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崖土司城研学课程方案

本次研学课程围绕唐崖土司城遗址展开,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让小学/初中学段的学生深入了解唐崖土司城的历史文化、军事特色以及当地的非遗文化,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共包含以下三门课程:

1. 《世遗唐崖 土司遗风》:聚焦唐崖土司城遗址本身,深入探究其历史沿革、建筑特色、土司制度与土家族文化的融合,以及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并开展创意物化活动。

2. 《影动唐崖 以戏物化》:将皮影戏这一非遗艺术形式与唐崖土司文化相结合,通过制作皮影、创作剧本、设计角色、布置场景和表演实践,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 《跟着课本去研学——我在唐崖草船借箭》:基于《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结合唐崖地区的军事文化背景,通过制作草船和弓箭、模拟演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详情

(一)课程名称:《世遗唐崖 土司遗风》

1.课程背景:唐崖土司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它曾是方圆一千多公里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共历经元、明、清三代381年,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该城址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地理位置优越,是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土司城址之一。唐崖土司城遗址格局清晰,功能完备,保存完整,对研究中国土司制度和土家族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本课程旨在通过研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唐崖土司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课程内容:了解唐崖土司城遗址的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了解土司制度与土家与土家族文化的融合;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以唐崖土司城遗址为背景的创意物化活动(如文创产品设计、短视频拍摄等)。

3.课程目标:

⑴价值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珍贵性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树立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的价值观念。

⑵责任担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学生为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⑶问题解决:通过研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创意物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意产品。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崖土司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保护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将土司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进行物化创意。

5.教学时长:90分钟

6.适合学段:小学/初中学段

7.研学地点:唐崖土司城遗址

8.研学用具:⑴电子设备:小蜜蜂扩音器或小音箱、录像设备等。⑵人员配备:导游若干名、带队导师。

9.研究流程

⑴课前准备

明确研学主题和目标,导游和导师提前到达教学场地,引领学生和维持现场纪律。

⑵研学过程

①课堂讲解:结合实地考察内容,进行课堂讲解,深入剖析土司制度与土家族文化的融合。

②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就唐崖土司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创意物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③创意物化: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创意产品,如设计文创产品、拍摄短视频等。

④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和研学心得。

10.研学评价

⑴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⑵成果评价:评价学生的创意物化作品,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文化内涵。

⑶反思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评价,总结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收货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⑷综合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唐崖土司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1.课程设计人信息

单位:咸丰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姓名:罗甜

电话:18942993100

(二)《影动唐崖 以戏物化》

1.课程背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皮影戏又称“影子戏”、“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速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玄月。它集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元素于一身,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唐崖土司城遗址和皮影戏同属于我们民族文化瑰宝,通过“皮影戏”这种艺术形式与唐崖土司文化相结合,通过手工制作、创作、演绎及戏剧表演的方式将唐崖土司城遗址的土司制度所表达、延伸出来,以此传递情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及古人智慧,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及荣誉感。

2.课程内容

⑴了解皮影戏

*皮影戏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皮影戏的制作工艺与表演技巧;皮影戏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⑵皮影戏演绎土司制度和文化

*手工制作:学生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皮影,包括裁纸、上色、打孔、连接等环节,了解学习制作的方法和掌握技巧。

*剧本创作:以唐崖土司城为背景,围绕土司制度、土家族文化等元素创作皮影戏剧本。

*角色设计:根据剧本内容,设计皮影角色,包括土司、土司夫人、官员、土民等。

*场景布置:模拟唐崖土司城的建筑风貌,设计皮影戏的舞台布置。

*表演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皮影戏表演,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课程目标

⑴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⑵责任担当: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培养社会责任感。

⑶问题解决:通过皮影制作、剧本创作、角色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⑷创意物化:学生通过亲手制作与土司相关人物的皮影并进行演绎,将皮影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唐崖土司城遗址结合,创作出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

4.教学重点难点

⑴教学重点:皮影戏的制作工艺与表演技巧,以及如何唐崖土司城遗址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皮影戏剧本中。

⑵教学难点:剧本的创作与角色的设计,需要深入挖掘土司制度及土家族文化的内涵,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5.教学时长:90分钟

6.适合学段:小学/初中学段

7.研学地点:唐崖土司城遗址

8.研学用具

⑴电子设备:小蜜蜂扩音器或小音箱、录像设备等。

⑵人员配备:主课导师、助教导师、带队导师。

⑶皮影戏物料:皮影、剪刀、打孔机、孔钉、木棍、胶水、幕布、灯光等。

9.研究流程

⑴课前准备:明确研学主题和目标,导师提前到达教学场地进行布置和道具摆放,引领学生和维持现场纪律。

⑵研学过程

①前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唐崖土司遗址及皮影戏的基本知识。

②剧本创作与角色设计: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剧本创作和角色设计。

③皮影制作与排练:制作皮影角色,进行表演排练。

④成果展示与评价:组织皮影戏表演,邀请老师、学生进行点评,总结经验。

10.研学评价

⑴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剧本创作、皮影制作、表演排练等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创新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

