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个字”却相当霸气!清政府国家

如今,出国旅行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免签政策,花一两万块钱就能飞到日本、韩国等地旅游,稍微多一点的钱,欧洲等地也可以轻松游玩。而每一次拿着护照出发的瞬间,都充满了一种踏实感,这种安全感来源于国家强大的背后保障。

然而,大家是否知道,早在清朝时期,我国的护照中也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在国家力量薄弱时,却给国人带来了自信与坚韧。虽然清朝的国力处于衰弱,但清政府仍尽力维护国家尊严,展现了不屈的姿态。

中国最早的护照可以追溯到唐朝,不过那时并不叫护照,而是“通关文牒”,类似于《西游记》中唐僧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请求当地领导给自己盖章的小册子。这类文牒其实起到的作用与今天的护照有些相似,都是一种旅行和通行证明。

然而,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前,我国对护照的定义并不清晰。从明朝末期开始,国家禁止民间海运,而清朝则只允许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在这段时间里,护照的作用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尤其是对普通百姓来说,几乎没有任何用途。

鸦片战争后,我国的大门被迫打开,随之而来的是数十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人开始频繁进出我国进行贸易,商贸活动逐渐增加。此时,许多国人开始渴望出国经商或寻找新的机遇。面对这种局面,清政府最终决定发放护照,作为一种合法的身份证明。当然,这背后也有西方列强的压力,但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和人员流动性。

清政府最初所发布的护照,实际上是为了外国人提供便利。它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仅允许外国人进行传教、贸易等活动,禁止进入中国内地。并且外国人能够进入的区域也非常有限。这一措施的实施,主要是因为当时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边防检查体系,许多外国人以探险者的身份进入中国进行间谍活动,这对国家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最初的护照并未被称为“护照”,而是“信函式集体护照”,以单张纸的形式发放。它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地游历护照”,专供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另一类是“华工护照”,用于允许外国人来华工作或从事贸易。值得注意的是,清政府并没有一开始就考虑为中国国民发放护照,部分原因是担心一些人持护照逃到国外永不归还,另一些则担心国民出国后学到了先进的西方知识,会回来对抗朝廷。

这种担忧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与西方列强多次交手并惨败,清政府意识到必须吸取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护照逐渐开始发放给外国人,并正式允许他们进入中国内地。

外国人获得护照后,虽然获取了大量情报并掠夺了不少文物,但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一过程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首先,商贸合作的增加促进了中外经济的交流。其次,外国人进入中国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客观上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互动与传播。例如,罗斯的《变化中的中国人》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也开始意识到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逐步鼓励国人前往西方留学,力图弥补这种差距,并着手为国人准备专门的护照。

当时的护照与今天的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护照通常是一个可折叠的小册子,而清朝时期的护照则是一张竖版纸张。从现在的视角看,清朝的护照有许多缺陷和漏洞。首先,护照上没有照片,这可以理解,因为在清朝时期,只有贵族和王公才有机会拍照,平民百姓很难拥有这种机会。即便清朝灭亡后,照相馆也仅存在于一些大城市,所以没有照片在当时并不算太不寻常。

其次,护照的格式不严谨,个人信息的描述也较为模糊。由于没有照片,所有的个人信息都依靠文字描述,如身高、长相、住址等。因此,护照的篇幅较长,且由于是单纸形式,显得更加庞大。历史记载显示,清朝时期的护照尺寸为87厘米长、56厘米宽,是近代历史中尺寸最大的一份护照。

此外,护照管理也较为松散。不同的机关部门可以办理护照,除了总理衙门外,国内的各国领事馆也能办理护照。甚至在上海租界,只要愿意,几乎任何人都能获得一本护照,且清政府的审核并不严格。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每本护照只允许持有人前往一个指定地点,而不能随意前往其他地方。护照上会明确写明目的地,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旅行的自由。

最引人注目的,是护照上的一段27字的文字,它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清政府最后的尊严。那段话是:“持照者乃大清帝国子民,请沿途各地方关卡予以放行,无需额外阻拦。”这段话语气强硬,体现了当时清政府的自尊与坚毅,尽管这种强硬在当时的背景下显得有些徒劳无功,毕竟清政府早已与列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实际上国力早已处于衰弱之中。

