫,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哮喘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规范治疗,基于在维持吸入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识别急性发作的早期征象,可减少后期的不良后果。

白皮书: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关

中新社沈阳10月14日电 (记者 禹瑞斋)历时4年,总计采样超过95万人的最新科技成果《高度近视及易感基因分析》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14日开幕的“202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上正式发布。

白皮书指出,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与基因密切相关,易感基因检测能够有效提升近视防控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大数据,多维度立体展现近视、高度近视的发生发展与易感基因、用眼习惯、饮食习惯、父母近视等因素的相关性,为政府、学校、家庭和医疗机构提供更科学、个性化的近视防控方案参考。”202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主席何伟说。

据白皮书数据显示,严格按照易感基因检测报告的指导方案进行干预,81.37%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控制稳定,远高于非严格执行群体。“把高度近视与基因结合起来,发现一些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从基因层面来治疗高度近视,治疗高度近视的并发症,这是未来可期的研究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说。

“202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眼科大会”旨在促进基因组学技术、基因治疗技术与眼科学、生物医学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推动精准医疗诊疗技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以及眼产业发展。

安宁疗护试点落地:如何守护患者“最后一程”

当生命进入最后一程,该如何说再见?是躺在ICU里全身插管,被医生拼尽全力抢救?还是舒适、平静、有尊严地走完最后的旅程?亲人又该如何面对?

今年10月14日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自2017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以来,三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全国185个市(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进展怎样?如何守护患者“最后一程”?“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研。

多地加快安宁疗护服务发展

病房里的医疗标识被隐藏,患者床头功能区用壁画装饰;病房之外,设有多功能谈心室、静休室、SPA间……这是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区,一片格外安静的区域,入住患者将在这里度过余生,医护人员努力将患者病痛降到最低,让他们获得生命终末期的安宁与尊严。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长李林康介绍,安宁疗护的含义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是以治疗痊愈为目的,而是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记者调研了解到,作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国从增加医疗服务机构、扩大床位供给、探索发展模式、完善配套政策等方面加快安宁疗护服务发展。

今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确定北京市、浙江省、湖南省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省(市),天津市南开区等61个市(区)为第三批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区),提出到2025年,在每个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区)、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1个安宁疗护病区,建立覆盖试点地区全域、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浙江省温州市公布了2023年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医疗机构名单,比2022年增加了一半以上;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95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安宁疗护科,开放安宁疗护服务床位650张……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小娥说,北京市正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普遍提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事业发展仍存瓶颈

最新发布的《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设有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科的医疗卫生机构4259个。但当前安宁疗护服务仍无法满足需求,安宁疗护事业发展仍存瓶颈。

记者了解到,安宁疗护学科是研究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技术方法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学科,需要医学、护理学、伦理学、法学、卫生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

“一些发达国家将其纳入学科专业,目前我国仅有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了与安宁疗护相关的选修课,且无统一课时和教材,远不能满足行业高级人才需求,亟需建立安宁疗护学科。”湖南省肿瘤医院教授谌永毅表示。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说,安宁疗护无法为医疗机构创收,多数安宁疗护从业人员为各科室调入,收入不高,医护人员面临晋升难等问题,导致人员流失严重。

受访专家认为,我国安宁疗护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政策、制度保障等处于试点阶段,安宁疗护试点比例较低,安宁疗护服务的全国推广也需要稳定的财政保障。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表示,安宁疗护服务的根本属性是公益性,政府应从政策措施、制度保障、标准规范、财政经费等方面组织落实安宁疗护服务,制定系统性与连续性的安宁疗护政策。

打造更加暖心具有特色的安宁疗护模式

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委会今年9月发布《CACA安宁疗护技术指南》,从病情评估、疾病管理、疾痛舒缓、精神抚慰、患属安宁等方面,对如何逐级展开安宁疗护工作进行指导。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安宁疗护团队负责人路桂军表示,各地都有自己的安宁疗护经验和创新点,但这些经验和创新点亟需整合。

针对安宁疗护人才培养,郭艳汝建议在全国遴选优质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引入慈善基金或政府专项资金,对安宁疗护从业人员进行支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

“安宁疗护的过程是生命死亡知识的科学传播。”李林康建议,高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重新思考对待生命的态度,包括生命终结时,如何赋予生命更深层次的意义。

未来安宁疗护如何发展?专家表示,构建以社区为基础、以居家为单位、以医院为支撑的安宁疗护服务应成为发展方向,政策制定应有利于安宁疗护服务回归社区和家庭。

受访人士建议,试点地区要制定安宁疗护收费项目及标准,推动将机构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费用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及其他补充医疗保险范畴,探索实施安宁疗护按床日付费制度等。