⑵成果评价:根据皮影戏的表演效果,评价学生对唐崖土司城遗址及土司制度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情况。

⑶反思评价:反思评价:鼓励学生进行反思评价,总结自己在研学过程中的收货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⑷综合评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唐崖土司城遗址及土司制度的历史文化,掌握皮影戏的制作工艺与表演技巧,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创意物化,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11.课程设计人信息

单位:咸丰县第二民族实验小学

姓名:罗甜

电话:18942993100

(三)课程名称《跟着课本去研学——我在唐崖草船借箭》

1.课程背景:明朝天启元年,社会动荡,安邦彦和奢崇明趁机在重庆四川等地发动叛乱,朝廷调唐崖土司覃鼎出征平叛皆得胜而归,因征讨有功,使得唐崖司由长官司升为宣抚司,封为武略将军。在其任职期间,唐崖土司走向鼎盛。唐崖土司城遗址作为当地曾经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设有完整的行政机关,如营房、靶场等,拥有自己的武器和军队,开创了独特的“闲时为农,战时为兵”这么一种模式,以满足土司对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管理需求。本课程基于《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经典故事,结合唐崖地区的军事文化背景,设计一次寓教于乐的研学活动。通过亲手制作草船和弓箭并进行古代战场模拟,学生们不仅能深入了解三国历史,还能了解军事在唐崖当地发展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历史价值,更能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课程内容

⑴历史背景讲解

*介绍唐崖土司城遗址古代军事的相关知识,了解“功德牌坊”的由来。

*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的重要性以及“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结合“功德牌坊”背后的故事和“草船借箭”经典故事,了解和分析完善的军事系统在古代战争的作用及重要性。

⑵草船制作

*学生们分组合作,利用提供的材料(竹子、稻草、绳子等)制作草船模型。

⑶弓箭制作

*在专业指导下,学生们学习制作简易弓箭,了解古代兵器的制作工艺。

⑷实地训练

*在安全的场地内,学生们利用制作的草船和弓箭进行模拟演练,体验“草船借箭”的智慧与策略。

3.课程目标

⑴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认同感,了解历史故事,激发学生们的家国情怀。指导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⑵责任担当: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学会承担责任。

⑶问题解决:引导学生面对问题时,能够积极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通过制作和演练过程中的问题,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⑷创意物化:鼓励学生们在制作草船和弓箭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个性化设计。通过这一系列实践活动,将创意转化为实际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草船和弓箭的制作工艺,以及“草船借箭”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难点: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模拟演练并体验故事中的智慧与谋略。

5.教学时长:90分钟

6.适合学段:小学/初中

7.研学地点:唐崖土司城遗址

8.研学用具

⑴电子设备:小蜜蜂扩音器或小音箱、录像设备等。

⑵人员配备:主课导师、助教导师、带队导师。

⑶草船制作和弓箭制作物料:竹子、稻草、绳子、木棍等。

9.研究流程

⑴课前准备:明确研学主题和目标,导师提前到达教学场地进行布置和道具摆放,引领学生和维持现场纪律。

⑵研学过程

①导入环节:通过视频、解说或图片介绍“功德牌坊”历史以及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草船借箭”的故事情节。

②制作环节:学生们分组合作,进行草船和弓箭的制作。

③演练环节:在安全场地内,进行模拟演练,体验故事中的智谋与策略。

④总结分享: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演练感受,导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10.研学评价

⑴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制作和演练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等方面。

⑵成果评价:根据学生们制作的草船和弓箭的质量,以及模拟演练的效果进行评价。

⑶综合评价:结合整个课堂对唐崖历史和三国历史的学习,从学生的身上来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提出建议。

THE END
0.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课程设计方案航天国防教育展览项目合作视频东莞市美兴空间艺术有限公司 提供的 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课程设计方案 航天国防教育展览项目合作,版权申明:本版所有产品影像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属东莞市美兴空间艺术有限公司拥有,未经许可,擅自转载使用我美兴产品影像图片的公司及个人,本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及侵权赔偿jvzquC41fqthi~fp03758@3eqo5jpot144946?;50jzn
1.首届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资源共建与交流发展大会本次广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资源共建与交流发展大会,通过共建挂牌、学术论坛、创建研学产业联盟、共建营地参观等系列环节,聚焦广西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现状、探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动向,搭建了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机构品牌建设、市场运营的交流平台,对推动广西研学实践教育创新发展、推进文旅提质赋能具有重要意义。jvzquC41x0mypn|u0eun0ls1c182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