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1994年来自我国的公派留学生;
她曾在以色列失去联系。当组织找到她时,她已经有一个以色列男友;
她失去了中国国籍,批准她出国留学的领导也因此受到了惩罚;
她与以色列丈夫育有一个女儿诺亚。NOA 也是以色列国民。她因服兵役而加入了以色列军队,最终遭遇了悲惨的命运;
她的名字叫李春红。女儿惨案发生后,她因与@以色列驻华大使馆在中国的宣传合作而出名,在后续接受凤凰网采访时,她发表了以下离奇言论。
什么是政府资助的公派留学生?
公派出国留学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出国留学是根据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他们一般被派往科技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大学。
公派留学是一种非民间的留学活动。国家对留学生的衣食住行、图书、医疗保险、安置、通讯等给予补贴,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国家公派留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这些留学生留学后回国报效国家”。所有公派留学生均与该组织签订了《资助出国留学协议》。协议规定了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公派留学生回国后的就业前景非常好,永远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
李春红是1994年从我国来的公派留学生。这个以色列人如今口口声声喊着“你们中国人”,却不记得国家养育她、送她出国留学的恩情,这种人简直让“公派留学生”这个群体抹黑了。
真正的“公派留学人员”,曾经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曾经为新中国的发展撑起一片天空!李春红,睁大眼睛看看这些老一辈公派留学生是如何报效国家的!
政府资助公派留学生的历史
中国最早的政府资助的留学项目可以追溯到1870年。荣闳利用自己洋务运动协办者的身份,多次向曾国藩、李鸿章建议满清政府送年幼聪明的孩子去美国留洋学习。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获得批准,容闳本人还被任命为幼童出洋肄业局副委员,具体负责少儿赴美留学事务。
第一批留学生完成学业后回国,被李鸿章分配到北洋。在随后的1884年中法海战中,有四名官派留学生甚至在战场上洒下鲜血。
这些清政府派出的公派留学生,如下列著名人士,他们长大后都成为国家的脊梁。
1、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回国后,任京张铁路总办、总工程师。中国人独立修建的铁路是在他的领导下修建的,并于1909年通车;
2、唐绍仪:中华民国首任总理、外交家;
3、唐国安与蔡绍基:唐国安是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蔡绍基是天津大学第一任校长。
4、梁敦彦:两广总督张之洞秘书,职务为北京市政府交通运输部部长。
5、黄开甲:清末洋务大臣盛宣怀秘书、轮船招商局经理、电报局办公厅、《银行法》翻译者之一。
…………
这群人完成学业后回到中国,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没有让中国难堪。
新中国“公派留学”史
新中国成立后,还派出“公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1949年至1965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主要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学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完成学业后回国,成为国内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
这52名留学生中,李衍达、陈俊亮、柳百成、张楚汉、张恭庆和姜伯驹等6位科学家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南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
此外,数学家应隆安、密码学专家裴定一、地球物理学家吴如山等三位学者也被提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些归国学者多次获得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在高校任教的海归学者(包括因病回国的程路),均已成为各自领域的教授、知名专家或学术带头人,在高校学科建设和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这些优异成绩充分证明这批留学生是第一批的模范代表,他们的出色表现也为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的政策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52位“首航者”为后来的留学生开辟了成功之路,他们的留学经历对后来的年轻一代有着积极的启发。
结论:
文中列出的完成学业回国的公费学者名单只是一小部分。可以说,李春红是被政府送到国外留学的,受益这些前辈的贡献,国家才会持续派遣留学生。
但今天发表这番言论的李春红,回过头来看这些前辈的成就和他们的高尚气节,你不会感到心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