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劳务派遣劳务分包劳务输出劳务外包,不再傻傻分不清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本文中,小编将尝试尽量使用简洁的表达方式,说明其关系。

一、劳务派遣

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而来的名词。

其形式可以理解为企业把员工出租给另一个企业。

举例:某市某劳务派遣企业招聘了中专女生小A,派到中国移动从事客服工作,中国移动给小A分配工作,并按照协议支付薪酬给劳务派遣企业,劳务派遣企业将薪酬发给小A。

二、劳务分包

依据《建筑法》而来的名词。

其形式可以理解为企业替另一个企业干活。

建筑行业中,有三类企业,总包、承包和分包,在资质标准上的学名是施工总承包序列、专业承包资质和施工劳务序列。

举例: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具有总包资质的W公司,W公司又发包给A公司、B公司、C公司等若干承包资质的公司及D公司、E公司等分包资质的公司。

整体模式就是项目开发商——总包企业——若干专业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

三、劳务输出

各类法规、文件中对此名词解释不同。

《沈阳市民间劳务输出试行办法》认为,个人到境外工作属于劳务输出。

《河北省劳务输出五年规划》认为,跨县以上行政区划工作属于劳务输出。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劳务输出,乡镇职业介绍所和村就业服务站也属于劳务输出工作。

《劳动部关于做好创建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工作的通知》认为,培训、服务、管理和维权都是劳务输出中的部分。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认为,劳务输出并不是含义明确的词语,而是社会经济中形成的约定俗称的词语,不同情况下所指含义并不一样。

因此,劳务输出不适合用于企业经营范围表述,应按照企业具体的经营事项申请明确的经营范围。

四、劳务外包

依据《合同法》而来的名词。

其形式与劳务派遣很容易混淆,在实务中也很难区分,但确实有其不同点、

劳务外包一般包括业务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技术流程外包三类,即BPO、KPO和ITO。其区别之一在于项目方是否介入工作,即是否管人,不管人就是劳务外包、管人就是劳务派遣。除此以外还有其他区别,不一一表述。

不详述的原因是登记中无需判断其分类,只要是劳务外包企业,登记机关只需按照其实际经营事项核定经营范围即可,无需考虑是否与劳务有关。

举个简单的例子,批发商委托零售商卖方便面,那零售商的经营范围不会写销售服务外包,而是直接写零售方便面。

同理,如企业接受外包委托生产板凳,经营范围就是生产板凳,接受外包委托从事数据录入工作,那经营范围就是办公服务相关经营范围等。劳务外包只是企业间的合同关系,并不是被委托企业的经营范围。

受委托生产或服务,与未受委托生产或服务,在经营范围核定上,没什么不同,只要确定其生产或服务的项目为经营范围即可。

当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有“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知识流程外包”的表述,这与2011年分类修订时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推崇服务外包有关,社会上一度对这个词的认识达到了迷信的程度。

小编认为,行业分类中这几句表述并不科学,也不严谨,与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相悖,不建议轻易使用。

关于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外包业务,如何外包业务,能够在何种范围内外包等问题,涉及较多,不能详述。

综上,劳务派遣、劳务分包、劳务输出、劳务外包这四个表述是经常遇到且容易混淆的。

THE END
0.国际劳务输出手续是什么,劳动输出的方式有哪些劳动输出的方式有哪些国际劳务输出需办护照等手续,依据《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等规定,需合法选择外派jvzquC41ejooc7kkpfrby7hp1cyl1zzguvopph;92;<7;>3jvor
1.国际劳务输出实务实务本书介绍了亚洲各劳务输出国关于劳务输出的政策,法规和具体做法, 并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列举了各国的劳务合同样本.傅涛水利电力出版社水利电力出版社傅涛. 国际劳务输出实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4.傅涛.国际劳务输出实务[M]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jvzq<8444442;@34244448trce5cqxp15:=47;Dinqhbn\jctenXc‚Bvkvrf
2.国际劳务输出范文12篇(全文)因此, 将剩余劳动力的一部分以国际劳务输出的形式进行空间转移, 不但缓解新县失业问题, 减轻就业压力, 促进社会稳定, 减少装备这些劳动力所必需的投资, 而且将会大大缓解新县境内生态、资源环境压力, 有效整合耕地, 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从而有利于县域经济平衡和协调发展。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qmpozu?r0jvsm
3.劳务输出产业链:从招聘到境外管理的商业模式分析加强与目的国本土企业的深度绑定,从“人力输送”升级为“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五、结语 劳务输出产业链本质上是全球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体现。其商业模式虽以中介服务为核心,但成功关键在于构建从国内招募到境外落地的闭环服务能力。唯有兼顾效率、合规与人文关怀,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劳务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jvzquC41yy}/epqy|l4dqv4pgyy0497733671;976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