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小新”联合20家中央企业
每天在@国资小新 微博平台
发起转发抽奖活动
为网友送上年货大礼包
今天
国资小新携手 中国三峡集团
在@国资小新 微博平台抽取
送上 「“三”阳开泰 大礼包 」
脱贫地区老乡们准备的
特色年货已经备好
等你把爱带回家!
如何参与“央企大拜年”
20天不间断抽奖?
打开新浪微博
关注@国资小新 微博账号
+转发当日置顶微博
即可参与抽奖
这份「“三”阳开泰 大礼包 」
是三峡集团携手定点扶贫县的父老乡亲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成果体现
今天,和小新一起
回顾 三峡集团精准扶贫之路
中国三峡集团因兴建三峡工程于1993年成立,经过27年多的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业务遍布国内31 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全球4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12 月,三峡集团被纳入中央企业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截至2020年底,三峡集团总装机规模876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5%;年发电量3305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发电量稳居国内第一。
多年来,三峡集团在做强做优做大主业的同时,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自觉投身国家扶贫开发事业,扎实开展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云南四川少数民族帮扶、援疆援藏援青和库区移民帮扶等工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 86.4亿元,实施帮扶项目 1420多个,成功助力4个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县、1个中央单位对口支援县和一批省级定点扶贫县、对口支援县脱贫摘帽,成功帮助四川凉山彝族和云南怒族、普米族、景颇族4个少数民族实现整族脱贫,高质量兑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查看三峡集团扶贫工作成果展↓
全力做好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统考题”
自2002年起,三峡集团开始定点帮扶重庆市巫山县和奉节县、江西省万安县、内蒙古巴林左旗等4县(旗)。累计投入资金 8.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 298个、委派挂职干部38人次,从产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消费帮扶等方面全方位助力4个县顺利实现脱贫出列。2018、2019连续两年,三峡集团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考核中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并位居中央企业前列。
重庆市巫山县
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是三峡移民重点县之一,面积2958平方千米,辖26个乡镇、339个村(居),总人口65万。曾有贫困村120个,贫困人口90642人。自2002 年以来,三峡集团始终把定点帮扶巫山县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先后向巫山县派出挂职干部13人,投入扶贫资金2.3亿元、实施扶贫项目92个,倾力打造三峡—巫山旅游扶贫线路,设立三峡医疗救助基金,实施重大投资项目等,助力巫山县于2018年实现高质量脱贫。2019年巫山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4元,较2003年增长396.71%。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重庆市奉节县
奉节古称夔州,今誉诗城,幅员面积4098 平方千米,辖33个乡镇(街道)、314个村、76个社区,总人口107万。奉节县也是三峡库区移民重点县之一,自2002年以来,三峡集团先后选派16名扶贫干部到奉节挂职,投入扶贫资金2.2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94个,在教育帮扶、医疗济困、助推基础设施建设、帮助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 年4 月,奉节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46元,较2003年增长676.48%。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江西省万安县
万安县地处江西省中南部,面积2051平方千米,人口约32万人。万安是“革命老区,红色摇篮”,孕育过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诞生了康克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多位开国将军。自2003年以来,三峡集团累计选派3名挂职干部,投入帮扶资金2亿元,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产业等方面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助力该县于2018年7月顺利实现脱贫。2019年该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10元,比2003年增长803.64%。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内蒙古巴林左旗
