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沈阳又有大动作!文化产业文创盛京文化旅游

推进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

沈阳路线清晰、全力推进落实

市委宣传部

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刘壮野

作新闻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省委、省政府将建设文化强省作为“十四五”振兴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明确提出沈阳要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6月2日,沈阳市召开文化工作会议,对全市文化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委宣传部强化政治站位,坚持守正创新,紧紧围绕挖掘、展示、利用、弘扬总体要求,着力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质,推进历史沈阳建设;着力打造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推进文化沈阳建设;着力打造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推进山水沈阳建设。

一、坚持以文化城,大力推进文化载体建设

我们注重城市文化追根塑魂,将城市自然资源、人文符号转化为文化载体,用足用好山、水、城三类资源,架起文化载体建设的四梁八柱,绘好一张蓝图。

○一是充分利用棋盘山、七星山、马耳山“三座山”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建设新地标。投资近1.71亿元对棋盘山景区实施41项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景区生态休闲旅游舒适度、体验度和文旅产业融合度、知名度显著提升。

○二是充分利用浑河、蒲河、辽河“三条河”沿线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框架。举办第七届浑河岸交响音乐节、第十一届蒲河国家湿地旅游文化节、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等重要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充分利用老北市片区、中山路片区、盛京古城片区、大东路片区、北陵片区、卫工街片区的城市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和旅游建设新亮点。今年7月,中街正式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成为了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典范。今年10月,沈阳中街、铁西红梅文创园以亮丽的夜景观、多元的夜文化、丰富的夜娱乐、多彩的夜演艺等特色,上榜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名单。老北市以“和泰升平中国红”为主题,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展现共庆国泰民安,共享盛世繁华的国庆愿景。

二、坚持以文兴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文化兴则城市兴。我们始终坚持把健全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优化产业布局作为重点,制定出台《沈阳市“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企业,建设一批创新示范、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建成一批业态集聚、功能提升的重点园区(基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化企业同比增加34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8%。

○一是文化产业链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围绕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链,重点培育了华为VR云创、君弘兆业、向日葵教育科技、体验科技等一批数字文化企业,重点推进了沈阳VR文创产业园、天之传媒城市文化综合体建设,完成数字出版、数字文创、数字传媒、数字营销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布局。围绕打造创意设计产业链,积极支持工业设计、建筑设计企业发展,推动装备制造、城市建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沈河区获评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围绕打造传媒影视产业链,制定出台促进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推进关东影视城、中晨电影小镇等影视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无限穿越新媒体、和力辰光、天鹏动画制作等影视制作企业,聚焦重大主题,筹拍主旋律音乐电影《信仰的味道》、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盛京》等影视作品,扶持《苍茫天歌》《惊弦》《大三女生》等一批优秀影视剧创作生产。

○二是积极发展沉浸式文化产业。提出了“1+2+3+N”沉浸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1”即打造一条沉浸式文化装备及内容生产产业链;“2”即建设盛京古城、老北市两个沉浸式文化产业集群;“3”即推出一批沉浸式文化IP、一批沉浸式文旅应用场景、一批全域全息沉浸式旅游体验线;“N”即发展若干个沉浸式业态。2021年国庆节期间,沉浸式产业成为沈城文旅市场新宠,全市各大博物馆、影剧院、商业街纷纷策划推出一批新型文化体验项目,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生动再现历史场景,让沈阳故事活了起来;声势浩大的首届中街文化节大型沉浸式活动将沈城沉浸式体验引入高潮,沉浸式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文化参与体验形式和丰富生动的文化表现形式,有效刺激了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为沈阳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三是推动出台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制定印发《推动全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0万元-30亿元的文化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50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对在沈新注册或新迁入的国家级、省级文化类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不超过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评为国家级、省级文化类产业园区(基地)的运营主体,分别给予15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奖励。对影视产业从立项、上映或播出到获奖,分阶段给予扶持。对上市、新入规文化企业,按照规定实施奖励。同时,通过落实税收政策、加强金融支持、加强用地保障等,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以文创城,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紧紧围绕建设“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目标,坚持常态长效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注重用党的创新理论育人、用文艺精品化人、用道德实践引人,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一是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聚人心。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刊播《学习时间》电视理论节目40余期,立项党史专项哲学社会科学课题100项,推出理论专著《中国共产党百年制度文明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用活用好中共满洲省委旧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举办主题宣讲、入党宣誓等活动400余场,接待党员干部160万余人次。打造“宣讲新思想、点赞新时代”活动品牌,运用农村大喇叭开展常态化宣讲91期,受众60余万人次。

