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们的“套路”也紧跟节奏
瞄准了家长们的钱包
近日
阜城的刘女士
被“女儿”拉进家庭群
收到“清华大学贺信”
称女儿有机会参加
清华大学的暑期培训
培训成绩优秀前五名
可获得清华大学交换生名额
费用22800元
结果……
↓↓↓
“只要22800元
就有机会获得清华大学交换生名额”
“贺信”中提到,清华大学教授班组到“女儿”学校开设培训学习活动。培训人员为全校前200名,培训课程为180课时,费用为22800元。此外,培训成绩优秀前五名可获得清华大学交换生名额。
随后,刘女士拨打丈夫苏先生的电话,并将苏先生也拉到新建的“家庭群”。苏先生觉得事情有点蹊跷,与清华大学教务处进行电话咨询。校方表示,学校并未开展此类活动,可能遇到了骗子。
系冒充子女诈骗
记者从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了解到,这类诈骗属于冒充子女诈骗。骗子一般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学生及其家长的信息,以学生的名义,用微信、QQ等方式联系家长,告知家长想参加“清华大学”组织的培训班,还会给家长发来“培训通知书”,以此来骗取家长的信任。
如果家长因为高额培训费有所犹豫,诈骗分子先会以“名额有限,马上报满”“培训时间近在眼前”“培训机会对自己十分重要”等借口营造紧张气氛,之后会以“培训完之后费用全部退还”“报满几门会有内部交换生名额”等借口,说服家长们就范。
同时,如果家长想要核实情况,诈骗分子往往会以“正在上课,没法接电话”“手机损坏无法接电话”“现在在上电脑课,是用学校电脑和你们联系的”等理由拒绝通话,并不断以名额即将报满为由不断催促家长转账汇款。”
警方提醒
暑期即将到来,凡是接到子女、老师等要求转账的,务必要通过电话或者当面核实确认,在此之前切勿转账;家长要多与子女沟通,关心子女生活、学业情况,切勿仅以金钱满足子女所需;多了解办学政策,冷静分析所谓的“培训班”、“交换生”,切勿让望子成龙的心理蒙蔽双眼;切勿向陌生的个人或者公司银行账户转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