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创新创业信心指数报告()》:大数据与亲子研学预期持续领先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信心指数报告(2025)》:大数据与亲子研学预期持续领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17-2025九年数据纵览。

文|新旅界

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之态,全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出入境旅游市场稳步重启,旅游经济呈现出量与质并进的良好态势,但旅游业的创业生态依旧面临着诸多复杂挑战。民众的旅游热情空前高涨,而旅游消费却呈现出波动性增长,这一矛盾现象深刻揭示了旅游市场内部结构的失衡问题,尤其是高质量、特色化旅游产品供给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的瓶颈所在。

值此关键时刻,我们连续九年发布“中国文旅创新创业信心指数报告”(覆盖2017-2025年),并前瞻性地推出针对2025年的深度报告。本报告继续沿用“专家意见调查法”,汇聚了文化旅游产业内的领军企业、初创企业、投资机构、学术界、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民间智库等领域的50位精英智慧,细致剖析了后疫情时代与新兴技术浪潮交织下,创新创业信心的变化,旨在精准描绘文旅双创的未来蓝图,为行业前行提供科学指引。

本次报告仍然沿用2017年到2024年信心指数计算公式:

信心指数 =资本*10 +人才*10 +政策*10 +并购*10 +成功率*20 +前景*40

其中,具体的维度及权重设置可参考之前的报告,这里不再论述,计算结果如下:

信心指数=(3.38*10+3.38*10+3.72*10+3.77*10+3.23*20+3.53*40)/5=69.66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25年我国文旅双创信心指数为69.66,比2024年的68.62上升了1.04。信心指数中所涉及到的人才、并购和前景等要素与2024年相比,普遍上升(图1)。其中“并购”(3.77)的分值最高,“政策”(3.72)的分值也较为突出。与2024年相比,并购(3.77)的分值上升幅度最大,成功率(3.23)的分值下降幅度最高。

2.1  2025文旅双创的业态与产品预期

专家认为2025年文旅双创的业态与产品模式最为突出的是亲子与研学旅游(58%),其次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类(55%)和旅游演艺类(42%),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类(40%)紧随其后(见图2),其中大数据类及亲子与研学旅游类延续了2024年预期排名领先的趋势。

2024年科技驱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新探索。数字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的核心力量。无论是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还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游客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数字化正在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旅游演艺演出场次18.93万场,票房收入163.89亿元,观众人数8542.23万人次。相比2023年,虽然票房收入有所下降,但场次和观众人数均有显著提升,显示出行业在扩大市场规模和提升观众参与度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2.2  文旅双创的驱动力预期

在文旅双创驱动力方面,技术(新兴数字科技)得分最高4.4,是文旅双创最主要的驱动力,态势比2024年略高。其次是消费者需求4.13,资本因素和政府与政策因素的分值分别是3和2.68(见图3)。“消费者需求”在历年的数据中都居于前列,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跨界共融模式,提高了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带来了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这种趋势在推动产业创新的同时,也强化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连接性与活力。

与2024年文旅双创驱动力相比,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因素有下降之外,所有因素的分值都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技术(新兴数字科技)因素,即专家认为2025年的文旅市场将继续保持繁荣。

2.3  资本投资文旅双创领域的前景预期

2025年资本对文旅双创市场的投资前景较2024年相比有所下降。2025年“非常好”选项比去年下降7%,“比较好”较去年上升13%,而“一般”则占比26%,较去年下降14%。(见图4)

2.4  资本投资文旅双创领域的外部市场环境预期

在资本对文旅双创的外部环境预期方面,数据整体不如2024年乐观。其中“一般”占比下降14.15%,下降幅度较大,“不太看好”占比上升4.87%,“比较好”占比上升11.62%,“非常好”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见图5)

2.5  文旅双创政策的支持力度预期

在文旅双创政策的支持力度方面,专家今年的态度比较审慎,认为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的占比下降了0.91%,“一般”也有17.47%的下降,而“比较大”占比上升了10.87%。(见图6)

2.6  进入文旅双创领域的人才趋势预期

在文旅双创领域人才趋势方面,与2024年相比,今年的数据表现得较去年乐观。预期进入文旅双创领域人才“特别多”和“比较多”的占比合计上升7.17%,“不会有太大变化”占比下降10.49%,而认为“流失部分”上升1.55%,“流失较多”上升1.77%。(见图7)