○二是坚持用文艺精品激励人心。持续开展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组建文艺小分队,深入全市101个惠民点位进行演出,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制定《沈阳市文艺精品工程实施细则》,指导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沈阳广播电视台创作诗画音乐剧《镌·刻》、广播剧《北上》,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和好评。举办第七届“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组织文艺演出、展览展示、体育比赛、健身休闲等群众性文化活动100余场,拓展了文旅融合场景,提升了城市文化品质。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功举办第五届沈阳旗袍文化节,组织开展了旗袍产业发展论坛,旗袍、新中式服装系列专场发布会,中国定制旗袍艺术大赏,精品旗袍、满族服饰保护与研究创新成果展等主体活动,旗袍故都品牌进一步叫响,有力推动旗袍文化产业发展。

○三是坚持用道德实践感化人心。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投资3500万元,在全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657个,成立各级志愿服务队2965支,打造“盛京使者”志愿服务品牌,沈北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链两化”工作经验受到中宣部领导充分肯定。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向全社会征集文明新风倡树、志愿服务奉献、文化建设惠民等8类50件民生实事,持续开展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11项专项整治和文明祭祀、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养犬、文明餐桌等五大文明素质提升行动,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挖掘选树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沈阳人等先进典型1500余人,开展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宣传教育活动3500余场,在全社会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局长关蓉晖

作新闻发布

近一阶段,全市文旅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出了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规划、政策、工程项目,形成了叠加效应,有力推动了沈阳的文化事业产业的繁荣发展。

一是规划先行,擘画“东山西水、北美南秀”新时代沈阳文旅新蓝图。

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和“一枢纽四中心的核心定位”,按照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求,编制出台了《沈阳市文化旅游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该《规划》确定了“十四五”时期,沈阳将以“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为主线,以“一核三带四极五廊”发展布局,构建“东山西水,北美南秀”全域文旅城市发展新格局,把沈阳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为确保规划高效落实,我们坚持以项目为牵引,系统谋划了“十四五”时期7大专栏87个文旅项目,其中今年市区两级共启动实施24个项目,积极推进盛京皇城综合保护利用、老北市国家AAAA级景区创建、“塔湾夕照”舍利塔文旅休闲产业示范区项目、大东路文化旅游观光路改造等项目。

围绕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出台了《沈阳市建设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行动方案》,以“文创内容生产中心、文创产业融合中心、文创休闲体验中心”三大中心为引领,改造提升文旅产业“老字号”,深度开发文旅产业“原字号”,培育壮大文旅产业“新字号”,启动实施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提质扩容行动,举办了文化创意赛事活动,成立了沈阳市文创人才智库,组织沈阳中街、红梅文创园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目前,北方文化新谷数字出版产业园、华为VR产业园、那•里文化产业园建成并投入运营,培育了红梅文创园、奉天工场、十一号院等已逐步建成集文创商店、特色书店、小剧场、文化娱乐场所等多种业态的消费集聚地。

二是以人为本,点亮城市美好文化旅游生活。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我们努力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新特征、新趋势,以文化赋能城市建设。出台《沈阳市城市书房、城市书屋建设方案》,促进年底前每个区县至少建成1个城市书房,每个街道至少建成1个城市书屋。目前,浑南莫子山等7个城市书房、和平北岸等47个城市书屋已建设完成。城市书房、书屋开放运营以来,举办了读书分享、文化创意产品展示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正逐渐成为城市更新“新亮点”,市民高品质文化生活的“示范点”。

出台了《沈阳市博物馆“百馆”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沈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博物馆“百馆之城”。方案和办法出台后,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非国有博物馆热情高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工业博物馆、沈阳年轮艺术博物馆提质升级崭新开放,新建的沈阳博物馆、北大营抗战遗址陈列馆即将于年底前陆续开放。沈阳市美术馆、新乐遗址公园、沈阳市自然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分馆、沈阳市非遗博物馆等选址和规划工作正有序进行。提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沈阳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实施意见》,积极稳妥推进我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促进院团可持续发展。在《意见》的指导下,我市国有文艺院团实施“一团一策”分类改革。

