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报名这片甘蔗林,上海小学生们熬成了糖,还能造出纸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嘉定·菊园百果园

蔗糖研学营等你来!

一颗糖从何而来?

我们平日食用的糖80%来自甘蔗,所以提到糖时,也会说蔗糖。甘蔗制糖最早见于公元前300年的印度《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此后,甘蔗的制糖技术在历代都有所发展,并逐渐形成与蔗糖相关的民俗文化,融在日常的民间生活里。

那么,你知道黑甘蔗、白甘蔗、红甘蔗有何区别吗?你知道甘蔗种植前,蔗农要举行“开地仪式”的风俗吗?你想自己动手砍甘蔗、榨蔗汁、熬糖吗?你好奇怎样用榨汁后的蔗渣造一张纸吗?你了解甘蔗的环境及其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吗?

如果你对这些很感兴趣,欢迎你加入此次的蔗糖研学。

观察

测量

自己选,自己砍,自己扛

削皮

榨汁

新鲜蔗汁

烧火熬糖

熬好出锅

品尝甜蜜

蔗渣再利用

捞汁造纸

修补边角

甘蔗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区大面积栽种。

由学生来做种植区的视觉化

你会收获

1、在个人发展上

多一个机会多一天,让孩子们在甘蔗林中活动,有助于他们身心舒展。

知以导行,行以践知,以研促思,以思促写。

带着书本里的知识到现实生活中去践行,去验证,做到知行合一;

生活是写作的天然素材库,将自己一天里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悟记录下来,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写出有真实的场景和细节,抒发出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如能写出随笔佳作,还可刊登在《新读写》杂志上。

2. 学科学识上

对我们几千年的蔗糖历史文化和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还能亲身体验传统的熬糖工艺。

在了解蔗糖后,同时触发反思自我的饮食习惯,以及过量食糖导致的儿童虫牙、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3.劳动教育上

顺应时节,在甘蔗榨季,让孩子们多一天的田间劳动,砍砍甘蔗,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亲身感受一下蔗农的劳作之不易,多一份同理心。

人和人之间远非我们看到的那样,因为蔗糖,我们已经在彼此联结、影响。

人物/上海嘉定蔗农周女士

课程简介

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性探究,基于真实的场景,使用真实的材料来操作,产生真实的影响;过程中孩子有充分的发言权与选择权,不断反思;然后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与修改,最后进行不限于课堂内的公开展示与分享。

这就是风靡全球的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

蔗糖研学,有趣有料,有的玩有的吃,孩子们可以沉浸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探究和学习。此次的研学已经将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融汇在活动设计的全过程。

此时,正值年度榨季。就着一根甘蔗,我们上海的孩子在研学中,也可以玩出花样。

拉卷尺田野测量,抡砍刀收蔗根,大火炉熬浆,造纸术现用……孩子动手动脑,也动笔动刀,就是来真的。

日程安排

8:00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汇合,乘大巴前往嘉定菊园百果园

9:00  【研学课1】常识 《蔗糖历史与民俗文化》

10:30  团体互动:热身和游戏

11:00  【研学课2】田间认知 :在甘蔗林里的观察、测量,计算一棵甘蔗的生长周期

田间劳动:收割甘蔗

12:00  午餐:分餐制,自助形式

餐后休憩

13:00  【研学课3】体行实践:甘蔗称重、去皮、榨汁等

【研学课4】创意试验:将新鲜蔗汁熬成糖浆,利用糖浆冷却塑形,做成糖品

14:00  【研学课5】造纸术:榨汁后的蔗渣再利用,尝试做出纸张来

15:30  【围圈Pre】我今日的感受和体悟:激励孩子们作四维梳理和公开表达

16:00  结营,返程,预计17点抵达报社

(户外内容依据天气和现场变化而微调)

// 蔗糖研学报名

对象:

6-12岁

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南二路151号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交通:

集体乘坐大巴前往嘉定区菊园百果园

费用:

活动费550元+交通费100元,共650元/人

(活动费包含课程、导师、研学资料、场地、收割工具、榨汁机器、熬糖设备、分餐自助式午餐、饮水、当日人身保险等。不包含自购商品、个人消费等。)

