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火星!“国家队”拍火星科幻电影,底气来自这里

以火星为主题的科幻电影,被提上日程啦!

上周五,国产科幻片《火星纪元》(暂定名)在京宣布启动,影片预计在2025年上映。

航天领域“全明星”科学家阵容助力《火星纪元》。

前有“国家队”喊话《流浪地球2》,让我们意识到国产硬核科幻的基石是国家实力,后有《火星纪元》启动,航天文化传播“国家队”——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干脆担纲了出品方之一。在出品方中,记者也看到了广东影视公司的身影,即铜马影业(广东)有限公司。

《火星纪元》更是有着航天领域“全明星”科学家阵容组成的顾问团队,其中不乏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小行星探测领域专家李明涛、中国航天科普大使刘勇等。

火星,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在古中国被称作“荧惑”。火星上有生命吗?人类何时能移居火星?对于这个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我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想象。

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

编剧刘毅参与过《战狼》《战狼2》的创作,他笔下的《火星纪元》,是一个发生在22世纪的故事,人类已经定居开发火星,故事的主线则是围绕中国航天火星探索船虬龙18号展开。

现实的底气:一次完成探火“三步走”

可以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火星主题电影,拍摄这部影片的底气何在?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独家采访时认为,首先在于我国已经开展了火星探测计划,圆满完成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更是一次完成探火“三步走”,“这一点,我们在世界上是NO.1,这也说明我国火星探测技术以及对火星的认识已达到一定高度。”

周岫彬。

其次,我国科幻影视制作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从《流浪地球》第一部、第二部可看出这一点,特别是一些大场景的制作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再加上我们航天‘国家队’的参与,使得影片的拍摄更有底气。”周岫彬介绍。

除了科学家团队的深度参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多年来积累的知识库,每年都举办的中国航天文化创意大赛征集的好创意、好素材,都可以转化到电影内容的创作之中。周岫彬还发现,孩子们关于火星家园的设计等方面的奇思妙想,也可以适当融入其中。

正在剧本探讨阶段的它,多大程度上会运用天问一号探测的数据及结论?《火星纪元》科学顾问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刘勇对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表示,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祝融号火星车成功落地之时,我们便已经开始数据采样,但这只是开始,“最初的影像资料可能是最初级的”。

“祝融号火星车搭载了激光器等设备,激光器可不是拿来‘打架’的,而是为了分析火星岩石的成分。”刘勇说,通过分析火星岩石的成分,能更好地了解火星环境。包括祝融号搭载的次表层探测雷达在此处展开探测,首次“看”清深达80米的火星浅表结构,这都是非常有趣的探索,但到目前为止,很多探测结果处于分析阶段,能直接运用到电影里的不会太多。

未来的畅想:拍火星科幻电影仅是第一步

可以确定的是,因为有中国一线科研人员的参与,《火星纪元》中会融入一些中国火星探测的元素,比如火星车的造型,或是其中一个部件,或是轮子的形状,甚至是旗子或相机。“总之,我们会让观众认为这是有中国元素的科幻电影,让人们意识到它一定致敬了中国航天。”刘勇说。

刘勇有一种舒展的想象力。

他在做火星科普时,常给观众展示一张照片,照片显示,火星表面布满江河湖泊。他会猜想,水体里面有没有小龙虾、大闸蟹,到火星上后,人们能不能吃海鲜烧烤。

火星上,有水流过的痕迹。

影片讲的是未来的故事,很难想象,届时人类的科技水平会发展到哪个程度,正如100年前的我们想象不到,人类竟可以登上月球。叶永烈于1961年创作的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中所描述的智能手表、无人驾驶机车、机器人服务员等各种新技术,在今天都已照进现实。“所以,不要让现有的技术影响了编剧团队的创作,在不违背科学原理的情况下,尽情发挥想象吧!”刘勇说。

