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申请资料中的个人陈述(PS)和简历(CV)是两种不同的材料,它们在内容、目的、格式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一、内容方面
个人陈述(PS)
个人陈述是一篇短文,更注重展现个人的内在品质、动机和思考。它主要围绕申请人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对专业的理解和热爱以及未来的规划展开。
例如,在阐述对专业的热爱时,申请人可以详细描述自己是如何对某个专业产生兴趣的。比如,一位申请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讲述自己小时候在乡下观察昆虫的经历,这种对自然界生物的好奇如何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演变成对生物学研究的热情。还可以包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像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屡次失败,但通过不断查阅资料、请教老师,最终成功完成实验,这体现了个人的坚韧和探索精神。
个人陈述也会涉及到申请人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能是在留学期间希望通过哪些课程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长期目标则可能是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方向,如从事医学研究或者成为一名专业的翻译等。
简历(CV)
简历主要是对个人的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如果有)、技能、获奖情况等客观事实进行罗列。它是一种高度概括的个人信息记录。
例如,在教育背景部分,会详细列出就读的学校名称、入学和毕业时间、所学专业、学位、成绩(如 GPA)等信息。如果有工作经历,会包括工作单位名称、工作时间、工作职责和成果等。对于技能部分,会列举掌握的语言技能(如英语的雅思或托福成绩、其他外语水平)、计算机技能(如熟练使用专业软件 Adobe Photoshop、编程语言 Python 等)。获奖情况部分则会列出获得的奖学金、竞赛奖项等荣誉。
二、目的方面
个人陈述(PS)
个人陈述的目的是让招生官更深入地了解申请人的个性、动机和适合该专业的原因。它是申请人展示自己独特性的重要途径。
比如,在众多成绩优秀、背景相似的申请人中,个人陈述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来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它能够解释成绩之外的因素,如个人的成长经历对选择专业的影响,让招生官判断申请人是否真正对该专业有热情并且有潜力在这个专业领域取得成功。
简历(CV)
简历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清晰、简洁的个人信息概览,方便招生官快速获取申请人的基本背景和能力信息。
招生官可以通过简历初步筛选申请人,比如,查看申请人的教育背景是否符合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否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或获奖经历对其申请的专业有加分作用。它是一个客观的参考工具,帮助招生官决定是否对申请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三、格式方面
个人陈述(PS)
个人陈述通常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有一定的结构和逻辑顺序。一般会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开头部分需要吸引招生官的注意力,比如可以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者一句有冲击力的观点作为开头。正文部分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可能会分为几个段落,分别阐述不同的内容,如个人经历、专业兴趣、未来规划等。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对该专业的热情和申请的决心。篇幅一般在几百字到一两千字不等,具体根据学校要求而定。
简历(CV)
简历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一般分为不同的板块,如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技能、获奖情况等。每个板块都有清晰的标题。
信息的排列通常按照重要性和时间顺序,例如教育背景一般从最高学历开始写起,工作经历也是按照从最近的工作开始往前排列。它的篇幅相对较短,一般一到两页,要求内容简洁明了,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