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扎实推进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国安宁疗护试点地区要有效扩大服务供给,建立多学科人才团队,探索更多原创、适宜、有效的试点经验,切实推动全国安宁疗护服务取得更大进展。

警惕心源性猝死,这些信号要注意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乔业琼)近日,关于心源性猝死的话题引发网友关注。什么是心源性猝死?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记者采访了湖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范文娟。

范文娟介绍,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或失去有效的泵血能力,大都会导致意识丧失和全身性器官功能衰竭,如果不能立即得到适当的医疗援助,通常会在几分钟内导致死亡,而且死亡率超过90%,这就是心源性猝死。

“成年人发生猝死的心脏疾病最主要是冠心病、心肌病、重症心肌炎等,而小儿猝死的病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和遗传性心脏病。”范文娟说。

那么,什么时候容易发生心源性猝死?范文娟表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暴饮暴食后。饱食过后,为了消化食物,血液会流向胃肠,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应减少,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吃得过于油腻,摄入脂肪太多,血液中的脂肪含量也会迅速升高,从而减慢血液流动速度,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

二是用力排便时。当用力排便时,会引起腹压、血压升高,同时心率也会加快,这时候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发生心肌急性缺血,甚至可引发心肌梗死。而且血管压力增大、血流速度加快,容易把血管壁上的斑块冲刷下来,这些斑块会堵塞血管,引发急性心梗甚至猝死。

三是剧烈运动时。如果运动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开口说话也很困难,就属于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加倍工作,心脏强烈收缩舒张,如有基础心脏疾病会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诱发心肌梗死。

四是情绪激动或过度悲伤时。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会一路飙升,心率增快,诱发心肌缺血。当悲伤情绪无法排解时,体内分泌出大量激素,使心跳加速、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继而引起如胸痛、气短和休克等症状。

五是气温骤变时。当气温骤降时,血管收缩,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需要更用力地泵血,如未及时保暖,会给一部分人带来健康隐患。夏季贪恋空调,户外气温增高,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也容易引发心脏病。

范文娟提示,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需要注意,如长时间用温度较高的水洗澡,容易全身血管扩张,同时长时间呆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连续加班、长期压力过大,交感神经系统会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可能引发心脏病;早上起床时,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完全苏醒,突然站立,可能对心脏、关节造成突然的负担,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心绞痛;睡觉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一个表现,这个疾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可导致夜间缺氧缺血,严重时还会诱发急性心梗。

警惕心源性猝死,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信号?范文娟举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或抽搐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警戒症状,尤其是在活动中或应激时出现,往往提示有心脏问题;活动、劳累用力后出现胸痛、胸闷、胸部不适;呼吸急促或窒息感,可能伴随出汗、头晕、恶心;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体检时有器质性心脏杂音;有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或猝死家族史等。

预防心源性猝死,范文娟建议,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其次,要定期体检,积极控制治疗基础疾病。最后,如果已确诊心血管疾病,必须要坚持长期服药,定期复查,在正规医疗机构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千万不能自作主张。

外媒:美国社会最底层人群平均死亡年龄41岁

社会政治问题给弱势群体“判死刑”

海外网10月14日电 《金融时报》13日刊发题为《美国的短板如何变得致命》一文,称美国经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死亡年龄不断提前,这并非出于经济原因,而是美国固有的枪击事件、药物成瘾等社会政治问题给弱势群体“判了死刑”。

“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将签发的死亡证明在你面前排成一排,从左到右是最年老的人到最悲惨的年轻人。”文章认为,最左边的人群是社会上最幸运的人,“在基因、工作等方面中了彩票的人”。而最右边的人群则是早早结束生命的不幸者。《金融时报》称,在日本、瑞士这些国家,即使是弱势群体,通常也能活到60岁;在法国、德国等,他们大约在55岁死亡;但在美国,死亡年龄提前到41岁。

《金融时报》认为,人们往往关注美国整体的人口平均寿命,这些数据掩盖了令人震惊的极端差距。据该媒体统计,美国经济社会最底层男性的平均死亡年龄仅36岁,而荷兰为55岁,瑞典为57岁。但早些年来看,情况并非如此。在过去10年里,美国最悲惨的人群寿命缩短了8岁,与法国等国家形成“巨大鸿沟”。

提及美国弱势群体过早死亡的原因,《金融时报》讽刺称,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如果你在长寿方面运气极差,或许会在60岁前死于癌症;但如果你身处美国,或许在40岁左右死于药物过量或中枪而亡。纵观美国不同地区,情况都十分类似。生活在药物滥用和枪支暴力地区的富裕美国人,与生活在环境健康地区的人们寿命一样长。但如果贫苦的底层人群在枪支、毒品包围下生活,他们的寿命就会比生活在健康环境的穷苦人短得多。=

《金融时报》最后表示,美国底层人群的寿命如此短暂,并非出于经济原因,而是根深蒂固的社会政治问题所致。美国弱势群体的人数并没有激增,也没有更穷困,但只是因为身处美国,他们的处境“像被判了死刑”。

热卖中的本草雾化器算不算电子烟?