各院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演出为中心环节,活力得到激发和释放,创作演出了杂技剧《忆•华年》、现代京剧《逆行者》、时代报告剧《激流勇进》等一批沈阳题材主旋律舞台艺术精品。坚持以艺术涵养城市精神,成功举办2021沈阳艺术节,推出了百余场演出、展览(展示)及交流活动,特别是推出的“舞”彩缤纷板块,集中展演市属国有文艺院团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推出的本土大学生戏剧实验单元,集中展现校园艺术成果,着力打造“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是用足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擦亮沈阳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

紧紧围绕“一宫两陵”这个核心资源,编制了《“一宫两陵”文旅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对标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及5A级景区创建标准和细则,提出推进实施“一宫两陵”景区改造提升,升级景区软硬环境和配套服务,丰富和注入文化内涵,将全力构建“一宫两陵”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盛京文化研究高地,打造“盛京皇城”中华文化地标,做亮“一宫两陵”国际品牌。加强考古和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创新推出了“国有土地开发建设考古勘探前置改革”,获得了国家文物局的高度认可,启动实施了马贝遗址、新兴屯东墓葬考古发掘,完成了沈阳故宫油饰彩画工程(二期)、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等文物修缮工程,利用北大营旧址、侵华日军南满陆军造兵厂旧址建设陈列馆。利用端午小长假,举办了第七届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东北8城市的170个非遗项目进行了展演展示,充分展示非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四是创新开展营销宣传,“传奇盛京、魅力沈阳”旅游品牌魅力凸显。

围绕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城市的目标,多角度宣传推广“传奇盛京、魅力沈阳”城市形象。举办了沈阳四季游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京沈高铁沿线城市互动营销”活动,突出红色旅游和沈阳避暑胜地、夏凉宜人的气候特点,推出了三大板块、七大主题红色经典线路、二十条美丽乡村旅游线路、五条夏季主题旅游线路。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491.9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9.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我市成功入选2023年度“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目前,我们正在全力筹备的东北亚文化旅游创意博览会,将于11月中下旬在新世界博览馆举办,展会将推出国际营销大会等三大主体活动,设有五大展区,将有来自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家展商参展,届时,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参加展会,共同见证沈阳文化产品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 上,文化和旅游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文化自信,推进“以文化人、以文化城、以文化乡”,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以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在助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发布会现场

就大家关心的问题

回答了记者提问

市政府出台了扶持非国有博物馆的《扶持办法》,能否介绍一下《扶持办法》有哪些具体政策?

答:这个政策的全称叫《沈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是博物馆“百馆”工程的配套政策。对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给予扶持资金补助,简单地说,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对国家文物行政部门评估确定等级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奖励:一级博物馆每年奖励100万元;二级博物馆每年奖励50万元;三级博物馆每年奖励30万元。级别变动或撤销,按照变动后的级别奖励或取消奖励。

二是新建非国有博物馆补助。具有相关部门颁发的完备建设手续的新建非国有博物馆,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博物馆,给予一次性每平方米1000元的补助,最高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多家博物馆集中建立的博物馆集群,集群中单个博物馆主体完成非国有博物馆登记并备案的,可申报享受新建非国有博物馆补助。

三是展厅面积租赁补助。利用租赁房屋且已网签备案或自有房产物业作为非国有博物馆,租赁期或使用期达到5年以上,以建立博物馆时报备审批的展厅面积为依据,按照所处地区同类物业平均年租金的45%给予补助,每年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四是免费开放门票补助。对年度接待免费参观一万人次以上且全年免费开放天数不少于240天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免费开放门票补助。免费开放门票补助根据上一年度免费实名参观总人次核算。免费开放门票补助为每人次20元,每年度免费开放门票补助总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

以上新建、租赁补助当年只享受其中一项,不可兼得。

借此机会,我希望通过新闻媒体帮我们宣传强调一点,这也是《扶持办法》明确规定的,就是,申请享受扶持资金补助的博物馆,必须完成民政部门登记并在省文物主管部门登记备案,正常运行1年以上,并通过市民政部门年检的。也就是业内常说的,符合《博物馆条例》规定的博物馆。目前没有完成博物馆备案登记的场馆,请抓紧按规定完成登记备案工作,目前尚未完成登记备案手续的,不能够享受上述这些政策补贴。沈阳市目前已有7家完成登记备案的非国有博物馆。依照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运行评估指标》《非国有博物馆运行状况评估指标(试行)》《非国有博物馆运行状况评估规则(试行)》,通过明年一年的严格运行考核后,在2023年初就能够得到第一批扶持补助资金。