2.7  大型文旅集团收购中小文旅双创企业的倾向

与2024年相比,在大型文旅集团收购中小文旅双创企业方面,收购意向“非常强”降低了12.23%,持“比较强”和“不会有大变化”态度的选择共上升15.02%,“比较小”态度的占比下降了2.79%。(见图8)

2.8  文旅企业创业成功率预期

在文旅企业创业成功率方面,2025年“非常高”的选项占比出现了8.11%的下降。而选择“比较高”的占比上升了37.26%,专家中有16.98%的比例认为成功率不会有太大变化。(见图9)

2.9  文旅企业创业前景预期

在文旅企业创业前景方面,2025年“比较有信心”仍然占比最高,高达62.26%,“信心很强”一项却表现出小幅度的下降,为8.23%,“不确定”“信心不足”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而“没有信心”则继续保持0%,这说明大部分专家对2025年文旅双创前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见图10)

2.10  新技术在文旅双创中的应用难度预期

考虑到新技术在文旅双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25年延续使用2023年的增设的对新技术应用难度预期的题目。其中选择“比较大”的占比最高,占50.84%,选择“一般”的占比位居其次,占32.08%,选择“不太大”的占11.32%,这说明专家认为新技术与文旅双创结合还是存在难度的。(见图11)

2.11以关键词来分析提升2025年文旅双创的最重要的因素

本题让受访专家填写提升2025年文旅双创的重要因素,专家给出的关键词为“政策、技术、资本” (见图12)。

2024年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各地密集出台促进旅游消费、优化旅游供给、推进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极大激发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有效提升了企业家信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布局之年,国家对文旅产业的扶持政策将持续发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VR、AR、XR、AI、M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和设备,正加速与旅游产业相融合,AI导游也正加速渗透到各大景区。2025年1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随着技术应用的成熟,围绕 “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的融合,探索数字文化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培育标准服务与定制服务相融合的新型服务业态,将为数字消费开辟新的蓝海,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2024年,受宏观政策支持、市场持续回暖等利好影响,文旅投资信心得以提振,投资项目数量增长、类型多元,偏好融合类及科技类、主题特色类项目。202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对文旅项目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扩大文旅有效投资。以此为代表的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发布有利于文旅投融资,有助于盘活文旅闲置资产和吸引新业态、新类型项目投资建设。

在推动2025年文旅双创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技术和资本三大要素互为支撑,共同构筑起行业发展的稳固基石。政策作为宏观导向,为文旅双创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技术则是创新驱动的核心,通过不断迭代升级,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增长点;而资本则如同血液,为文旅双创项目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拓展动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文旅双创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2.12  以关键词来分析文旅双创领域的未来趋势

本题是让受访专家填写对文旅双创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词。2024年预测的关键词为“文化、融合、创新”,2025年预测的关键词为“消费、跨界、创新”(见图13)。其中“创新”与去年高度重合,而“跨界”与“融合”也有很深的联系。

文旅产业在稳增长、扩消费、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在文旅双创领域,消费依然是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要求日益提升,2025年的文旅市场将更加注重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例如,演唱会将不断“下沉”至更多二三线城市,带动跨城消费。同时,体验型景区热度外溢,区域联动效应显著,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打卡式”旅游,而是追求更加深度的文化精神需求和体验感。此外,入境游在2025年元旦期间迎来开门红,日韩等国订单涨幅明显,显示出文旅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潜力。这些实例都表明,文旅双创领域必须紧跟消费趋势,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界与创新是文旅双创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旅行业将与科技、教育、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例如“美食+文化”“美食+旅游”等跨界融合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赛事+文旅”“冰雪经济”等新型旅游模式,不断拓宽文旅产业的边界。旅游传统业态加快创新,更多的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跨界而来,跨界融合的创意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方面,冰雪、避暑、研学、美食、购物、自驾、邮轮等旅游新需求带动旅游投资增长和商业创新。

综上所述,消费、跨界与创新将是推动文旅双创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紧跟消费趋势,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打破传统思维,积极跨界融合;引入新技术、新元素,才能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2017年-2025年总体信心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纵观2017年到2025年信心指数(见图14),从2018年(76.06)到达峰值后,随即下降趋势明显,2023年(74.3)信心指数强势反弹后,今年(68.62)的信心指数呈略微上升。

总体来看,2017年至2025年的信心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波动特征,2025年文旅行业充满各种机遇,但从业者仍然趋于冷静。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各项政策的持续优化,综合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游客预订和旅行商采购指数等先行指标,旅游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等趋势性指标,2025年旅游经济会有更为乐观的预期,更高质量的发展。