近日,四川成都的李女士向本报记者反映:其上高中的儿子最近在吸食一款类似于电子烟的产品:一个橙色的小长方体造型,比一次性打火机窄一点薄一点,但长一些,小巧便携。

李女士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该产品和电子烟外观非常相似。但孩子跟她说“这是本草中药雾化器,不是电子烟”,里面不含尼古丁(烟碱),吸了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我后来也查看了该商品的简介,说是不含烟碱。但仍然放心不下,担心这种雾化器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可我又说服不了孩子不要去吸食。”李女士颇为担忧地说。

这种雾化器到底属不属于电子烟?吸食是否会危害身心健康特别是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何规范这类产品的经营销售行为?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 当下,一类外形似电子烟,有各种口味,宣称不含尼古丁(烟碱),吸食后有助于促进睡眠,乃至辅助戒烟,治疗咽喉疼痛、慢性咽炎的本草、中药雾化器在线上线下热销,有未成年人购买吸食,令家长担忧

● 雾化器是电子烟的重要组件,但并非专用于电子烟。判断一款电子雾化器产品是否为电子烟,需要结合产品名称、功效宣称、对消费者的诱导和误导程度、对人体的可能伤害、对烟草专卖制度的冲击与破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 如果相关雾化器产品被定性为电子烟,则应当将其纳入我国电子烟监管体系。电子烟总体上仍然属于新兴事物,实践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形新问题新挑战,有关部门需要根据实践发展不断研究完善,增强对电子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不管是不是电子烟,其外形和电子烟差不多,吸食的样子感觉就像在抽电子烟,作为父母我们坚决反对孩子吸食,但孩子说这是健康产品,周边不少同学都在用,肯定没问题。”四川成都的李女士近日忧心忡忡地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李女士说的这款产品,名为“××本草中药雾化器”。其儿子是在一小程序上购买的这款产品,来自一位同学的分享链接,链接中对该产品这样介绍道:入睡难,睡好更难;易惊易醒常失神;深吸,再深吸,夜夜皆安伴好梦。使用说明称:将吸嘴放入口中吸气即可;最佳口吸方法为连续吸2至3秒停留5秒左右……

“孩子吸食了有没有好梦我不知道,反正我是睡不好觉了。”李女士说。

线上线下均热销

有未成年人购买

点击进入李女士转发来的小程序,记者看到,在产品展示页面,商家把所售雾化器分为五个大类,分别为:疲惫一扫而空(人参、留兰香)、咽喉如沐新风(甘草、罗汉果)、鼻感舒畅通透(香茅、甜橙)、畅饮由我守护(蒲公英、葡萄)以及睡好不是问题(酸枣仁、玫瑰花)。

在每个类别里,还有不同口味可以选择,比如疲惫一扫而空下,有老冰棍、西瓜、绿豆、薄荷、特饮等五种口味供选择。价格从66元到96元不等。

从图片展示可以看到,每类产品的造型有少许差异,根据口味不同产品颜色也有所区别,但总体上外观和市场上售卖的很多电子烟相似。

记者随即花费66元下单了一款橙子味的雾化器,填好地址付款即下单成功,没有年龄限制等提示。到货后打开包装看到,产品比一次性打火机更修长一些。尝试吸食后发现,烟雾量比较大,橙子味很浓,口感和之前记者购买过的果味电子烟差距不大。不过商家承诺:产品不含尼古丁、焦油。

不仅仅是小程序,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都发布了这类产品的宣传视频或测评视频。博主们将这些本草雾化器、中药雾化器称之为“中药潮玩”或“呼吸养身健康产品”,宣传语普遍用上了“0焦油、0尼古丁、0危害”等,有的还宣称可以辅助戒烟,治疗咽喉疼痛、感冒咳嗽、慢性咽炎、咯痰等。

