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报名这片甘蔗林,上海小学生们熬成了糖,还能造出纸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嘉定·菊园百果园

蔗糖研学营等你来!

一颗糖从何而来?

我们平日食用的糖80%来自甘蔗,所以提到糖时,也会说蔗糖。甘蔗制糖最早见于公元前300年的印度《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此后,甘蔗的制糖技术在历代都有所发展,并逐渐形成与蔗糖相关的民俗文化,融在日常的民间生活里。

那么,你知道黑甘蔗、白甘蔗、红甘蔗有何区别吗?你知道甘蔗种植前,蔗农要举行“开地仪式”的风俗吗?你想自己动手砍甘蔗、榨蔗汁、熬糖吗?你好奇怎样用榨汁后的蔗渣造一张纸吗?你了解甘蔗的环境及其在中国的地理分布吗?

如果你对这些很感兴趣,欢迎你加入此次的蔗糖研学。

观察

测量

自己选,自己砍,自己扛

削皮

榨汁

新鲜蔗汁

烧火熬糖

熬好出锅

品尝甜蜜

蔗渣再利用

捞汁造纸

修补边角

甘蔗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区大面积栽种。

由学生来做种植区的视觉化

你会收获

1、在个人发展上

多一个机会多一天,让孩子们在甘蔗林中活动,有助于他们身心舒展。

知以导行,行以践知,以研促思,以思促写。

带着书本里的知识到现实生活中去践行,去验证,做到知行合一;

生活是写作的天然素材库,将自己一天里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悟记录下来,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写出有真实的场景和细节,抒发出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如能写出随笔佳作,还可刊登在《新读写》杂志上。

2. 学科学识上

对我们几千年的蔗糖历史文化和民俗有了更多的了解,还能亲身体验传统的熬糖工艺。

在了解蔗糖后,同时触发反思自我的饮食习惯,以及过量食糖导致的儿童虫牙、糖尿病等健康问题。

3.劳动教育上

顺应时节,在甘蔗榨季,让孩子们多一天的田间劳动,砍砍甘蔗,在收获喜悦的同时,也亲身感受一下蔗农的劳作之不易,多一份同理心。

人和人之间远非我们看到的那样,因为蔗糖,我们已经在彼此联结、影响。

人物/上海嘉定蔗农周女士

课程简介

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进行持续性探究,基于真实的场景,使用真实的材料来操作,产生真实的影响;过程中孩子有充分的发言权与选择权,不断反思;然后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与修改,最后进行不限于课堂内的公开展示与分享。

这就是风靡全球的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

蔗糖研学,有趣有料,有的玩有的吃,孩子们可以沉浸在真实场景中,进行探究和学习。此次的研学已经将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融汇在活动设计的全过程。

此时,正值年度榨季。就着一根甘蔗,我们上海的孩子在研学中,也可以玩出花样。

拉卷尺田野测量,抡砍刀收蔗根,大火炉熬浆,造纸术现用……孩子动手动脑,也动笔动刀,就是来真的。

日程安排

8:00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汇合,乘大巴前往嘉定菊园百果园

9:00  【研学课1】常识 《蔗糖历史与民俗文化》

10:30  团体互动:热身和游戏

11:00  【研学课2】田间认知 :在甘蔗林里的观察、测量,计算一棵甘蔗的生长周期

田间劳动:收割甘蔗

12:00  午餐:分餐制,自助形式

餐后休憩

13:00  【研学课3】体行实践:甘蔗称重、去皮、榨汁等

【研学课4】创意试验:将新鲜蔗汁熬成糖浆,利用糖浆冷却塑形,做成糖品

14:00  【研学课5】造纸术:榨汁后的蔗渣再利用,尝试做出纸张来

15:30  【围圈Pre】我今日的感受和体悟:激励孩子们作四维梳理和公开表达

16:00  结营,返程,预计17点抵达报社

(户外内容依据天气和现场变化而微调)

// 蔗糖研学报名

对象:

6-12岁

地点:

上海市徐汇区中山南二路151号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

交通:

集体乘坐大巴前往嘉定区菊园百果园

费用:

活动费550元+交通费100元,共650元/人

(活动费包含课程、导师、研学资料、场地、收割工具、榨汁机器、熬糖设备、分餐自助式午餐、饮水、当日人身保险等。不包含自购商品、个人消费等。)

报名:

安全保障:

1. 场地相对封闭,付费园区,广阔的大草坪便于孩子们安全活动。

3.为每一位孩子办理营期保险,多一份保障。

部分课程介绍

蔗糖历史及民俗

甘蔗种植前,蔗农要选良辰吉日以“开地”, 举行“开地仪式”,祭上猪头、糖果、米酒,烧香躬身拜地,祈天护佑来年风调雨顺,以期丰收。

往期研学 仪式感

等到榨甘蔗熟季,蔗农会也选定“开稿日”,开启这一年的大丰收。

收割后,蔗农依据火耗、出糖率等,选择糖坊,“九碗三行”宴请“正班”,就开始榨汁制糖了。

往期研学 仪式感

糖坊顺利熬出的第一锅红糖,为开糖,举办“庆糖”仪式,上贡品,一敬天地自然,二敬八方诸神护佑,三敬耕作的牛头王,四敬父老乡亲。

纪录片《老手艺:最后的蔗糖》,导演江祖安先生

田间观察 蔗林劳作

从书本到田野,围墙之外,真实生长的甘蔗林化为孩子们探索的课堂。

之前没见过甘蔗的孩子画的“甘蔗想象图”

对比、观察甘蔗种类之异同。

在甘蔗林中,孩子们分别数甘蔗节数,并做记录,一起探讨“怎样算一节”,发现少的有12节,多的有23节。

又追问为什么,在同一片土地上,在同样的生长环境和栽护方法下,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们还观察到,蔗叶的叶边是锯齿型,会扎人……

田间测量甘蔗的生长。测量并记录甘蔗杆的各种数据,原来甘蔗的大小一般指直径,其粗细也是在一定数值范畴内的。

往期蔗糖研学 田间测量

采访蔗农,询问甘蔗的生长要求,如何养护以提高甘蔗产量并兼顾提高糖份等。

探查土壤的适应性对甘蔗产量的影响,以及测量土壤的PH值。

等孩子们有了关于甘蔗的基础知识,我们的蔗糖制作实践课也要拉开帷幕啦!

传统熬糖法

田间劳动,体验蔗农榨季收获的喜悦。接着,截断、削皮、榨汁,利用蔗汁熬成浓浆,待冷却后塑形,做成糖品。

由孩子们亲自动手尝试我国的土法熬糖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土灶熬汁制糖

土法制糖实践过程:榨汁,熬汁蒸发,到冒出牛眼泡时,收火降温,冷却。

趁余温,绕成糖棒,这时就可以品尝新做的蔗糖的甜美啦!

图/纪录片《老手艺:最后的蔗糖》,导演江祖安先生

最后围圈探讨,还会比较人工合成的糖精与蔗糖的差异,观察糖晶体是什么样子的,讨论过量食糖会导致的问题等等。

这便是“蔗糖研学”的践行。

蔗渣也是宝 造纸来

甘蔗全身都是宝,蔗汁富含果糖、维生素和多种人体氨基酸,可生吃喝汁,也可熬汤制糖,此外,蔗叶晒干了即是易烧的燃料,甘蔗的附属品做酵母酿酒,也有多样用途。

比如,榨汁后剩余的蔗渣,我们也可以再利用,不妨尝试一下如何造纸,要知道,造纸术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哦!

造纸的过程包括捣纤维,入水里搅拌,用造纸框捞起,晾晒。

孩子们学着造纸

更多惊喜,等你体验;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推荐观阅

主题纪录片

《老手艺:最后的蔗糖》

优酷视频 有片源 可看

参考文献

其他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战争》, 李从嘉 ,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8;

2.《中国饮食科学技术史》, 季鸿崑,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

3.《中国甘蔗地理》,  秦文清, 农业出版社,  1989;

