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半个世纪揭秘底层华人移民现状:在古巴,有华人血统是荣幸的刘博智何秋兰

当我们以为海外华人都过着富裕生活时,古巴的华人移民却用一生的贫困诠释着什么叫做文化坚守。他们住在简陋房屋,靠政府 微薄补助度日。

更让人震撼的是,连纯种古巴白人也会因为被华人收养而深感荣幸,甚至学会粤剧、说着流利广东话,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回中国 祭祖。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文化认同超越了血缘关系?这种 精神传承又有着怎样的时代意义?

被遗忘的漂泊者,却守住了最珍贵的东西

回到1840年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鸦片战争的炮火不仅轰开了国门,也把无数普通百姓从家园中连根拔起。

战争就像一场大火,烧毁了家园,也把人们吹散到世界各个角落。那些背井离乡的华人,大多是最底层的苦力,既不会外语,也没有合法身份。

从1847年到1874年的短短二十多年间,超过14万华工被贩卖到古巴这片陌生土地。他们在糖厂、码头、矿山做着最危险最辛苦的活儿,只为了能活下去,给家里寄回几个钱。

摄影师刘博智的镜头告诉我们,这些被遗忘的漂泊者并没有在苦难中迷失自己。相反,他们把文化传承看得比命还重要。

走进任何一个华人家庭,你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

厨房里那块厚实的实木砧板,是从家乡带来的习惯,在满是硅胶薄板的异国显得格外珍贵。墙上挂着 关公像,桌上摆着祖宗牌位,还有那本泛黄的黄历。

这些东西在外人眼里也许不值几个钱,但对这些华人来说,却是全部的精神寄托。它们像一根无形的线,把漂泊的心牢牢系在遥远的故乡。

刘博智曾经遇到一位老华侨林伯,他是抗战时期出海的,当时家中还有老母和怀孕的妻子。

听人说外国挣钱多,就跟着去了,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几十年音讯全无。

为了能回乡团聚,林伯把所有和移民有关的新闻剪报都贴在墙上,每天盯着看,希望有一天能找到回家的路。

可是在那个年代,中美民间还未正式通航,林伯的团圆梦只能一天天地等下去。

这样的故事在古巴华人中并不少见。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怀念家乡,保留着故乡的风俗,摆香案,供祖宗,贴年画,过春节。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他们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片生养他们的土地。这种坚持,这种守望,就是华人文化基因最真实的写照。

她是个白人,却比很多华人更像华人

如果说华人移民的文化坚守已经让人感动,那么何秋兰的故事更是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这是一个纯种古巴白人,金发碧眼,从血缘上和中国没有任何关系。但她却成了当地最地道的粤剧花旦,说着一口流利的台山话。

何秋兰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一个月大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四处乞讨。在最绝望的时候,一个叫方标的华人收留了她们母女。

方标不仅娶了她的母亲,还给她取了何秋兰这个中国名字,把她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疼爱。

从五岁开始,方标就教她学习粤剧,教她说中文,教她做正宗的广东菜。

何秋兰八岁就进了戏班,十五六岁成为花旦。《白蛇传》《帝女花》这些经典剧目,她张口就来,韵味十足。

刘博智第一次见到何秋兰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位金发碧眼的女士虽然和他肤色不同,但言谈举止就像一个地道的广东女人。

她广东话讲得比很多华人还标准,烧的一手好菜,价值观也和华人没什么不同。最让人感动的是,她爱吃豆豉排骨炒苦瓜,要喝北芪防党煲鸡汤。

除了容貌,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华人的影子。文化认同就像是心里的一盏灯,一旦点亮,血缘什么的都不重要了。

在她家里,何秋兰拿出一沓发黄的旧纸,上面写满了手抄曲本。王宝钏、火网焚宫十四年、西厢记,有些还夹杂着西文拼音读法。

她一边翻一边哼唱,刘博智一下就听出了其中的粤曲调调。在香港茶楼里,这样的曲调司空见惯,但在万里之外的古巴听到,却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当刘博智问起她的梦想时,她的回答更是出人意料:去中国的开平石塘里,替养父拜山。

和她的养父方标一样,这个白人女子也从来没有加入古巴国籍。在她心里,自己就是中国人,哪怕从来没有踏上过那片土地。

后来在刘博智的帮助下,何秋兰终于踏上了回乡路。当她站在方家祖坟前,唱起养父教给她的第一首粤曲《卖花女》时,台下的广东老乡都听呆了。

从活下去到寻根源,他们的心路历程让人深思

时代在变,华人移民的心态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前是为了活命,现在是为了活得明白。

早期的华人移民,能活下去就已经满足了。他们在异国他乡做着最底层的工作,省吃俭用把钱寄回国内,自己却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

但今天的华人移民不再满足于仅仅活着。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交通通讯的发达,他们开始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满足。

