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我校初中部(龙凤中学)八年级320余名师生,走进了风景如画的革勒车梅花古镇,开展了“走近自然,探美非遗”梅花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本次研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们走出教室,深入自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体验传统民间工艺,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第一天——研学之旅启航
随着清晨的阳光洒满操场,龙凤中学的学生们齐聚一堂,迎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研学开营仪式。这是一段关于探索、成长和挑战自我的旅程的开始。
王福立老师代表学校向即将踏上这段富有教育意义旅程的同学们表达最诚挚的祝福。教官们将一面面鲜艳的队旗交到了各班学生代表的手中,象征着这次研学活动的正式开始。这一面面旗帜不仅代表了学生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更承载了学校的荣誉。
教官们对学生进行了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导学生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律和规范,并向学生们强调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教导学生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国防教育也是这次开营仪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官们向学生们介绍了国防知识,让他们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生们分组进行队列动作训练,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团队的力量和协作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官不仅教授了学生们基本的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精神。
午后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综合实践素质拓展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通过一系列设计巧妙的互动游戏,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为接下来的研学之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天——传统技艺与文化体验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悄悄地爬上了书桌。研学活动的第二天,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了期待和激情。
一、传统石磨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沉浸式体验传统石磨艺技,每位同学都是魔法师,让小小的一粒豆变成豆浆、豆花儿、豆腐...全员参与,动手实践,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了动手劳动的乐趣和收获成果的喜悦。
二、古法蓝染
古法蓝染的体验也同样让人难忘,以扎染为载体,生动传达蓝染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研学老师引经据典,以知识讲授为主,辅以观看作品展示、亲身示范的方式,进行拓展性渗透式教学,将学生们的思绪带往蓝染文化源起、发展的历史现场!
三、非遗刻纸
非遗刻纸艺术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初步了解后,同学们拿起剪刀,制作属于自己的剪纸,每一刀都凝聚了心血和创意,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浓郁古朴的非遗文化以及古人的智慧和工匠精神。
四、厨艺比拼
厨艺大比拼是今天的重头戏之一,同学们分组进行烹饪挑战,包饺子、和面、烧烤等花样层出不穷,展现了创意与团队合作精神。每个人都全情投入,力求做出最美味的菜肴。
晚会节目的准备也如火如荼地进行。有的同学排练舞蹈,有的同学练习乐器,有的班级排练合唱,每个人都为了晚上的精彩表现而努力。
夜幕降临,大家围坐在熊熊燃烧的篝火旁,进行才艺展示,分享着一天的所见所感,交流着心得体会。
第三天——播种希望并收获感悟
一、种梅花树
学生们在专业指导下种下了梅花树,这不仅是对大自然的一种贡献,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走英雄路
重走楷模英雄路,不忘艰苦奋斗史。在游革勒车镇的行程中,同学们参观二龙山水泵,了解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在古镇的每个角落打卡,用相机记录下这座古镇的美丽瞬间,每一处都留下了他们好奇探索的足迹。
三、法治讲座
下午由恩施州中级法院杨蕾法官为学生举办了一场关于防校园欺凌的法治讲座,让学生们认识到校园欺凌的现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学会如何应对欺凌、抵制霸凌。
四、放飞理想
放飞理想的风筝活动则是对孩子们梦想的肯定,他们在风筝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写下自己的愿望,然后放飞到蓝天之上,象征着同学们青春的梦想与追求。
结营仪式
研学活动圆满结束,在结营仪式上我们一同回顾这段宝贵的经历,分享彼此的成长与收获。龙凤中学副校长向仕明并为本期研学活动表现最积极、努力、勤奋,突出的学生颁发优秀学员奖,这些同学在活动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他们是全体学生的榜样。
随着研学活动的圆满结束,我校初中部(龙凤中学)学子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美好的回忆返回校园。这次“走近自然,探美非遗”的梅花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深了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尊重。
后记:未来的日子,少年将继续携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生活的热爱,不断探索,勇敢前行。自在归山海,热爱伴少年,让我们期待他们未来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