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到户外,将学习融入旅行,当前,随着城南学校、鱼泉小学、竹林桥小学、下河小学等学校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启,全县上下掀起了研学旅行活动的热潮。
诗歌朗诵、参观展厅、医疗救护、军事体验、篝火晚会、有奖竞答……这几日,大石镇牛角沟村热闹非凡,身穿红军装的学生们在研学辅导员的指导下,逐一体验各个不同场景的研学项目,尽情享受着研学旅行带来的快乐。
大石镇牛角沟村是旷继勋蓬溪起义遗址,去年5月,我县正式启动“中国红军第一村”项目暨牛角沟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精品村建设,景区内还原打造了蓬溪起义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指挥部旧址、藏兵崖、农耕博物馆等,再现红军战斗和生活场景,让人身临其境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作为四川省首批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大石镇牛角沟村目前已开展7期研学活动,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在此开展为期两天半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和旅行体验,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的厚重内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完成一次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是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成长之旅。通过现场体验式学习,同学们既丰富了知识,收获了友谊,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全面提升了综合素质。”带队教师曾海兵告诉记者,在两天半的研学活动中,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名老师与学生同住、同吃、同行,确保研学旅行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这次参加研学活动,走出课堂,在牛角沟参观研学,活动非常新鲜有趣,我们接受了红色传统文化洗礼,增加了我们的爱国意识。”学生陈可馨说道。
连日来,伴随着阵阵中草药的清香,中国·红海本草康养度假区也迎来一批又一批前来研学的学生,他们在《本草纲目》成书故事中感受蓬溪厚重本草文化,在主题研学课程中收获乐趣,在馥郁药香中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中国·红海本草康养度假区位于宝梵镇龙洞村,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文化IP,近年来,该地围绕水生态保护、红色教育、本草文化体验等方面开展特色研学线路,因地制宜推出让学生游中研、游中学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研学旅行实践课程。
“这次的研学活动令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我们了解了中药发展史,认识了许多名医,如李时珍、华佗等人。也了解了许多中药材,如藿香、茯苓、白芷等。我还亲手做了一个香囊,准备送给爸爸妈妈,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来参加这种活动。”学生谢宁馨说道。
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不仅深受学生的喜欢,也颇得家长欢心。
“今天,我们跟孩子一起到红海景区研学,开展了亲子活动,参观了本草学堂。”学生家长何金蓉表示,研学活动既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也有助于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我县明确了“12346”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研学实践管理制度、组织流程、课程体系等核心制度建设,在 2022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的基础上,重新搭建了研学指导师团队,有序开发具有蓬溪地域特色的“红色润心、廉洁净心、书法修心、本草仁心、孝道爱心、山水舒心”“六心”课程,设计研学实践线路,形成了蓬溪特有的研学实践课程体系。
“县青少年研学试点中心制定了全县的集中研学教学计划,按照计划已组织了县城的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七期研学活动,后面会根据研学实践教育的需要,陆续安排县内其他乡镇四五年级的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不同程度的研学体验活动,我们也会在总结前期研学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打造精品研学线路,开发多年龄组别的精品课程,提升研学品质。”县教育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刘志军告诉记者,将通过研学活动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红色的种子,点燃他们热爱家乡的激情,将“五育”并举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