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一夏,至善暑期精彩回顾——研学篇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能力

本辑至善暑期精彩回顾推出至善生2023年暑期海外研学感言,从日本的早稻田大学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至善生们沉浸于新颖又独特的异国教育文化环境中,实战提升自己的英语交流能力,开阔拓展了眼界和思维方式。全新的环境也锻炼了他们的自主生活能力与适应能力,使他们变得更加勇敢、独立和果断。与此同时,他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海外学习经验与思考,并在语言学习、时间规划、院校选择和申请、适应文化差异等方面给出诸多建议。

“目有繁星,追光而行”,至善学子漫步在樱花国度或是花园城市,于街道的美景和知识的繁花中全面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创新思维和交流能力,以孜孜不倦的好学之情、勇于探索的创新之力将满园春色纳入怀中。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恰如江铭艳同学所说:“大疫三年,年轻的我们见证了一场生死契阔,集体历劫的剧情和感怀犹未消尽,手握行囊,跨越山河,让心灵去探索,勇敢地向前走,勇敢地做一个“想出去看看”的人。”在追寻知识和远方的道路上,“止于至善”是江南人不懈的追求。

食品学院

江铭艳

漫步花园城市,

探索人本与创新交汇

向下滑动阅读

引言:人生的旅途,偶尔需要漫步于陌生的城市,去触摸未曾体验过的人本关怀与创新之美。大疫三年,年轻的我们见证了一场生死契阔,集体历劫的剧情和感怀犹未消尽,手握行囊,跨越山河,让心灵去探索,勇敢地向前走,勇敢地做一个“想出去看看”的人。于是,我踏上了远赴新加坡的游学之旅,沐浴在花园城市的绿意中,感受着人本与创新的交汇所带来的激动与启迪。

第一站:名校荟萃,知识的熏陶

海纳百川,学府璀璨。踏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智慧氛围的世界。美丽的校园,梦想中大学该有的大草坪,仿佛展开了梦想的翅膀。名校荟萃的氛围中,耳边是不同国家的语言,英语、国语、马来西亚语、印度语……南洋理工大学的建筑之美,学术氛围中的浓厚创新气息,我还没来得及感概这些,就遭受了当头一棒。

我不适应全英文授课!对于非母语英语的学生来说,无可避免地,理解和表达可能会受到限制,更别提没在国内上过外教课的“本土生”。而其他同学似乎能够轻松进行交流,这种情况让我感到挫败和失落,内心充满了焦虑和自我怀疑。我渴望能与其他同学一样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但却感到自己的语言能力束缚了我。

然而,我并没有放弃。我求助了在国外读研究生的哥哥姐姐,先是从他们那获得安慰,之后听取了他们的意见。首先,提前准备和预习课程材料,熟悉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接着,全神贯注地听课,跟着老师的节奏,更好地跟上课堂进度,可能不是整个句子每个单词都听清楚,但往往重点都2-3个单词足以理解整个意思。最后,要敢于表达自己,去和教授去互动。全英授课环境中可能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学方式,教授会更希望在课程中对其进行反馈,而积极的表达、老师的鼓励会让你信心倍增。尽管我仍然面临困难,英文表达不够顺畅等,但我相信通过坚持努力和持续学习,我可以逐渐克服语言障碍。

第二站:创意绽放,思维的翱翔

商科企业实训课程则为我提供了与商业环境接触的机会。课程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作为食品专业的一名学生,利用专业技术专利,模拟公司运营,过程中我们预设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市场竞争、财务管理和供应链优化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不断思考和探索,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最重要的是,这个实训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模拟开创公司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发挥了自己的优势,相互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协作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我们的企业方案。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协调团队的资源和能力,以及如何共同追求共同的目标。

第三站:城市之美,设计的艺术

漫步街道间,尽情呼吸自由的气息,品味陌生城市的诗意。人们常常追求自由,却忘却自由的本质是人本。我参观建筑局的时候,第一次了解到在中国提高我们生活水平的主要方式——公积金最初是由新加坡政府发明和推行的,他们每栋极具特色的建筑可能是年轻人为追求更个性化的设计,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新加坡政府对于人民生活的人本关怀和重视。

我不禁思考起我们自己国家的情况。政府在民生福利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是否足够?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否能够真正满足人民的需求?我也意识到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本关怀和社会的大团结,而创新的根源是需求,也就是人本关怀。

