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11月24日,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高二年级师生前往常德泰顺国防基地、桃花源古镇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开展“走进红色课堂,探寻历史文化,传承华夏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时代巨变,初心不变。 加强国防教育,传承华夏精神,将爱党爱国的情怀厚植到当代青少年的心中,更好地谱写出“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华夏精神”的时代新歌。
军武研学磨意志,国防教育志报国
寻访红色足迹,传递红色基因,传承英烈风骨,展大国重器。
在常德泰顺国防基地,同学们参观大国重器,东风-11导弹、63式水陆两栖、92式装甲车、59式中型坦克等,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感受大国实力。
登上退役军舰、99式坦克、歼15战机,近距离感受了国防军备的魅力,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参加投弹实训、装甲车试乘、素质拓展等军事训练科目,磨炼他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凝聚力;“重走长征路”,穿过“枪林弹雨”体验飞夺泸定桥的英勇战役,体会红军战士的艰辛和战争的残酷。
身临其境体会战争年代的故事,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感受和平的来之不易,增强了大家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使命感。
青春同筑梦,薪火共相燃。
星光闪烁,花火跳动,桃花源古镇广场中央燃起篝火,师生欢聚一堂,老师们的兔子舞掀起了晚会的高潮,孩子们舞动青春,清澈的歌声余音绕梁,动感舞蹈活力四射,歌曲串烧激情飞扬,一个个节目闪亮登场,精彩纷呈。
芷兰学子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最闪亮的星。 篝火熊熊燃烧,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幸福的火焰像鲜花一样绽放。
一首歌,唱不尽时光荏苒,唱不断情谊绵长,唱不完青春的点点滴滴。美好的青葱岁月,忘不了岁月里的你、我、他。
冬日晚风中,歌声温暖了古镇,热情驱走了寒冷,火光点亮了夜空。
探寻古城奥秘,传承华夏精神
岁月悠悠,历史纷繁,世界各地的大河流孕育出溢彩纷呈的人类文明,湖南澧水流域亦孕育了中国南方源远流长的千年文明。城头山,它的废墟地下,是于过去消亡,于当下存活的历史。6000多年前,这里有过择地筑城的艰辛,有过农耕聚落的繁华;这里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这里是世界最早的稻作发源地,这里有中国最早的大型祭坛,这里有着史前城池的幽远神秘,这里积淀着史前人类生存的智慧与文明的曙光。
这一次,芷兰高二学子们走进“中华城祖·世界稻源”——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这个曾被泥土尘封过的历史,让它引领我们探寻古城的奥秘,感受华夏文明浑厚璀璨。
城头山遗址发掘面积近9000平方米,先后出土大批珍贵文物。
岁月沧桑,时光流转,历史却通过文物遗迹永久地留存了下来,在这里同学们参观城墙剖面遗迹展示馆,稻田祭坛遗迹展示馆及居住区、制陶区、墓葬区,感受6000多年前远古先民生产劳作生活场景。
卸去尘世的芜杂,走进遗址的入口,远古文化的和谐与静谧包围着你,古老原始的劳动工具,纹饰精美的陶器,神秘奇特的墓葬,奇幻诡异的祭祀大典……撩开上古时代的神秘面纱,同学被这独一无二的城头山遗址深深地吸引,主动探寻城头山的奥秘。
天然的课程资源,让穿梭其中的芷兰学子感慨万千:先民的智慧如此卓越,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华夏文化辉煌灿烂!研学之路如此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