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近期大热电视剧《繁花》迎来大结局,剧中上海股市风云变幻的精彩博弈也告一段落。
剧中代码为“XXX601”、“XXX603”的“繁花概念股”也持续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发现,繁花概念股背后是A股历史上首批“吃螃蟹”的“老八股”。
所谓“老八股”,指的是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时率先挂牌上市的8家公司。除了爱使电子外,还有申华电工、飞乐股份、飞乐音响、豫园商城、真空电子(现为:云赛智联,600602)、延中实业(现为:方正科技,代码600601)和浙江凤凰。
自上交所1990年开业,“老八股”们已走过34个年头,股票代码依旧流传至今,不过几经沉浮,今日站在股民眼前的已不再是从前的“传奇”。
1.真空电子
“1992年的上海,霓虹养眼,万花如海;股票是最新的热点……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抓住了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人生。有人乘风而起,有人半日归零。”作为年初第一部“爆款”电视剧,《繁花》剧中与股市相关的剧情,不仅登上多个热搜,还频频在资本市场引发热议。
主人公“宝总”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于一只名为“电真空”的股票,靠着第一桶金,阿宝一步步成为叱咤上海滩的金融大鳄“宝总”。
“电真空”原型为“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它是中国首个将国有大型和中型企业改成股份制的案例,由原先的上海灯泡厂等几家工厂联合成立,当年的股票代码为600602。该股不仅是沪市“老八股”之一,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第一只B股,并在1992年成为千元股。
自2001年6月起,“电真空”名称变更为广电电子,后又变更为仪电电子。在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正式变更为现在的云赛智联。
2023年10月,云赛智联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预计全年也会保持增长。
随后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6 亿元,同比增长19.67%,归母净利润1.56 亿元,同比增长2.20%;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8 亿元,同比下降0.23%,归母净利润0.63 亿元,同比增长2.43%。
同时,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20家公募旗下共计33只产品重仓云赛智联,其中广发基金重仓最多,合计持股1335.77万股。
不过,从表现来看,云赛智联股价自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下挫,截至1月10日收盘,报10.42元,跌3.52%。
2.延中实业
在《繁花》剧情的后半段,强募杰带领其私募基金“南国投”,从深圳股票市场转战上海股票市场,自此掀开剧集又一高潮点“宝瀛之战”。
起初,强募杰利用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二级市场大量购买瀛洲实业的股票,持股比例迅速攀升至举牌线。他意图通过持续增持股份,实现对瀛洲实业的强行收购,成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在此之前,李李告知宝总强慕杰要买公司借壳上市,经宝总分析,股票代码 “603”、“601” 公司或是强慕杰的收购对象,由此“宝瀛之战”正式打响。
剧中的这只“601”,原型是“老八股”之一的延中实业,也就是现在的方正科技,依靠复印机制造行业起家。1993年,深圳宝安集团通过二级市场举牌上海延中实业,打响了新中国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第一枪,史称“宝延风波”。最后在证监会的协调下,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
1998年,方正集团获得“延中实业”控股权,随后将计算机硬件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变成了如今的“方正科技”。
2023年三季度报显示,方正科技单季度营业利润1.21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03元,最新市盈率78倍。公开资料显示,方正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和销售PCB产品,互联网接入服务,IT系统集成及解决方案。
同时,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富国基金、宝盈基金、中银基金、天弘基金4家公募旗下共计8产品重仓了该股,其中孙权旗下的富国新兴产业持有3090.4万股,新进方正科技前十大流通股东。
3.爱使电子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爱使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爱使电子有限公司)于1985年1月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30万元,是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也是上海市首批股份制试点企业和股票上市公司之一。
由于其全流通的特质,爱使股份股权相当分散,股权控制最不稳定。仅在上市后的10年内便五易其主,自然人胡兴平、辽宁国发集团、延中实业(600601)、天津大港油田、明天系相关企业先后入主爱使股份。
2010年以后,随着国内产业不断变化,爱使股份在经营方面出现了不稳定态势,主营业务出现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到了2014年,公司全年净利润直接亏损达到1.37亿元。