尾声:在花园城市的街道上,遇见创新的火花,探索人本与创新的交汇,我领略了新加坡的魅力,也点亮了内心的无限可能。这次访学之旅以教授课下对我的叮嘱缓缓拉上尾声,“Thank you for your smile. I hope to maintain a positive mindset and face life with a smile in the future.”如今,看着手中的推荐信有所怅然,仿佛新加坡游学刚结束,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历将引领我在未来的旅途中不断寻找人文与创新的交汇点,用智慧和创意创造美好的未来。

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戴淑欣

深度环境体验

与深层思维碰撞

向下滑动阅读

北和马来西亚相邻,南与印度尼西亚相望,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新加坡,这座由64座岛屿组合而成的国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与文化底蕴。自疫情放开以来,在“特种兵式旅游”、“报复性旅游”的驱动力下,游学向商业化、娱乐化的方向迅猛发展,但在至善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项目一行中,我能感受到的不仅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般对求学的热忱,而且还有在异域风土中“朝碧海而暮苍梧”的人文感受。

这是一场全身心的文化体验。从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便真正开始意识到英语不再是一门科目,而更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因此,我不再过于关注自己的语法,而更加专注于沟通的效率和目的性。新加坡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语言、人种、信仰之丰富,也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海纳百川,这个岛国的无线可能。餐厅里的“HALAL”是对伊斯兰教的尊重,城市组屋则是国家对多民族的热爱。金融CBD区域的一抹美食香气是独属于老巴刹的魅力,黑金榴莲的甜苦则是热带气候的独特印记,而我们也在距离环球影城只有两公里的沙滩上,听浪花拍打礁石,看日落沉入海底。干净整洁的街道上,建筑历久弥新。古典与现代,钢铁与绿植在这里相得益彰。我用自己浅薄的经历和理解记录着新加坡的独特与共性,不再走马观花式体验不同的文化,学会了用心灵去体验,用脚步去丈量。

这是一场思维的碰撞。我们的团队不仅有队友的温暖关怀,而且还有对观点的热烈探讨。我们会一起在繁星点点的深夜为结课作业相互鼓励配合,也会一起在夜间动物园为向花豹和狮虎熊打招呼。我们是一起向前冲的人,也是彼此破风的刀刃。而在两次结业汇报上,我也感受到了不同队伍的各种奇思妙想,在同一个主题——“常州恐龙园”上的不同诠释,或是跳脱主题乐园的新角度,我们在碰撞中提升自我表达,在锤炼中感悟团队的强大。

这是一场心灵的跋涉。飞机窗外风景从长三角平原逐渐变成黑夜的璀璨,从骄阳似火到每日清晨的大雨,从“你好”转为“excuse me”。文化是浸润心灵的一泓清泉,而这次的新加坡一行更是打开我内心的世界大门的钥匙。新国大独特的寝室入住方式,公共交通上默默放进背包的吃食,电梯上整齐划一的向左靠边,虚线式的斑马线,需要手按才能变绿的方向灯……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而我只不过窥探的硕大世界的一角便能被世界的多样性震撼。最终,我反观自身,突然意识到如今生活的局限,自我思维的拘束,以及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而读书与旅行所给予我们的记忆,将会照亮我们未来的方向,为创造创新、为吾日三省、为深度交流增添难能可贵的动力源泉。

一国一城,千食万景;至善芳华,奋楫笃行。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闫昊楠

狮城之旅

向下滑动阅读

在小小的桶形窗子里,我看到身后的祖国越来越小,直到繁华的上海隐没于云间,我才真正意识到二十年来我第一次真正离开这片土地。在飞机上看着往来穿梭的机组人员,看着身边的白昼渐渐被黑夜替代,看着时不时出现在云端之下的大海,思乡与自豪的感情在我的心理杂糅,以至善生的身份参加研学,无疑是一种荣誉。

这次研学,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7月10日,我们准时开启了研学的课程。与我们一同参与创新管理课程的还有湖南大学的师兄师姐们,他们都是以硕士生、博士生的身份参加研学,在课程最后一天我们仍然需要站在一起准备汇报工作,这让我倍感压力。课堂上看着大家流利地用英语与教授交流,我的心里也捏了把汗,这让我有些自惭形秽。为了最后一天的展示,我们的小组无数次熬到深夜,在酒店的大堂讨论着方案,时间就像沙砾慢慢划走,我们也一遍遍地在ppt的修改、个人文稿删减上下着功夫。从确认选题到整个流程的展示,我认为我们小组虽然不是最用功的,但却是最高效的。围绕着沃尔玛超市的经营战略与创新思路做出了我们自己的展示方案。