报名:

安全保障:

1. 场地相对封闭,付费园区,广阔的大草坪便于孩子们安全活动。

3.为每一位孩子办理营期保险,多一份保障。

部分课程介绍

蔗糖历史及民俗

甘蔗种植前,蔗农要选良辰吉日以“开地”, 举行“开地仪式”,祭上猪头、糖果、米酒,烧香躬身拜地,祈天护佑来年风调雨顺,以期丰收。

往期研学 仪式感

等到榨甘蔗熟季,蔗农会也选定“开稿日”,开启这一年的大丰收。

收割后,蔗农依据火耗、出糖率等,选择糖坊,“九碗三行”宴请“正班”,就开始榨汁制糖了。

往期研学 仪式感

糖坊顺利熬出的第一锅红糖,为开糖,举办“庆糖”仪式,上贡品,一敬天地自然,二敬八方诸神护佑,三敬耕作的牛头王,四敬父老乡亲。

纪录片《老手艺:最后的蔗糖》,导演江祖安先生

田间观察 蔗林劳作

从书本到田野,围墙之外,真实生长的甘蔗林化为孩子们探索的课堂。

之前没见过甘蔗的孩子画的“甘蔗想象图”

对比、观察甘蔗种类之异同。

在甘蔗林中,孩子们分别数甘蔗节数,并做记录,一起探讨“怎样算一节”,发现少的有12节,多的有23节。

又追问为什么,在同一片土地上,在同样的生长环境和栽护方法下,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们还观察到,蔗叶的叶边是锯齿型,会扎人……

田间测量甘蔗的生长。测量并记录甘蔗杆的各种数据,原来甘蔗的大小一般指直径,其粗细也是在一定数值范畴内的。

往期蔗糖研学 田间测量

采访蔗农,询问甘蔗的生长要求,如何养护以提高甘蔗产量并兼顾提高糖份等。

探查土壤的适应性对甘蔗产量的影响,以及测量土壤的PH值。

等孩子们有了关于甘蔗的基础知识,我们的蔗糖制作实践课也要拉开帷幕啦!

传统熬糖法

田间劳动,体验蔗农榨季收获的喜悦。接着,截断、削皮、榨汁,利用蔗汁熬成浓浆,待冷却后塑形,做成糖品。

由孩子们亲自动手尝试我国的土法熬糖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土灶熬汁制糖

土法制糖实践过程:榨汁,熬汁蒸发,到冒出牛眼泡时,收火降温,冷却。

趁余温,绕成糖棒,这时就可以品尝新做的蔗糖的甜美啦!

图/纪录片《老手艺:最后的蔗糖》,导演江祖安先生

最后围圈探讨,还会比较人工合成的糖精与蔗糖的差异,观察糖晶体是什么样子的,讨论过量食糖会导致的问题等等。

这便是“蔗糖研学”的践行。

蔗渣也是宝 造纸来

甘蔗全身都是宝,蔗汁富含果糖、维生素和多种人体氨基酸,可生吃喝汁,也可熬汤制糖,此外,蔗叶晒干了即是易烧的燃料,甘蔗的附属品做酵母酿酒,也有多样用途。

比如,榨汁后剩余的蔗渣,我们也可以再利用,不妨尝试一下如何造纸,要知道,造纸术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哦!

造纸的过程包括捣纤维,入水里搅拌,用造纸框捞起,晾晒。

孩子们学着造纸

更多惊喜,等你体验;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推荐观阅

主题纪录片

《老手艺:最后的蔗糖》

优酷视频 有片源 可看

参考文献

其他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战争》, 李从嘉 ,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8;

2.《中国饮食科学技术史》, 季鸿崑,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

3.《中国甘蔗地理》,  秦文清, 农业出版社,  1989;