3.2  2017年至2025年信心指数各子维度变化趋势分析

上图展示了从2017年到2025年文旅双创信心指数六个子维度的分值,总体上,2025年的各指标除人才、并购和前景外,均有所下降。(见图15)

“资本”维度在前七年的数据中下降趋势明显,其中2022年数值最低,2023年的数值显著提升后,2025年又有下降。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已新增注册旅游相关企业超34.2万家,目前我国有超251万家旅游相关企业,创业者、投资者纷纷涌入文旅行业。但是文旅投资存在效率低下、运营质量不高的状况,想要获得高质量的文旅投资,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深层消费、体验消费、文化消费层面的产品创新、内容创新,进行存量资产盘活,并非一蹴而就。

“人才”维度在历年的数据中在六个子维度中分值都偏低,今年略有提升。文旅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转折点,2024年各级政府在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25年国家也将加大文旅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以内容创作、项目策划、创意设计、经营管理、投资运营、文化金融、国际合作等为重点领域,提升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之间的适配性。促进文化和旅游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岗位需求。

“政策”维度延续了在历年的子维度中分值排序高的趋势。2024年,文旅政策发布密集且对于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宏观层面,国家将建设旅游强国、培育文化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微观层面,文旅是市场经济重要部分,消费带动作用强劲,促进多行业协同发展。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这为文旅项目建设迎来极为有利的政策窗口期。

“并购”维度的变化是上升趋势显著。2024年重大资本投资事件,以股权收购、增资为主导,行业的洗牌和重组加速,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不断调整业务、优化整合资产等以寻求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在文旅消费需求增长与消费场景创新、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发展、技术创新与数字文旅深化、出入境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健康中国战略与老龄化等背景下,文旅企业发展将迎来多重利好与多元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头部企业竞争加剧、项目筛选与合规性、资金使用与监管、资产证券化困难、专业人才短缺、企业运营效率待提升等诸多挑战。

“成功率”维度的变动呈现比较明显的波动趋势,今年的数值虽然有所下降,但在历年的数据中属于较高的水平。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强劲复苏和理性繁荣发展的态势。专家预期2025年文旅经济将展现出更为积极的增长预期,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前景”维度今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说明专家对前景的预测态度趋于乐观。专家认为2025年国家政策的引领、经济的支撑、科技的赋能、新媒体的流量驱动以及新业态的形成,文旅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3  2017年至2025年未来趋势关键词分析

2017年的关键词为“创新化、细分市场、技术革新”,2018年的关键词为“消费升级、创新化、细分市场和技术革新服务”,2019年的关键词为“用户体验、深度运营、苦练内功和服务”,2020年的关键词为“产品创新、跨界融合、品质升级”,2021年的关键词为“文旅融合、技术创新和内循环”,2022年的关键词为“创新、数字化、信心”。2023年的关键词为“创新、科技、融合”,2024年的关键词为“创新、文化、融合”。2025年的关键词为“消费、跨界、创新”(见图16)

回顾这九年的关键词,“创新”无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这要求我们在旅游业发展中,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手段,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创新体现在旅游业的文化、科技、理念、空间、融合等方面,2024年“跟着赛事去旅行”“奔县游”、微短剧、旅游演艺、影视游等诸多创新形式满足了市场个性化需求。

其次是“融合”,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当文化、科技、体育、商业、农业农村、国土海洋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4.1  身份类型

在本次调查中,45.28%为创业公司创始人与高管;11.32%为大公司高管;15.09%为高校教师与研究人员;13.21%为政府、事业单位及协会领导等。受访专家结构:以创新创业公司人员为主,兼顾其他利益方。这些身份类型也表明本次信心指数的分析,既考虑到了近半数的旅游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意见,也融合投资人、文旅企业高管、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协会领导等多方面的意见。

4.2  受教育程度

受访专家的文化程度大部分集中在本科以上,尤其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49.06%,本科学历占43.40%。

4.3  海外受教育经历

受访专家中有64.15%无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占到一半以上,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则占35.85%。

4.4  专业背景

创新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学科背景分布较集中,其中经管类(非旅游)背景较多,占35.85%,旅游类占22.64%,文史哲学类占20.75%,理工类占18.87%。

4.5  创业者的创业次数(仅限创业者及高管回答)