“携带方便,不是电子烟,合规合法,水果味!”有博主称。从链接显示的销售记录看,这类产品目前销量火爆。许多视频下方,都有网友发布类似“求购买链接”的留言。

在产品宣传视频中,记者看到,线下门店也在紧锣密鼓地开设中。“有的线下门店开在繁华商圈,人流量大、销量很高,比一些品牌电子烟的销量都高,购买者不少都是我们电子烟的老客户。”一名从事电子烟销售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他也注意到了这类雾化器的热销,甚至开始担心自己的生意。】

值得注意的是,某本草雾化器商家在招商和宣传售卖中,都宣称其有生产雾化器的医疗器械资质。按照产品所示,记者检索其生产企业看到,其确有某项医疗器械资质,但并非针对生产雾化器。

是否属于电子烟

需综合判断定性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奶茶杯”“可乐罐”等一些非法电子烟的整治。而悄然走红的、商家宣称不含尼古丁(烟碱)的本草、中药等雾化器,是否属于电子烟乃至非法电子烟呢?

据厦门大学烟草法律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姜孝贤介绍,“雾化器”是电子烟的重要组件,但并非专用于电子烟。现实中,空气加湿器、医用雾化器等均为雾化器的应用类型。

“在我国,判断一款电子雾化器产品是否为电子烟,需要结合‘产品名称’‘功效宣称’‘对消费者的诱导和误导程度’‘对人体的可能伤害’‘对烟草专卖制度的冲击与破坏’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不能一概而论。”姜孝贤说。

也就是说,雾化器产品若符合以下一种或几种情形,则可能被定性为电子烟:产品形状上与电子烟极为相似,或宣称不会上瘾甚至具有“辅助戒烟效果”,对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产生误导、诱导;产品虽然不含烟碱,但成分依然有害人体健康;放任该产品在市场上交易,会对烟草专卖制度造成严重破坏,侵害国家税收利益,阻碍国家履约控烟工作有序开展。

他进一步分析说,根据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子烟被定义为“用于产生气溶胶供人抽吸等的电子传送系统”。该定义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的界定。根据这一定义,不含烟碱的电子烟也是电子烟。

“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将不含尼古丁的电子雾化器纳入电子烟监管,例如意大利、奥地利、捷克等。”姜孝贤说。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律师唐文说,根据《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烟具是指将烟液等通过雾化等方式供人抽吸、吸吮、咀嚼或者鼻吸等的装置,结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可以认定,不含烟碱但可雾化气溶胶用于抽吸的雾化器装置设备属于电子烟。

姜孝贤认为,实践中,烟草专卖管理部门可以委托科研机构对雾化物的有害性进行科学分析;委托第三方进行社会调查,就产品的误导性和诱导性进行客观评估;举行听证会,听取相关群体(特别是未成年人及其家长)的合理诉求等,做好对特定电子雾化器产品的定性。

“如果特定电子雾化器产品在外观上与电子烟产品具有明显区别,产品的功效宣称也不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和诱导,最重要的是,其成分对人体无害(例如完全是水分),则不应当将其定性为电子烟。”姜孝贤说。

存一定安全隐患

需加强监测监管

唐文认为,上述多重口味的本草、中药雾化器,就是电子烟,应当纳入《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监管范畴,规范生产和销售,即生产商需取得相应资质,销售商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不得在规定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网络平台进行销售。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电子烟仅限烟草口味,其他例如薄荷、奶茶、中药等口味均属于禁止口味,添加各种雾化物口味的雾化器是非法电子烟,应被禁止售卖。”唐文说。

在姜孝贤看来,如果相关雾化器产品被定性为电子烟,则应当将其纳入我国电子烟监管体系,相关产品必须符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如不得“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

“市场上不少雾化器外形与电子烟相似,可能吸引对烟草存在较大好奇心的未成年人群体,而打着无烟碱、水果、中药口味的雾化器,则可能让家长对其安全性放松戒备。如果不进行有效监管,将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唐文说,这类雾化器明显有打擦边球的嫌疑,以此来逃避国家对电子烟的监管,而滥用会导致极大的安全隐患。

唐文直言,雾化器能够雾化产生气溶胶,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直接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当下雾化器市场产品品类繁多,甚至出现诸多打着保健食品噱头的产品,应该有明确的监管规范约束及引导。

“应按照《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子烟警语标识规定》及《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进行监管。具体包括对雾化器生产商的资质许可、雾化器及雾化物的销售行为进行严格监管,给予电子烟市场进行正确、明确的引导,维护消费者知情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唐文说。

姜孝贤说,尽管我国已经建立起以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为根本、以《电子烟管理办法》和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为基础、以多份政策性文件为支撑的“1+2+N”电子烟监管制度体系,但电子烟总体上仍然属于新兴事物,实践中会出现很多新情形新问题新挑战,有关部门需要根据实践发展不断研究完善。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电子烟监管的重要法律依据,其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下同)、饮酒、赌博、流浪乞讨或者欺凌他人。”姜孝贤说,烟草专卖、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应当充分挖掘这一规定的规范意旨,从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入手,加强对电子雾化器的监测和监管工作。