4.《我国早期蔗糖文化探讨》, 王育华, 《甘蔗糖业》2020年第49卷第5期。

THE END
0.“爱家乡细品武安文化爱生活抒写秋末乐章”一东关小学研学之旅实记一一(题记)东山博艺园研学之旅 2020年11月7号上午,蓝天白云与秋风落叶相伴,快乐心情与文化教育相随,为培养小学生爱家乡、知家乡、懂家乡的情怀,进一步了解武安发展史和文化史,武安市东关小学四年级的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武安市东山博艺园开启了研学之旅。 jvzquC41yy}/onnrkct/ew45:yv12{z
1.小学生暑期研学有必要吗【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小学生的暑期研学活动。然而,是否有必要让小学生参加研学活动呢? 首先,小学生暑期研学活动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 通过参与研学活动,孩子们可以亲身体验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他们的视野。例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农场等地,可以让孩子们了解jvzquC41ygtec7msyz4dqv4ctvodnn23;9:267mvon
2.“游运河闻古都”镇江小学生体验探秘大运河研学之旅因“运”而生,因“运”而兴,7月8号,由镇江博物馆和镇江文广亲子营联合举办的探秘大运河研学之旅,走进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小学生体验了一次跨越时空之旅。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于2021年6月16日建成开放,占地两百亩,总建筑面积约八万平方米,主体由博物馆和大运塔两部分组成,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jvzquC41yy}/q~wlkcthu~3eqo5b1;5442=1;86879973;6872:/uqyon
3.“工位研学”的生意经:中小学生进职场,参观互联网打工人状态,268“小学生研学研到我的工位上来了。”互联网大厂的员工贝乐(化名)发现,研学团近来频频出现在公司的不同地点,打卡参观。仅7月,贝乐就在公司遇见了6次研学团。有一次,公司大厅里甚至滚动播放着热烈欢迎某县中研学团的电子“横幅”。 在火热的研学团中,存在一类较为特别的现象——“工位研学”。机构会组织中小学生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452>1;8y42491:9>a74<49:72;0yivvq
4.千名小学生“走进羲之故居探源书法文化”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为深入贯彻《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们走出校园去接触自然、增长知识、热爱祖国和家乡,4月23日,王羲之故居保护中心联合临沂北园路小学,组织1000余名师生来到故居,开展了一次“走进羲之故居 探源书法文化”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 jvzq<84yyy4m{€}|il4dqv4kphu03982147777mvo
5.这次研学之旅,让小学生提前圆了“大学梦”这次研学之旅,让小学生提前圆了“大学梦” 中新网新疆新闻5月7日电(蔡嘉敏 陆雅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丰富青少年儿童阅历,拓展视野,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儿童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力,近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天鹅湖社区儿童观察团联合共青团阳光巴郎青少年之家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带领辖区青少年儿童前往新疆师范jvzq<84yyy4yl7hjkpgog€x0eqs/ew4fk|npw872463176591fkucrq/kjkbgƒjr56=54B<0ujznn
6.进革命老区学党史,潮州小学生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南方plus3月13日上午,革命母亲李梨英的故乡——湘桥区铁铺镇大坑村迎来一群身着红军装的小客人。当天,潮州市青少年宫的十余名小学员在此开展红色研学之旅,学党史,强信念,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魅力。 潮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刘庆和讲解李梨英革命事迹。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潮州市委员会主办,潮州市青少年宫承办,建设银行潮州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3981355d6B865;;/j}rn
7.走出课堂研学去在她看来,小学生的研学更多的是接近大自然,感受动植物的多样性,而中学生更多的是实践性与探究性,比如,科技创新、艺术文化等,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研学太有趣了,下次还想去。’从他们回来后,写的感受可以看出来,在行走的课堂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生动而立体的书,孩子们从中一路收获、一路成长。jvzq<84yyy4{||y0eun1yff1euovnsv14635991495dqwygpve22?=830nuou
8.东西湖柏泉:千余名小学生走进柏泉空港湿地花田开展研学活动小学生漫步在空港湿地花田。 记者从柏泉街了解到,近年来,柏泉街注重将景区打造与研学基地项目建设相结合,充分整合了杜公湖国家湿地公园(东部湿地科普馆、西部郊野娱乐区、南部水上运动与农耕文化展示区、北部碧水林田区)、空港湿地花田、自勇园艺合作社、张世英书院、楚镇、华豆源农业科技产业园等旅游资源,按照湿地科普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da;937:=20qyon
9.世界博物馆日乌鲁木齐市小学生研学探馆涨知识5月18日,乌鲁木齐市第24小学的157名学生走进新疆博物馆、新疆野马古生态园开展研学活动。 5月18日,在新疆野马古生态园,同学们在观看汗血宝马。 乌鲁木齐市第24小学二年级(3)班学生苏麦亚·吾斯曼江说:“今天我们参观新疆博物馆、新疆野马古生态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看到了陨石、化石,还认识了白桦树、jvzquC41yy}/d}z0eun0ls1ygh049751752;8FTVK77:=98:8?96:;;294ivvq
10.我院成功开展第一次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我院成功开展第一次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3月28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家政与艺术学院联合研学服务专业机构“广东世纪明德”,成功开展了面向清远时代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职业体验主题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活动。时代小学校长、德育主任、六年级4个班的学生和班主任、世纪明德广东区域总经理,以及我校旅游家政与艺术学院的陆红光jvzquC41yy}/s‚uv0gjv0ls1n{p{1rshq171:<43758/j}r
11.吉外地球村迎来小学生研学团3月9日上午,来自长春市南关区追风志愿者协会的小学生研学团一行26人走进吉林外国语大学地球村。他们来自长春市部分小学,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地球村里的10个场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民族文化风情,感知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研学团的小朋友们首先了解了吉林外国语大学地球村的建设理念,观看了吉林外jvzquC41yy}/lrxw0gjv0ls1kplp1:5561<9;=3jvo
12.12岁孩子小学生有哪些夏令营值得参加?小学生机构大全摘要:12岁正是孩子们非常富有活力的阶段时期,因此孩子们特别喜欢参与活动。许多家长也是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在假期帮他们报名参加夏令营活动来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暑期长假。下面就是12岁孩子参加小学生有哪些夏令营的资料。 小学生的夏令营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主,为孩子们提供健康的饮食。除此以外,夏令营jvzquC41o0~jcunpi{ooi7he1zobqzg1fgrwjs138:92A=68;74;?57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