沈阳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到了,要把沈阳建设成为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为实现这个目标,我市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沈阳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围绕“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为主线的城市全域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我们将以“12345”重大项目为牵引,实施系列举措,加强数字旅游建设、乡村民宿建设,增强游客的文化旅游休闲体验,满足多元化的文旅消费新需求,大力推进国内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

“1”就是要构建一个“盛京皇城”中华文化地标,配合实施中华文明探源等国家工程,突出塑造沈阳“盛京皇城”文化形象。

“2”就是要实施百家景区提质升级和特色旅游街区(村)建设两大文化旅游示范项目,推出多游一小时、云上故宫、九一八数字博物馆建设等项目,加快数字旅游进程,形成有力的支撑。

“3”就是要优化“文化沈阳、历史沈阳、山水沈阳”三类文化旅游主题产品,使沈阳的旅游特色更加鲜明。

“4”就是要建成“一宫两陵”综合保护利用、棋盘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老北市国家4A级景区创建、中山路欧风街提质升级四个文化旅游样板工程。

“5”就是要做强乡村体验游、生态和谐游、研学知识游、冰雪运动游、夜间沉浸游五类文化旅游业态。

乡村体验游业态,要以锡伯古镇民俗观光、生态马耳山、蒲河湿地公园项目为重点,开展休闲农业旅游。以沈北稻梦空间、法库特色白酒小镇为重点,开展文创农业旅游。支持开展创建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工作,完成100家省级精品民宿建设,推动沈北新区清境民宿、浑南区乡驻民宿、于洪区边台民宿形成品牌。培育30家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生态和谐游业态,要依托辽河国家公园、浑河景观、七星山风景区、沈阳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聚合卧龙湖、财湖等生态旅游项目,形成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沈阳品牌。

研学知识游业态,要重点依托我市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文化资源,完善生态科普乐园、主题博物馆等文旅服务设施,形成科技研学、农旅研学、文化研学、营地研学旅行产品和精品线路。

冰雪运动游业态,要以“棋盘山、东北亚、怪坡、白清寨”四大滑雪场为龙头,以遍布城市的冰雪园区、河流湖泊、市民公园、室内外人造冰场、滑雪体验馆为依托,形成差异化冰雪旅游线路和产品,增强冰雪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

夜间沉浸游业态,要以夜游皇城和夜游浑河为主线,建设形成以“读、赏、游、食、娱、购”于一体的都市夜景与休闲业态。组织引导非遗项目进夜市,倡导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实行延时开放。举办戏剧、曲艺、电影、音乐等主题鲜明的夜间公共文化活动。推动中街、万科红梅文创园等一批特色夜文化旅游街区建设。

就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内容,刚才的发布中提到了本轮深化改革将努力激发国有文艺院团活力,集中呈现优秀作品让百姓共享改革成果。那么能否具体介绍下近期百姓能到哪里欣赏到国有文艺院团呈现的这些优秀作品呢?

答:我市国有文艺院团在改革政策的激励下,实施“一团一策”,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加快了文艺精品创排步伐。

为让市民和观众及时享受改革成果,也为让改革成果得到实践检验,在9月下旬启幕的2021沈阳艺术节,我们特别推出“舞”彩缤纷板块,集中展演国有文艺院团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提到艺术节,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经过四年的重构打造,沈阳艺术节平台效应不断显现,正成为城市文化艺术新品牌。今年的艺术节适逢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契机,我市国有文艺院团着力激发内生动力,积极创(复)排出京剧、评剧、话剧、儿童剧、杂技剧、文旅融合演出等多门类优秀文艺作品呈现给观众。目前,2021沈阳艺术节各项活动正在火热开展,已经推出了融合国内外金奖节目的原创杂技剧《忆•华年》、“第九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和“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入选作品——现代京剧《关东女》等。今年我们特别聚焦儿童美育和市场开拓,院团创新排演的儿童剧《三打白骨精》《灰姑娘》《勇敢的心》等,获得了多方好评,相信已让很多市民和艺术爱好者享受到视听盛宴。接下来,大家还可在盛京大剧院、梨园剧场及其他公共文化场所欣赏到国有文艺院团带来的现实题材原创儿童剧《我来教你当爸爸》、新版大型常态演出音舞诗画《沈阳印记》及歌舞曲艺演出、传统戏曲专场等,满足各年龄段观众的需求。大家可关注媒体、剧场、院团等多渠道发布的具体演出信息。

发布中提到了“一宫两陵”文旅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请问建设的重点工作或者项目是什么?