刘博智在拍摄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华人后裔开始主动寻找自己的根在哪里。

广东人吴帝胄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的父亲年轻时来到古巴打拼,最终在古巴娶妻生子。

从出生到81岁,吴帝胄一直生活在古巴,但他始终没有加入古巴国籍。在他心中,祖国一直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当吴帝胄第一次见到刘博智时,两人一见如故。因为从未去过中国,所以他对祖国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通过刘博智的讲述,吴帝胄的思乡之情越发深重。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在晚年时独自回到了中国,并最终在中国去世。

出于对父亲的思念,也出于对祖国的眷恋,吴帝胄一直在寻找机会回到祖国看看。

2014年,在刘博智的帮助下,81岁高龄的吴帝胄终于踏上了回乡路。当他第一次看到属于中国人的房子,第一次走在广州的街头时,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表。

他见到了自己最小的姑姑,虽然比自己还小20岁,但血缘的力量让他们很快就亲近起来。

走在广州街头,听到中文歌,看到中文字,哪怕听不懂,他也觉得格外亲切。这就是文化认同的神奇力量。

据统计,全球华侨华人约6000万,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早期劳工移民不同,当代华人移民呈现出高学历、高技能的特点,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反而更高了。

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的研究表明,海外华人保持文化认同的比例正在上升。

数字化时代让海外华人与祖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云端寻根"成为新趋势。寻根就像治病,不治好心病,身体再好也不痛快。

这种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体现了新时代华人移民的价值觉醒。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在经济上成功,更要在精神上找到归属。

每个华人都是文化的种子,该在哪里生根发芽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中国人做事就要聚焦中国人的问题,如果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去关注这些,别人就更不会关注了。"这句话道出了每个华人的文化责任。

刘博智自己就是移民的后代。祖籍广东,生于香港,长在美国。少年时代沦为底层移民的经历,让他深深理解那些漂泊者的心情。

正是这种感同身受,让他决定用镜头记录底层华人移民的真实生活。50多年来,他走遍世界各地,拍下了千千万万个华人移民的故事。

在他的镜头下,这些华人移民无不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们虽然贫穷,但精神富有;虽然漂泊,但心有所归。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专家认为,文化认同超越血缘关系是华人群体的独特现象。这种现象在全世界的移民群体中都极为罕见。

中山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研究显示,即使是第三代华人,他们的文化寻根意识也在复苏。

《华人移民研究》期刊的多项研究证实,经济困难并不会削弱华人的文化认同,相反,困境往往会强化这种认同感。

这说明什么?说明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活在每个华人心里的血液。

海外华人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他们建立孔子学院,开办中文学校,传播中华文化。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华人在住在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持续增强。

但文化传承不能只靠少数人的努力。每一个华人都是文化的种子,都有责任让这些种子生根发芽。

你可能不是摄影师,但你也可以做文化的记录者。你可能不是老师,但你也可以向身边的人讲述中华文化的故事。

在古巴,拥有华人血统被视为一种荣幸。这种荣幸感不是天生的,而是一代代华人用自己的行为赢得的尊重。

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华人文化传承与创新将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议题。这既是机遇,也是责任。

当我们在思考华人文化的未来时,不妨问问自己:在我心里,什么是最值得传承的中华文化?我准备如何把它传承下去?

