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大模型是一个很好的伙伴,使用它的过程,也是训练自己的过程。怎么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怎么明确自己的需求,怎么更好地提问,怎么有效获取整合信息,教学和工作场景下,跟学生和同事对话,一样是有帮助的。
现在就以上午的文案优化工作做个演示。
一、接活:确认场景和目标
Y老师给我信息,希望我能帮她修改研学手册分享部分的引导语。那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区分两个年级引导语的适用场景:五年级的是面向小组分享,六年级的是面向个人,优秀的选送国旗下讲话。
二、加工:大模型+经验分析
直接把现有的文字丢给大模型,然后让它润色,它给出的回答离预期就会很远,也会非常随机。没有场景、没有标准、没有角度,它就只会在文字层面做优化。给出的东西可能文从字顺,但是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这时我想到的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分享观察和所思所想,肯定是比直接分享进了一步,但是从什么角度展开,仍是一个问题。那我思考的一个方向,就是从概念转变的角度切入:学生围绕国防教育,会存在哪些迷思概念,经过了这次研学之后会发什么什么转变?
第一轮的提示词是:国防教育中,存在哪些迷思概念?
从回答不难发现,有点空泛。那就再加一个限定词:针对国防教育,学生会有哪些迷思概念?
有点意思了,可以拿来编辑文案了。但我想偷个懒,不想一条条地复制,那就交给大模型来处理:把6条列出来就行,用逗号分隔。
接下来考虑的一个问题,书面化的表述可能不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那就让大模型多做一步工作:帮我润色,让它更符合小学生的理解和认知。在很多同学的头脑当中,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国防就是战争和打仗,没有什么其他内容;国防是国家和军人的事情,与我无关;国防是男生的专属,与女生无关;国防教育就是理论说教,枯燥乏味。
第一段留着就好了,后面用不到,就不理它。然后把这段文字放到word里面进行最后的加工。
三、交货:整合需求信息与大模型提供的半成品
最后,就是结合获取的场景、目标信息,从概念转变的视角,对大模型提供的资料进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