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乡村生态研学基地

用手机也能轻轻松松做建筑 扫描二维码下载 手机客户端

近几年,自然教育在我国迅速“火”了起来,越来越多的营地教育机构推出自然体验、自然探索、野外生存等一系列自然教育类主打款,自然教育也成为森林旅游的新业态。国务院发文《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包括乡村生态研学、自然研学、农业研学等在内的研学活动将迎来新价值。

乡村地域文化与研学旅游、研学基地的关系

文旅是文化旅游的简称,是以文化感知、体验为主题的旅游,文旅是乡村地域文化的活性传播方式,旅客可以将乡村文化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研学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方式,通过研学活动,青年学子以传习的方式传承和传播了乡村地域文化。

研学旅游促进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增进作为文化主体的农民对乡村地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从而自主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去。此外,研学人员作为乡村地域文化的客体对乡村文化进行活性传播,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使乡村文化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

研学基地不仅是服务于研学活动的空间,还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体现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特色,其环境设计肩负着物质和精神上的功能需求。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强调,各地要根据研学旅行育人目标,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教育资源和综合实践基地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并探索建立基地的准入标准、退出机制和评价体系。研学基地的环境设计要根据研学人员的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认知特征和行为特征,以及所提供课程体系的内容来进行。做好需要满足研学活动所需要的感知空间、实践空间、探索空间的规划。在满足研学功能的前提下,加入创新的设计手法,彰显乡村地域文化,产生人与建筑、人与景观、人与设施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打造乡村文化特色与室内外环境相融合,集教育、体验、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研学基地。

现存问题

1.同质化严重,乡村地域文脉记忆逐渐消退

基地的建设一味追求城市化,与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脱节,地域特性不强,同质现象严重,与研学基地传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2.设计滞后,体验性不足

部分研学基地的建设重视课程设计,却轻环境设计,基地环境设计只满足课程的基本要求,设计缺乏创意,主题特色不明显,研学环境与研学人员互动性不够,研学人员只学不游,体验性不足、积极性不高。

3.教育性不强

部分研学基地建设过分追求环境的标新立异和娱乐性,课程设计单一枯燥,只游不学,达不到教育和研究的目的。

4.服务面窄,难以可持续经营

传统研学基地服务人群定位过于狭窄,主要服务于中小学生的团体活动,社会服务性较低,导致非研学时间段的客流量很少,难以维持基地非研学时段的经营。同时服务于学校团体活动和家庭亲子游是田园研学基地的重要出路,在设计上,除了集体研学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外,应增强环境的游览性和体验性,提高基地闲时客流量。

影响因素

1.研学人群因素

①以学校为主体的研学活动

研学人员主要为中小学生,年龄段主要为7—18岁,该年龄段人群生理和心理都有着明显的特征和需求,因此,该年龄段人群的特征和学校团体活动需求是研学基地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

1)儿童的特征:绝大多数儿童喜欢有良好互动性的自然场地,比较喜欢集体群聚活动,对新奇的事物天生具有探究的欲望,高年龄段儿童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

(2)儿童对田园研学的需求:儿童有对大自然的认知需求、对生活实践能力的需求、对自然美学培养的需求、对拓展自然兴趣的需求、对乡村传统文化的需求。

②以亲子游为主体的休闲游活动

亲子游的主要成员为有孩子的家庭,这类人群更加关注基地环境的体验性,包括感官体验、教育体验、情感体验与社交体验。感官体验是基础体验,教育体验、情感体验与社交体验主要由基地的文化内涵来实现,是旅客更高层次的体验,是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图片(1)感官体验:是身体意识层面的体验,包括视觉体验、听觉体验、触觉体验、味觉体验和嗅觉体验等,对基地环境的色彩、图案、造型和材质等设计元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声音景观、嗅觉景观和具备采摘、品尝功能的触觉景观和味觉景观设计,能加深游客的体验度。

(2)教育体验:乡村生态认知的科普性教育是儿童旅游体验不可或缺的内容;

(3)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包含乡村生活和传统文化的情感体验及随行人员团队的情感体验;