33.96%的创业者在此之前有过一次创业经历,有过两次创业的创业者18.87%,三次及以上的创业者占13.21%,没有过创业经历的占26.42%。

4.7  创业者创业前的职业(仅限创业者及高管回答)

创业者在创业前普遍任职于公司或者企业,占到45.28%,创业前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职员的比例为11.32%,教师或科研人员的比例为5.66%,学生比例占到了5.66%,军人的比例占3.77%,其他的比例占了7.55%。

2024年,文旅产业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实现了从疫情阴霾中的全面复苏。得益于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各国政策的支持,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旅游人次和人均消费均实现了稳步增长,旅游企业营收和投融资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在这一年里,智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不断涌现,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文旅产业的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旅游企业仍面临资金压力和市场挑战。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也需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尽管如此,文旅产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通过数智化转型和跨界融合,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

展望2025年,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文旅产业将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运营。同时,绿色低碳、可持续旅游等理念也将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年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文旅项目和产品问世,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旅游体验。

此外,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旅游市场的逐步恢复,文旅产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机会。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文旅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总体来看,2025年的文旅产业将在数智化转型和跨界融合的推动下,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文旅产业将呈现出更加繁荣和多元的景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和享受。

中国文旅创新创业信心指数课题组

文旅创新创业研究院

执笔人:北京联合大学 刘铮 王潇怡 王菲

附录:

下载界面新闻

2017-2025九年数据纵览。

文|新旅界

2024年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强劲复苏之态,全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出入境旅游市场稳步重启,旅游经济呈现出量与质并进的良好态势,但旅游业的创业生态依旧面临着诸多复杂挑战。民众的旅游热情空前高涨,而旅游消费却呈现出波动性增长,这一矛盾现象深刻揭示了旅游市场内部结构的失衡问题,尤其是高质量、特色化旅游产品供给的不足,已成为制约旅游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的瓶颈所在。

值此关键时刻,我们连续九年发布“中国文旅创新创业信心指数报告”(覆盖2017-2025年),并前瞻性地推出针对2025年的深度报告。本报告继续沿用“专家意见调查法”,汇聚了文化旅游产业内的领军企业、初创企业、投资机构、学术界、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及民间智库等领域的50位精英智慧,细致剖析了后疫情时代与新兴技术浪潮交织下,创新创业信心的变化,旨在精准描绘文旅双创的未来蓝图,为行业前行提供科学指引。

本次报告仍然沿用2017年到2024年信心指数计算公式:

信心指数 =资本*10 +人才*10 +政策*10 +并购*10 +成功率*20 +前景*40

其中,具体的维度及权重设置可参考之前的报告,这里不再论述,计算结果如下:

信心指数=(3.38*10+3.38*10+3.72*10+3.77*10+3.23*20+3.53*40)/5=69.66

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2025年我国文旅双创信心指数为69.66,比2024年的68.62上升了1.04。信心指数中所涉及到的人才、并购和前景等要素与2024年相比,普遍上升(图1)。其中“并购”(3.77)的分值最高,“政策”(3.72)的分值也较为突出。与2024年相比,并购(3.77)的分值上升幅度最大,成功率(3.23)的分值下降幅度最高。

2.1  2025文旅双创的业态与产品预期

专家认为2025年文旅双创的业态与产品模式最为突出的是亲子与研学旅游(58%),其次是大数据、人工智能、5G类(55%)和旅游演艺类(42%),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类(40%)紧随其后(见图2),其中大数据类及亲子与研学旅游类延续了2024年预期排名领先的趋势。

2024年科技驱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新探索。数字技术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升行业服务和管理的核心力量。无论是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前沿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还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游客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数字化正在成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024年旅游演艺演出场次18.93万场,票房收入163.89亿元,观众人数8542.23万人次。相比2023年,虽然票房收入有所下降,但场次和观众人数均有显著提升,显示出行业在扩大市场规模和提升观众参与度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2.2  文旅双创的驱动力预期

在文旅双创驱动力方面,技术(新兴数字科技)得分最高4.4,是文旅双创最主要的驱动力,态势比2024年略高。其次是消费者需求4.13,资本因素和政府与政策因素的分值分别是3和2.68(见图3)。“消费者需求”在历年的数据中都居于前列,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跨界共融模式,提高了旅游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带来了更多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这种趋势在推动产业创新的同时,也强化了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连接性与活力。

与2024年文旅双创驱动力相比,除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因素有下降之外,所有因素的分值都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技术(新兴数字科技)因素,即专家认为2025年的文旅市场将继续保持繁荣。