然而,护照的出现仍为国家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首先,它培养了大量的知识分子,许多近现代名人曾通过清政府发放的护照出国留学,学成归国后报效国家。其次,护照也激发了移民潮,尤其是向海外移民的潮流。虽然清朝政府并没有明确支持移民,但随着护照的发放,国民可以合法出国,尤其是前往美国等地,逐渐成为移民的基础。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电影中,常常能看到“华人帮”的身影。许多华人移民早期所携带的,正是清朝时期的护照。尽管清政府反对移民,但由于国力的衰弱,它无法有效阻止这一趋势。那些拿着清朝护照的华人,最终成为了美国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起初,许多人选择移民南洋,即今天的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原因在于距离较近、路途相对容易,且清政府当时并没有足够的资金阻止这一过程。尽管清政府并不支持移民,但移民仍然持续了下来。

这些移民潮的背后,既有商人的身影,也有不少贫苦劳工,尤其是前往美国的华工,他们大多从事铁路建设等艰苦工作。很多人最终未能发财,而是为修建铁路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成为了美国“淘金热”背后的牺牲品。

虽然清朝的护照没有直接改变世界格局,但它为后来的移民潮提供了契机,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今天,许多在海外的华人依然怀念着祖辈所携带的清朝护照,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承载着无数华侨回归祖国的愿望。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清代中国的出入境证件考述——顺议“护照”一词的出现及护照用途》

THE END
0.调查与研究︱帕米尔高原上的嘻哈青年萨尔曼帕米尔高原塔吉克语塔县地处帕米尔高原的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1978年中巴友谊公路修通之前,从喀什到塔县骑马翻山要走上几天几夜,行路十分艰难,因此塔县与内地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很少会有人员往来。 直到今天,塔县最有效的宣传话语仍然停留在1963年的反特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取景地在jvzquC41pg}t0|npc0ipo7hp1q532:=/263388iqe/og|}prkp994=76:0yivvq
1.西藏拉萨+鲁朗+林芝+巴松措7日(二)◎【大昭寺】注:大昭寺参观执行提前一天微信小程序预约制度,请广大旅游者,接到旅行社相关工作人告之布达拉宫具体参观时间后,按照其工作人员的指定时间,自行在微信小程序【大昭寺官方预约】上预约旅行社人工作人员指定参观时间段,无须网上支付门票费用(三)◎【《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演出地点:拉萨市城关区慈觉林(jvzquC41yy}/v~skw0ipo8yqwt5339598;89
2.我为祖国代言作文(通用29篇)就单单拿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来说,唐朝的妩媚动人,明朝的.温婉贤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吃食这方面,中国那叫一个讲究。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不同的地区做的方式可能还不一样,吃的方式可能有不同。语言可是中国独有的特色,每一种方言都有它独特的韵味,在北方可能会相对豪放一点,在南方会含蓄一点。曾经jvzquC41okv/{~|gpoo/exr1|wuxgw4vwkpjcw4322:83>3jvor
3.北方网2008年03月05日新闻汇总[1355][体育节拍] 香港女乒08等待特赦 护照问题让多名主力恐无缘北京 2008-03-05 17:07 [1356][体育节拍] [爱波网]03-05日北京单场推介:皇马取胜难赢盘 2008-03-05 17:07 [1357][IT浪潮] 华硕玩家国度Striker II 790i主板曝光 2008-03-05 17:06 [1358][体育节拍] 篮网球员叹马刺太优秀 赛失利怪罚jvzquC41yy}/gwttvj4dqv3ep1yzu}jo1461:85512;02h722:642>3ujvsm
4.文史丨为什么说玄奘“西天取经”是古丝绸之路上不朽的纪念碑?想当年他是偷渡出国,如今归来,还是要探一探官方态度的。七八个月以后,唐朝的使节带来了唐太宗的敕令,“可即速来,与朕相见”,并安排了沿路的接送事宜。有了这道手谕,便了却了玄奘的一切担心。公元645年,玄奘在离开祖国近20年,历尽磨难后终于回到了长安。长安城一时万人空巷,争睹这位高僧的风采。正在洛阳指挥辽东jvzquC41yy}/ezhd0eun1€jpujo31mfnkunj1;545/71/:>17662;@5are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