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唐人街的福建社区中一个重要人物,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很难用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论调去判断,她两者兼有。
——《蛇头》
萍姐,全名郑翠萍,作为一名在美华裔,她通过经营一个国际人口走私网络、以参与并组织非法移民,而成为福建、多伦多乃至纽约唐人街中权势极大的蛇头,更是被圈中的人誉为“偷渡皇后”。可归根结底,她的一生,恰似应了一句绿林豪杰,侠肝义胆却剑走偏锋,褒贬不一只余轻叹痛惜。
梦,心之向往
十五岁初中毕业后,郑翠萍便出门打工以补贴家用,而她在香港远洋货轮做海员的父亲郑济良,却也在此时借船停靠纽约港口,在码头工人和搬运工人卸载货物杂乱之际,跳下甲板,偷偷滞留在美国。
为了实现梦想,一九七三年,郑翠萍毅然离开了生活24年的小渔村,拖家带口移居到香港,并开起了百货商店。郑翠萍虽没多大文凭,可商业头脑却是天生的,凭着左右逢源的本事,她的生意愈加红火,服装工厂都开到了深圳。
一路跌爬滚打能走到这步,郑翠萍已然是成功的,但父亲信中对美国的描叙却仍吸引着她的心,于是她的丈夫便沿着岳父当年的路线坐上一艘香港的商船前往美国,可两年以后,美国移民归化局便将其拘捕并遣返回香港。
郑翠萍的梦想似乎行到了尽头,她只能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九八一年的六月,一对美国老夫妇到香港旅游,因在郑翠萍经营的商店购物而与其结识,在闲聊中得知其心中的美国梦后,热情地表示可以让她以“保姆”身份一同去美国。
于是在同这对夫妇道谢后,郑翠萍立刻前往香港的美国领事馆申请签证。其实郑翠萍与许多福建的母亲并无两样,只是她的心中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梦,并且她也一直不曾忘却,在移居美国后,次年她便将丈夫与孩子也一齐接到了美国。
行,步入歧途
与许多初来乍到的人一样,几乎不懂英文的郑翠萍在唐人街、曼哈顿华人聚居区的东百老汇路又做起了服装生意,以及一家福州小吃店。
后来,郑翠萍应一些亲朋好友的请求,帮助在美国方面接应一些偷渡者,那时一次也不过十人左右,并且他们大多都要给郑翠萍一两万的偷渡费。久而久之,郑翠萍的胃口被喂大了,聪慧如她,立刻从中看到了商机,立一步步开始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偷渡王国。
但郑翠萍知道以一己之力是无法办成此事的,于是她开始与黑帮福清帮的老大郭良琪合作,以船运方式几百人,几百人的偷渡,偷渡费也水涨船高升到了三万。不仅如此,她为了吸引到更多客源,在老家修建了一座四层高的小洋房,华丽光彩一时令乡里乡亲都向往起了美国。持续到一九八零年代中后期,其村所在的亭江镇近乎于十室九空,或富、或贫都通过郑翠萍的非法途径偷渡到美国打工生活。
在这里,他们的储蓄渐渐多了起来,却又苦于不知怎么将钱寄回老家,郑翠萍再次抓住机遇,在百老汇大街买下一栋楼,专门为这些同乡们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并寄回老家,只是她本人却要收取其中百分之三作为手续费。
而在当年,郑翠萍几乎垄断了福州一带的汇钱网络,并且,郑翠萍又会借钱给那些付不起偷渡费的华人,并按年收取高达百分之三十的利息。
为此,在闽籍社团里,欠她钱的大有人在,不久她就以同乡会名义,用一万美元买了间办公室,作为人口走私活动的中心。
但不同于其他牟取暴利的投机者,郑翠萍十恶不赦所得钱财大多会回流到福建,她会在破旧的渔村修建房屋、学校,哪怕其中有蛊惑人心向往美国的成分,但不置可否的,她的行径为后一辈的带去了知识与更广阔的眼界。
罪,只求解脱
只是,在这场关乎权财的追逐中,她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
一九九三年,偷渡者的货船在行至肯尼亚的小岛附近搁浅,几百号人被困。不得已,郑翠萍联系郭良琪,请求其帮忙再购买一只船,谈妥价格后一艘名为金色冒险号的锈迹斑斑的船,载着这些心怀梦想的偷渡者们再度起航,这个梦幻的名字为郑翠萍的王国时期划上了句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船安全到达海岸后,却没有快艇接应,无奈之下几百号人只能集体跳海游到对岸,其中造成了十人死亡。这件事引动了美国警方,郑翠萍及同伙遭美国警方抓捕,并在香港方面的帮助下成功将其诱捕。
郑翠萍还是入狱了,在狱中她两年内连减十七磅,终在二零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因癌症抢救无效死在德国狱中。
五月二十三日,纽约唐人街上,郑翠萍的出殡仪式传统而盛大,并且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人奏响哀乐,在这片哀恸中,有人痛哭流涕,有人嗤之以鼻,有人不为所动,亦有人若有所思。
结语
郑翠萍的做法是圆了一些人的梦,但我们要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人人都学郑翠萍,或许世界迟早要乱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