为了“自救”,2014年11月,爱使股份被游久游戏借壳,公司主业也从煤炭行业变为游戏。
4.飞乐音响
事实上,上海“老八股”之一的飞乐音响才是新中国第一只股。
1984年7月,上海颁布了一个地方性法规《关于发行股票的暂行规定》,上海飞乐电声总厂抓住机遇,第一个“吃螃蟹”。
就在这一年的11月14日,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批准,由上海飞乐电声总厂、飞乐电声总厂三分厂、上海电子元件工业公司、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信托公司静安分部发起设立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11月18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在武夷路174号正式开业,并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总股本1万股,每股面值50元,共筹集50万元股金,其中35%由法人认购,65%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俗称“小飞乐”。
1990年6月,“飞乐音响”股票转至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批上市交易,成为上海“老八股”之一。“小飞乐”的成立和股票上市,标志着国企改革进入以产权为重心的阶段。
上市以来,飞乐音响业务多次转型,从最早的音响生产销售,到IC卡业务,2002年收购上海亚明灯泡厂后进入照明产业,聚焦LED照明产业。
Choice数据显示,在1990年公司上市后的十多年内,飞乐音响依靠内生和外延式发展,其营收和盈利总体处于一条长期上升通道中,而公司股价也曾在上市后的头10年走出一轮大牛市。
根据公司早前发布的公告,2020年飞乐音响实现营业收入44.33亿元,同比减少22.5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1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16.8亿元,扭亏为盈。
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3.34亿元,同比下降27.07%,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4.5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12元。
5.豫园商城
在这样的交易机制推动下,“老八股”中诞生了万元股。它就是“豫园商城”,公司全称上海豫园商城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股票市价突破万元,创下了中国证券交易史至今未能突破的记录。同月,经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批准,同意在上市公司“豫园商场”股份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豫园商城”。
2017年,“豫园商城”更名为“豫园股份”,次年完成与复星集团重组,复星对豫园股份的持股比例上升至70%。
2023年三季度报显示,豫园股份实现营业收入395.48亿元,同比增长15.57%;归母净利润22.35亿元,同比增长186.14%。
尽管财报上有着亮眼的表现,但自2022年以来,豫园股份开始不断售卖资产缓解来自债务和利润方面的压力。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豫园股份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及票据分别高达90.61亿元、90.74亿元,资产负债率依旧在69%以上,账上货币资金为108.66亿元。
6.申华电工
如同“豫园商城”一样,当年的上海“老八股”如今大多“改头换面”。其中,申华电工,全称上海申华电工联合公司,当年的代码为600653,以生产经营漆包线为主业,2003年被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收购,如今简称为“申华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申华控股自2010年以来扣非净利润多为负值,有较大的退市压力。其2023年三季度业绩公告显示,前三季度营收约38.15亿元,同比减少17.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6981万元,同比减少120.73%;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359元,同比减少121.6%。
对此,申华控股表示,营业收入变动原因为4S店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导致收入成本及销售费用均有所下降。净利润变动原因则是本期受销售规模下降,致本期较上年同期利润下降。
7.飞乐股份
1987年,上海飞乐电声总厂改制为上海飞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中国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俗称“大飞乐”。
2014年,曾经的千元股飞乐股份重组,从事安防产品制造的中安消借壳上市。然而,正是这次重组,让中安消深陷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并被强行ST。截至1月10日收盘,ST中安股价已跌至2.39元。
8.浙江凤凰
与前述七只“老八股”不同,“浙江凤凰”是“老八股”中唯一一家非上海本地企业,全称为浙江凤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洗涤和个人洗护用品。
公开资料显示,自1992年开始浙江凤凰业绩逐年滑坡。1997年底,浙江凤凰被华源集团兼并,2001年更名为华源制药,之后又经历“*ST华药”“*ST源药”“S*ST源药”“ST博元”。
历经数次易主、更名后,2016年*ST博元因重大信披违法被强制退市。600656的代码因此成为A股强制退市第一股,打破了上市公司“不死鸟”的神话。
潇湘晨报记者李轩子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