答:《“一宫两陵”文旅品牌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六方面规划主要任务。

一是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严格履行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做优空间形态,统筹实施保护修缮及保养工程,全方位提升遗产保护工作。

二是创建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对标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及5A级景区创建标准和细则,全面升级景区软硬环境和配套服务,丰富和注入文化内涵,科学规划建设园林景观,提升环境生态,打造盛京福运之旅。

三是构筑“盛京文化”学术研究高地。整合“一宫两陵”研究力量,成立“盛京文化”研究中心;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盛京文化”系列传播活动等。

四是凸显“一宫两陵”文化活态。充分发挥沈阳故宫博物馆展览展示专业优势,对“一宫两陵”遗产多角度利用展示。将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有机融合,创意品牌文化项目。

五是做强“一宫两陵”文旅经济业态。谋划“一宫两陵”观光游,推出参观联票,建立文创展示体验中心,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做强旗袍经济,办好“沈阳旗袍文化节”,建立“旗袍文化博物馆”,开设“旗袍商城”;开展大型文体旅融合活动等。

六是建设东北智慧旅游旗舰。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应用5G、人工智能、高清显示等智慧旅游的最新成果,建设数字化博物馆和智慧化景区;统筹推进“一宫两陵”场景、古建、馆藏文物、文献的数字化工程。