关于未来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期待的,有很多。

刘勇说,比如新型发动机技术、新型航天器技术,甚至,在未来也许还会有超出我们想象的新的获取能源的方式,这都有可能在电影中得到体现。

航天文化传播“国家队”拍火星科幻片,这仅仅是第一步。

“太空题材是可以无限想象的,科幻影视是我们的重要发展方向。”据周岫彬透露,火星主题方面,《火星纪元》计划拍五部曲,后续还会拍月球题材,除了电影之外,动画作品也是发力方向之一。

放眼现实,我们离星辰大海越来越近。

根据中国探月计划,嫦娥七号将于2026年前后发射,为月球科研站建设奠定基础;天问二号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当中,它的目标是小天体的研究和采样……

“在严格的科学研究的工程条件下,能展开想象的有这些。”刘勇说。

但要让刘勇放开去想,他琢磨着,最好赶紧把停留在理论上的光子火箭、核聚变火箭研制出来。

焦点1:放眼现实,移民火星要解决哪些问题?

周岫彬:笼统来说,是运载能力和如何生存两大难题,而细化之后会发现,每一道都是难关。

把充足的物资和人都运上去,对载具要求的能力是比较高的,现在还做不到。马斯克现在制造的星舰系统,实际上就是瞄准这个目标,目前来看,这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把人和物资运上火星的。

人到了火星以后,如何生存?火星的大气很稀薄,相当于地球大气的1%,而且火星上90%以上都是二氧化碳,有一部分是氮,在这样的环境里,人类是生存不下来的;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零下63摄氏度,人在这种恶劣环境里也很难生存;目前来看,火星上没有水,在地下可能有水,虽然有二氧化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农业、人类的生存都要解决水的问题;还要解决能源问题、宇宙辐射问题等等。登上火星后,人类不可能暴露在这样的环境里,那么需要在地下设计火星的家园。

焦点2:在火星上生存的人类有啥不一样?

刘勇:首先能想到的,是他们的肌肉应该没有地球人那样强壮。我的一位师兄摔伤了腿,在床上躺了几个月,腿上的肌肉萎缩严重,由此可看出重力对人体的影响。火星的重力值大概是地球的2/5,很容易造成肌肉和骨骼的流失。

在火星上生活的人,接收到的太阳光照相对地球人要少一些。如果长期不晒太阳,对人的生理、心理会带来哪些影响?还有,火星社会与地球社会会怎样互动,火星上会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社会团体?这些都还有待探索。

焦点3:火星的建筑会长啥样?

刘勇:火星上好像不会有雨水,像中国的北方雨水少,我们可以住平房,包括西北缺水,人们会住窑洞。如果是在南方,住在洞里,压根受不了潮气,别说南方了,我在北京的一楼住,都觉得挺难受的,一打开抽屉就觉得衣服都有股霉味。我在甘肃经常见到半球型结构的建筑,有点像蒙古包,很可能是为了应对沙尘暴,而在火星上也会有沙尘暴,我认为这有可能也是适合未来火星建筑的模样。