(4)社交体验:在基地的游览和各类活动中,与各类人群的互动能增加儿童的社交体验,科普长廊、手工体验坊、开放场地等是基地满足教育体验的需要。

2.课程体系因素

田园研学基地的课程体系一般包含田园生态认知、田园生产认知与实践、乡村生活及文化习俗体验3大模块的课程,课程模块的内容和需求决定了研学基地的环境设计。研学基地的环境设计应在最大限度地尊重原有自然生态情况下,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进行改造设计。图片研学基地环境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1.安全性原则

研学基地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将安全性放在首位,在空间尺度、标识系统、界面材质、凸起造型等方面需要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此外在植物选择上避免选择有毒、有刺、有特殊气味、会掉果实的植物。

2.研学的教育原则

①趣味科普性原则:通过交互性景观设计,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研学者在其中获取到大量的知识和技能。

②生态美学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尊重乡村自然生态,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建造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在田园上创造当地乡村独特的艺术美感,对研学者实现生态美学的熏陶。

③文化地域性原则:深挖当地传统文化与习俗的内涵,提取设计元素,运用到基地的环境设计中,采用重现、隐喻、抽象等各种现代的设计手法,凸显当地独特的农耕文化、乡村生活形态、传统文化和习俗。

3.研学的体验性原则

①多重感官的刺激性: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和味觉多重感官的刺激性,引导游客进入更深层次的体验。

②良好互动的参与性:使研学人员使与景观产生互动,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③体验的真实性:田园生产的真实场景、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农具的真实展示等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手工技艺、节庆活动等当地原生文化资源,是基地景观体验真实性的设计资源和要素。

④景观时序性:根据景观的时序变化丰富季相构图,营造四季不同的景致空间。

⑤景观的文化性: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理清地域文脉,提炼地域文化的代表性要素融入基地环境设计中,增强农耕文化和乡村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图片1.地域文化植入策略

①以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空间规划与空间设计图片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历史、人物、风俗及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节庆活动等都是乡村珍贵的感知资源,在基地的环境设计中,将好感知的资源作为故事线索安排好空间序列规划,在研学活动中讲好乡村故事。提炼地域文化元素,进行每个空间的景观设计,赋予空间不同的内涵,营造出叙事性空间、情感性空间、游戏性空间等。

②人机互动,激活地域文脉图片深挖当地传统文化内涵,提炼和归纳当地乡土文脉的特色,运用形(形态)、色(色彩)、质(材质)、构(结构)的综合手法再现地域文脉空间,让建筑、景观小品作为载体向研学人员传递优秀地域文化,让研学人员与环境产生行为互动、情感互动,从而实现地域文脉的激活。

(1)再现地域文化的景观构建功能化、实用化,与研学人员产生行为的互动。

(2)通过旧物展示、形态重构等手法,使基地景观与研学人员产生情感的互动。

2.景观设计策略

①视觉景观

再现地域文化的景观构建功能化、实用化,与研学人员产生行为的互动。

视觉景观的色彩包含设施色彩和植物色彩2大类。设施色彩有2种搭配方式:①采用环境色的对比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塑造视觉中心;②采用同类色,和谐统一,塑造历史感和质朴感。植物色彩,同样常有2种搭配方式:①跟环境色是同色系,与环境形成一定的体量感;②采用环境色的对比色的大面积斑块,并且通过一定规律重复交替,形成色彩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美学体验。

植物色彩搭配还要根据植物的季节特性营造季相构图。

②听觉景观

听觉景观主要是通过听觉来感知和互动的景观,也称为声音景观,简称声景。声景是最能勾得起记忆和联想的方式,可以让人记得住乡愁,也可以让人心情平静,调节情绪,通过声景的正、负、零设计可以强化乡村特有的声音体验,也可以降低或掩盖嘈杂的干扰声音,还可以营造适合于动物繁殖与生存的自然环境,打造自然原生态的声景观。

③触觉景观

田园研学基地的触觉景观一般都是以采摘项目为主题的果园、以种植为主题的一米菜园和动物喂养等,很多研学基地的触觉景观都存在设计滞后的现象,仅是农业经营,缺少美感。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根据心理学的互动性原理,当地取材进行景观设计,既可以体现当地文化,又可以增加美感,甚至可以实现心理治愈功能。

