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docx

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中学生研学旅行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背景与意义研学旅行是基础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探究,从而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精心设计的研学旅行活动,有助于中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增进对自然、历史、文化和科技的理解与认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二、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观察、走访、体验,获取关于特定研学主题(如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科技发展、红色传承等)的直观认知和感性经验,深化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3.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准备—体验—反思—总结”的完整研学过程,初步掌握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3.培养学生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并对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尊重生命的情感。3.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树立远大的学习志向。4.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自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活动主题与对象(一)活动主题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学生年龄特点,可围绕“寻访历史足迹,传承文化根脉”、“探秘自然奇观,感悟生态魅力”、“走进科技前沿,畅想未来生活”、“重温红色记忆,汲取奋进力量”等多个方向设定具体研学主题。每次活动宜聚焦一个核心主题,确保研学内容的深度和连贯性。(二)参与对象初中或高中年级学生,可根据主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分批次、分年级组织开展。建议每组学生人数不宜过多,以确保研学指导的有效性和活动安全。四、活动时间与地点(一)活动时间结合学校课程安排、法定节假日及研学地点的最佳参观学习季节,合理选择活动时间。单次研学旅行活动时长可根据主题需要确定,一般以一至三天为宜。(二)活动地点根据研学主题精心筛选具有代表性、教育性、安全性和适宜性的研学基地、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遗址、自然景区、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作为研学地点。优先选择获得教育行政部门认证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五、研学内容与行程规划(以下以“寻访历史足迹,传承文化根脉”主题为例,设计一个两日一夜的研学行程框架,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实际地点进行细化。)(一)行前准备阶段1.主题导入与知识储备: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研学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背景、相关知识点及研学活动目标,激发学生研学兴趣。2.分组与任务分配:将学生分成若干研学小组,明确组长职责。根据研学内容,为各小组或个人分配不同的探究任务,鼓励学生提前查阅资料,制定初步的探究计划。3.安全与纪律教育:强调研学旅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文明礼仪规范、团队纪律要求及环保责任。4.物品准备清单:指导学生准备必要的证件、文具、笔记本、换洗衣物、常用药品等。(二)研学实施阶段Day1:初识古城风貌,触摸历史脉络*上午:*集合出发,前往研学目的地。途中可安排破冰活动、主题相关知识问答或纪录片观赏。*抵达后,举行简短开营仪式,明确当日研学任务。*参观【古城墙/历史博物馆】:了解城市建城史、重要历史事件及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建筑特色,记录关键历史节点。*下午:*走访【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深入街巷,感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探寻名人足迹,了解其生平事迹及贡献。组织学生与当地居民或商户进行简短访谈(在教师指导下)。*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如剪纸、陶艺、书法等,邀请非遗传承人或民间艺人进行指导,让学生动手实践,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晚上:*小组分享会:各小组交流当日研学心得与发现,整理研学笔记。*主题观影或夜间观察活动(如条件允许)。Day2:深入文化肌理,感悟精神传承*上午:*参观【专题博物馆/文化遗址公园】:针对特定文化主题(如民俗文化、艺术瑰宝、古代科技等)进行深入学习探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与讲解员互动。*开展【模拟考古/历史情景剧表演】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历史场景和人物的理解。*下午:*【主题研讨与成果初构】:围绕研学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梳理研学所得,初步构思研学成果的呈现形式(如调研报告、手抄报、微视频脚本等)。*闭营仪式:学生代表分享研学感悟,教师总结点评,颁发研学证书(如有)。*整理行装,集合返程。(三)成果总结与展示阶段1.资料整理与反思:研学结束后,指导学生整理研学笔记、照片、访谈记录等资料,撰写研学心得或研究小报告。2.成果创作与展示:各小组或个人根据探究任务,完成研学成果的创作。通过班级或学校层面的研学成果展示会、展览、汇报演出等形式进行交流分享。3.经验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次研学旅行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对学生的参与过程、研学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六、组织管理与保障(一)组织领导成立由学校领导、德育处/教务处负责人、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相关学科教师组成的研学旅行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监督。(二)人员配备1.带队教师:根据学生人数按比例配备足够数量的带队教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照管和指导。带队教师需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并提前接受相关培训。2.专业导师:可根据研学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博物馆讲解员、基地辅导员等作为研学指导教师,提供专业讲解和指导。3.后勤保障人员:负责交通、住宿、餐饮等后勤事宜的联络与协调。(三)安全保障1.安全预案: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包括交通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财物安全、突发疾病等情况的处置措施。2.安全教育:行前集中进行安全教育,行中随时强调,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保险购买:为所有参与师生购买足额的研学旅行意外伤害保险。4.通讯畅通:确保带队教师、学生干部通讯设备畅通,便于及时联系。5.医疗保障:配备常用药品箱,了解研学目的地附近医疗机构信息。(四)后勤保障1.交通安排:选择具有合法运营资质、车况良好的交通工具,签订规范的租车合同。2.住宿安排:选择安全卫生、管理规范、交通便利的住宿场所,男女分宿,教师与学生同住一层或邻近区域以便管理。3.餐饮安排:选择卫生合格、口味适宜的就餐地点,注意学生饮食均衡与特殊饮食习惯需求。七、研学成果展示与评价(一)成果形式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呈现研学成果,如:*研学报告/小论文:对某一探究问题进行深入阐述。*研学手账/日记:记录每日所见所闻所感,图文并茂。*摄影/短视频作品:用镜头捕捉精彩瞬间,讲述研学故事。*主题演讲/情景剧/小品:通过语言或表演再现研学感悟。*手抄报/海报/模型:将所学知识进行可视化呈现。(二)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探究精神、文明礼仪等表现。2.成果性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研学成果的质量、创新性、深度等进行评价。3.多元主体评价:结合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确保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4.评价结果运用:将研学旅行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优秀研学成果进行表彰和展示。八、注意事项1.行前沟通:与家长充分沟通研学活动的意义、行程安排、安全保障及费用情况,获得家长支持与配合,并签订自愿参加确认书。2.学生健康状况:了解学生特殊体质情况,对不适宜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要妥善安排。3.文明礼仪:教育学生在研学过程中遵守公共秩序,爱护文物古迹,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展现中学生良好精神风貌。4.环境保护:强调环保理念,不乱扔垃圾,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5.财物保管:提醒学生保管好个人财物,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或交由教师统一保管。6.弹性调整:行程安排可根据天气、交通等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但需确保核心研学目标的达成。九、预期效果通过本次研学旅行活动,期望学生能够:1.对所选研学主题有更直观、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拓展知识面。2.初步掌握基本的探究学习方法,提升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青少年研学活动策划方案(精选12篇)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一定要把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周密组织,明确活动目的,与参与的学生家长做好沟通,教育学生旅行研学活动中一定要听从学校安排,遵守纪律、注意自身形象,彰显房寨中学学生的良好精神面貌。 青少年研学活动策划方案 篇2 一、活动背景 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jvzquC41o0xvk€jp0eun1ofpict07;:9;46/j}rn
1.东莞市厚街中学研学方案(讨论稿)东莞市厚街中学研学方案(讨论稿) 一、政策依据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出台了《教育部等11部委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明确规定中小学生研学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研学、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衔接的jvzquC41jl€y0mll{0tfv8nphq528@6146774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