巴林左旗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是“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契丹文明”发祥地,蒙古马精神的原乡,总面积6644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7个镇、2个乡、2个苏木,总人口约36万人。自2003年以来,三峡集团累计选派6名挂职干部、投入帮扶资金2亿元,精心组织实施了教育、医疗、基础设施、产业等一批民生项目。2019年,巴林左旗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1元,较2003年增长498.8%。2020 年3月,巴林左旗正式宣布脱贫摘帽。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全力做好
滇川少数民族帮扶“自命题”
2016年,在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三峡集团主动请战帮扶云南怒族、普米族、景颇族和四川凉山彝区彝族4个少数民族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36亿元、委派挂职干部18人次,建成三峡新村80个,新建、改造住房3.98万户,新建、硬化道路2498公里,培训贫困劳动力1.3万人次,直接和间接惠及人口超过 27万人,助力4个少数民族实现“一步跨千年”的整族脱贫,创造了具有三峡特色的“整族帮扶、整族脱贫”的典型扶贫案例和模式。
全力做好
援疆援藏援青“必答题”
自2006年起,三峡集团对口支援新疆皮山县,先后委派挂职干部9批次22人次、援疆教师6人次,累计投入 1.5亿元、实施项目 95个,皮山县于2020年11月实现脱贫摘帽。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 4.5亿元,支持西藏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墨脱县安居工程、28县供排水工程建设,定向培养西藏大学生。在青海,无偿援建户用光伏发电系统7152套,一举解决海西州2万多农牧民用电难问题。
▲三峡集团在皮山县实施教育援疆计划,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皮山籍农牧民大中专学生教育助学,目前已惠及皮山籍学子4000多人
全力做好
库区移民帮扶“特色题”
三峡集团始终铭记库区移民为国家水电工程建设所作的突出贡献,多措并举助力库区移民快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在三峡库区,除按国家规定从发电收入中计提库区基金支持库区发展、支持三峡后续规划外,累计投入 10亿多元帮助三峡库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培育等。在金沙江库区,主动从已投产电站发电收益中计提基金,支持移民后扶,如今的库区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库区移民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奔小康。
▲三峡集团投入1800万元,在金沙江库区设立的“三峡种子基金”,已帮助2100户、2.2万名移民走上致富路。
聚焦教育
志智双扶
三峡集团始终把教育扶贫摆在优先位置,先后新建扩建幼儿园25所、小学87所、中学50所、职教学校10所,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在金沙江库区投入 8848万元实施“三峡奖学计划”“三峡班班通”“三峡励志班”“三峡烛光行动”等品牌项目,累计资助大中专学生18940人次、捐赠多媒体教学一体机842套、开办“三峡励志班”22个、支持支教老师528人,惠及6万多学子。
▲连续多年举办“三峡娃娃行——宜昌水电夏令营”活动,让帮扶地区的孩子走出大山、体验大国重器、激发心中梦想。
守护健康
兜底保障
三峡集团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役,新建贫困地区县医院 16所、乡镇卫生院 28所,新建扩建村卫生室 58所,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投入 1.6亿多元,在重庆奉节县和巫山县、江西万安县、内蒙古巴林左旗分别设立三峡集团医疗救助基金、代缴商业补充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惠及四县(旗)23万贫困群众;连续10年开展“幸福微笑”公益活动,累计帮助600多位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进行整形修复手术和康复治疗。
▲三峡集团在重庆巫山和奉节设立医疗救助基金,对贫困患者多重保障报销后超过总费用10%的部分给予兜底救助。
住有所居
保障安居
三峡集团坚持把安居扶贫作为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其中,在云南、四川4个少数民族聚住区新建、改造住房 3.98万户;在西藏援建墨脱幸福安居工程和亚东村“小康示范村”503户;在重庆巫山县建设 4个生态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搬迁户394户1704人;在湖北长阳县实施危房改造惠及7个乡镇743户贫困群众。
▲三峡集团援建的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知子罗村。
聚焦特色
扶持产业
三峡集团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开展产业扶贫。其中,投入 10.64亿元,参与央企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助力贫困地区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投入 5亿元,支持重庆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投入 4378万元,助力重庆巫山县旅游业高质量快速发展,2019年成功引流20万游客到巫山旅游,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亿元。
对接市场
消费扶贫
三峡集团将消费扶贫作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手段,通过全员动员、每月督办、线上线下和内外结合、直播带货、加强微商培训、帮助帮扶地区建设农产品标准产业园等方式方法,累计采购或带动合作单位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超过 1.2亿元,千方百计助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其中2020年直接购买和带动合作单位消费达 6631万元,有效遏制因疫致贫返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