根据上述六方面内容,我们对重点项目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三年行动方案项目表》,共六大类55个项目。这里的一些项目也诚邀文旅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更多爆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沈阳研学之旅有感每个暑假的研学之旅终于在8月12号成行为。 这次带孩子来了沈阳,为期一周。四天的参国际视野,三天的旅行。孩子的国际视野学的很开心,似乎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门,我也学习了一直零星学这次才系统学的绘画心理学,决定把这项技术好好学学,跟随打卡,我给自己定了一年的目标。学习又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了,没有那么的jvzquC41yy}/lrfpuj{/exr1r1:38<72heiee?
1.沈佳高铁沈白段迎来首批研学团体|出行|旅客列车|沈佳|沈白段|沈阳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沈阳局)始终关注研学旅行市场动态,优化团体出行服务流程,通过精准对接与精细服务,全面保障研学团往返行程安全顺畅,助力“铁路+研学”出行模式常态化开展。 针对团体集中出行需求,国铁沈阳局详细了解行程安排、票务需求及服务细节,建立“一对一”专属对接服务,精准对接研学团出行需求。jvzquC41o07757hqo1jz1jwvkerf1TIVCH?8U9:78:]1C7mvon
2.东北首家研学旅行智库问世辽宁省文化旅游协会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9月20上午在沈阳市青少年农学研实践基地成功举办。会议期间,辽宁省文化旅游协会倪琛善会长为智库成员颁发了聘书。来自文化旅游、教育、商务等行业的相关领导、专家和会员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 jvzquC41yy}/onnrkct/ew478{:mywy
3.辽宁研学旅行去哪里好辽宁适合研学旅游的十个地方→MAIGOO生活榜沈阳铁路陈列馆 68 辽宁十大研学游好去处排排榜,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有关部门评选、认定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通过研究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在研学旅行资源、研学队伍建设、研学课程研发、基地品牌、基础措施建设、食宿条件等方面的情况,结合研学旅游基地所在景区的等级划分或景点荣誉称号,进行推荐jvzquC41yy}/ojniqq4dqv4vqr55695;30nuou
4.祥景国际旅行社沈阳高端私人定制旅游祥景国际旅行社,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从事高端定制旅游,沈阳定制旅游,沈阳高端定制旅游,沈阳私人定制旅游,沈阳公司定制旅游,沈阳团队定制旅游,沈阳出入境签证,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民营旅游企业。jvzq<84yyy4ylmnx0ipo8
5.沈阳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发展现状调查问卷(中小学学生问卷)学生:你好!我是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解沈阳市研学旅行活动的发展现状,特开展此项调查。此次调查以不记名方式填写,所有信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放心填写。对于你的支持与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基本信息 年龄: 性别: 年级: 1.你就读的学校类型是?( ) jvzquC41yy}/ys}0ep5y|8736;837:80cuvy
6.实践中学习,设计中前行|沈阳工学院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专业技能校研学旅行是酒店管理学生提升专业技能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个领域需要学生具备卓越的客户服务、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沈阳工学院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专业技能校赛,不仅是一次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竞赛活动,更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本次活动于11月19日成功开展,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竞赛这一平台,提升学生们对于研学旅行的认识与兴jvzquC41lilz0|nvw0kew7hp1ktgq86255535;:0jvs
7.沈阳再添打卡新地标,来这里解锁“无人机+研学+旅游”东北首个以无人机为主题,集研学旅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科学竞技比赛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普研学基地,日前在沈阳市沈北新区正式开放。 沈北新区低空经济青少年无人机研学基地以“科技+教育+旅游”为核心,推出独具特色的研学方式。基地内设有1200平方米的无人机科普展馆,通过专业的讲解与互动实验,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zWoO3PJZ2Vl0jvsm
8.了不起的江南沈阳出发上海杭州6天5晚跟团游(亲子研学旅行名师商品 评价 详情 图文 行程 费用 须知 杭州·境内跟团游 1/5 蜂蜜抵现金详情 了不起的江南 沈阳出发上海杭州6天5晚跟团游( 亲子研学旅行名师美育+海派文化+国际环境+科技之光+以诗会友+非遗传承+名校课程) 寓教于乐浙江大学链接课本社会实践 保障 二次确认 蜂蜂问答 产品好不好,问问买过的人 去提问 图文jvzquC41o0sbhnsiyq4dp8xcngy0:?:8;78/j}rn
9.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中山校区2025低 ②. 地形因素【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研学旅行路线和部分旅游城市气候资料图为材料,共分为3个小题,涉及我国的气候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地理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及图示信息,出发地北京冬季气温低于0℃,降水集中在夏季,由此可知北京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8>>80jznn
10.沈阳游学夏令营营地/基地地址收费美联英语沈阳铁西中心对比 共2 个校区 4.51184人关注36人咨询6人评论 地址:沈阳市铁西区北一中路1号 公交路线:184路;208路;277路;288路;303路 地铁路线:地铁9号线 课程: 英语口语培训、零基础英语培训、商务英语培训、雅思培训、托福培训、青少年英语培训、在线英语培训 jvzquC41yy}/srszwg9777hqo1~rhk4eu6<8ay}55;5
11.沈阳十大红色教育基地沈阳红色之旅景点沈阳红色旅游去什么地方红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所形成的纪念地,那么,沈阳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你整理了沈阳十大红色旅游景点,包含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张氏帅府博物馆、秀水河子烈士陵园、沈阳军区后勤史馆等沈阳红色旅游好去处,其中jvzquC41o0sbkptq0eun1}tr16794950jvsm
12.九项精彩活动、五大免费服务沈阳浑南区向各地游客发出正式邀请线路3——少儿省心研学游:新松参观体验-省博物馆参加馆内特色主题研学活动-城市书房伴书香入眠。以科学、简洁的旅游路线,围绕“省博寻宝”活动激发少儿求知探索热情。 线路4——学玩同在自由行:省科技馆-省博物馆研学-夜宿市区酒店,次日早起前往沈阳古旧钟表博物馆参观,之后到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畅享冬季冰雪盛宴。 jvzq<84np0vfqyqg0eun0ls1p4532;9123741l922287/=59356:87mvon
13.聚力同行共创未来辽宁省研学旅行专委会周年庆典暨研学旅行高仪式上,专委会名誉主任高振河宣读《关于设立沈阳办事处的决定》,明确沈阳办事处将聚焦省会城市文旅资源优势,承担区域研学资源整合、会员服务、活动组织等职能;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郑禹为沈阳办事处授牌,办事处主任石良分享任职感受,表示将以办事处为纽带,推动沈阳及周边地区研学旅行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jvzq<84o0nttv~i{vq{s0lto1pj/l|uAkfC24?6
14.高铁推动研学旅行新风尚特别是沈阳铁路部门的积极响应与规划,使得研学旅行更具特色。沈阳铁路部门精心打造的多条研学高铁线路,将东北地区的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光串联起来。沿着沈丹高铁,学子们可以领略沈阳故宫的庄严肃穆、丹东鸭绿江的壮美风光;借助京哈高铁沈哈段,探访长春伪满皇宫的历史痕迹、哈尔滨中央大街的异国情调,感悟祖国繁荣昌盛jvzq<84yyy4mp7hjkpgog€x0eqs/ew4pgyy0497612?2687:649/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