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差别是由于地球的公转造成的。太阳日又可以分为视太阳日和平太阳日。视太阳日是以太阳的周日视运动为依据,视太阳位于正南向为正午测得的时间(即太阳两次经过当地子午圈所花的时间)。
前面我们讲过,如果我们以星辰为背景,持续观察太阳一年之中相对于星辰的位置移动,我们将会看到太阳沿着封闭的圆轨迹——黄道来运动(如果不太了解的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一))。现在,我们稍微偷一下懒,不要一年365天都盯着太阳,只要在一天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比如在中午12点)观察太阳在天空中的…
新情境和较小时间尺度,是最近几年地理考试出题的热点角度。所谓新情境,往往指的是题目中给定一个新的概念,进一步与所学基础知识结合考察,往往与基础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关联,需要读懂题目描述,同时将新情境中的概念与所学知识筛选匹配。
一、指向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校园资源开发设计路径 校园是由教育者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有计划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专门场所,这意味着校园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核心场所,也是教师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当教师寻求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训场所时,除了传统的地理课堂,首当其…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地理实践力定义为: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
紫阳地处秦岭以南,汉江流域,这里的板岩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利用石材建房的传统。石板房一般采用纯天然、经过简单加工的石板搭建而成,有的甚至用石头切成石头墙,在房顶上搭建石板,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冬暖夏凉,具有很好的生态适应性。
真实情境问题解决能够促进多学科深度有机融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机会和路径。本文针对当前跨学科主题学习本质内涵不明、学科联系牵强等问题,从真实情境问题类型与学科整合程度相结合的角度,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指向真实情境问题解决的跨学科整合二维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四个关键步骤。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充分的实践体验。实际教学中,受各种条件限制,学生户外考察探究的机会较少,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教师如何利用校园地理教学资源突破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研究校园地理资源,理解地理概念,提升地理实践力,最终帮助其形成地理核心素养。
虽然官方已经明确“五育”并举的定位,但是劳育能否与其他“四育”并列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一些观点认为劳育应该与整个学校教育或德智体美总体相并列而非与德智体美各育相并列,这实际上混淆了“教劳结合”中的“劳”与“劳育”的内涵。无论是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还是从现实逻辑的维度,劳育均可以也应该与其他各育并举。从理论逻辑角度看,劳育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承载着综合育人的目标,它们虽然相关,但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目标上均不能相互取代;从历史逻辑角度看,苏联、我国苏区和解放区以及新中国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无不彰显出劳育作为独立领域和目标的重要性;从现实逻辑角度看,劳动观念、情感和技能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弱化的最根本原因也在于劳育在教育方针中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