④嗅觉景观

植物的气味能让人对景观产生联想,形成不同的感受与体验,田园研学基地可以嗅觉体验园或体验平台的方式,通过不同芳香植物的造景手法,打造四季流转、季相交替、全年皆香的,以“嗅”为主要感知方式的景观。

⑤味觉景观

味觉景观具有双重属性。

(1)参与性,即味觉真实体验行为与景观叠加,实现1+1>2的叠加效果,例如,水景与茶亭、古村与小吃摊等组合,情感上的互动不仅体现了地域文脉,而且强化了人的记忆和感受。

(2)非参与性,即味觉体验行为并非真实存在于景观当中,而是于视觉景观密切相关,“望梅止渴”就是非参与性味觉景观的一种表现。

本文标题: 如何打造乡村生态研学基地?

(c)2016-2025 Gujian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_古建中国-文化产业互联网创新平台 | 中国建筑 | 建筑材料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 | 建筑人才 | 建筑培训 | 建筑文化 | 仿古建筑 | 古建筑 | 古建中国

THE END
0.立足特色资源打造研学基地类似场景经常上演,兴义世界地质公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研学团队,成为黔西南州研学旅行的重要载体。 兴义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达1456平方公里,是一个由三叠纪兴义动物群化石、三叠纪喀斯特峰林景观、三叠纪岩相突变地质景观构成的大型综合地质公园,公园内有天坑、漏斗、峡谷、地缝、峰林等各类地质奇观。 jvzq<84i|0vfqyqg0eun0ls1p4532;912;871l866385/=5;:;=727mvon
1.云南澄江:打造研学基地做强特色品牌近年来,澄江市旅游市场热度一路攀升,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外,“教育+旅游”的研学游,也成为各中小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教育的“新阵地”,成为家长们的热门选择。 研学游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澄江市以“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为目的,精心打造研学基地,在基地内设置传统农耕jvzq<84{p0vfqyqg0eun0ls1p4532;8132851l8946;2/=5836<747mvon
2.丽水莲都加强产教融合打造高品质生态研学基地“假期里,我们的孩子可以在附近的研学基地游学,真挺不错的。去年半年,我儿子就去了九龙、仙渡等好几处研学基地,收获满满。”眼看马上要放寒假了,市民董丽又开始为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筹划起假期的研学之旅了,对于她来说,有意思又方便的市区附近的研学基地,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 jvzq<84|l0vfqyqg0eun0ls1p4532;9123791l6:8588/=5939=287mvon
3.莎车县:打造研学旅游基地做强特色研学品牌莎车县:打造研学旅游基地 做强特色研学品牌 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24日电 9月18日,自治区旅行社协会、自治区研学旅游基地认定委员会、中华诗词学会、新疆教育学院及新疆艺术学院等多个社会团体60余名专家学者和师生,应邀共同参与了为期三天的“品读莎车”研学游活动。 近年来,研学旅游市场发展迅速,为抢抓这一难得契机,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文化体jvzq<84yyy4yl7hjkpgog€x0eqs/ew4fk|npw8724531;6761fkucrq/kjiuj~xj7:<63:80ujznn
4.双浦打造特色研学基地杭州日报讯 近日,位于西湖区双浦镇下杨村的南宋官窑研学基地——南官瓷苑里欢笑不断,11组亲子家庭作为首批“体验官”,打卡体验了拉坯、泥条盘筑等制瓷技艺,感受宋韵官窑文化魅力。 走进研学基地,第一眼就能看到中心区域矗立着的龙形土窑。站在窑前,仿佛穿越时空,还能感受古人烧窑时扑面而来的炙热。在历史展示区,jvzquC41j|tfy|3jcpm{jxz0eqs/ew4ejgthuqn1eqtugwy14286/9;13;5dqwygpve:2;54534ivv
5.寓教于“游”打造研学教育基地近年来,研学游项目备受关注。一些景区作为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在文旅融合中创新发展,通过积极创新形式、拓展内涵,着力开发各具特色的研学游线路,增强青少年文旅体验的互动性、参与性,引导青少年在旅游玩乐的愉悦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到更多科学知识并陶冶自身道德情操。近年来,位于揭东区云路镇的市外桃园旅游景区jvzquC41yy}/l‚sgyu4og}4pgyyXgk4vqFkucrqAfgyJfF6847=5
6.达川区:打造农业研学基地全面助推乡村振兴随着研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当地农民的增收渠道也变得更多了,有的在研学基地务工,有的在周围开设超市、小吃摊,“研学经济”效应逐渐扩散开来。 超市老板 龚琴:我以前在城里面上班,帝源这个研学活动开始过后,我就回家里面开了一个小超市,在家里又可以照顾老人又对我的收入大大提升,我非常开心。 jvzquC41yy}/fjhjwct/q{l0ep5og€x147=48
