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政策
2013年政策首次提出
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
2014年进入教育部基础司工作要点。
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
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
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按照教育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研学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研学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研学为主的研学旅行体系。
研学旅行呼之欲出
与2009年的国发41号文、2012年的国发31号文相比较,2015年国务院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有新突破。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注意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
研学旅行全面推进
01、2016年“十三五”规划研学旅游元年
2016年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通知”。通知要求各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基地要进一步挖掘研学旅游资源,深化打造主题品牌,扩大对青少年人群的政策优惠,加强接待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安全保障,不断提升研学旅游的综合吸引力和品牌认知度。各级旅游部门要充分发挥对研学旅游目的地和示范基地的指导作用,加大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培训、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研学旅游培育成为各地旅游发展创新的增长点。
02、关于做好全国中小学研学实验区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研学旅行工作健康发展,教育部确定河北省邯郸市等10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验区。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
教育部正式发布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意见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国家旅游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
《研学旅行服务规范》是国家旅游局针对研学旅行实施做出的权威性的规范文件。
对人员配置、产品分类、服务改进、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学旅行机构或学校可以针对此文件查漏补缺,及时调整。
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该《指南》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各地要加强组织实施,将《指南》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纳入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 地或营地”名单》
中国旅行社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
2019 年,中国旅行社协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联合发布《研学旅行指导师(中小学)专业标准》,对研学旅行指导师专业素养提出了基本要求,使研学旅行指导师在实施研学旅行教育活动时有了基本的准则。
对引领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专业发展以及研学旅行指导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以满足研学旅行市场和创新需要为目标,填补标准空白。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2020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意见
在劳动教育方面,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探索建立劳动清单制度,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在评价方面,加强过程性评价,将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学习和实践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2020年12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地方政策
2019年东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通知》,各主管教育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科学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内容。学校每学年安排集体研学旅行不少于2次,一般安排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二年级、高中一到二年级,尽量错开旅游高峰期。活动范围按照“小学、初中阶段不出市,高中阶段不出省”的原则,
东营市教育局《关于成立高中学生研学和生涯规划体验基地的建议》的答复(东教函字〔2020〕5号)对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8号建议的答复
落实《山东省普通高中 2017级学生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将学生的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纳入综合实践活动国家课程,并明确了课程修习认定要求。其中,考察探究活动 6 学分,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研学旅行、野外考察为主;职业体验活动 4 学分,以军训、学生发展指导为主。
东营市第三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评审结果暨第一、二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复审结果公示
东营市文旅集团花仙谷景区成功入选“东营市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与东营市雪莲大剧院共同作为中小学研学基地,将持续开发“劳动教育实践”、“中医药研学”、“黄河口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舞台剧是怎样产生的” 等专题课程体系,及艺术类、非遗文化类、体育类等多种课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体验感。
东营文旅体研学
东营文旅体研学结合东营当地特色资源,重点开发了中医药文化、劳动实践、动物多样性与湿地生态保护三大课程体系,推出雪莲大剧院艺术研学、昆虫研究所探秘、流动的生命-水文科技研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研学、奥体青少年防身术拓展训练等研学课程。
东营文旅体研学项目制定《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有效保障学生的秩序和安全,成立安全应急小组。确保研学活动顺利进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障学生能够高安全的完成研学任务。
研学课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分级递进,按照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分别逐级递进开发课程体系,创新推出“阶梯+菜单式”研学旅行套餐。
01
中医药研学
●识遍中草药,争当小药师
●中医健体之五禽戏健身操
●手工课堂:制作中药药囊
●中医经络:人体经络穴位展示和研究
●新冠肺炎与中医药的关系
●手工课堂:手工卷艾条
●古汉字中的中医药理论
●诺贝尔与屠呦呦:青蒿素课堂
●配制中草药茶包
●中医体验:望闻问切教学
02
劳动实践
●校外实践基地劳作
●研学实验:种子浸种催芽技术
●水稻的一生·致敬袁隆平
●辨识五谷杂粮 探秘农耕文化
●有机农业虫害防治实验
●阳台农业:室内盆栽蔬菜
●研学课堂:无土栽培技术
●非遗课堂:罗布麻茶 芦苇画 老粗布等
●手工创意课堂:石磨豆浆 粮食画
03
动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
●野生动物保护与救助
●职业体验:我是小小保育员/饲养员
●研学课堂:显微镜大世界
●研学课堂:动物食性与结构
●生态微系统手作 微景观生态瓶
●手工昆虫标本制作
●探秘神奇蜜蜂王国
●动物纸艺、风筝制作
04
其他课程
●雪莲大剧院舞台剧研学
●昆虫研究所研学
●流动的生命 水文探究研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吕剧研学
●奥体中心拓展训练
研学咨询热线:0546-8951707
责编:鲍梓欣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