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二中】相伴研学之旅,共创蓬勃青春——儋州市第二中学新高一研学美篇
研学路上勤求索,万卷书中见真章。研学旅行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方式。通过走出校门、走进自然,我们可以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儋州市第二中学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快乐中学习,于7月15日开启了新高一年级的研学之旅。
天安门前红旗飘,爱国之情似火烧。
7月15日上午九点,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直到站在广场的中央时,我们才能从这座雄伟的城楼中触摸到那温暖的历史余烬。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建造承天门,后清朝将其改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天安门由此而来。1949年,毛主席站立在天安门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也从此站立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漫步广场,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感悟到了先辈们开天辟地的精神。
在天安门广场正中央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它镶嵌着8个历史题材10个主题的汉白玉大浮雕,展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艰辛历程。其正面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深刻体现出主席对人民英雄的赞颂之意。看着那金黄色的碑文,同学们对“人民英雄”又多了一份学习的决心。
千年故宫尽辉煌,百代文明浩如翔。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其里面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在建筑布置上,故宫采用了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穿梭在重重叠叠的朱红色宫墙之中,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触摸着这里的一砖一瓦,同学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皇帝从最中间的道路上经过,看到了妃子在宫道上仰望天空的神情,看到了宫女太监们成群结队的匆忙脚步……这就是故宫的心跳。
走进故宫,我们转脚来到了故宫博物院。
这里展览着丰富多彩的文物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关于古人日常生活的美丽图景,令人眼花缭乱。
研学之旅,启发心灵;拓展视野,开阔思路;砥砺品格,共赴青春。这一天的北京之旅已经结束,在饱览无限风光的同时,同学们也从先辈们的精神里得到了无限启示,更对剩下的青春光景多了一份珍惜,对未来多了一份追求。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感悟:
李爱芳同学:七月十六日,我们来到了北京天安门,天安门城楼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和紫红色的墙面交相辉映,宏伟端庄,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悠久历史,亦激励着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刘梅霞同学:7月16日,我们随着导游的脚步来到了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恢宏的建筑最先跃入眼帘。它不仅记载了无数先辈贡献,还见证了当今中国的繁荣盛世。它激励着我们当代青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惧艰苦,砥砺前行,带领祖国奔赴下一个山海。
黎雅琳同学:今天是研学旅行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故宫。在故宫中,我参观了各个宫殿和庭院,每处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我欣赏故宫中的花园和景观也让我流连忘返。那些精致的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和古树名木,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我漫步在花园中,感受着古代宫廷的宁静与和谐,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通过专业导师的讲解和指导,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深刻地领悟了历史的魅力与多彩。
李令彩同学:今早,我们跟随导游的步伐,来到了开国圣地—天安门广场。这里人山人海,许多宏伟的建筑吸引着众游客的目光。于是,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怀揣着激昂的心情来到了天安门前。天安门城楼庄严而令人肃然起敬,面对着它,心中会有振奋,激动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会想起1949年的开国大典和如今繁荣昌盛的大好山河,更会铭记历史,会感到如今的昌盛是苦尽甘来,会为祖国母亲感到无比的自豪。天安门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更目睹了中国强盛的过程,它庄严的肃立着仿佛是中国的护卫者,它给予我们信念,加深了我们对民族,对国家的自豪感,更是让我们能带着历史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前进,所以,我们应怀揣梦想,拾起希望,奋力向前。
黄伟娇同学:7月16日,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期盼已久的故宫。红墙黄瓦、殿宇楼阁,雄奇壮观的故宫令我为之惊叹。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智慧和辉煌,更是中华文化的灯塔,在时间的洪流中照亮前行的路。因此,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