4.《我国早期蔗糖文化探讨》, 王育华, 《甘蔗糖业》2020年第49卷第5期。

THE END
0.秋天的骄傲是果实不是萌芽——上巴河小学研学旅行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实现活动育人的目的,让学生能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通过研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学并举,知行合一,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劳动成果和学习劳模精神,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根据县教育局有关要求和学校安排,2020年11月9日,我校组织开展了研学旅行jvzquC41yy}/onnrkct/ew45;4=hfz8
1.暑假奇葩研学团,坑人又坑钱清华大学新浪科技也的确如此,在这个夏天突然火起来的各种研学里,奇葩的事件比比皆是。 各类清北研学营,是暴雷的高发区。今年,清华和北大从7月8日起,开放校园预约参观。王牧盈是因为当时参团早,团里明确说明不去清北。 但还有一些团,则经历了从宣称名校研学,到校门口打卡的巨大落差。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lm1tqrm1;545/68/;=1fqi.kvghwzv498862
2.7天滑雪冬令营(7天)新疆雏鹰团夏令营营地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生开展心理拓展、研学旅行、营地教育、冬夏令营、探险穿越等课程的学习。 招生详情 适合年龄:6-16周岁(30人) 营期安排: 第一期:2020年01月10日-2020年01月16日 第二期:2020年01月16日-2020年01月22日 第三期:2020年02月01日-2020年02月07日 活动营地:乌鲁木齐南山冰雪小镇(新疆jvzquC41yy}/fxsinkth{rsi0ei0e‚y1eq{sun4379<4;<7270nuou
3.滚动新闻中国新闻网[国内] 两岸青年“寻福闽都” 拜师学艺开启研学营 7-1 22:25 [国际] 日本多地连日高温 7-1 22:25 [国际] 香港特区政府新任三司司长:深感使命光荣 必会尽心履职 7-1 22:24 [国际] 中国铁建承建安哥拉卡宾达供水项目竣工 7-1 22:24 [国内] 台企花之林总部大厦长沙落成 郁慕明称中部地区大有可为 7-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htqnr.pn|u14634859235og€x0ujznn
4.山东新闻——中国新闻网山东“海外人才孔子文化研学营”在山东曲阜开营 6月24日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完成黄河段掘进 6月24日 山东帮助特色产业链接全球市场 专业服务助企成长 6月24日 智能守护+精准服务 山东银发经济释放发展新动能 6月24日 记者手记:三千里路难隔东西协作的“山海”心连 6月23日 山东各地密集出台“入境游”政策吸引jvzq<84yyy4tf7hjkpgog€x0eqs/ew4oqtk0pn|u164ivvq
5.首届语文教材研究硕博士生研习营顺利举办2023年7月30日至8月3日,中小学(含中职)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首届语文教材研究硕博士生研学营”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顺利举办。此次研学营旨在促进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学术研讨交流,培养语文教材研究领域的后备军。 jvzquC41yz/dwz0gf{/ew4zyfz08khf9f?5d;=g6fh8cki;9gi4e9:834>d0qyon
6.总投资约2.5亿元!迎驾春风营地盛大开营春风研学六万情,文旅板块添新春风研学六万情,文旅板块添新章。 6月21日,由迎驾集团投资约2.5亿元的迎驾春风营地盛大开营。六安市副市长魏武,霍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文,霍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静,中国酿酒大师、迎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倪永培等出席开营典礼,集团副总裁程培华主持典礼。 jvzquC41zwkrk~3eqo57:;5;;394487457=8;B6
7.去有风的地方听历史的声音”大理太和城遗址考古研学线路“我是小小考古家”考古夏令营是“南南考古学院”组织开展的重要研学活动项目,活动聚焦云南的考古发掘成果,并与历史文化、日常生活相结合,帮助小营员们更好地认识云南的历史文化。截止至目前,夏令营已有大理太和城遗址、建水古窑遗址和晋宁河泊所遗址等多条考古研学线路。 jvzq<84ucpbo~xgwo4dqv4c1enfpungzwgolrfq146368532:563:70jvsm
8.2024寒假研学观察(二):海外插班营火爆家长打响升学卡位战英国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研学项目已成为不少家长在长假来临前的必做功课。2024寒假即将到来,研学市场又呈现一派热闹景象。12月14日,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主打沉浸体验当地学习模式的海外插班营在2024寒假成了家长们的热门选择。由于中外学制的不同,部分机构仅在寒假推出这一项目,“插班”也成为寒假营的卖点之一。业内人士表示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7/365eql2ko|~zx{78293;9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