7.关岭:建设高品质研学基地打造实践育人新样板  近段时间以来,位于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的贵州溥博研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迎来了今年研学的首个高峰期,各地中小学生陆续走进基地,体验和感受各类精品研学课程。近年来,该教育实践基地充分依托关岭资源优势,以文化学习、实践体验、创新研学等为切入点,全力打造高品质研学基地,以研学升级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jvzq<84i|0tfy|3ep1814>56525d6?9:cej5ck=6e78:3m<:ee62fk<:7c90e7mvon
8.“兴办历史+林业研学”,乐昌林场创新打造华南研学基地没错,那就是林业研学。 自2019年9月以来,乐昌林场依托自身兴办演变历史与植物林业资源,成功修复了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演习林场旧址,建设打造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2021年9月,研学基地正式开放,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前来组织林业研学与爱国主义教育、传承抗战时期华南教育精神。 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49>1455d8B697:7/j}rn
9.“工业+研学”跨界融合打造文旅新名片“工业+研学”跨界融合打造文旅新名片 “你们知道海带也有公母之分吗?”“这个车间是海带内包装工段,采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海带自动化装备设备,可实现自动称重、真空封口。”连日来,国圣·中国海带产业园研学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小游客,该基地讲解员陈荔榕正在给孩子们介绍即食海带工业生产知识。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近jvzquC41yy}/r}}y0eun1yxrf1€y1;545380v;5453827h9943730qyo
10.鲜衣少年古都游,不负韶华再出发——开封全力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开封依托旅游景区、历史文化、文博院团等资源,着力打造18家主题各异的研学旅行基地和两家研学旅行营地,精心设计9条主题突出的黄河文化研学线路,开设100余节研学课程。开封博物馆、铁塔景区、山陕甘会馆、中国翰园、城墙景区、爱思嘉农业嘉年华、开封州桥及汴河遗址公众考古研学基地、启封故园等第一批研学旅行基地已陆续对外jvzquC41yy}/jwyx0v|0tqm/3;973<83445bt}neng521:9352?2:;<4:4618977
11.浠水县深挖文旅资源打造特色研学品牌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广泽)今年以来,浠水县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具有浠水特色的研学旅游发展新路径,建设研学旅游基地,开设特色研学课程,打造浠水特色研学旅行品牌。 11月28日,浠水县第三实验小学500余名师生到花涧谷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将课堂搬到了户外,让学生们在实践体验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rl4ea4636B5:0jznn
12.河南宝丰: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研学实践基地近年来,宝丰县作为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通过举办各种品牌活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旅游内涵、提升完善公共设施、打造特色研学实践基地,目前,已成功申报1家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和4家市级研学旅行基地。2021年以来,开展各类研学活动100余次,接待中小学生及各类jvzquC41jp4djrscuq4dqv4rfu5eg}fkn1814;564852295422645:;8287779>668?43A9998664h60jvsm
13.校友联手改造吕巷老厂房打造成古建筑研学基地新浪视频财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最新的video播放 00:00 01:43 01:43校友联手改造吕巷老厂房 打造成古建筑研学基地看看新闻KNEWS 说说你的看法 0 jvzquC41xkjfq7xkpc4dp8kkpctdg872473186651fkucrq/kpk{zzw23<44960f0nuou
14.洛阳持续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擦亮研学旅游新名片洛阳文明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科创空间感受科技的非凡魅力,在古村落中感受历史的厚重……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研学旅游的队伍。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丰富研学课程,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旅游+教育”研学模式。 整合资源推动研学营地、基地建设 jvzq<84jpn/ynsokpm/ew4{cq}fp87245661}7245664?d:33786@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