2.3  资本投资文旅双创领域的前景预期

2025年资本对文旅双创市场的投资前景较2024年相比有所下降。2025年“非常好”选项比去年下降7%,“比较好”较去年上升13%,而“一般”则占比26%,较去年下降14%。(见图4)

2.4  资本投资文旅双创领域的外部市场环境预期

在资本对文旅双创的外部环境预期方面,数据整体不如2024年乐观。其中“一般”占比下降14.15%,下降幅度较大,“不太看好”占比上升4.87%,“比较好”占比上升11.62%,“非常好”也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见图5)

2.5  文旅双创政策的支持力度预期

在文旅双创政策的支持力度方面,专家今年的态度比较审慎,认为政策支持力度“非常大”的占比下降了0.91%,“一般”也有17.47%的下降,而“比较大”占比上升了10.87%。(见图6)

2.6  进入文旅双创领域的人才趋势预期

在文旅双创领域人才趋势方面,与2024年相比,今年的数据表现得较去年乐观。预期进入文旅双创领域人才“特别多”和“比较多”的占比合计上升7.17%,“不会有太大变化”占比下降10.49%,而认为“流失部分”上升1.55%,“流失较多”上升1.77%。(见图7)

2.7  大型文旅集团收购中小文旅双创企业的倾向

与2024年相比,在大型文旅集团收购中小文旅双创企业方面,收购意向“非常强”降低了12.23%,持“比较强”和“不会有大变化”态度的选择共上升15.02%,“比较小”态度的占比下降了2.79%。(见图8)

2.8  文旅企业创业成功率预期

在文旅企业创业成功率方面,2025年“非常高”的选项占比出现了8.11%的下降。而选择“比较高”的占比上升了37.26%,专家中有16.98%的比例认为成功率不会有太大变化。(见图9)

2.9  文旅企业创业前景预期

在文旅企业创业前景方面,2025年“比较有信心”仍然占比最高,高达62.26%,“信心很强”一项却表现出小幅度的下降,为8.23%,“不确定”“信心不足”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而“没有信心”则继续保持0%,这说明大部分专家对2025年文旅双创前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见图10)

2.10  新技术在文旅双创中的应用难度预期

考虑到新技术在文旅双创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25年延续使用2023年的增设的对新技术应用难度预期的题目。其中选择“比较大”的占比最高,占50.84%,选择“一般”的占比位居其次,占32.08%,选择“不太大”的占11.32%,这说明专家认为新技术与文旅双创结合还是存在难度的。(见图11)

2.11以关键词来分析提升2025年文旅双创的最重要的因素

本题让受访专家填写提升2025年文旅双创的重要因素,专家给出的关键词为“政策、技术、资本” (见图12)。

2024年中央首次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各地密集出台促进旅游消费、优化旅游供给、推进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极大激发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有效提升了企业家信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布局之年,国家对文旅产业的扶持政策将持续发力,为行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2024年,VR、AR、XR、AI、MR、元宇宙、裸眼3D、全息投影、数字光影、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和设备,正加速与旅游产业相融合,AI导游也正加速渗透到各大景区。2025年1月,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培育、安全治理等全面发展,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规模稳步提升。随着技术应用的成熟,围绕 “数字经济+文化旅游”的融合,探索数字文化产品的差异化生产,培育标准服务与定制服务相融合的新型服务业态,将为数字消费开辟新的蓝海,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

2024年,受宏观政策支持、市场持续回暖等利好影响,文旅投资信心得以提振,投资项目数量增长、类型多元,偏好融合类及科技类、主题特色类项目。202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对文旅项目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扩大文旅有效投资。以此为代表的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发布有利于文旅投融资,有助于盘活文旅闲置资产和吸引新业态、新类型项目投资建设。

在推动2025年文旅双创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技术和资本三大要素互为支撑,共同构筑起行业发展的稳固基石。政策作为宏观导向,为文旅双创提供了清晰的发展方向和有力的法律保障;技术则是创新驱动的核心,通过不断迭代升级,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增长点;而资本则如同血液,为文旅双创项目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拓展动力。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推动文旅双创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2.12  以关键词来分析文旅双创领域的未来趋势

本题是让受访专家填写对文旅双创领域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词。2024年预测的关键词为“文化、融合、创新”,2025年预测的关键词为“消费、跨界、创新”(见图13)。其中“创新”与去年高度重合,而“跨界”与“融合”也有很深的联系。