姜孝贤说:“烟草专卖局应当整合各方力量,打造电子烟共治格局,不断增强对电子烟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好地保护群众身心健康,维护国家烟草专卖制度。”

“减肥神药”太火了,美国媒体发出警告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卓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甄翔】一段时间以来,在一众名人和网红助推下,西方社会刮起一阵“减肥药”旋风。相关药品生产商、丹麦药企诺和诺德更是喜迎业绩股价“双丰收”。英国《金融时报》14日报道称,截至13日收盘,诺和诺德股价升至102美元,日涨幅达3.2%。诺和诺德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经营利润有望增长40%至46%,较此前预估的31%至37%的增幅进一步增长。

美媒认为,“减肥药”对市场的影响并不限于推高诺和诺德的股价。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4日报道,“Ozempic”等“胰高糖素样肽-1”(GLP-1)类减肥药在美国热卖,未来十年美国将有数百万人集体减掉数亿磅体重,在这个过程中数万亿美元的股市资金将重新洗牌,这些药物带来的长期连锁反应将影响不同经济领域。

“减肥药”催生高市值药企

《金融时报》称,促进诺和诺德业绩高涨的“减肥药”共两款,分别是该公司出品的Wegovy和Ozempic。Wegovy是一种控制体重的药物,而Ozempic则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这两种药中的有效成分均为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诺和诺德已在新一代减肥药领域占得市场先机和主导地位,不过它将面临美国制药公司礼来的强力竞争。礼来对旗下治疗糖尿病的药物Mounjaro开展后期测试时也发现该药具有减肥效果,目前正在申请将该药用于肥胖治疗。

商业内幕网站称,随着生产“减肥药”的公司声名鹊起,它们在股市中发出了新的主导信号。诺和诺德凭借4330亿美元的市值成为欧洲市值最高的公司,这家丹麦药企的快速增长甚至影响了丹麦克朗的汇率和利率。礼来公司目前是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第九大公司,市值为5680亿美元。金融服务集团古根海姆公司高级管理董事梅塔告诉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减肥药”热还可能在行业内引发更多整合,尤其是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他说,“这将引发更多并购活动,这个市场几乎正在我们眼前形成。”

投资者密切关注连锁反应

有报道称,GLP-1类药物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减肥领域,对肾病、心脏病、睡眠呼吸暂停等也有效。诺和诺德发布的数据显示,Wegovy能降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风险,消息一出公司股价一度蹿升16%。此外,诺和诺德还测试了司美格鲁肽对延缓慢性肾病发病的作用。

商业内幕网站称,GLP-1类药物的崛起将对股市和经济带来大量的连锁反应,投资者正急于弄清楚这些连锁反应。投资者最初关注的是医疗保健行业,他们在评估哪些公司将受到打击,因为很多生产治疗糖尿病相关慢性疾病药物和设备的公司已受影响。例如,CPAP呼吸机制造商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暴跌40%以上,因为“减肥药”据称可帮助减少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对CPAP机器的依赖。生产胰岛素输送系统和糖尿病监测设备的公司也受到猛烈冲击,因为数据显示,GLP-1类药物可以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彭博社称,胰岛素泵制造商Insulet Corporation在过去3个月中损失了约45%的市值,并创下了近15年来最差的季度业绩。

食品行业同样受到影响。这是因为GLP-1类药物通过让患者更快地感到饱腹感来帮助他们减肥。零售巨头沃尔玛近日发出警告,称那些正在服用Ozempic、Wegovy和其他减肥药的消费者,购物需求有所降低。这令好市多和沃尔玛等食品零售商以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和麦当劳等食品公司股价下跌。

大规模应用前景遭质疑

摩根大通预计,到2030年,GLP-1类药物的年销售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不过有专家对这类“减肥药”的大规模应用提出质疑。曾担任白宫卫生政策主任的帕特尔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支持“减肥药”能治疗酒精成瘾、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数据并不充分。更重要的是,限制“减肥药”市场前景的一大重要因素便是医疗保险。目前基本没有医疗保险覆盖此类药物,因此患者只能靠自费。在没有保险的情况下,这些药物每月的花费可能高达1000美元,这显然不是大多数人能承受的。

瑞穗医疗保健行业策略师赫斯认为,诺和诺德和礼来的这种增长趋势可能不可持续,因为目前的供应限制使患者无法获得足够剂量。“我认为,鉴于股票的交易情况,这些公司无法真正提供能够安抚投资者的收入。”

