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怒江之畔涛声依旧、樱花烂漫。随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傈僳“阔时”节的来临,大峡谷处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珠海一家能源公司工作的90后小伙儿格路华早在“阔时”节前就回到家中,“趁着过节,多到村里作招聘宣传,希望能够动员更多老乡外出务工,看看外面的世界。”格路华说。
格路华为老乡提供帮助 供图
2018年,福贡县子里甲乡金秀谷村的格路华抱着“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的心态,成为珠海鹏辉能源有限公司生产线上的一名普通员工。一个偶然的机会,热心肠的格路华成了福贡县劳务服务工作站的联络员,一边在车间里上班,一边为福贡老乡服务成了格路华的日常。
“以前在家种玉米,一年也就能收4、5000元。现在外出务工,一个月都能拿到5000至7000元”看到老乡的收入成倍增加,格路华喜在心里。2020年,带着在珠海挣到的工资,格路华回到了福贡县,自告奋勇成为一名“劳务经纪人”,接下了带领村民走向幸福生活的接力棒。
到村里开展外出务工政策宣传 供图
“刚开始选择成为劳务经纪人时并没有想太多,但真正做了才发现需要操心协调的地方有很多。”格路华坦言,除了宣传政策,岗位安置、调配,还会带着老乡去看病,除此以外还要经常处理各种特殊情况。“老乡是跟着我出来的,那我就是他们的‘娘家人’,不仅满足用工企业的需求,也要打消老乡在外务工的顾虑。我觉得这就是作为劳务经纪人的意义所在,我也愿意继续做下去。”如今,格路华离开了车间作业,成为一名公司人事部主管,他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参加招聘会的村民 供图
在格路华的动员下,愿意走出大山、前往珠海务工的村民人数越来越多。从2020年至今格路华共带动3000余名怒江老乡外出务工。“以前由于山高路远等原因,我们怒江老乡比较封闭自己,对外出务工有顾虑。如今交通方便了,随着政府加大劳务输出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大家敞开了拥抱外面世界的怀抱,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即使不识字也可以安心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工作。”格路华说。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劳动力58176人(脱贫劳动力39304人),转移就业49658人,就业率85.35%,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4939人,就业率88.89%。其中县内就近就地就业33697人,县外省内就近就地就业1754人,省外转移就业14207人,脱贫劳动力省外转移9606人。“我们将持续瞄准‘阔时、元旦’双节人员集中时机,通过政府有序输出一批、务工能人帮带一批、用人公司直接招录一批、中介公司推荐一批的输出模式,以小规模、分批次等方式,实现‘点对点、人带人’组织化输出,畅通‘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就业通道。”福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兴忠表示,下一步福贡县将继续依托省内省外协作,为外出务工人员搭建就业平台,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输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福贡县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宇丹 杨吉娟 李寿华 马喆 普孟秋 吴沛钊 李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