文旅产业在稳增长、扩消费、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冰雪经济、银发经济。

在文旅双创领域,消费依然是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要求日益提升,2025年的文旅市场将更加注重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例如,演唱会将不断“下沉”至更多二三线城市,带动跨城消费。同时,体验型景区热度外溢,区域联动效应显著,游客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打卡式”旅游,而是追求更加深度的文化精神需求和体验感。此外,入境游在2025年元旦期间迎来开门红,日韩等国订单涨幅明显,显示出文旅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和国际市场的拓展潜力。这些实例都表明,文旅双创领域必须紧跟消费趋势,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可持续发展。

跨界与创新是文旅双创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文旅行业将与科技、教育、体育、健康等相关产业进一步融合,例如“美食+文化”“美食+旅游”等跨界融合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参与。“赛事+文旅”“冰雪经济”等新型旅游模式,不断拓宽文旅产业的边界。旅游传统业态加快创新,更多的投资机构、科技企业和市场经营主体跨界而来,跨界融合的创意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创新方面,冰雪、避暑、研学、美食、购物、自驾、邮轮等旅游新需求带动旅游投资增长和商业创新。

综上所述,消费、跨界与创新将是推动文旅双创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紧跟消费趋势,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打破传统思维,积极跨界融合;引入新技术、新元素,才能不断提升旅游品质,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1  2017年-2025年总体信心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纵观2017年到2025年信心指数(见图14),从2018年(76.06)到达峰值后,随即下降趋势明显,2023年(74.3)信心指数强势反弹后,今年(68.62)的信心指数呈略微上升。

总体来看,2017年至2025年的信心指数变化趋势呈现出先升后降再升的波动特征,2025年文旅行业充满各种机遇,但从业者仍然趋于冷静。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各项政策的持续优化,综合城乡居民出游意愿、旅游供应链恢复程度、旅游投资创新、游客预订和旅行商采购指数等先行指标,旅游市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等趋势性指标,2025年旅游经济会有更为乐观的预期,更高质量的发展。

3.2  2017年至2025年信心指数各子维度变化趋势分析

上图展示了从2017年到2025年文旅双创信心指数六个子维度的分值,总体上,2025年的各指标除人才、并购和前景外,均有所下降。(见图15)

“资本”维度在前七年的数据中下降趋势明显,其中2022年数值最低,2023年的数值显著提升后,2025年又有下降。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已新增注册旅游相关企业超34.2万家,目前我国有超251万家旅游相关企业,创业者、投资者纷纷涌入文旅行业。但是文旅投资存在效率低下、运营质量不高的状况,想要获得高质量的文旅投资,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深层消费、体验消费、文化消费层面的产品创新、内容创新,进行存量资产盘活,并非一蹴而就。

“人才”维度在历年的数据中在六个子维度中分值都偏低,今年略有提升。文旅行业面临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转折点,2024年各级政府在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2025年国家也将加大文旅人才培养培训力度,以内容创作、项目策划、创意设计、经营管理、投资运营、文化金融、国际合作等为重点领域,提升产业需求和人才供给之间的适配性。促进文化和旅游人才供需精准对接,满足新就业群体的岗位需求。

“政策”维度延续了在历年的子维度中分值排序高的趋势。2024年,文旅政策发布密集且对于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宏观层面,国家将建设旅游强国、培育文化旅游业为支柱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微观层面,文旅是市场经济重要部分,消费带动作用强劲,促进多行业协同发展。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效应持续释放,这为文旅项目建设迎来极为有利的政策窗口期。

“并购”维度的变化是上升趋势显著。2024年重大资本投资事件,以股权收购、增资为主导,行业的洗牌和重组加速,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不断调整业务、优化整合资产等以寻求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2025年在文旅消费需求增长与消费场景创新、产业融合与新业态发展、技术创新与数字文旅深化、出入境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健康中国战略与老龄化等背景下,文旅企业发展将迎来多重利好与多元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头部企业竞争加剧、项目筛选与合规性、资金使用与监管、资产证券化困难、专业人才短缺、企业运营效率待提升等诸多挑战。

“成功率”维度的变动呈现比较明显的波动趋势,今年的数值虽然有所下降,但在历年的数据中属于较高的水平。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同比增长14.8%。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行业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强劲复苏和理性繁荣发展的态势。专家预期2025年文旅经济将展现出更为积极的增长预期,并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前景”维度今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升,说明专家对前景的预测态度趋于乐观。专家认为2025年国家政策的引领、经济的支撑、科技的赋能、新媒体的流量驱动以及新业态的形成,文旅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3  2017年至2025年未来趋势关键词分析