更为GLP-1类药物的未来添加不确定性的则是其本身效果和副作用,目前还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来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欧洲药品管理局此前曾警告,GLP-1类药物具有引发甲状腺癌的潜在风险。一些患者还声称,在服用了Wegovy、Ozempic等药物后,产生了自杀和自残的想法,这类药物还有导致抑郁等副作用。多国医药监管机构正在审查这些药物导致抑郁和自杀的风险。本月,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还称,Wegovy和Ozempic等减重药物可能会增加非糖尿病患者患胃麻痹、胰腺炎、肠梗阻和胆道疾病的风险。

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控中心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0月10日,由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主办,酶好生活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中关村健康服务产业促进会协办的北京市临床营养治疗质控中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现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健康医学系主任,北京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主任于康对2022-2023年度质控工作做汇报,同时讲解了DRG模式下临床营养科发展与创新;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刘英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方玉、北京积水潭医院赵霞等多位专家,分别从《血脂异常医学营养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营养诊断与质控管理、IBD营养治疗最新医学进展、AIDS患者营养食管理、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治疗研究等不同领域做了讲解。

专家分享的内容让大家了解到,随着临床营养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也越来越受重视,临床工作对营养治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已逐渐从“助攻手”到“主力军”。

酶好生活集团(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训勇博士分享指出,人体内含有多种不同功能的酶,以此构成一个庞大的生物酶体系,并以精确方式参与生命过程中的一切新陈代谢活动,控制整个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能在体内使细胞物质代谢过程有序进行,使物质代谢、能量代谢与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互相适应。同样也和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及细胞功能平衡密切相关。免疫细胞内酶平衡直接或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构成酶基免疫平衡要点。

与会专家在深入了解后,充分认识到了酶基免疫平衡的重要性。纷纷表示,此理念和产品将对临床营养领域的发展和临床营养领域从业人员思维方式会产生深远影响。

久坐VS跑步 哪个更伤膝关节

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有资料显示,我国骨关节炎患者已过亿,60岁后每两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骨关节疾病,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王睿主任医师介绍,膝关节是骨关节炎的好发部位之一,因此如何保护好膝关节的健康是大家都应该知道的。

关节炎≠骨关节炎

“很多人一提到关节炎就以为是骨关节炎,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王睿指出,关节炎泛指发生在人体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炎性疾病,可分为数十种,最常见的是骨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在负重较大的膝关节、髋关节、脊柱及手指关节等部位。

有无关节炎,记住五个字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关节炎呢?王睿介绍,初步的判断可以用五个字来参考:

“红”:急性感染关节炎会出现关节红肿;“肿”:这是关节炎的常见症状;“热”:由于关节血相对较少,正常摸起来应该是凉的;“痛”:这是关节炎的主要表现;“阻”:关节炎发作时,会引起关节组织周围水肿,导致关节活动受阻。

专家提醒,关节炎患者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如保守治疗后症状仍无改善,或伴随下肢畸形,需要手术治疗。

保护膝关节不等于多休息少活动

对于很多人疑惑的到底运动和久坐哪个更伤关节的问题,国外医学期刊《骨科与运动物理治疗杂志》的一篇文章告诉了我们答案:休闲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仅为3.5%,竞技跑步者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3.3%,久坐不动人群的关节炎发生率为10.2%。“所以常坐不跑以及过高强度的跑步都可能会引发关节问题。休闲跑步的人群中患病率最低。”王睿建议,对于普通休闲跑步的老百姓来说,跑步运动是有利于关节健康的。

此外,专家指出,生活中保护关节还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1.劳逸结合,避免关节的过度使用。

2.注意减肥,避免长期超重。

3.注意保暖,避免寒凉之邪侵袭关节。

王睿提醒,如果关节炎的症状比较严重且符合手术指征,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其中,关节镜手术适合较年轻、诊断为膝关节游离体或半月板撕裂的患者,而膝关节周围截骨术则适合膝关节力线不佳的单间室骨关节炎患者。

长期侧躺玩手机会诱发斜视?

