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款兴学”——谈谈“退回”的庚子赔款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庚款教育罗斯福

在中国生肖文化中常言“六十年一甲子”,岁月轮回中我们又迎来一个新的庚子年。回望历史,一百二十年前的那个庚子年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那是每一个国人都永远不会忘记的伤痛,更是激励着我们前行的动力。因为在这一庚子年中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终,战败的清王朝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与之相关的庚子赔款以及它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 历史回眸

公元1900年夏,京、津地区义和团的声势越来越大,令西方列强感到惊恐不安。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发展不断高涨,一度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一系列行为严重影响了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在华利益。于是,由美、英、法、俄、日等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军队于1900年(庚子年)对当时的清政府发动了侵略战争,最终帝国主义列强攻入北京,以清王朝的失败宣布告终,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战后,清政府于1901年(辛丑年)九月与美、英、法、俄、日等11个国家在北京签署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其中第六款规定:清政府应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2亿两,并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为担保。这便是庚子赔款,又称“拳乱赔款”(拳指义和拳,即义和团)的由来。

二、 庚款兴学的缘起

据史料记载,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中国的庚子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与美国国务卿约翰.海伊进行谈判商榷。谈话时海约翰偶然间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 这说明当时的美国政府已经发现了国内的相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造成的损失时存在着“浮报冒报”从而借此收敛钱财的贪腐舞弊行为。

这一信息被梁诚机敏地捕捉,并决定马上改变谈判策略,他打算“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于是放弃了对真金还是白银的纠结,转而开始游说美国国会及两会议员,希望美国政府能够退还不实赔款。

八国联军

当时美国的一些上流人士,例如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传教士明恩溥等人纷纷向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进言,希望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到美国留学,或是在中国开办学校。再加上梁成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希望美国能退还不实赔款。

三、美国庚子退款的用途

早在美国尚未敲定退还庚子赔款之前清政府内部对于这笔退款的用途就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使得清王朝可谓是残破不堪,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的各项建设工作都急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当时有人就提出那这笔退款在总督徐世昌和巡抚唐绍仪的督办下开发黑龙江、辽宁、吉林这东北三省,再把所得盈余用来兴办教育。

1908年,清政府和美国就派遣留美学生的事项草拟了相关章程:自1909年起的四年内,清政府每年至少派遣100名留美学生,如果到第四年累计派满400名留学生,则从第五年起每年至少派遣50名留学生,直至退款用完为止。此后,清政府开始为派遣留美学生筹办各项工作,于1909年在东城侯位胡同设立“游美学务处”,1911年更名为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

虽然西方列强庚子退款的实质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帮助当时的清政府进行发展建设,但不可否认,庚子退款对中国近代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笔巨大的教育投资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1、兴办高校,提高教育质量

1911年,清政府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设立了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以此作为留学预备学堂,学生在这里接受严格的培训,只有考核合格后才可以进一步留洋深造。此后,又利用这笔庚子退款设立了山西大学。于此同时,美国人在中国兴建了12所教会大学,这其中就包括扬名海内外的燕京大学。这些学校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为中国社会、经济等领域培养了大批的精英人才。

2、选拔、培养优秀的精英人才

当时选派的留美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明确规定考选学生须“身体强壮、性情纯正、身家清白、相貌完美”,在国文基础扎实的同时英语水平也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此后经过不断的学习,通过进一步考核选拔,合格后才决定其是否留美。

随着在国内的学习,以及留美后的进一步深造,使得这些被选拔出来的学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和科技领域的精英人才,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学成归国后都成为了现代中国各个科学学科的开拓者。例如,建筑学领域的梁思成、茅以升;气象学领域的竺可桢;数学领域的姜立夫、胡明复;化学领域的杨石先、孙承谔;物理学领域的周培源、吴有训等等。

3、学科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清华学堂为学生设立了中等和高等两级课程,科目中包括了物理、化学、地理、高等数学、植物学、动物学、拉丁文等一系列中国教育中之前所欠缺的课程。这些课程极大地扩充了我国教育的学科规模,学科教育结构得到优化。这些科目的设置不仅开阔了这些留学生的视野,要也使得他们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留学归来的学生们又参照西方的办学经验,进一步增设新的学科。例如,金岳霖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竺可桢创办了中国最早的地学系、梅贻琦创办了清华大学理学院……而且他们还结合当时国内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他们归国后在教育领域的努力使得我国的学科规模得到不断扩大,学科设立的结构分布也到进一步的优化,这些都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金岳霖

4、推行新式教育制度,传播新式教育理念

在当时科举制度虽然已经被废除,但是延续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所带来的传统思想以及与之相伴的传统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然而,在庚款兴学的推动下,建设新式学堂、兴办新式教育,为突破这些传统思想的束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而这些留学生们在留学归国后,带回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知识技能,更带回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观念。他们为中国近代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打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大门,使中国教育得以逐步与世界接轨 。

五、庚子赔款退还的背后真相

从客观上来说,美国政府能够承认“庚子赔款实属过多”说明了部分美国人还是诚实的,经过反复的谈判商榷答应退还虚报部分也体现出了美国人传递的善意。但即使这样,就真的像有些人所言,我们应当心怀感激去感谢美国人吗?事实上,庚子赔款退还的背后真相并非我们眼睛看到的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原本所谓的“庚子赔款”本就是不合理的,这美国作为八国联军中的一员而分得的“强盗赃款”。这本来就是我们的钱,而不是美国突发善心要拿出钱来帮助当时的中国进行发展建设。

其二,我们要注意“浮溢”二字,美国退换的庚子赔款仅仅是他们虚报冒领的部分,并不是将他们实际占有的赃款份额里分到的钱拿出来归还中国。试想,一个强盗抢走了你的包,他原本只想抢一千元,而你的钱包里有一千五百元,然后把多出的五百元归还给你。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是要夸赞这个强盗盗亦有道吗?