2017年的关键词为“创新化、细分市场、技术革新”,2018年的关键词为“消费升级、创新化、细分市场和技术革新服务”,2019年的关键词为“用户体验、深度运营、苦练内功和服务”,2020年的关键词为“产品创新、跨界融合、品质升级”,2021年的关键词为“文旅融合、技术创新和内循环”,2022年的关键词为“创新、数字化、信心”。2023年的关键词为“创新、科技、融合”,2024年的关键词为“创新、文化、融合”。2025年的关键词为“消费、跨界、创新”(见图16)

回顾这九年的关键词,“创新”无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这要求我们在旅游业发展中,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手段,提升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创新体现在旅游业的文化、科技、理念、空间、融合等方面,2024年“跟着赛事去旅行”“奔县游”、微短剧、旅游演艺、影视游等诸多创新形式满足了市场个性化需求。

其次是“融合”,新质生产力推动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当文化、科技、体育、商业、农业农村、国土海洋等国民经济各行业和社会发展各领域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4.1  身份类型

在本次调查中,45.28%为创业公司创始人与高管;11.32%为大公司高管;15.09%为高校教师与研究人员;13.21%为政府、事业单位及协会领导等。受访专家结构:以创新创业公司人员为主,兼顾其他利益方。这些身份类型也表明本次信心指数的分析,既考虑到了近半数的旅游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意见,也融合投资人、文旅企业高管、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协会领导等多方面的意见。

4.2  受教育程度

受访专家的文化程度大部分集中在本科以上,尤其是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49.06%,本科学历占43.40%。

4.3  海外受教育经历

受访专家中有64.15%无海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占到一半以上,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则占35.85%。

4.4  专业背景

创新创业企业的创始人学科背景分布较集中,其中经管类(非旅游)背景较多,占35.85%,旅游类占22.64%,文史哲学类占20.75%,理工类占18.87%。

4.5  创业者的创业次数(仅限创业者及高管回答)

33.96%的创业者在此之前有过一次创业经历,有过两次创业的创业者18.87%,三次及以上的创业者占13.21%,没有过创业经历的占26.42%。

4.7  创业者创业前的职业(仅限创业者及高管回答)

创业者在创业前普遍任职于公司或者企业,占到45.28%,创业前是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职员的比例为11.32%,教师或科研人员的比例为5.66%,学生比例占到了5.66%,军人的比例占3.77%,其他的比例占了7.55%。

2024年,文旅产业在数智时代的浪潮中稳步前行,实现了从疫情阴霾中的全面复苏。得益于全球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各国政策的支持,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旅游人次和人均消费均实现了稳步增长,旅游企业营收和投融资活动也逐渐活跃起来。在这一年里,智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形式不断涌现,为文旅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文旅产业的复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部分旅游企业仍面临资金压力和市场挑战。同时,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也需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尽管如此,文旅产业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通过数智化转型和跨界融合,不断开拓新的增长点。

展望2025年,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入应用,文旅产业将实现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运营。同时,绿色低碳、可持续旅游等理念也将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这一年里,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文旅项目和产品问世,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旅游体验。

此外,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旅游市场的逐步恢复,文旅产业也将迎来更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机会。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文旅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文旅产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总体来看,2025年的文旅产业将在数智化转型和跨界融合的推动下,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文旅产业将呈现出更加繁荣和多元的景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美好的体验和享受。