没事躺着刷会手机,你是不是也喜欢这样放松一下。近日,一名女大学生因长期侧躺玩手机确诊了斜视,她自称“平均一天玩手机10小时,视功能下降,都分不清平面还是立体。”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不少网友迅速“对号入座”:侧躺玩手机、不正确用眼、长时间过度用眼,似乎每一项都中招了,还担心自己长期以往是否也会斜视。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主任中医师孙利告诉记者,“年轻人突然出现斜视,大部分是因为眼睛融合功能出现问题,在没有甲状腺突眼、动脉神经麻痹等相关疾病的外因下,更大概率是因长期单侧用眼、疲劳等因素诱发了先天就有的潜在因素,病情加快发展从而形成了显性斜眼。一般情况下,间歇性的外斜视患者经过专业治疗,并正确用眼后,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记者了解到,斜视一般是指眼球的位置不正,当一只眼固视某一目标时,另一眼偏离该目标,而斜视的成因比较复杂,有先天性因素比如遗传、某一眼外肌发育异常,也有后天性因素如外伤、颅内病变等。

“不正确姿势、过度用眼不一定会诱发斜视,但近视、干眼症、眼睛疲劳一定受其影响,这也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三大问题。”孙利强调,用眼过度还可能造成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裂孔,甚至中心性视网膜病变等。

40岁的张女士(化名)本就有700多度近视,她平常工作繁忙,用电脑看手机很多,外加辅导孩子写作业更是天天熬夜,最近因过度用眼、疲劳导致眼睛视网膜裂孔,视网膜浅脱离。“她来就诊时,眼睛视网膜已经有一个很大的裂孔,好在激光治疗及时做了修复。”孙利告诉记者,视网膜脱离是非常危险的,一旦完全脱离很可能会失明,即使手术也不一定能完全恢复。

针对现代人不良用眼、过度用眼的问题,专家给出三点建议:第一,不要长时间看电脑或手机,切勿沉迷于游戏、追剧,让眼睛一直不停歇,每半个小时就要站起来走动一下转移注意力;第二,用眼保持一定的距离,良好的姿势,尤其是青少年,低头、侧头写作业,会加重近视以及两眼视差等问题;第三,平常用眼疲劳时,可以用热气微熏眼部,喜欢喝茶的人还可以选用石斛、麦冬、枸杞、菊花、决明子各2g泡茶喝,有一定的护眼作用。(记者 王梦航)

■相关链接:

世界视力日试试让眼睛放松一下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四,被称为世界视力日或世界视觉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我国仍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日常如何护眼?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眼睛又干又涩?看书、画画后眼睛难受,甚至视物模糊?不妨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让眼睛放松一下。