庚子赔款留学生

其三,这笔退款绝非美国政府自愿退款,这是梁成公使在美国国会以及美国议员中四处游说,强烈要求美国政府归还赔款中虚报的部分。正是有了梁成公使的不懈努力才拉开了美国及其他西方列强退还赔款的序幕,在这件事情上梁成公使可谓是功不可没。

其四,美国政府此举绝非单纯的善行,而是包藏祸心,想着放长线钓大鱼。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校长爱德蒙·詹姆士在呈送给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提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的中国青年,哪一个国家就能够因为在这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从而在精神上和商业上获取最大的利益回报。”

所以说,美国政府的这一作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利益企图,他们希望通过文化软实力为教会学校里的学生以及留美学生灌输美国的思想和价值观,实现文化侵略的长远战略。

六、总结

庚子赔款是西方列强又一次利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从中国掠夺的财富,虽然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国家愿意归还部分赔款,“庚款兴学”在客观上也确实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历程,北洋了一大批专业性的精英人才,然而在实质上,西方列强此举却是包藏祸心,他们企图以此实现进一步的文化渗透和侵略。

不可否认,庚款兴学为中国引进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模式,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留美学生在归国后的教育工作中也会无意识的传递一些西方的文化理念,甚至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亲美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意图似乎有所得逞……

参考文献:

1. 《世界通史》

2.《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3.《庚子赔款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评<中国海关与庚子赔款>》

THE END
0.留美庚款一共多少钱?花完了吗?由于美国在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不久,即向清政府提出,愿意将美国所得的庚子赔款以“教育经费”名义,用于中国派遣留学生教育的经费,这就是所谓的“庚款留学”。 美国首次实行庚款留学是在1909年,当时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将美国所得的庚子赔款一部分以教育经费的名义,退还给中国,用于培养中国的人才。 在退回庚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98;>15660nuou
1.清华渊薮与梁诚贡献:清华大学前身用“庚子赔款”超索退款办学7月14日,清政府照会美驻华公使“表示感谢”,并同意将退款用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还初步提出派遣留学生的具体办法。 12月28日,罗斯福发布退款法令:赔款退还从1909年1月1日开始,退还的庚款将用于帮助中国发展教育事业,培养赴美国的中国留学生。 12月29日,清廷上谕,“将奉天巡抚唐绍仪赏加尚书衔,派充专使大臣,前往美jvzq<84ewnzvtn3{eyh/exr14284/:61375dqwygpve64<7778>/j}r
2.美国是怎样退还部分庚款的从1908年7月,中美双方协商退款兴学事宜,将退款用于发展中国教育事业,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1908年10月清政府制定《派遣游美学生规程(草案)》,1909年秋招考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并在清华园建设留美预备学校——游美肄业馆,后改称清华学堂,于1911年3月30日(辛亥年三月初一日)正式开学。 jvzquC41yy}/v|npij{b0xwi0et0kwkq13?6486958:/j}r
3.抗战时期的海外留学政策,你知道几个?1908年,美国首先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作为设立清华学校及选派留学生留学美国的经费,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庚款兴学”的历史。之后,英、法、荷、比等国相继利用一部分庚款办理留学事务,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人才。 1929年以后,清华庚款留学停止大量的选送,但仍设置若干公费留美考试,录取前17名庚款留学生。 jvzquC41yuh/d}ye0gjv0ls1kplp1:5331775:3jvo
4.院史撷英:清末庚款留美与交大学子由于赔款数目过大,美国国会于1908年批准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宜将庚子赔款退还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使修业成器蔚成有用之材”的提议,并决定自1909年起正式退还庚款中超出美方实际损耗的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此后,英、日、法、比、意、荷等国也相继与清政府订立协定,将退还庚款用于jvzquC41uhr/u€ovw0kew7hp1ktgq8627:525<930jzn
5.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是指在庚子赔款后,英国政府为中国留学生提供的公费留学机会。庚子赔款是指1895年,清朝与日本签订的《马关条约》,该条约规定中国向日本支付巨额赔款。作为赔款的一部分,英国政府同意为中国留学生提供公费留学的机会,以帮助中国培养人才,促进中英两国的交流与合作。 jvzquC41o0~z|7hp1vuqvjl1jwgykjwgpunpwkfqlkgoj~n/4:6::;3jvor
6.各国“庚子赔款”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庚款也支持了一部分学生留欧.如在1933~1939年及1945~1947年两个时间段中,一共资助了194人留英,自1929年至1934年的每个学年,都资助64名学生留学比利时。这使得欧美文化直接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并提高了中国留学教育的质量,留学美欧的学生大都学术水平高,回华后便成为各领域的专家。jvzquC41yy}/v|npij{b0xwi0et0kwkq13?6486943>/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