展示当天,看着其他小组华美的ppt,我的心中仍有些没底。组长按下计时器的那一刻,我们的展示开始了,我反复感受着自己部分的文稿会不会超时。我认为除了选题与展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时间的把控。很快轮到我上场,我的部分时对于大型商超配送方式的创新,我的一个小小的卡顿让我意识到我的部分很可能会超时,此时已经临近结尾,为了给最后一位同学留足时间,我也当场修改了自己的文稿,选择了提前结束。还好有惊无险,我们小组的展示顺利结束。让我们喜出望外的是我们竟然是最佳小组,在和985的师兄师姐们还有身边同样优秀的至善生同学们中脱颖而出!

这次研学,让我收获了难得的友情。课程结束后我们小组一起领略了新加坡的风土人情。我仍然记得圣淘沙海岸旁边小组成员每个人的笑脸,我仍然记得大家在品尝肉骨茶时脸上惊喜的神情,我仍然记得小组每位成员一同在粉红的晚霞下观看新加坡的地标鱼尾狮… …不仅是小组成员之间,我和我的室友也成为了好友,从学习生活聊到科研,回国后我们也依旧经常联系约饭,这次研学,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朋友,这是让我感受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这次研学持续了一个多星期左右的时间,我感受到了在国际视野下,自身还有许多不足,但更重要的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两门课程中我收获了许多。我本身是一位工科的学生,平时里是无法接触到商科类的课程的,尤其是像创新管理这样的课程,对于我的未来帮助还是很大的,更让我对至善学院的培养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不仅仅局限在工科的课程中,全方位的发展自己。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董明阳

邂逅狮城赏创新之花

踔厉奋发沐至善之风

向下滑动阅读

七月炎夏悠悠,狮城之旅也在我们急急缓缓的步子里被名为珍藏的微毫着了墨,十天研学,伴随着笃学尚行的琴音,敲动着止于至善的音符。其间有精彩纷呈的课堂,有紧张十分的结课答辩,有博学可爱的教授,有人声鼎沸的环球影城、有享誉世界的鱼尾狮,有在亚洲最南端看日落的浪漫,也有报晓启明前的奋斗激情……一切都那么让人想溢出既留恋又欢喜的爱意,许多酸甜苦辣已被浸出让人宁静又热爱的墨香,勾着回韵,在鼻尖在唇角,品味出的是收获是进步!以下是我的感触与收获:

一、 勤学覃思,破语言屏障邂逅“创新管理”之花(从知识学习角度)

首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课程中由浅入深地学习了“什么是创新”、“如何进行成功的创新”、“蓝海战略”以及“如何开始创新创业”等内容。在课堂上重新认识了何为创新:创新是要实现商业化的成功的,这需要实现产品、服务、过程和商业模式四个方面的创新;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事件案例让我们体会到创新是要考虑到消费者需求的,无用的创新是没有市场的,问卷调查、仔细观察、设身处地就是探寻消费者需求的钥匙;由扩散理论衍生出的五大消费者类型使我更深刻理解市场众生相。此外,蓝海战略以跳出思维为底层逻辑将创新思维带到一个新的境界,商业战略布局更是如何进行创新创业的指挥棒。虽然我的专业是工科,但这些商科知识不仅很好地扩充了我的知识面,还让我从工科思维跳出来感受商科思维,这是一种学科交叉的提升,并且这些知识的内在哲理对于我自身专业的学习也有许多启迪!

其次,通过企业实训,有机会学习到创业的全过程,从选择创业时机到作为CEO如何经营公司再到如何规划蓝图等等,让我切实感受到创业的过程,不仅有趣且有挑战性,最后我们也在答辩时过了一把“创业瘾”,我们天马行空,我们设计自己想要的技术,我们调查市场,我们有自己的CEO、CIO、COO、CFO、CAO。我们向挑战交出了自己满意的答卷!

最后,整个研学交流过程为全英文,这非常考验英语综合能力,而挑战正是提升的机会,经过多天的实践交流,英语在学以致用的层面又突破了不少,收获了许多真实的英语交流过程中的技巧!