THE END
0.学校牵头发布《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本网讯(文旅学院 韩晓)近日,“2025首届旅行服务大会暨交易展——‘跨界协作•链动未来’研学新生态思享会”在海南三亚保利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学校牵头发布《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 本届旅服会涵盖入境旅游、会奖旅游、数字文旅、交旅融合、定制旅行、研学旅行等多个专业领域,论坛汇聚行业领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jvzquC41yy}/slmo0gjv0ls142861:5431i579;c:48238ucig4ivv
1.《中国研学旅游报告》发布本报电(元月)近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在2025首届旅行服务大会上发布了《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274家研学类企业的深入调研,分析研学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报告》指出,当前研学旅游已从“旅游+教育”的简单叠加,演进为承载文化传播、实践育人、数字体jvzq<84pgyy/39osmc4dqv3ep1814>62455d8@6;5:<777xjvor
2.艾媒咨询2024全球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在研学游目的地的选择上,57.7%的消费者偏爱省内的短途旅行,单次1000-6000元的研学游产品成为超半数消费者的选择。随着研学游市场发展逐步成熟,同质化的研学旅行服务将越来越难以满足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63196751fud/rsehcx{c:7;53=90|mvon
3.2025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趋势中研普华想了解更多研学旅行行业干货?点击查看中研普华最新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获取专业深度解析。jvzquC41yy}/eqnpckxo0lto1uigz87247693;4395?59?>90unuou
4.2025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中研普华这场以"行走的课堂"为载体的教育实践,不仅重构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边界,更催生出万亿级规模的产业新蓝海。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在《2025-2030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五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中明确指出:研学旅行已从教育领域的补充选项,升级为支撑素质教育、文旅融合、青年发展的战略产业。jvzquC41yy}/eqnpckxo0lto1uigz87247714:4396=15=750unuou
5.2025年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预测中研普华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家对研学旅行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为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从国家层面来看,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出台为研学旅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jvzquC41yy}/eqnpckxo0lto1j{z872476:4A4367862=;70unuou
6.《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4《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24-2025》是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的标志性成果,是基地组织编写的第七部年度报告。文化旅游研究基地是中国旅游研究院依托河南大学建设的聚焦文化旅游领域的外设研究机构,主任、首席专家是央视《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程遂营教授。基地现有专兼职人员30余人,在 SCI、SSCI、CSSCI 等权威期刊发jvzquC41yy}/e}fygd4ptp3ep1mpppwqfuoi}fk13636=3jvor
7.让研学回归实践育人本质日前,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了《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274家研学类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报告》指出,当前研学旅游已从“旅游+教育”的简单叠加,演进为承载文化传播、实践育人、数字体验等多重价值的文旅业态。《报告》建议,应擦亮在地研学品牌,实现差异化竞争,深度挖掘区jvzq<84yyy4dgrjc0eun1qyon1814>6314637:6272?18<:492>/uqyon
8.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标签网易号 环球网资讯 2025-10-23 《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发布 网易号 人民网 2025-10-23 《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发布 网易号 金台资讯 2025-10-23 没有更多内容了 热点新闻 3岁娃两年多走了5个国家 重庆90后妈妈带女儿“穷游”看世界 多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在《新闻联播》出镜 受权jvzquC41pg}t0:;50eun1tj{yqxeu89141:f4m:8hf=93=:d88<6e>;g5:<3c>:66clg2A525461595254615>kh2;520qyon
9.研学经济成文旅产业新支柱?2025年市场规模或突破2132亿元|中国暑期将至,中国研学旅行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热潮。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已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预计2025年市场增速超15%,将突破2132亿元。6月19日,华信东方(北京)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研学部市场经理李伯轩在接受《华夏时报》jvzquC41el4tkwf0eqs/ew4ctvodnn4pqts`fnycknEvtuBjvvvt'228/88';Kfqe3jpohpt|x39>;39:4tj}rn
10.2025年研学旅游怎么看?怎么办?文旅要闻劲旅网2025年研学旅游怎么看?怎么办?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丁说旅游,作者:丁盟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研学旅游作为其中一个新兴且充满活力的分支,正逐渐崭露头角。随着人们对教育多元化以及旅游体验丰富性的追求不断增强,研学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旅游形式,而是融合了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验。从jvzq<84dvkoj0lto1jznn8724731466213?88:64:0nuou
11.《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发布6月27日,第七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在诸暨举行。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6月27日,第七届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成果发布系列活动在浙江省诸暨市举行。活动中,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与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联合发布《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县域旅游平均接待游客总量为580.79万人次,同比增长jvzq<84yyy4dkws0ep5q1=6;;:8/j}rn
12.中国研学旅游行业现状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报告(2025中国研学旅游行业现状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报告(2025-2031年),研学旅游是一种结合教育与旅行的新型旅游形式,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在旅途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拓宽视野。近年来,随着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培养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以及学校和社会对实践jvzquC41yy}/erw0ep511<<1[ctYwnQx[q{EgOf\jctRw\mk0jznn
13.2025年研学旅行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中研普华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研学旅行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近年来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已达1469亿元,同比增长61.6%。2024年,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增长率将保持在15%以jvzquC41yy}/eqnpckxo0lto1j{z87247654<4342817=;40u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