文化传承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每个华人的终身使命。

结语

文化的力量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它不看你的血缘证书,不查你的户口本,只要你用心去接受它、传承它,你就是它的孩子。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华人的文化寻根不再是个人的怀旧,而是连接世界与中华文明的桥梁。这股力量正在改变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THE END
0.缅怀先侨激励后世19世纪中国人移民巴西史成书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郭昊):由前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领事陈太荣、刘正勤夫妇二人历时16年编写完成的《19世纪中国人移民巴西史》近日正式出版。全书共分九章,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实地考察的结合,还原了19世纪第一批到达巴西的中国先侨们的奋斗历程。移民史一书的出版填补了中巴两国对于这段历史记述的空白jvzquC41pg}t0|npc0io1;539/6:/;:1fgzbku2kh{sfu€h;98<6:93f0jznn
1.巴拉斯港(PuertoVaras)是由19世纪中叶涌入智利的德国移民在1852巴拉斯港(PuertoVaras)是由19世纪中叶涌入智利的德国移民在1852年联合当地人建立的。之所以被称为“港”,并_新浪网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295>63:9ar7?e:mk3c288299t;v4ivvq
2.在19世纪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移民到俄勒冈的美国人比起移民到在19世纪4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移民到俄勒冈的美国人比起移民到加利福尼亚的多出10倍。然而,这种情形在1848年1月之后骤然改变,当月,瑞士移民约翰·苏特(Johann A. Sutter)在位于内华达山脉脚底自己的锯木厂里发现了黄金。在关于早期移民一夜之间变成巨富的新闻报道的鼓动下,一场疯狂的淘金热便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jvzquC41zwkrk~3eqo54;B8;24>1387434?:3@7
3.欧洲一体化中的移民流动SwaniePotot欧阳秀琪SwaniePotot另外,本报告具体谈论了东欧罗姆人移民,该群体在欧洲的移民规模虽较小,但已成为当今欧洲社会的热点话题。法国罗姆人的处境反映了经济社会多元化的欧盟内部人口自由流动的困境。 一 旧欧洲移民史 (一)1800~1945年 19世纪欧洲移民历史中最突出的现象是涌向美洲大陆的移民浪潮,该移民群体数量约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0%。[jvzquC41zkgozrfq0uybr7hqo0io1lfvcnuh1>75;4?50qyon
4.李安山:中国国际移民安全问题刍议【内容摘要】进入新世纪,中国移民的存在日益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其安全保护成为中国政府的新责任。由于相关工作涉及中国公民、中国政府、东道国政府等多个主体,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因素,中国政府除了需要尽早公布相关法律外,还应着力健全多主体参与的海外公民风险治理与安全保护机制,并积极培养国际性人才特别是国jvzquC41pg}t0ypw0gjv0ls1ovhepn|135?3hkg62252c372gjf399g56A=70jzn
5.农村社会学所以Pooley和Turnbull指出,逆城市化并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是20世纪下半叶才有的一种社会现象,19世纪的人口逆向流动虽然不像20世纪下半叶那样具有数量上的主导地位,但也是19世纪移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逆城市化的过程并不新鲜,只不过20世纪后半期这一“古老的趋势”大规模扩张了。jvzq<84uqeopnxl{qn4swl3gfw4dp8xjz{p0hƒxjz1tduq}178id8>f44:6d6<78:9?68;8e6c;89l:20jzn
6.英、澳两国向当年强行殖民地移民计划受害者道歉布朗宣布将为“儿童移民计划”正式道歉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综合西方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11月16日向上世纪被强行移民到澳大利亚寄养在孤儿院的英国儿童和在孤儿院饱受虐待的澳大利亚儿童道歉。11月15日,英国首相布朗也宣布,他将向在当年英国“儿童移民计划”中受苦受难儿童正式道歉。 jvzq<84yyy4djrscfcom{7hqo0io1qvil1812B2331771ltpvgtuaA>9:26:0qyo
7.夜雨丨简云斌:万盛的移民文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期间,先后有晋林、平山、兴无三个大型兵工厂迁到万盛,同时,区内还有重庆无专厂、重庆钢球厂等特种企业,以及508库、911库等军用仓库,这些企业的职工共计上万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桐矿务局实行“农转非”政策,企业职工的配偶、子女迁到万盛的达三四万人。这几次工业性移民,极大jvzquC41yy}/ezhd0eun1‚zgfw5xgwmwk1814;229/621=>63:=9ayh0jvsm
8.追寻初心光辉印记|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个举世瞩目的引水工程,一场惊天动地的世纪大移民,像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曲,演奏着中华民族的时代乐章。jvzquC41ycv/2:s{0et0j}rn1pkxu8724351987:1unpy67:59:40qyon
9.旧金山唐人街:东西文明的百年交流(海外学子看海外)旧金山是美国第一座迎来华人移民的城市,这个中文译名体现了当年华人对美国的最初印象:这是财富聚集的地方,也是充满机会的地方。19世纪中期华人移民随着加州淘金热来到美国,勤劳、智慧的他们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并逐渐成为生活相对富足的群体。 然而,美国在19世纪末通过的《排华法案》,将许多生活在旧金山的华人驱逐出自己的jvzquC41pg}t0lhvx0ipo872455158751CXUKRKR4sgiXM~OnFqUPvf6P4915;80ujznn
10.不聊音乐,从二十世纪初移民航运史看《海上钢琴师》到底想表达什么一九零零(1976)8.61976 / 意大利 法国 西德 / 剧情 爱情 历史 战争 /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 罗伯特·德尼罗 热拉尔·德帕迪约1900的意大利语词“Novecento”翻译过来是“二十世纪”的意思。《海上钢琴师》的原著是一篇戏剧独白,名字也使用了“Novecento”这个词。《海上钢琴师》的原著和作者亚利桑德罗·巴里克这两个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668;A691
11.《我知道这是真的》:赎罪百年(我知道这是真的)剧评多米尼克家族移民自意大利,他们的祖父是家族在美国的第一代移民。20世纪30年代的美洲大陆宣扬白人至上主义,祖父多米尼克正是该时期的得益者。多米尼克运用金钱选购妻子,并一再强调要求纯正的意大利血统,避免美洲本土的印第安纳血统。种族上的苛刻流淌在家族的血液里。在多米尼克上小学时,同班里有另一对孪生印第安裔双胞胎,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34=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