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研学旅游正成为一条新的教育路径。近日,记者跟随“研学张家口 一起向未来”采访团,深入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多个研学基地,探寻这一新兴市场的生动案例。这不仅是一次跨越数百公里的旅程,更是京津冀文旅协同发展的缩影。
张家口的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旅游基地,吸引了来自天津的初中生们。在这里,孩子们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考古发掘和打磨石器的乐趣,收获了丰富的人类起源知识。该基地自今年4月投入使用以来,已经接待了超过2000名研学学生,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年龄段。李帼英,泥河湾人类起源研学基地的工作人员表示,基地不仅将多学科知识融入课程中,还通过科技手段,如VR沉浸式观览,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体验。
巡天“尚谷园”研学旅行基地则以“种子与科技”为主题,展示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讲解员在田间为学生们讲解谷穗的由来,演示收割的技巧,孩子们不仅能观察大自然,还能通过小米烘焙等实操活动,增强对营养健康的理解。自去年投用以来,该基地已接待超过1万人次,成为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领克汽车张家口工厂,学生们近距离观察机械臂的工作过程,听到“每90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的消息时,纷纷发出惊叹。南山汽车产业研学旅游基地通过真实的生产环境,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汽车的构造与生产流程,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不仅如此,大境门研学旅游基地也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教育。在长城脚下,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古代商贸交易,学习历史与文化。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参与感,还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的理解。
随着崇礼区的华侨冰雪博物馆和冬奥展馆的建立,研学旅游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崇礼区研发了系统化的研学课程,计划与天津多家旅行社合作,承接大学生等群体前来感受冰雪文化。预计今年研学旅游将突破80万人次。
通过这些实例,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的研学旅游正在打破地域资源壁垒,推动教育和文化的深度融合。许多研学基地负责人提到,吸引京津客群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他们通过线上社交和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市场。
京津冀的研学旅游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为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注入了新活力。随着各地资源的高效整合,未来的研学之旅将更加丰富多彩,让更多孩子在行走中收获知识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