二、默契合作,取经优秀之人助燃奋斗激情(从自身成长角度)

除了学习的收获之外,最大的惊喜就是在这次访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群同频的人、有趣的人、优秀的人,与一群来自各个学院各有所长的朋友相伴学习,碰撞出了更旺盛的学习火花,感受到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交流之余我不仅感受到了不同优秀的人的思维逻辑,也看到了每个伙伴的闪光点,那种跳脱出自己专业环境的新奇,让我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更多解,这可能就是至善学院的意义与期望所在。与其说收获了跨学科的知识,不如说看到了远方更广阔的天地,看到了每条赛道上追梦者不停奔跑的姿态。有人优秀如斯却开朗得落落大方,有人淡然随意却认真到臻于完美,有人是显眼包也是三人师,有人是暖心大姐姐,有人多才多艺……这次交流点燃的不仅仅是愈加汹涌的奋斗激情,更点燃了友谊的火焰,虽然只有短短十天的相处,但一起学习、一起游玩、一起答辩,一起开心、一起紧张、一起熬夜,仿佛结下了战友般的情谊,一份久违的友谊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发酵,最开心不过能并肩能赛跑!

三、遍历地标,漫步花园之国体验城市文化(从城市体验角度)

游览建屋发展局,欣赏着“居者有其屋”的美好愿景,深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情怀,欣赏着城市每一座不同的建筑,智能化城市的建设是新加坡独特的“组屋文化”,彰显的是人们对家的爱恋,整个城市氤氲着温暖的温度;此外,在当地交流时发现这个多元种族、多宗教共存的国家和谐友善,不同种族与宗教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体现了新加坡包容和谐的种族宗教文化;此外,新加坡更是有许多“打卡圣地”,我们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看着一部新加坡发展史在眼前流转,我们在亚洲最大的海洋馆欣赏每个可爱的生物,我们在久违的唐人街吃着中国美食,我们在亚洲最南端的海滩欣赏落日余晖,我们在市中心的建筑间穿行……每一处都散发着新加坡独特的城市魅力,同时,高度的美丽整洁文明也让人印象深刻!

与大雁齐飞,目之所及皆是广袤天空。至善的新加坡研学之旅是一场青春的慷慨以赴!于优秀中方见智慧,沐新辉更觉沁润。新环境、新城市、新同学、新老师,一切都是新颖,也是欣喜。这一次与一切的相遇都让我相信是千万次回眸的缘分!无论是挑战亦或逆境,都愿勇敢拥抱,沉淀之后,满是成长的清香与友谊的余韵!研学归来是我们青春不散场的约定!

设计学院

吴文宇

商业创新与运用

向下滑动阅读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期待进行一场国外研学旅行。我始终认为,中国传统游学中所提到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需要我们去真正进行实践,此次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学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内外大学不同的教育理念与不同专业学习的丰富的内容。

首先,本次研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视觉传达专业与商科专业其实一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之前我会认为商科与艺术专业或许根本没有任何联系,但在本次学习中,我真正认识到了视觉传达是需要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正如Anna老师在课上所提到的那样,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需要从一个Basic Idea经历Invention、Innovation最终向Diffusion转变的。而视觉传达设计,个人认为就像从Invention到Innovation的转变过程。学习视觉传达设计,一定不是单纯的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要真正去了解用户的需求,解决用户的需要,链接起品牌的观念和消费者的需求,这才是我们作为设计者应该去思考深入的点。视觉传达设计最终依然是要传达一种理念、一种声音、一种态度。

同时,新国立大学的学习也让我更加认识真实的商业环境。学习这些实用性课程让我感触颇多,从研讨山姆超市的独特的经营模式,到深入了解企业家精神,一个更加真实深入的商业世界展示在了我的面前。毫无疑问,我们大部分人最终是要进入商业世界的,是要去真正进入社会的,新国立的学习让我真正培养起了基本的商业综合素质,了解了商业社会的一套基本的运行模式,在一次次研讨和实践中感受到了真实的商业世界。

当然,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学习经历也让我提升了非常多的综合素养。国外的大学非常喜欢Team Work的工作形式,而在与团队的合作与交流中,我也明确了自己在团队中适合的定位。我更适合做一个提出新想法,将想法进行实践,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角色。在以前的学习中,我常常会因为团队合作而感到苦恼和迷茫,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好适合自己的定位,没有真正去做适合自己的工作内容。而在新国立大学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中,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相信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也能很好的应对和处理团队工作。

当然,国外研学经历给我非常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英语。我认为,国内英语学习一直存在实践不足,“说”英语的能力一直非常羸弱。而在国外的学习经历非常好地锻炼了我的听说能力。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外语,一定要深入到这个语境中去学习,去强迫自己用这门语言去沟通交流,学英语,多用才能学得扎实。研学期间,因为天天要用,无形之中我的英语水平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非常感谢江南大学至善学院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另一种色彩,也非常感谢至善学院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老师们以及我的家人、同学、朋友们给予我的无限支持和鼓励。这次新加坡研学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相信这会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给我带来巨大的帮助。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

