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华”·德育“行走的思政课”秋季一日研学|走“新”更走心飞机航空

玩乐中探索知识,走访中深入文化。正如爱因斯坦曾经所说“知识来自经验,其他都是谈谈而已”。行走的思政课,走“新”更走“心”!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到文化生态中,通过自身去领悟世界,这才是研学活动的真正价值。

秋高气爽,天空像一大块覆盖着大地的蓝宝石。满怀期待、紧张、开心的心情,渝中区中华路小学一、四、六年级的同学们走进华夏航空、红岩革命教育基地、张关水溶洞教育基地,开启了一天的研学活动之旅。

通过探秘溶洞、真人CS,重走长征路来感受战争的残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走访渣滓洞、白公馆来亲身感受红岩革命烈士的英勇;通过走进航空基地,感受科技带给人类的便利。

红色基因 筑梦航天

AUTUMN

蹦床体验

清晨,几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像一位位美丽的花仙子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踏着欢快的步伐,渝中区中华路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们驱车来到了华夏航空基地,在这里开启一天的“翱翔”之旅。

航线绘制

在航空基地,同学们了解了航路与航线的定义,明白了为什么飞机只能在固定的航线上飞,也了解了航路与航线两者的区别。现场同学们还了解什么是航空代码,常见的机场三字代码,之后进行了航空代码大比拼以及航线绘制比赛,获胜了的同学喜不胜收!

GET飞行员能力

飞机有很多型号,华夏航空主要采用的是CRJ900 NextGen支线喷气式飞机。同学们第一次对飞机型号有了深入的认识,随着导师对飞机结构及飞行原理的讲解,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提升了对飞机和科学的兴趣。

在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同学们三两组队,进行了创意航模拼装,当成品展现的那一刻,看着自己的劳动所得,同学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的笑容。

模拟飞行

同学们认真听取导师讲解飞行器操作原理,飞机原理、飞机结构等基础理论知识,随后三三两两的在电脑前体验模拟飞行,看着飞机顺利起飞的瞬间,成功了解了航空知识和技能。同学们脸上绽开了开心的笑容。

水上迫降

当飞机遇到危险时,紧急在水上迫降是最有效最安全的降落方式,同学们了解了救生衣如何穿、救生筏应该如何分配乘坐,水上迫降机组工作流程是什么。通过亲身体验整个流程,同学们学会了如何换上救生衣,如何进入救生筏及在其中应保持的姿态,如何划水自救,掌握水上迫降时的逃生锦囊,从小培养了安全意识。

发射吧!火箭

火箭是怎样发射升空的?同学们认真聆听导师的讲解,了解了火箭的工作原理,并学习了动量守恒、作用力、重力、阻力等概念,最后在导师的演示下,同学们学会了制作水火箭,并发射水火箭。火箭成功发射的瞬间,同学们由衷的发出阵阵赞叹声。

寻英雄之路 展爱国之心

AUTUMN

秋雨绵绵,树木脱下她绿色的夏装,换上了金色的秋装。满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悼念之情,渝中区中华路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来到了红岩革命烈士基地,穿梭到了“红岩”的世界,开启一天的旅程。

缅怀革命先烈

在歌乐山烈士陵园,在苍松翠柏之间,在英烈热血浸染之地,同学们默哀悼念,深情缅怀革命英雄。为烈士们献上花圈,郑重地为革命英雄敬献白花,感受革命英雄的爱国情怀,完成一次革命精神的传递。

白公馆

在白公馆,小萝卜头、江姐身陷囹圄,饱受折磨,依然不放弃生的希望,依然相信春天,在“红蓝铅笔”的故事里,同学们感受囿于黑牢的“小萝卜头”依然坚信春天,不舍希望,不辍求学的精神。看着一排排逼真的刑具,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革命烈士不屈的精神,为了伟大革命胜利所付出的鲜血,也更加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渣滓洞

渣滓洞监狱里发生的故事被重新演绎,同学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当时残酷的情形,这种情景再现式的演出,让同学们不再对这些事件停留于纸上,而是走进了心里,走进了脑海。瞧!他们专注的表情,仿佛回到了当时。

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时代

AUTUMN

亲近自然,收获喜悦。秋光绚丽,金风送爽,怀揣着兴奋、激动的心情,渝中区中华路小学六年级的小朋友们来到张关水溶洞社会实践基地,开启一天的“长征”之旅。

战地真人CS

真人CS 集运动与游艺于一体,是一种紧张刺激的军事模拟类真人户外竞技运动,通过对抗赛让同学们体验到真实战场环境下才能激发出来的勇气、信念、谋略和友情。

同学们带上头盔,穿上战服,手持真人CS 野战对抗系统进入战场。或躲进草丛树林后,或在掩体后集结成对,或举枪直接面对,或两两掩护前行,或孤胆一身作战,举枪、瞄准、射击,同学们斗志昂扬,身手矫健,通过情景化、故事化、任务化的战斗,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成了一名战士,上了一次战场。通过这种对抗实战,同学们体会到了团队协同的重要性,也深刻理解了“战斗”的含义。

洞穴腹地探秘

张关水溶洞是经亿万年沧海桑田形成的喀斯特地貌,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同学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欲进入溶洞腹地探寻究竟。在这里,同学们通过深入张关水溶洞腹地,感受到了祖国的秀美河山,也激发了同学们保护环境的爱国情怀和对地质科普的兴趣。

钻木取火

战争年代,红军与敌人迂回盘旋,经常在杳无人烟的深山中。做饭时如果没有直接用的火源,钻木取火成了就地取材的生火。同学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准备一些干木屑做火引子,用木棍摩擦生热。这是一项考验学生毅力的漫长的活动,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他们有效提升了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互助精神。

同窗接力

同学们围成一圈,手拉手支撑成一个圆,然后让同学们逐一安全快速通过由同学支撑的设施,所有队员通过的时间最短即为获胜队伍,失败方需接受惩罚。看同学们脸上坚定的神情,和卯足了的劲头,这一瞬间,激发出来的身体潜能和胆量,相信同学们能有额外的收获。

总结

AUTUMN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一天的研学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可今天的收获却深深地印刻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成为了此生难以忘却的美好回忆。一张张笑容在集体合影中凝聚,如同灿烂的花朵在秋风中绽放。希望今天的美好能让他们的人生除了收获快乐,还能收获陪伴一生的知识。

THE END
0.主题教育|行走的党课——沉浸式感悟初心使命,这场红色研学主题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践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上海大学秋白书院联合特色基层党支部,组织全程导师、师生党员共同前往中共一大会址和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开展“汲取红色力量,勇担青春使命”红色研学系列活动,沉浸jvzquC41yy}/uqz0gf{/ew4kphu039:815683990jvs
1.sccz.scwmw.cn/wmbb/202509/t20250929青春接力,红色寻根!崇州这场研学之旅走心更入心 与烈士对话:纸短情长,跨越时空的致敬 秋意渐浓,金桂浮香。9月21日下午,崇州市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肃穆宁静。30名中小学生列队站立在纪念碑前,微微颔首,静静默哀。 这是由崇州市文明办主办的“青春接力·我打卡”红色研学主题活动中的一幕。为深入推动青少年党史学习jvzquC41uei{0|hyoy4dp8|odd532;:2;1z32;:2;4?`3<<3;;
2.实地研学——追寻百年初心地,牢记时代新使命进一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走心,2021年11月6日下午,高分子科学系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一行44人赴中共一大会址参观学习,重温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和党员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再次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jvzquC41rqrzonw0hwjbp7jfw0io1k91hf5d5:949c:4;>9;1rghg7m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