THE END
0.探索集45014558.我2021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2022.1.1 4559.气体恒星与聚变能是伪科学2022.1.1 4560.星际磁场与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2022.1.2 4561.月球表面拥有固态氢、氦是欺骗2022.1.3 4562.通过分子结构与核聚变看星系合并2022.1.5 4563.质子与中子的差别和中子递增趋势2022.1.7 4564.宇宙的不同层次2022.1.9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785517:839>:a363;@=;5:>/uqyon
1.💋南下梅关:宋朝震撼移民繁衍出5000万子孙!往南再走十几二十公里路,就是南雄珠玑巷:对于逃亡的人群来说,心中没有最终的目的地,从北往南,邂逅的岭南第一个有烟火气的地方,就是最好的歇脚与停留的地方。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举族迁徙,在公元1120年代至1360年代的200多年间,以王朝更替为大背景,总共出现了三四次。而这200多年间南方大移民的最终结果,jvzquC41yy}/onnrkct/ew45gdplxx|
2.漂亮国生活演化师这些房子都很新,而且款式也差不多。但是没有人气,卖不出去。现在价格跌到20万,也没人买。因为毕竟工作不方便,虽然房子是便宜,但是每天开车来回要两个小时,实在不是什么太好的选择。 5. 移民 涌进洛杉矶的人五花八门。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墨西哥人和其他亚非拉底层人民。 jvzquC41yy}/uqfpi{kykwjk0ipo8ftvkimg8932664:7mvon
3.英国房价飙升,最低工资上调,270万人获益!脱欧后移民工人面临更大由于教师短缺,英国越来越多学校开始效仿NHS,从海外招聘教师以填补空缺,这导致牙买加等一些国家也出现教师短缺。 英国《卫报》报道,就在英国首相苏纳克声称英国合法移民人数“过高”并发誓要减少移民之际,数据显示,英国发放给海外教师的技术工人签证数量大幅增加,同时英国政府还通过提供奖励来增加海外实习教师的数量。 jvzquC41o0ooxnxviq4dp8rqdkrf1jwvkerf1pg1hzhh1;5462:09::4:24ivvq
4.北美观察丨美墨边境移民儿童度过“最难熬的儿童节”今年,或许有很多移民儿童被迫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中度过一个“最难熬的儿童节”。 移民儿童在墨西哥一侧艰苦生存 期待“最好的儿童节礼物” 如今,不仅是美国的移民政策将受到考验,邻近的墨西哥等国,也在疫情蔓延的环境下,被迫需要做好应对大批移民队伍的准备,一些有关移民儿童的问题也凸显出来。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4282/9:/235eql2kmobc€h4;5?64A3ujvsm
5.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挑战与对策,探讨多元文化融合与国家治理的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人口负增长:日本每年减少50万人,意大利60%的城市面临人口萎缩,德国需要每年接收40万移民才能维持劳动力规模,这意味着移民将从“可选政策”变为“生存必需”。 南方国家的崛起改变了移民流向:尼日利亚正在成为英国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中国也从纯粹的移民输出国转变为兼具输入输出的双向流动国家,传统的“南北jvzq<84vc9=/{jgq:6>8dx3eqo535>5;90nuou
6.外逃贪官:露富怕被盯上防海外"朝阳群众"举报新闻频道6月13日,中纪委网站刊登了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强忏悔录,他称,外逃的两年零八个月对他就像过了28年,不敢去看病,护照不敢用,吃的都捡最便宜的买,从来没有添置衣服,妻子没有用过化妆品。 “深读”(ID:shenduzhongguo)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的力度,先后开展“猎狐”、“天jvzq<84pgyy/{xzvj0io1ps142772?4v42772?66a:742>6;0jzn
7.美国怎样被喂成全世界最胖的大国(食品公司)影评我们吃的食物越来越缺少营养,但为了获得必须的营养,我们只好越吃越多,从而无法避免地陷入恶性循环。牲口吃过玉米以后,长肉特别快。人吃过由这些牲口变成的食品以后,长肉也特别快。纪录片中采访过一家拉丁裔移民,父母养家糊口非常忙,既没钱也没时间准备一日三餐,他们基本靠快餐为生。美国快餐既便宜又能吃饱,但jvzquC41oq|jg7iqwdgo0lto1tkwkn|149::8@71
8.欧洲华人社会新动态——《国际移民》两辑“欧洲华人研究特刊”之比较英文学术期刊《国际移民》(International Migration)由国际移民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IOM)主办,是国际移民学术界最为重要的期刊之一。2003 年第3 期的《国际移民》以“理解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人口迁移”为主题出版了特刊(以下简称“2003 特刊”),这是该杂志自1961 年创刊以来首次聚焦欧洲华人问题。jvzq<84yyy4djrscsn4ptp4p31814;4283;0e=7248;.5;969676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