范竞元

火热的记忆

向下滑动阅读

这个7月,飞越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从无锡到遥远的新加坡,开启了一段火热的研学之旅,十日之行,久久难忘。

7月的新加坡是炙热的,赤道的阳光毫不保留的洒向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即便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雨点落在身上都是温热的。或许正是有了阳光的充足、雨露的滋润,才孕育了新加坡的花团锦簇,绿树成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新加坡人也都热情洋溢而有彬彬有礼,我们虽然是初来乍到,但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新加坡的学术氛围是热烈而浓厚的。我们的研学有校园文化体验、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为师者教的精彩,为生者学的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老师与我们朋友般的相处也让我们逐步适应英语环境,大胆分享自己的看法与思路。在新国立创新课堂上,我们学习到了创新的风险与客户需求;在南洋理工企业实训课堂上,我们知道了如何让一个idea落地;在建屋发展局的参观中,我们领略到了新加坡的历史与城市规划理念。国大的校园中总是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气氛,校园里随时可见抱着课本匆匆而行的学生,在每栋教学楼的一层,都会有装修精致的休息室,哪怕是在假期阶段,都有很多人在里面抱着书本阅读或进行小声的讨论。这些都使我们对对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他们的教育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这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课余活动的行程是热闹而多彩的。我们的足迹踏遍繁华的金沙酒店、熙熙攘攘的牛车水、壮观的摩天轮、奇妙的夜间野生动物园等。犹记得我们第一晚被还开门的麦当劳拒之门外,饿着肚子等待绚烂的城市灯光秀,穿梭的双层大巴的微风与夜景,齐心协力为组员准备生日惊喜,环球影城分散走失时的无措,海边日落一刻的绝美震撼,摩天轮上做作的相互照相……如电影般,一幕幕,一帧帧,上演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大片,映刻着属于青春的不灭印记。

新加坡也让我们收获了热诚的友谊。我们小组的七位同学来自六个专业、四个省份,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从彼此初见时客气礼貌,再到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从“Hi,你好”到“家人们!”,虽然是短短的十天,但我们蜕变成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亲人。这样的情谊使我们有勇气面对课程学习中的难点和痛点,使我们能够碰撞思维产生学习的灵感和火花,使我们有信心完成每一次作业和展示,我们彼此鼓励,并肩求索,我们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这次新加坡研学活动是我宝贵的经历,也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文化差异和多元性,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需要包容和理解,要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既要知己,也要知彼,才能走向世界,才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不断的尝试、探索和创新,才能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新加坡的研学之旅,必将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留下热辣辣的回忆,经久不散。

THE END
0.新加坡研学之旅作文(精选1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加坡研学之旅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加坡研学之旅作文 1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23:45:9=72:3jvor
1.免签新加坡景点全拿下,亲子研学的王双名校沉浸式研学 上午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导览 下午 南洋理工大学教授亲自授课 在 小笼包 建筑中碰撞思维 DAY 3 环球影城狂欢 七大主题区直通打卡 秘密攻略 科幻城市园区17:00后人流减少 可二刷变形金刚 DAY 4 文化暴走全攻略 牛车水 甘榜格南 哈芝巷 体验不同文化风情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44943<543(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
2.新加坡地铁叫MRT,坐着串各条线一路逛遍观光胜地,班次很密,人都不新加坡地铁叫MRT 坐着串各条线一路逛遍观光胜地 班次很密 人都不怎么等车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44:55<;2;(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
3.新加坡旅游DAY5 上午自由活动 新山过关 星耀樟宜 上午新加坡自由活动 随后经由新山过关 更别忘了星耀樟宜这个必打卡的地方 为旅程留下难忘的尾声 DAY6 新加坡 上海 愉快旅程结束 飞回上海 带着新马的回忆和美好风景 与家人和朋友分享吧 小tips 1 签证 新马两国免签 jvzquC41o0iutru0eqs0yngcrr5zq~4vtkvtjxtv1rgjrjn1fgzbku4fgvgjnHftvkimgRi?446:9?936(otJrigPc|Cc{B[GU,tgxB2(v}pl~rrycqfwyB2(crmkjsegKj>399;3:?'uri?3;>67>>3