1.适当眨眨眼

眨眼可让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让泪液滋润眼球。眼睛会更舒服,视野变清晰。

2.极目远眺

眺望远处灯光、风景和绿植,让睫状肌得到充分休息,使晶体恢复原来形状。

3.做眼保健操

科学、正确做好眼保健操,可有效缓解视疲劳。

4.热敷

促进血液循坏,带走代谢产物,让更多新鲜血液补充到眼睛,缓解视疲劳。

5.多吃富含叶黄素的水果

多吃樱桃、蓝莓等深色水果,可补充叶黄素,起到营养眼球的功能。

6.耳穴贴压

通过耳穴治疗视疲劳,可在中医指导下进行。

7.眼部按摩

许多眼部按摩仪带有按摩、热敷、理疗等功能,可放松眼睛。

8.科学合理使用眼药水

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眼药水,可缓解视疲劳。

—————————————————————————————————————————————————————

THE END
0.这5所英国大学QS排名下跌但申请火热,留学生甘愿“反向择校”QS世界大学排名虽为学生择校的重要参考,但绝非全面评价一所大学的唯一尺度。部分英国院校的排名尽管不总是占据优势地位,然而每到申请季节,却总能吸引众多中国大陆以及英国本土顶尖学府的学子,成为他们重点乃至冲刺的目标! 快来看看,有你的梦校吗? 01 布里斯托大学 jvzquC41dnuh0lxfp0tfv8wwpu817:4ctvodnn4fgvgjn|4369;87@8;
1.被QS2025伤害最大的两所英国顶尖院校!今天我们谈谈受影响最严重的两所英国院校,尤其是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 01 华威大学 华威大学在本科阶段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商科专业,深受留学生青睐。可以说是真正的G6候补。 然而,硕士阶段的竞争力不如本科,入学门槛可高可低,生源虽有优化,但未能成为G5之下的最佳选择。而且这几年,华威的QS排名不断下滑,今年世界排jvzquC41o0;2qokgt0ipo8ftvkimg8igvcoma:63::=/j}rn
2.(项目通知根据我校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签署的3+1校际交流项目合作协议,现启动2024年布里斯托大学3+1本硕双学位项目第三届的选拔招生工作。 一、学校介绍 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简称“布大”,始建于 1876 年,位于英格兰西南部被誉为“欧洲硅谷”的布里斯托市,世界排名第55位(QS2024)、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及英jvzq<84fwvjjen3fnwz/gmz0ep5jpot132681:75:;4ivv
3.优越留学|美国留学中介机构·藤校外籍导师助力TOP50名校申请规划+文书双驱动改写申请结局 2025-08-15 【美国硕士案例】东北大学已发Align计算机科学研究生offer 2025-07-01 美国留学申请 美国本科申请 美国本科专属藤校直通成长方案,集合优越留学导师资源,根据申请者的背景和留学需求,量身定制适合的留学方案.. 点击查看更多 美国硕士申请 美国硕士专属藤校直通成长方案,集合优越jvzquC41yy}/rnhep0ipo8zuc
4.最新动态丨从乌克兰转至摩尔多瓦的部分中国留学生现已顺利通关当地时间2月26日,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作为针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手段,同时对俄罗斯央行实施“限制性措施”,防止俄罗斯央行以可能破坏制裁的方式部署其国际储备。 根据几国共同jvzquC41eqtugwy/uvgukl3eev|og€x0eezw0lto1utpy6gqqm5jpmjz0jznnHnvgoejfF764:=8;?5:32;65?76:(z>3?976:>98A<96(yic{javqCxglmcv(zsclpakfC24lj58gi.h>85/68d76g2fc3d3l=h::>f4=g
5.疫情和美国留学新规夹击下今年的出国留学市场遭遇了些啥?“新东方”《2020中国留学白皮书》称,中国学生留学意向出现变化。姜红良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7月12日刚刚发布的《2020年英国本科申请数据》显示,申请2020年英国本科的中国学生增长了23%。 与此同时,美国移民与海关执行局(ICE)近日发出留学签证新规定,要求所有在秋季进行网课教学的美国大学留学生jvzquC41gf{/{xzvj0io1s~|z1pzz€44246198y424619:8a34:18A680jzn
6.初晓波教授访谈——中国的日本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可见,接近一半的研究机构没有正式申请中华日本学会的团体会员,包括西藏、新疆自治区在内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属地大学中全部设有日语教育。这与改革开放之初的情况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中国的日本研究机构、日语教育主要集中在东部一线地区,尤其是长春、沈阳、天津、北京、上海等几个主要城市。根据日本国际交流jvzquC41kiiv0ypw0gjv0ls1kplp1;5;91876:3jvo
7.东北网2013年12月12日新闻汇总[1528][3g] 高校考研学霸人数排行榜出炉 河南4所高校上榜 2013-12-12 09:43 [1529][3g] 高考舞弊器材销售利益链条:幕后黑手是在校大学生 2013-12-12 09:43 [1530][3g] 一中学“班级博客”走红 1个月访问量达1.7万次 2013-12-12 09:43 [1531][3g] 中戏2014年招生近600人 新增舞剧系首次招生 2013-jvzquC41yy}/fk|0ep5t{|ygo1813<43417319d423924:70ujznn
8.中国宁波网2010年05月20日新闻汇总[][培训] 另类抉择:海外留学半路返乡当起村官 2010-05-20 11:07 [][培训] 2010年高考最有可能考的20道英语写作题 2010-05-20 11:07 [][培训] 2010年最难申请的十所美国大学(图) 2010-05-20 11:07 [][新闻中心] 感叹菜价太贵 80后主妇自嘲成“菜奴” 2010-05-20 11:06 [][新闻中心] 本田2012jvzq<84yyy4dpwg0eqs/ew4u{uzfo8723251787212e32:52746/uqyon
9.滚动新闻(200810[教育] 留学英国实行积分签证制 学生可通过网络查询 10-14 15:01 [图片] 图:哈尔滨一女子钢筋刺穿胸膛获救生还 10-14 15:01 [财经] 女琴师“对牛弹琴” 多家奶牛场高薪聘请 10-14 15:00 [教育] 学校外传学生健康隐私 学生诉至法院索赔18万 10-14 15:00 [体育] 刘国梁:王皓是打算随地小便 发生口角但没jvzq<84yyy4djrscpg}t0lto1uisquq/pg}t1;52:1713=4pgyy/uqyon
10.东北网2010年07月05日新闻汇总[632][东北网教育] 女大学生服避孕药除痘 只因一脸青春痘求职被拒 2010-07-05 14:30 [633][东北网教育] 从模仿到超越 民办大学的哈佛之路 2010-07-05 14:30 [634][东北网博览] 贝卢斯科尼再曝丑闻 访巴期间招美女大跳钢管舞 2010-07-05 14:29 [635][东北网博览] 英国在路灯柱上装窃听器监听民众jvzquC41yy}/fk|0ep5t{|ygo1813942916619d4236199: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